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江佩
近几年来,视觉文化转向和媒介传播大发展都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要想抓住这一机遇,高校就应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积极地引入新的思考和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探究新思想和新方法,并在教学目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创新建议和策略,进而推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高效发展。王南杰编著的《视觉传达设计》(2017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围绕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综合论述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演变、基本特征、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创新等。《视觉传达设计》一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说明了视觉的形式语言分析,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论述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图形、色彩设计,第五章到第七章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文编排、视觉流程、视觉导向等方面的设计方法,第八章到第十章根据视觉传达设计用途和媒介的不同阐述了广告设计、印刷品设计、CI视觉设计等方面的视觉传达设计原则和方法。由该书的编著逻辑与框架可见,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需要建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理、流程、类型和方法,以保证视觉传达设计的有效性。
一、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时代不断变化,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生活方式,信息数据的内容、形式、媒介和交互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变,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不再完全适配于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市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继续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视觉传达设计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需要持续进行实事求是的调研、分析和总结,与时俱进地反思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找到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就当前不断扩大的影响媒介来说,现代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包括广告设计、书籍和出版物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等,同时还包括网络、电视、电影等新兴媒介上的视觉识别设计,它们都是以视觉为主要载体和形式,向人们传达信息的设计活动。随着视觉传达设计内涵与形式的不断拓展,传统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急需与时俱进地推进自身的变革,包括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手段、模式等,以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融媒体时代环境,培养现代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第二,实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在新形势下有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传统的視觉传达设计教学观念、内容、手段、模式和方法还在沿袭过去已有的套路,脱离了现有的社会实际,未能对学生起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引导。一方面,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借鉴了国外的教学理论体系,理论性有余,实用性不足,就不能很好地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都有待加强。另一方面,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局限于校园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校外实践或实习的渠道及平台,校企合作的教学力度有待强化。目前,各高校都在推进视觉传达设计的校企合作项目,但是具体的项目目标、任务、内容和效果却没能做到科学、及时、有效的观察和指导,校企合作项目的“性价比”不高,学生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知识成长、技术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和项目经验积累还需要得到科学的规划和引导。
第三,除实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给其他创新型视觉传达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需要具备前瞻性思维,以敏锐的专业发展眼光,以实践为导向,增加创新意义的视觉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创新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也就是说,高校不能局限于当下的市场需求,市场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上什么课程热门就开设什么课程,这样的跟风之举非但不能紧跟时代,反而会永远滞后于时代。融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生源,加大了政府、社会、高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的投入,但是因大众关注而增加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作出跟风和滞后的选择,对此,高校需要具备前瞻性思维,抓住未来的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二、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路径
第一,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优化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设置,打造多元化、开放型的课程体系,让高校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能够紧跟专业研究的进步步伐和时代创新的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日新月异,受文化市场的需求影响较大,在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设计原则方法、设计工具、设计传播媒介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变化。对此,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也应当紧跟时代创新的发展趋势,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和补充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课程内容,拓展了解和学习不同的创新设计工具,熟悉不同的新媒体基础设计知识,从而在课程设置上更优化,更适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竞争力。换言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设置优化改革中,高校应当构建起一个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全面地囊括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培养课程,并引入更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应用场景的实践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水平和能力训练水平。
第二,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引入高效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技术和设备,丰富教学手段,让视觉传达设计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将线上和线下的教育资源进行一个整合和相互补充,用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图形、色彩、空间结构等都是直观化的设计表达,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只能借助有限的教材叙述和案例分析,这给教学的创造性和多元性造成了较大的限制。因此,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改革中,高校可以加大对教学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手段,让视觉传达设计的课堂能够包容更多的设计元素和设计信息,用直观化的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具冲击力的教学,以更强烈的形式美感和更鲜活的设计语言来加深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应用的深刻理解。不仅如此,教学技术和设备的升级也能够形成以课堂为核心,向课外和网络延伸的立体化教学环境,通过课堂中的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习,更全面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整合思维,在实际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展现更优良的专业素养和更广阔的专业视野。
第三,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实践性和参与性更强的教学流程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更多地去思考、创新,从而增强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自我理解、自我创造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深刻认知和个性化表达。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要想达到更大的传播影响力,势必要融入设计者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更个性化的创新设计尝试,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改革中,高校和教师应当注意强化学生设计想象力和设计个性的自我表达,避免用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来局限学生的自我特色。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化,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可以建构多层级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切合实际的批评、鼓励、支持和引导,促使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教”与“学”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加快自身的成长。
第四,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统筹视觉传达设计的各项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校企合作项目资源、线上精品课程资源、课题教研创新成果等,不断丰富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资源,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确保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能够健康、持续、高效地运转。实践表明,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最终成效,高校及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的整合和拓展,运用线上线下的多元渠道和平台,最大化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从多个方面支持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让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想法都能够在资源的支持下逐步试错、分析和总结,进而找到一条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以师资力量为例,教师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主体,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要想让学生少走弯路,获得及时的专业帮助,高校應当不断强大自身的师资力量,招聘、引进或培训优质的专业教师资源,进而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笔者认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积极引入新的思想、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教学模式,以开放的资源共享模式优化配置高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质量和水平,从而培养出一批思维更多元、想象更丰富、技术能力更强、设计理论文化基础更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为大量媒体传播行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更优质的视觉传达设计服务。
(硕士,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陈圆/硕士,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