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展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

    甄巽 赵明富

    摘要:安吉县采取将美丽转化为经济,金融强有力支持,整合资源重点帮扶等举措, 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扶持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成效显著;部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仍然不足,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曾多,还需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保持集体经济健康活力。

    关 键 词:安吉县;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一、安吉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举措和成效

    十多年来,安吉县一直坚持以总书记的“两山”理念为引领,大胆探索乡村发展路径,壮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融入现代生态产业元素,把美丽转化为经济。

    (一)安吉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举措

    1.将美丽转化为经济

    安吉县在2008年就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十多年来,美丽乡村建设从县标到省标,2015年达到了“国家标准”,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样板。安吉县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时,重点将美丽乡村的创建成果引导到经营上,将美丽转化为经济。特别是2018年开始,采取以奖代补(分三年每年奖120万、80万、80万)的政策,开展以“经营示范村”为主要载体的经营村创建工作。这也是安吉县委实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一个重要举措。

    2.金融的強有力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县金融部门投入到农业农村的资金达到169亿元。仅县农商银行,实施“美丽乡村贷”累计放贷36.5亿元,支持了164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低息贷款,让利5600余万元。

    特别是2018年开始,县政府联合县农村商业银行拿出1亿元,设立安吉县乡村振兴专项发展基金,由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每年重点扶持40个欠发达村——村级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村,每村给予300-500万元的项目贷款(到2023年底,免息使用5年,利息由县农商银行承担)用于欠发达村的转化。

    同时设立1亿元的“消薄乡村贷”(低息贷款,项目村免息使用5年,利息由县财政承担),用于对经济薄弱村的精准帮扶。

    通过项目实施已为40个村提供了1亿元的项目免息贷款,持续推进欠发达村“二次造血”。

    3.整合资源重点帮扶

    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多年来安吉县整合了县级60余个机关部门资源和30余个县处级领导干部的人力资源。

    考虑到县级部门、县领导的信息资源、政策资源、增收途径渠道比村级相对多的优势,安吉县每年都要安排由县级机关各部门、县领导牵头,联合一批富裕村、重点骨干企业(包括5个上市企业),采取联系村的方式,重点帮扶欠发达村壮大集体经济。

    4.各级财政鼎力支撑

    十多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到农业农村的各类资金达到83亿元,用于农业生产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改善。

    5.加强人才力量支持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安吉县把选择好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班子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来抓。2011年以来,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思路、能创新的能人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从而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壮大。

    为加强对村级基层的人才支持,2018年底,县委又选派了49名“第一书记”到欠发达村任职,帮助村拓展发展思路,整合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增长空间。

    6.“飞地抱团”“项目支持”

    安吉县在全市率先创新跨乡镇“飞地强村”项目,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注册县级公司“安吉乡村振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原奋进齿轮收储资产,委托第三方经营管理实现营收。

    2019年初,由县农业农村局与开发区共同组织实施,将位于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内(该项目为原旧齿轮厂的厂房,属开发区工业收储地107亩)建造物业、标准厂房。所得租金按照股份分红:其中60%的股权,由15乡镇分别持有4%的基础股。另40%的股权,按生态功能区和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数(各占一半),确定认购比例和出资额。按照市场测算,投资回报率8-10%左右。

    (二)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类型1:资源转变为资本型——类型代表:鲁家村

    对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但没有充分或者完全没有利用起来的村,通过创新思维,转变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鲁家村是浙江北部的一个农业小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

    2011年以来,鲁家村率先提出打造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2015年,随着小火车鸣笛起航串起了鲁家的18家家庭农场,这个曾经的经济薄弱村,成为了开门是花园,全村是景区,农村、农民、农场三农共富的美丽乡村新样板。这是鲁家村创造的“公司+村+农场”美丽乡村经营模式带来的乡村巨变,是安吉全面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真正让鲁家实现了三变:田园变成了景区、资源变成了资本、村民变成了股东。

    村庄变美了,环境改善了,每年旅游人数达到数十万人,带动了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14700元/人增加到2019年的42710元/人。2019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净收入达到498万元。

    类型2:内外合力型——典型代表:横溪坞村

    横溪坞村,村域面积8.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江南花园式山区村,325户,1100人。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42700元/人,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280余万元。

    在经营好内力(传统产业)170亩白茶叶和竹产业(毛竹砍伐与销售、毛料、冬笋)的基础上,开始了乡村旅游——农家亲子游,还引进了投资2.2亿元的天然居老年养生项目(巧借外力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投资商租了合作社的2000亩毛竹山,每年的租金收入提升到120万元。

    这2000亩毛竹山正因为是村合作社流转的,也正因为四季常绿,投资商才愿意租用,山上的毛竹最终还得依靠村合作社来打理,因为他们不是要毛竹,而是要风景。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内外合力,2019年横溪坞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0余万元。

    类型3:多种经营型——典型代表:高禹村

    高禹村,村域面积15.8平方公里,1518户,5558人。在2011年美丽乡村开始,抓机遇,多渠道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从原先单一的收取房屋租金,到现在的物业、农业、养老、文创、服务五个平台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通过建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五个平台”,拓展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19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972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448万元。

    类型4:因地制宜型——代表村:大里村

    大里村立足本村的资源、资产、地形地貌特点和区位优势,扬长发展,通过建设占地150亩的室外拓展露营青少年教学基地,设人防教育、军事训练、体能拓展、家政厨艺、手工实践等区,通过有偿开展夏冬令营、亲子游、学生军训、研学、企事业培训、单位趣味运动会等活动。2019年大里村集体经济收入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480元/人。

    类型5:美丽经济型——典型代表:剑山村

    剑山村把通过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而成的蔓塘里新建的戏台、配套设施场所、修复的古宅、新四军旧址、茶叶加工厂房等资产,租赁给当地工商资本。由工商资本投入近5000萬元,建设以灯光夜景为主题的“大地之光”拍摄基地。项目已于2019年6月试运行,直接为村集体保底增收80万元/年。

    “大地之光”夜景摄影基地的门票收入按照合同约定比例作为村集体收入外,该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当地和周边农户民宿群的发展增收。目前蔓塘里已有十几家农户申请了民宿营业执照,正融入乡村经营,美丽环境正在逐渐演变为强村富民的美丽经济。

    类型6:抱团发展型——代表区域:杭垓镇、天子湖镇

    2019年4月,杭垓镇14个村集中入股的物流仓储用房开工。建成后出租给电商和物流企业,为每个村年均增收近15万元。

    像杭垓镇一样,上墅乡董岭、龙王、施阮“三村联创”后盘活闲置资源4.5万平方米,3个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分别增加40万元以上;天子湖镇20个村成立联合公司抱团经营,2019年实现经营性收入520万元,村均增收26万元。

    (三)安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成效

    1.安吉县村级集体经济十年发展对比

    通过三组数据,对比分析2018年与2008年(美丽乡村开始启动年)的村集体经济变化:

    2018年全县188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51亿元,是2008年1.78亿元的4.22倍。2019年达到8.36亿元。

    2018年全县188个村的经营性收入(经营、发包及上交、投资收益)2.53亿元,占总收入的33.7%。平均每村134.5万元,是2008年6261万元的4.04倍。2019年达到3.26亿元。

    2018年村级集体资产总额74.9亿元,是2008年11.5亿元的6.52倍。2019年达到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2.2019年安吉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举措更有力,成效更显著

    2019年以来,安吉县聚焦“消薄全达标、面上大提升”目标,在统筹领导、盘活家底、保障要素等方面持续攻坚发力,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靶向发力、注重资源统筹等方式。提前完成欠发达村“转化”任务——40个欠发达村的年经营性收入从不足30万元全部转化到30万元以上。

    二、安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各级政府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是重视的,也采取了包括政策引导、行政推动等多项措施,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面临着诸多主客观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仍然不足

    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区位、地理条件等限制,安吉县部分村级收入来源较单一。部分山区村,土地、山林流转率低,产业规模发展受到制约,闲置房和集体资产、资源出租难以为继。产业不够稳、产业链不够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足,个别村甚至还有返贫的可能。

    一是总体收入水平较低。村级集体经营性稳定收入实际占比不高。按“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三项统计,安吉县在2018年底村级经营性收入10-30万元的欠发达村还有40个。2019年经过共同努力,虽然经营达到3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收入,但是基础还不够稳固。

    二是村级集体债务较重。2018年末全县188个村债务总额为20.6亿元,平均每村债务1096万元。

    从村集体收入与债务对比情况看,村集体的负债已不容忽视。这当中确有财务会计中应收应付未及时处理以及资产增加债务同步增加的问题,但也反映了一些村的债务包袱较重。如得不到有效的化解,将会对村“两委”职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二)村级经常性收入与支出存在不平衡

    村级经常性支出一般包括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会议误工补贴、卫生保洁费、日常维护费等。经调查,这些“常规性支出”在县城周边的富裕村大约每年需要90-100万,在中等收入村约需60万。而在欠发达的村也需30万。据测算,村常规管理经费需35-45万,其中干部报酬约25-35万。如按年均支出45万计,全县经营性收入能够满足管理费支出的村约126个,其余62个村不能自求平衡。

    (三)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增多

    一是建设经营性房用地,建设用地指标难。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除生态红线的制约因素外,建设用地指标难以破解。因土地指标等限制很难再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县城周边一些村尽管有“6%留用地”,但也因没土地指标和合适项目而望地兴叹。三是毛竹林等集体山林目前因人力成本增加、收益减少而导致租金缩水。三是适合村集体增收的项目较少。据对30个村的调查,这些村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也都试图借机壮大集体经济,但部分村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发展项目。

    (四)经营美丽乡村难度较大

    安吉县美丽乡村实施已有十多年,县委将美丽转化为经济的号召也实施多年了。但部分村经营村庄、经营乡村的道路走得很艰难,部分村还没找到转化的优质路径。还需要有关部门、有关专家指导,共同帮助探讨。

    (五)个别村班子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不足

    个别村班子素质不高,年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处于较软弱涣散状态,不能很好地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更谈不上开拓寻找新路子。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安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对策思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希望。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拓展思路,找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事关巩固党的执政的基础地位

    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工作格局。村级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党的执政的基础地位就会产生动摇。我们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所以全国人大已经将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列入立法计划。

    (二)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从资源上突破。乡村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森林湖泊、田园山水等资源,怎样释放资源把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的企业资金进入乡村,需要我们创新、尝试。

    盘活农村资源。农村土地是农村最大、最具潜力的资源。《国务院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指出,全国299.2万个农村集体单位共清查核实账面资产总额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非经营性资产3.4万亿元;集体资源性资产总面积65.5亿亩。由此可见,如何盘活和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资源”任重道远。下一步,要以锐意改革的劲头,在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盘活农村资源存量、释放资源活力,鼓励和支持村集体与社会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盘活承包地经营权吸引工商资本落地。盘活宅基地使用权吸引城里人进村,探索盘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的方法途径。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三权”机制。打通“三权”退出通道,推动农村各种资源整合利用。

    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和村民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经济。可以集体开发林场、果园、养殖场、个人承包增加集体收入;可依靠村级成立服务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可以集体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收购公司,使农副产品在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中实现多次增值,使集体收入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可依托地理优势,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开发、水陆运输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从政策扶持上突破。要多渠道整合政策资源。特别是从用地政策上突破。发展农旅融合的田園综合体、产业庄园、特色小镇等必须匹配适度的建设用地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孤立的农业种植不会提升土地的附加值。

    从产业融合上突破。鲁家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庄园,发展创意农业把田园乐园、农业园变旅游景区,就能大幅提高土地的收益。把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做大做强第一产业,引进工商资本发展旅游业,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村级集体经济具有可持续的来源。这是解决村级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

    (三)从多途径中选择适合村发展的最优路子

    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立地条件,选择资源开发型、土地流转倒包型、异地物业型、其他类型等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模式,必须一村一策、因地制宜。

    (四)从选强配优班子成员入手实施好领头雁工程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是要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领导班子,有一个政治素质过硬、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的好带头人。一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的村,书记都是公心好、能力强、信心足、威信高、管理精的优秀人才。二是多途径优选村班子成员。从企业和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选拔经济型人才;从党小组长和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管理型人才;鼓励机关企事业干部、大学毕业生中素质高、懂经济、热心农村工作的同志到村任职或挂职,也可让有能力的退休干部到村任职。三是抓好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各类经济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转变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要加大村后备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力度,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五是要把壮大集体经济的成效,纳入村班子的任期目标和年度考核,并与个人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使村干部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带头人。

    (五)保持集体经济健康活力

    一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各乡镇要对各村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整顿,“应收尽收,该还尽还”。特别要重视帮助薄弱村化解高利率债务风险。二是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制度。乡镇政府要对村干部要加强接受监管教育。严控招待费、办公经费等各种非生产性开支,开源节流,保持集体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活力。

    总之,只有具备强劲的集体经济实力,才是富裕美丽的村,才是党最坚强的基层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