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议论文成为训练批判性思维的利器

    金长宝

    【摘? ?要】教学议论文时,教师可把握文本特点,适当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教学时教师应把教材作为写作的样板或演说的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从立论、选材、论证等维度去审视、去评判,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议论文;批判性思维;思维训练

    议论性文体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是提升思维。在教学这类文体时,教师可把握文本特点,适当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自这篇课文开始,学生正式接触议论文。他们在前几年学习过一些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的说理性的文章,为议论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不少教师在教学时虽然能够牢牢把握住议论文的三要素,但往往忽视混淆了对该类文体的认知与表达界限,颠倒了写作的顺序,从而忽略了思维训练。笔者现结合有关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文章的观点真的把握住了吗?

    有教师认为,本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论点。顾名思义,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真理来自不断的探索。可是,类似于这样的观点比比皆是。这样的“立论”又有何意义呢?

    仔细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就会发现,其实文本中真正的观点是:“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段阐释浓缩成一句话就是:真理来自对细微之处的发现与探索。由此可见,其核心观点并非是文章的题目。题目只不过是吸引读者、提高阅读兴趣的招牌而已。

    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大多视角独特,凝练了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在阅读时,读者要想真正获取观点,还需要走进文本的语境之中,获取立论的背景。

    “精准把握论点”这一环节不可小视。它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步骤,又是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基础。

    二、文中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吗?

    明确了观点之后,不少教师设计了以下起始环节:围绕这个观点,思考作者选择了哪几件事情来写。其实,这样的环节已经越俎代庖了,默认作者的观点就是正确的。“真理来自对细微之处的发现与探索”这一论点还没有经过论证,就是正确的吗?既然已经是正确的,那又何必要再进行论证呢?

    批判性思维强调不盲从、不守成,以独立思考为条件,以敢于质疑为先导,以合理决策为目标。因此,如果议论文的学习只是为了获取“论点”,那么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提升将微乎其微。反之,能循着作者的思维,找到最初的立论起点,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经历思维过程,一定能收获不小。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作者的立论,激发学生大胆质疑:“‘真理来自对细微之处的发现与探索的观点是正确的吗?”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问题,提高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索的积极性。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自己的认识与作者所选取的事例进行比较,从而真正体验论证的过程。

    三、文章中的事例就是最有力的论据吗?

    传统的阅读教学经常会盲从于教材,强调学生大量地吸收与被动地接受,而忽略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倘若只是把教材作为写作的样板或演说的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审视、去批判,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对论点正确性的质疑的引领下,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经历求证的过程。他们会发现,作者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列举了三个事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往往会依据课后习题设计下一个教学环节“细读课文,思考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意在通过这一设计感知作者的论证过程。其实这样的教学已经省略了一个关键环节,即“探讨:作者列举的事例就是最有力的论据吗?”

    围绕文章的观点,作者分别列举了波义耳、魏格纳、阿瑟林斯基的事例。这三个人物都能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最终找到真理。那么,全世界就这三个人物能做到这样吗?为什么不列举别人的事例呢?为什么非要列举三个人的事例,而不是两个人或者一个人的事例呢?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样三个事例呢?是否可以从反面来举一个事例呢?除了用事例论证,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论证呢?……这些问题都指向于对作者论证方法的思考,都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因此,教师可抓住一两处质疑,引发学生对作者的论证材料的思考与评判,进一步提升批判性思维的品质。

    四、作者的论证思路就是最佳路径吗?

    论证是一种逻辑思维形式。议论文的阅读实际就是把握这一思维形式,从而获得相关的体验。细读其中的一个事例,就会发现:在每一个事例的论证过程中,作者都是遵循“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这一路径展开谈论的。作者为什么会采用这条路径呢?这一路径的优势是什么呢?这样的思路是不是就是最佳路径了呢?这些指向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因而课上也会错过思维训练的时机。

    在论证某一观点时,类似于课文中的论证思路并不是唯一正确的路径。在课堂上,教师不如让学生围绕论点,将自己收集到的事例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论证,再进行比照学习。在具体论证时,可以和作者的叙述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它们都是真实的论证体验。这样,学生既能体会到作者论证路径的优势,又能激发生成新的思路。只有亲自进行过体验,思维训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五、文中的写作方法能现学现用吗?

    本课课后有道练习题:“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学生有了论证的思维,才会在有了论题之后,产生收集材料的动机。这道练习题主张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加以运用,提升表达能力。但是如上文所述,论证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非按图索骥、找答案式的填空。如果训练缺乏一定的交际情境,所谓的论证就会缺少思维含量,充其量只能锻炼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直接出示论点,让学生去收集材料,好比强按鸡头去吃米,与思维训练背道而驰。为此,教师可以从立论出发,创设一定的语境,引導学生自己去立论。再尝试收集资料论证自身的观点。这样学生就有了完整的体验,既能进行收集资料、学习论证的训练,又能引发批判性思考。

    参考文献:

    [1]胡海舟.让批判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J].语文建设,2019(16).

    (江苏省南京汉开书院?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