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教学方法初探

    于跃

    摘? ? 要:中国哲学作为哲学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依旧面临诸多问题。西方哲学学科体系下中国哲学史的书写相较于西方哲学史在理论的连贯性上较弱,呈现模块化的特点。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演变过程相较于本体论与认识论,可以给予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一条更为连贯的脉络。文章从中国哲学中的“人性论”问题入手,试图寻求一条可供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哲学;人性论;连贯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2-0037-02

    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一方面得益于已然成型的西方哲学体系,让我们可以迅速地按照已有逻辑与框架,构建一个学科。另一方面,西方哲学体系像一把剪刀,对中国固有思想的剪裁,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现在中国哲学内容上碎片化、割裂化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彻底摆脱西方哲学的成果,单就中国哲学讲解中国哲学是违逆时代潮流的不理智行为。“要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着力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2]那么寻找另外更多中国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线索,弥补中国哲学学科的在连贯性上的不足,也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其中,“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尤为成功,从哲学史方法论的研究入手,一方面不影响现有中国哲学中中西结合的体系特征,另一方面则从本土化的中国固有哲学研究方法发展入手,梳理一条史学史的发展脉络[3]。受此启发,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国哲学理论的内部寻找一个贯穿始终,或者多数先贤都关注的问题,为中国哲学体系的连贯性提供更多的补充。笔者认为可以从人性论问题进行尝试。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问题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人性论问题都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虽然并不是每一位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人性论问题的理论建构,但是对于人应该以何种面貌存于世间的思考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之中。学界每年都有大量关于人性论研究的论文发表,从理论架构的解读到文献版本的考据,成果的深度与广度可见一斑。

    然而,更多研究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将“人性论”作为中国哲学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独特的问题下进行。人性论并不仅仅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重要问题,应该是中国哲学当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中国古代哲学先贤建构了怎样的哲学体系,其最终要面对的问题都是人应该如何生存,人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保有何种姿态。这是从孔子开始就为中国哲学的发展设立下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4]。将人性论问题纳入中国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重新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结合具体社会历史环境的特殊性的考量,能够从此层面加强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连贯性。

    中国古代人性论,从先秦到宋明有其自身的演变逻辑,人性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在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造成了不同思想家对于“人性”观点的表达出现了差别、对立,但在寻求为善去恶的目的上保有一致性。

    二、中国古代人性论解读的思路

    (一)重视历史背景,增强理论之间的连贯性

    以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为线索,寻找人性论观点变化的原因,建立人性论观点之间的联系。注重分析不同人性论的论证过程,解读各家结论差异的合理性,寻求不同理论的统一性。不同思想家对于人性论的观点各有侧重点,但在人性为善的可能性上可以形成一个历史的统一性。不同思想家在使用“人性”一词的时候,由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造成了其对于“人性”一词内涵认识的差别,所以在共同使用“人性”一词的时候,其“所指”的不同,是造成关于人性本善、本恶、善恶混等结论不同的根源。重视对于不同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的讲解,鼓励学习者修习历史专业的知识,在增强整个体系内在逻辑的连贯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学习者进一步克服古今知识背景差异所带来的認知困难,更好地做到同情和理解。

    (二)明确古今知识背景差异,提高理解程度

    中国古人在讨论抽象的哲学问题时,很喜欢以自然事物为喻,一是因为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如“月映万川”对“理一分殊”的诠释,二是借对手的比喻,进行辩驳,如“神形关系”的“烛火之喻”。比喻可以帮助古人更为清晰明了地传达自己的想法,但辩论就比喻的事物进一步展开也不免有些偏离主题。而由于古今知识背景的巨大差异,现代人眼中的“日月山川”早已不是古人眼中的“日月山川”了。这便增加学习者对于古代哲学观点理解上的难度,甚至使得一些观点不被接受。如孟子与告子关于性水之喻的辩论[5],告子以水无不变的流向比喻人性无所谓善恶,孟子则皆此比喻,以水性恒常向下的“常识”比喻人性向善胜出。但是对于具备现代知识背景的人来说,水向下这一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一旦脱离了引力,水便没有了固定不变的流向,反而印证了告子的观点。在讲解过程中明确古今知识背景的差异,是帮助学习者消化误解,理解古人观点内涵的前提准备。同时还特别应该鼓励文科基础的学习者完善基本的理科知识,一方面可以为丰富思考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为近代中国哲学的讲解做铺垫。

    (三)中西互鉴,拓宽思考路径

    引入西方哲学的论证方法的尝试比较,探寻人性论问题思考的更多可能性。一方面引入新的视角,从国外学者的观点,辩证思考,讲好中国哲学。一方面借鉴西方哲学的理论成果(语言哲学)和不同的思想实验(电车试验)[6],如通过电车试验方法与孟子性善论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如果将孟子“孺子将入于井”的论证[7],带入电车试验的思维模式。当我们将“孺子”分别替换为“陌生人”和自己的“亲人”时,同样可以帮助学习者自觉的理解“亲亲”的原则。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思考方式不同于西方认识论的思考模式,虽然中国古代哲学的论证逻辑上是通过本体论的建构最终引导到关于人性的论证,再以此为基础建构自身的伦理学、社会学体系。但从思考的过程上却是先对人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而后将这种认识映射到自身的本体论、宇宙论的建构当中去。所以以人性论作为切入点,重新看待古代哲学的发展,将会体现出另外一种与以学派为脉络书写的哲学不同的连贯性。

    三、在教学中强化“人性论”问题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中国哲学理论的连贯性

    通过对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进行分析和梳理,借鉴现有的丰富研究成果,不同人性论思想中共识性的理论内涵,从而建立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人性论发展的联系。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从先秦时期开始其关注的重点就在于人,而非本体论、形上学。即使到了宋明时期,中国哲学中的形上学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依然是人在宇宙、社会中应该如何自处。本体论、认识论并不具备这样贯穿中国哲学发展的特性。对人性论发展过程的梳理,有助于增强中国哲学理论的连贯性,符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要求[8]。

    (二)有助于揭示人性论对于中国哲学的理论架构与现代价值

    由于中国哲学本身的特点,不同于西方哲学人性论研究与认识论建立联系,中国的人性论哲学更多的与本体论建立联系。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绝对意义上的二元对立困境。“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9]中国哲学需要发掘出更多的属于其自身的逻辑,以供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智慧。以人性论为一个点,辐射其所在体系,可以深化对其理论的理解,并为今天的道德文明建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2][8][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 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2019:142-147.

    [3]柴文华.中国哲学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11-19.

    [4]朱熹.论语·大学·中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02.

    [5] [7]孟子.孟子[M].方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9:59:? ? 213-214.

    [6][美]托马斯·卡思卡特;朱沉之,译.电车难题[M].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