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审读报告

    出版单位 ?科学出版社

    书 ? ?名 ? 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

    责编姓名 ?范运年

    责编证号 ?201600178243

    评审专家点评

    《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书稿的审读符合科学出版社“三审”制度要求,通过初审、复审、终审判断书稿是否可以收稿采用,是否可以进入编辑加工流程。责编初审对出书的背景作了详细介绍,对第一作者的经历和创作团队以及创作过程作了研究分析,书稿内容是作者团队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攻关取得的关于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领域的前沿成果,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出版价值。责编从2015年12月第一次初审此稿至2017年4月正式收稿,期间进行了三次审阅,在作者将研究成果变成出版成果的过程中,责编通过三次初审提出内容构架、文字质量规范、图表及辅文、版权等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请作者反复修改,使第三稿达到“齐、清、定”要求。初审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提出问题,而是责编在基本判断书稿有较高出版价值后,帮助指导作者如何创作将科研成果变成一部好的学术专著。此书责编将功夫用在前期,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保证和提高了书稿质量。复审对书稿和初审意见给予了肯定,提出书稿是否涉及国家机密以及国外案例等问题,提醒编辑加工时重点关注。终审对书稿质量和出版价值作了肯定评价,鉴于该书稿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分析,建议此书作为重点书出版,并对印装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明确了此书值得打造成学术出版精品。

    一审姓名:范运年

    职务/职称:副编审

    日期:2017年5月21日

    一审意见

    电力系统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随着电网系统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就是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电力系统领域研究人员着力研究的课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世界上首先投入了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然而该技术却无法直接在国内使用。原因是中国电网的发展太过迅速,装机容量增加太快,法国的固化式的自动电压控制技术无法适应中国电网的快速变化。

    该书作者孙宏斌教授自1995年师从相年德教授与张伯明教授攻读博士生开始,就参与了国家85科技攻关项目“电力系统全局准稳态电压优化闭环控制研究及示范工程”的研究。二十多年来,孙宏斌教授潜心研究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这一领域的前沿技术。针对法国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难以解决的问题,孙宏斌教授的团队致力于让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的特性,使系统的控制模式和方法能够跟随电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成为灵活的、具有自动应变的控制模式的系统,同时还考虑了电网潜在的故障,使系统的控制策略能够自动应对。

    2002年,孙宏斌教授团队的自动电压控制理论在江苏电网得到成功实践,将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我国第一套区域电网AVC系统,2006年在华北电网投入运行。2008年,孙宏斌教授团队的自动电压控制技术在北美最大的区域电网PJM成功应用,成为美国电网第一个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也成为我国先进电网控制系统对美国的首例输出。随后,孙宏斌教授团队的相关技术成果又进一步推广到马来西亚国家电网和加拿大BC Hydro电网。

    截至2015年年底,成果已经在我国6个大区电网(占全国6/7)、22个省级电网(占全国2/3)和6个千万千瓦级风光基地应用,接入全国常规水/火电装机7.55亿千瓦(占全国56%)与风/光装机0.49亿千瓦(占全国37%),并应用于已投运的全部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近区电网。通过课题组20余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实现了AVC在国内外电力系统的大范围应用,使得电网电压控制从传统的“人工调压模式”发展为“自动控制模式”,也使得AVC与AGC一样,成为电网调控中心必备的两大基础自动控制系统之一,使得电力系统调度员从繁重的人工调压工作中解放出来,创造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领了国内外电网自动电压控制技术的发展。本书作者作为主要执笔人,起草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电网自动电压控制技术规范》。科研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6年1月15日,“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鉴定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时,距该成果的研发初始,已经整整20年,其间经历了14项国家级课题,申请发明专利近90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境外专题特邀报告20余次,在国内绝大部分网省级电网应用,并实现了我国先进电网控制系统对美国的首例输出,攻克了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从单控制中心到多级控制中心、从常规电网到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从中国电网到北美电网应用中的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了复杂电网自律协同电压控制的技术体系和标准,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

    对于复杂的电网网络,电网电压的安全性是世界级的难题,孙宏斌教授团队通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攻关,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果,它不单是学术的前沿,更重要的是完完全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这一成果出版出来,不仅是对孙宏斌教授团队科研工作的总结和发展,更是未来发展先进电力系统学术研究的需要。

    一、作者和书稿的基本情况

    学术专著的撰写必须基于作者的学术研究。学术专著的价值往往是基于作者所作研究的价值,与作者的研究领域、承担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只有基于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撰写成最前沿的学术著作。

    因此,必须先对作者的学术背景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才有可能更了解专著的学术价值。

    1.作者背景

    第一作者孙宏斌,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委员会召集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孙宏斌教授是国际智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领域的先驱,历时20余年,研发出世界上首套管控复杂电网电压的“大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被评价为全球智能电网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授权发明专利108项(含美国专利7项),在全球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应用。在中国,控制了全國81%的水/火电厂和56%的集中并网风/光,在保障中国电网安全、减少弃风弃光和降低输电损耗等方面创造了重大效益。在美国最大电网PJM实施了AVC,用于控制包括美国首都和东部十三个州的电网电压,还推广到加拿大和马来西亚,使AVC成为全球电网一个新的基础闭环控制系统,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第二作者郭庆来,孙宏斌教授博士生,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2018年5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第三作者张伯明,孙宏斌教授导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长期从事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的研究和开发工作。1990年在当时我国最大的电网——东北电网调度中心率先实现了自主研发的状态估计等EMS应用软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一直潜心研究EMS,领导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网能量管理和培训仿真一体化系统”在国内70多个电网推广应用,获得200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完成的“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在20多个省级以上电网推广应用,入选2007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5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2.写作过程

    该书的作者团队是一支薪火相传、精诚合作的队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果。

    张伯明教授长期研究电网能量管理系统,1990年就在东北电网调度中心率先实现了自主研发的EMS应用软件。孙宏斌教授1995年师从张伯明教授开始,就潜心研究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这一领域的前沿技术,博士论文题为《电力系统全局无功优化控制的研究》。此后,课题组里多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始终围绕着这一研究开展深入研究。第二作者郭庆来副教授的博士论文,实现了该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在控制中心实现闭环运行。

    孙宏斌教授和其项目团队经历20多年研发,攻克了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从单控制中心到多级控制中心,从常规电网到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从中国电网到北美电网应用中的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了复杂电网自律协同电压控制的技术体系和标准,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发表了数百篇相关学术论文。并且,孙宏斌教授还担任了《中国电气工程大典》之《电力系统工程》卷:“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和频率控制”篇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和电压控制”篇的主编。

    随着我国电力领域发展的突飞猛进,电网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特高压的发展和新能源的接入,要求电网系统适应随机事件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些都对电网的控制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孙宏斌团队提出,给电网装上“超强大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网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有效的算法形成全局决策,自动闭环控制无功和电压调节设备,使电网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正是基于孙宏斌教授取得瞩目成果,编辑向孙教授约稿,希望将这一成果出版出来,让更多的读者和用户了解。2013年,作者提交选题表,希望将本书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14年申请科技部出版基金,2015年基金结果公布,该书获得科技部出版基金资助。

    3.项目背景

    该书成果的研究得到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全局准稳态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研究及示范工程,85-720-10-3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51025725)、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5152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分级分布式实时优化控制,59677008;电力系统主从协调控制的模型与方法研究,50807025;电压诱导型多风场连锁脱网扩散机理及其预警预控关键技术研究,51277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51321005、51621065)、863项目(网省地三级协调的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技术,2006AA05Z217)、973项目(分布集中式在线网络建模与分析理论,2013CB22820)的资助。

    二、第一次初审:2015年12月第一稿

    由于该书申请科技部出版基金,也已经获得资助,书稿的内容比较完备,并且项目“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正在执行中,有一些成果和数据,还可以补充进来,因此,初审主要是审格式、规范等问题,并对书稿需要补充的内容提出建议。

    (一)政治性和思想性

    该书为科技类学术专著,政治和思想问题基本不会涉及。稿件中没有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只是论述了国家能源电力方面的政策和规划,书中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以及工程问题都是公开可查的,而对于涉及国家电网安全的数据和系统都做了相应的处理;书中没有出现地图,也没有涉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没有民族和宗教问题。

    (二)学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国民生活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电网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正陆续建成含特高压多电压等级的交直流混联复杂电网,无功支撑与电压安全问题成为保证这一特大电网安全性的核心挑战之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压安全问题也已成为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关键之一。

    该书内容所涉及的成果,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成功的应用。2007年在华北电网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大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首次实现了网、省、地三级协调的电压控制。2009年针对北美电力市场对N-1安全的高要求,在美国最大的互联电网——PJM电网,实现了复杂预想故障条件下安全与经济协同的AVC,用于控制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在内的东部13个州的电网电压,这是北美第一套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也是我国先进电网控制系统对美国的首例输出,还推广到加拿大BC Hydro和马来西亚国家电网。截至2015年年底,該书内容的成果已经在我国6个大区电网(占全国6/7)、22个省级电网(占全国2/3)和6个千万千瓦级风光基地应用,接入全国常规水/火电装机7.55亿千瓦(占全国56%)与风/光装机0.49亿千瓦(占全国37%),并应用于已投运的全部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近区电网。

    通过本书作者科研团队20余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实现了AVC在国内外电力系统的大范围应用,使电网电压控制从传统的“人工调压模式”发展为“自动控制模式”,也使得AVC与AGC一样,成为电网调控中心必备的两大基础自动控制系统之一,使得电力系统调度员从繁重的人工调压工作中解放出来,创造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引领了国内外电网自动电压控制技术的发展。

    可见,该书的内容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应用,理论结合实践,并且本书所涉及的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成功的应用,填补了国际上电压控制领域的空白,是当之无愧的领先世界的先进理论和技术。

    該书的理论完备,论证清晰,概念准确,数据和案例都翔实可信,名词术语和表达方式都符合规范,对于领先国际的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理论和技术,做了很详细的讲解,有利于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学习。

    (三)内容架构

    该书系统阐述了现代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的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其特色是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全书分为四篇共19章,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篇自动电压控制技术;第三篇电压控制中的协调问题;第四篇工程实践。

    可以看出,该书从基础理论逐步递进到高级应用,逻辑清晰,符合学术专著的写作规范。但是由于作者第一次将该项成果组织出版,还存在一些不足,编辑给出修改建议。

    1.文前

    (1)作者署名。交稿时需要确定作者的署名方式,初稿没有确定署名,请作者确定,并在后续编校流程中不再修改。

    (2)内容简介。内容简介太过简单,没有突出该书的要点,并与前言、序重复,也没有指出读者对象,字数在250字左右。

    (3)前言。前言与内容简介和正文重复严重,且层次不够清晰,罗列章名,而对该书的背景介绍不够;致谢部分内容太多,并且凌乱,应该重点致谢该书项目团队以及参编人员;出现了名词的中英文全称和简写。前言控制在2500字左右,重点介绍本书的项目背景、创新点以及编写分工和致谢。

    (4)序。作者计划请两位行业权威专家写序,尚缺。建议:邀请电压自动控制领域权威专家在了解本书内容后,对本书涉及的理论和技术、内容、意义以及展望等做出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2.正文

    该书涉及的理论和技术是作者团队20多年的科研成果,也在国内外得到了成功应用,填补了技术的空白,该理论更偏于应用,故而提出以下建议:

    (1)该书虽然分为四篇,每一篇之间的关联不是很清晰,建议修改得更明确一些,篇章的安排重新调整。四篇的内容划分不是很清晰,尤其是第二篇和第三篇,需要重新调整,如第二篇中的风电场电压控制,属于新能源接入问题,建议调整到第三篇电压控制的协调问题。第二篇中,第7章电厂侧电压控制和第8章变电站协调优化控制是大电力系统中的局部控制技术的理论及应用讲解清楚,建议调整。第9章静态电压安全预警与预防控制内容单薄,没有讲解透彻,建议补充。

    (2)在算法基础上建议增加相关的算例和系统,提供仿真案例,与第四篇工程实践互为补充。

    3.辅文

    (1)附录中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求解方法对比”为电力系统常规知识,相关书籍很多,可以不用专门讲解。

    (2)参考文献没有在正文的正确位置上标注。

    (四)文字质量和规范

    整体上书稿文字表达较为通顺,公式图表表示比较规范,但是与很多科技类专著类似,该书也有句式杂糅和句子过长的问题,导致语句存在歧义,甚至出现语病,建议修改。

    (1)书稿中的公式、图、表采用统一的编号方式,保证正文中先有引文,后出现公式、图、表。图和表的标题要确定完整,图片要清晰,公式要能够编辑。

    (2)标题层次要清晰,体例要统一。

    (3)公式以及图、表中的变量第一次出现时都需要说明,其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黑白体要符合规范,如变量都用斜体,常量、字母、符号用正体;矢量、向量、矩阵,用黑斜体。

    (4)对于大小写不易区分的字母,如w、c、p、k等,需要在书写的时候注意区分大小写。

    (5)有些线画图用黑白图显示很难区分,建议画局部放大图;线色太浅,印刷出来也不好辨认;线特别多的图,建议减少数量,挑最有代表意义的,不然印出来基本都一样;线不多的,可以直接用箭头指示,简单明了。

    (6)名词术语有相应的英文,第一次出现时,中英文全称都应该有,后面统一用一种,或者中文简称,或者英文简称;有中英文两种描述的名词,也统一用一种,比如派克变换,建议全书统一都用英文。

    (7)变量用国际标准符号,如电压符号,书稿中用的是工程中常用的V,而国际标准符号是U,统一。

    书稿中较为严重的是参考文献问题:一是书稿中的参考文献用了顺序编码,但是在正文中并没有标注正确的位置。二是参考文献的格式不规范,如有的参考文献是名字的全称加姓的首字母,有的是两个作者加等,还有期刊使用简称等。处理办法是退改时将参考文献的规范发给作者,请作者对照修改。

    三、第二次初审:2016年10月第二稿

    2016年1月15日,“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功在清华大学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重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电力系统电压控制领域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在项目新的成果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根据第一稿编辑提出的退改意见,对第一稿进行了重大的修改,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要修改

    1.文前

    (1)作者确定署名和英文书名。

    (2)内容简介。内容简介做了必要的补充,完善了要点和读者对象。

    (3)前言重新撰写,重点介绍本书的项目背景、内容架构、创新点以及编写分工和致谢。

    (4)序。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权威专家周孝信院士写序,重点向读者介绍了该书技术的实践应用,通过案例使读者了解本书的技术核心和创新,使读者对书稿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周院士的序并不长,言简意赅,没有过度渲染,也没有喧宾夺主,使读者对该书的技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2.正文

    经过初审修改后,该书调整了篇章内容,调整为四篇14章,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篇基础技术,第三篇高级协调问题,第四篇工程实践。从基础理论逐步递进到高级应用,逻辑清晰,层次明确,篇章结构合理,章节均衡,将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的技术的理论及应用讲解清楚,符合学术专著的写作规范。

    (1)第9章“静态电压安全预警与预防控制”修改为第8章“静态电压稳定预警和预防控制”,并增加了相应的算法和模型。

    (2)调整了章节安排,将原来的第三篇的第11章“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调整到第四篇中,并将内容进行了扩展和完善,修改为“支撑大规模风电汇集接入的自律协同电压控制”,增加了“现场应用案例”。

    (3)第9章“弱耦合的多级控制中心协调优化控制研究”9.5节“弱耦合的多级控制中心协调优化控制研究”增加两节仿真算例。

    (4)因为书稿撰写时间过长,初稿时没有标注参考文献顺序,修改工作量太大,也比较困难,统一改为著者编年制,并按字母排序,希望在第二版时进行修订。

    3.辅文

    (1)将原第二篇第7章电厂侧电压控制和第8章变电站协调优化控制调整到附录中,对正文的系统性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2)将原附录中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求解方法对比”一节删除。

    (3)因为书稿撰写时间过长,初稿时没有标注参考文献顺序,修改工作量太大,也比较困难,统一改为著者编年制,并按字母排序,希望在第二版时对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修订。

    (4)增加了国际权威专家对该书所涉及的理论、技术以及应用的评价,尤其是在国际的影响力方面,读者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需要完善的地方

    经过初审修改后,书稿的内容和体例已经基本规范,没有需要全书统改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

    (1)部分图、表中还有英文名词和术语。除特有专业名词和截图中的英语,所有的英语都必须翻译为中文。坐标轴和表格总的物理量和单位,应用“/”组合,如“m/kg”。

    (2)专著为黑白印刷,书稿中所写到“如图中红色线”不能体现,建议改成箭头指示或修改线型。

    (3)部分系统图较为复杂,插入word中像素损失,不够清晰,建议提供可以编辑的原图文件。

    (4)图题简明扼要,大段的说明改为图注,居中排列在图题下,无句号。

    (5)表格元素尽量简单,用三线表,一表一事,表中的数据和正文中对应。

    (6)表格中的变量和单位,也用“/”组合,如“节点电压/V”。

    (7)表注在表格下方,首行空一格,句号结束。

    (8)书稿中的图、表、公式尽量都用编号引用,不能如上式、如下图等,以免出现串文时出现引用错误,遵循“图跟文走、先文后图、图文一致”的原则。图文不要相隔太远,尽量避免跨章跨节引用,不得不跨章节引用时,一定要确定引用正确。

    (9)公式说明要采用统一格式,为“式中,I为线电流,A”,变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用逗号隔开,不同变量之间用“;”隔开,复杂单位用括号区分分子分母。

    (10)公式的链接要全部清除,在不同版本的word中,部分链接引用不对,出现“错误!未定义书签。”交稿前须核查公式引用。

    (11)遵循工程习惯,书稿中的电压变量统一为V,有些章节还有用U的情况,细查后修改。

    (三)审读意见

    退回作者修改细节,修改后正式交稿。

    四、第三次初审:2017年4月正式交稿

    经过了两轮修改,该书的内容已经基本完善。从2015年12月交初稿,到2016年10月交第二稿,中间耗时10个月,稿件的内容架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并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了本书的重点。同时,出稿修改时结合我社的图书编写规范,对书稿的标题层次、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进行了规范化处理,书稿质量较好,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尤其是图和公式问题。初稿二审时将遗留问题标注出来,作者经过4个月的修改,期间包括寒假和春节,2017年4月正式交稿。经过审核,该版本稿件内容完备,格式规范,已经基本达到交稿要求。

    (一)交稿

    为了方便作者,节省时间,约定提交稿件的电子版,并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包括word版本和pdf版本,电子版页脚要插入连续页码,pdf版本中不能出现公式、图、表错位、窜位和找不到链接等现象,要和word版本严格对应,打印稿以pdf版本为准。

    在邮件中,作者要对提交稿件的版本、页码和交稿时间进行确认,邮件具备法律效应,避免后期纠纷。

    (二)“齐、清、定”审核

    经过审稿,稿件的书名、作者署名、字数、图片、公式和表格都符合出版合同规定,因稿件延期交稿,补充签订出版协议,无版权纠纷,达到了“齐、清、定”的出版要求:

    (1)齐:构成书稿的所有要件都具备,包括扉页、内容简介、前言、序、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无要素缺失。

    (2)清:稿面清晰,尤其是插图描绘、表格制作、公式说明等清晰明确,没有疑义,对于复杂的图,提供了原始图文件。

    (3)定:文、图、表等确定,不存在遗留问题,发稿审校后不再大范围修改、增删内容。

    (三)审读意见

    接收稿件,进入编辑加工流程。

    二审意见

    通过审核初审意见,认为该书稿符合出版社质量及规范的要求,复审重点抽查了第一篇和第二篇,未发现大问题,但是有些细节问题还需要编辑在加工流程时注意:

    (1)电力系统涉及的虽然大部分是民生问题,民用为主,但是大电网也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为了保护国家电力网络,书稿中系统的关键数据,尤其是工程实践中的数据,要进行安全化处理。

    (2)該书是典型的应用型科技专著,通过审核,不存在宗教、民族和地图等问题,但是其中的应用涉及国外案例,要注意措辞和用语,避免出现政治性问题。

    (3)重点审查书稿中的标题、公式、图、表等,尤其是对于变量和符号等,要确定其书写正确、前后一致,包括正斜体、大小写和黑白体、上下标等,要注意变量定义的一致性和唯一性,书稿内容较多,避免同一字母前后表示不同的变量。

    (4)对于书稿中不确定的内容,不能自作主张修改,要标注出来咨询作者,征求作者意见。

    (5)附录中国家专家的书评,要重点审核,避免出现语法和单词错误。

    (6)建议收稿,编辑加工时重点注意以上问题。

    三审意见

    学术价值:

    该书所涉及的成果,填补了所在领域的技术空白,是领先国际的先进理论和技术。

    从书稿的内容架构和章节安排可以看出,该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理论和技术都属于国际创新,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应用可靠,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中所介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于未来智能电网技术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都非常具有学术和工程实践参考价值。

    出版价值:

    (1)该书内容涉及国家大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问题,对于发展我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书稿获得了科技部基金的资助。

    (2)与同类书相比,该书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更为先进,论述更全面、深入,更能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

    (3)该书作者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国际上也享有声望,具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具备出版学术著作的学术背景及项目背景,也具有写作能力。

    经过初审和复审,书稿质量较好,达到我社出版要求,建议接收稿件,进入编辑加工流程。鉴于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分析,请责编将该书列为重点图书,认真细致完成出版工作,将该书打造成精品图书。建议该书采用较高的制作标准,精装、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