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借力“互联网 +”背诵古诗词六步法
屈喜强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指导下,小学中年级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激发课堂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分析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小学中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观察古诗词背诵六步法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古诗词背诵;六步教学法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为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便利条件。背诵古诗词六步法包括知背景、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品意境和悟诗情六部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将互联网技术与古诗词背诵教学六步法相结合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将对这种教学方式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一、背景背诵
小学中年级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古诗词理解能力,一般不感兴趣的学生不会主动背诵古诗词。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先要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意。应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进入诗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故事、视频、图片、伴乐等,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古诗词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朗读古诗词时,在保证读准字音的同时,要注意朗读节奏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录音、视频等方式规范学生的读音,引导其掌握朗读节奏,从而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下册《咏柳》这首诗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高高柳树垂下绿色柳枝的画面,学生在朗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过程中,便能更好地领悟柳树垂下绿色丝条的意境,也能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中。
二、情境背诵
捕捉诗词情境来领悟诗词意境,结合诗题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更加强烈。教师可以让学生依照情境故事来背诵古诗词。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时,传统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应用情境故事引入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这一问题。那年初夏王安石第一次辭官后,去往湖阴先生家做客期间,发现湖阴先生家庭院干净、整洁、优雅,也就是诗中的“茅檐长扫净无苔”。在主人庭院中可以看到对面有两座青山伫立,远远望去是一片苍翠的山色,也就是诗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在这一情境故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中描述的春天风光。
三、意境背诵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优秀的古诗词蕴含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因此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背诵古诗词的重点。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反复阅读,从阅读中逐渐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应用画面再现古诗词形象,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在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春晓》这首古诗时,将百花盛开、桃红柳绿、鸟儿在枝头欢叫、夜雨将花瓣吹落及满地花瓣等优美画面展现出来,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中。
四、时节背诵
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诗句较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春天的主题古诗词大会,并将活动照片、视频分享到朋友圈、班级群、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季节变化过程中寻找相关古诗词并背诵。例如,在冬天看到白雪时,学生能想到背诵教材二年级上册《江雪》;在秋天看到黄菊时,学生能想到背诵教材六年级下册《秋浦歌》。在学习、背诵古诗词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拓展背诵
背诵古诗词的过程也是读懂一个人的过程,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将自己融入古诗词中,促进学生对诗人生平的深入了解,领悟诗人的思想,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以拓展古诗词为目标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促进学生拓展思路。每周进行不同主题的古诗词大赛,并在微信平台展示学习效果。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学生能更好地展示自我。
六、灵活背诵
在学习、背诵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背诵古诗词,促进学生积累更多语言材料,其中灵活应用这些语言材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学生引用后需要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修改及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在小学中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过程中,应用古诗词背诵六步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调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互 + 课程助力农村小学诗词积累教学行动研究(GS[2019]GHB1151)。
参考文献:
[1]王雪红. 小学中年级借力“互联网 +”有效背诵古诗词六步法[J]. 新课程(上),2017(12).
[2]刘小书. 用“六步法”实现文言文有效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0).
[3]徐晓兰,张琴凤. “互联网 + 中华经典诗词”新型传承模式探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26).
[4]郭学萍. “互联网 +”时代古诗文教学的坚守和创新[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