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活用传统文化
龚海燕
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也是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从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传承角度出发,要求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换而言之,作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让学生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反思自我,从人性与灵魂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自己,在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精彩中不断深入领会和揣摩文化内涵并接受文化的熏陶,在“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中不断完善自我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让作文更有人文性和情趣性。
一、关注生活:丰富文化内涵
作文作为记录生活点滴和心灵历程的载体,反映的是作者的表达初衷与意图。突出文化的内核作用,多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其中的内涵意义,定会有不一样的深度和高度。作文中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出可以表达倾诉情感的素材,使作文表达内涵有厚度,吸引读者的眼球。作文融入生活,也定然更有人文性与智慧。
如,在一篇《我心中的精灵》的作文指导中,针对个人心中的精灵不一样的特征,不妨建议学生将自己的视角投入到生活实际中,寻找与生活相关的素材予以描述。有的同学从自己所生活城市中的鸽子作为描述对象,认为他们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受环境影响变得越来越少,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很少有自己的家园,提出了这样的主题“善待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并且认为洁白的鸽子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精灵。有的同学从偶尔看见学校树上有一两只喜鹊窝,见到了两只小喜鹊在叽叽喳喳快乐地叫着,认为小喜鹊作为人类的好朋友,更应该受到保护,而非是被虐杀,自己心目中的精灵就是喜鹊。有的同学从自己所栽种的串串红说起,看到他们艳丽的身姿,想到他们不畏风雨傲然生长,开出艳丽的红色,写出了自己的心中精灵便是串串红,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要绽放自己的光彩,等等。
二、崇尚生命:充实文化根基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终身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首条建议,更是体现人文价值取向的重要遵循。重视学生的存在,做到心中有生,就应该以尊重其生命价值意义为前提,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主动作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作文中做到崇尚生命,让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审视文化建构,让学生产生共鸣。
如,在《年迈的____》半命题的作文指导中,需要补充相应素材。很多同学在补充了诸如姥姥、姥爷、奶奶等相应的对象后,围绕“年迈”写出自己的所见,很多同学却是宕开一笔,写出了自己的描述对象是如何不服老的,如何坚持锻炼身体的,这样就与“年迈”形成了对比,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生命在于运动”。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描述对象中就“休闲养生”主动提出自己的感想,让崇尚生命的文化得以体现。文化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是人们的认知积累。从崇尚生命的角度深入探知解读,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多建议学生从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角度建构和发展主体精神,帮助他们在感受生命美好中体味文化的价值意义,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尊重自然:感受文化起源
劳动创造了人类,换而言之便是人们的一切活动起初都是为了生存需要而采取生产活动。这种活动在人类与自然打交道中不断被赋予一定的内涵,由此而延伸出的刀耕火种便是其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最初来源。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人类也懂得如何利用自然,懂得如何与自然相处,由此而延伸出的神灵图腾文化便是人们尊重自然的重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中,围绕尊重自然活化作文指导,能够给学生更多真情实感。学生对自己经历过的一次完美旅途进行描述,对自然产生的鬼斧神工景象确实让同学们叹为观止,甚至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经历了完美的旅程后,很多同学也留下了这样的思考:自然是如此之美,我们应该怎样为子孙后代留下仅此一处的美丽呢?守住美丽,我们首先应该懂得保护美丽,了解美丽的来源。于是,我趁机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作为世间万物中一份子,应该怎样利用自然?很显然,基于这样的问题思考,很多同学从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不同的角度理解运用的价值意义。
同时,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理出其中的特有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天”所指的就是道,真理、自然规律,自然界中品味“凡事都有存在的道理”,即需要我们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文中融入更多的自然元素,能够使得学生不再单纯地为了写文章而拼素材,而是从更高的层次去审视自然,去感受人类在自然中的伟大与渺小。一切基于尊重自然发展而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文章定会更有新鲜感和鲜活力。尊重自然也就能成为作文中不可缺少的内在逻辑思维底线,也是孕育佳作的沃土。
四、遵循和谐:传承文化精髓
和而不同是中华五千年以来文化的核心,也是学生作文取材的重要基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之和,任何语言文字的研究都应该建立在丰富的人文性和价值性基础上,都应该从人的本质和发展中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深层内涵。和谐相处融入到文章中,能够使得文章有深度,更有一定的认同感。作文中融入和谐的人文价值,能够让文章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与情愫。
如,在指导学生运用“托物言志”表现手法时,不妨引导学生从初中学过的宗璞《紫藤萝瀑布》说起,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中感受“感时花溅泪”的深层内涵意义。结合作者对花的不同理解,从花的绽放、凋零等自然生存中,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内涵意义。正是这样的引导,使得学生在作文中收获了丰富的感思。一切遵循和谐活化的表现手法,从各种万物自然生长中体味其中的内涵意义,定会更有不同,感受到“一草一木总关情”。
在作文指导中多引导学生从相应的文化价值中挖掘相关的内涵,带领他们在主动体味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描述,定能使得文化傳承更有生机活力,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传承。遵循和谐之道,需要教师做到以生为本,多给予学生积极情绪感染和真切关怀,多给他们热情指导,从“万物生长皆有灵性”的高度挖掘文章的深度。多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引导他们在真正感悟文化中丰富思维情感。
总而言之,在中学生作文指导中,注重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引领学生体味其中发展变化的内涵,从丰富人物思想情怀的角度体验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能使得文章更有高度、深度和温度。一切围绕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追求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精髓,真实展现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培养积极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为导向,定能让文章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和深深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