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辨性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刘继明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传统的灌输式阅读教学相比,思辨性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思辨性的阅读指导,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其思辨能力。本文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就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一、深入解析文本,提高学生阅读敏锐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和其能接触的文章大都具有内涵和亮点,但其限于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较弱,难以针对特定的文章内容形成本质认识。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深入解析文本,结合一些现有的材料把文章内容进行扩充,让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处展开联想,并通过一些措施来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能显著提高其对文本内容的敏锐性。

    如在《羚羊木雕》一课教学时,教师在备课时要着重分析万方和“我”之间的友谊,并从细微处入手,如小学时的友谊、互相帮助等。然后在上课时可着重给学生讲述出来,并播放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好朋友之間的友谊。在学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发现文章主线之外的细节,如文中父母让“我”要羚羊木雕的插曲——奶奶的劝慰,这一部分中奶奶的行为、表情即表明了“我”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说明了信用的重要性等。同时教师可针对文章中其他的一些细节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敏锐性。在上述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备课时教师要做到对全文有着深刻的理解,能针对文章内容罗列出较多的细节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以期提高思维敏锐性。2.对于文中一些隐晦的内容,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指出来,并给予一些提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选取合适内容,保证学生思维显现

    初中生思辨能力不高,缺少必要的训练。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选取合适的内容,使其既适合学生思维训练,也能在其理解范围之内,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以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较为清晰的思路,从而保证思维显现。

    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学时,这节课内容表面上简单易懂,但深究起来又是对人性的思考。对此教师在上课时可先给学生讲清楚文章大意,并以诙谐幽默的语气问学生:“这个皇帝傻不傻?”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回答傻。这时教师可询问其傻在何处,并从文章开始逐步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两个骗子最开始的谎言——为后来的骗局造势;大臣、皇帝看到衣服——自欺欺人;两个骗子成功——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等。同时为保证学生能理解这种思维模式,教师还可让学生去整理思维导图,把现象事迹分别以关键词的形式标注出来,以此来保证学生的思维显现。

    在上述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选取的内容既要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又要通过简单易懂的内容折射出较为理性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2.

    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从外由内地整理课堂内容,同时注意其逻辑结构和制作导图的思路。

    三、引导大于讲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根据大数据显示,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有自己的观点,这主要是受灌输式学习的影响。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上课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讲课时引导大于讲解,针对特定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根据其观点进行适当的延伸阐述,既促使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教学时,这节课内容浅显,却蕴含了较多的深意。在学生阅读前教师不能给学生透露太多内容,避免其带着贯性去阅读文本。在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分层,即针对文章内容梳理段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生会将文章分为爸爸生病前、生病后、小时候、毕业时几个层次,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分析,如小时候爸爸让“自己”去做事情,这是出于什么目的;生病后鼓励“自己”又是在期盼什么。在学生有了大致的分析后,教师可从另外的角度引领学生思考,如爸爸在生病后鼓励自己一是希望“自己”成长和成熟,二是又有嘱咐和告别的意思,这和文末自己没掉一滴眼泪相吻合,教师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在上述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要让学生从逻辑结构和主次上进行划分,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提升其思维能力。2.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看问题,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联系学生实际,提高其阅读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语文素养。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实际,利用有效教学措施让学生能从阅读中获取新的内容和思想,并且在论述或读后感里加入自己的看法,以实现思辨性阅读的实效性,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同时提升其阅读素养。

    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教学时,在讲课前教师可先让学生表述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去说和做,为落实学生的说法,教师也可让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阅读全文,并结合自己的说和做去对比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促使学生从文中获取好的思想内容。如现实中学生认为要说到做到,而闻一多先生则是说而不做,这样默默耕耘的人在思想境界上似乎又高了一层。教师分析完课文后,可让学生联系实际述说自己对说和做的看法,如有的学生认为,说了就一定要做,做了不一定要说;也有人仍然认为人还是要言行一致比较好。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都要予以规范和认可,从而促使其获取新思想。在上述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在引领学生解析文章时,要全面把控文章,不能让学生断章取义,从而吸收到片面的知识或者有害的内容。2.在学生表述时,对于一些错误的观点,教师不能直接予以否决,而是要言辞合理、委婉的让学生理解自己的错误之处,以免打击学生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在校学习,还是对其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策略,并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推动阅读内容内化,促使学生能吸收新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也能多角度的去看问题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静态阅读到动态阅读的转变,在提高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其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