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中“谜语诗”教学说略

    周一贯

    

    【摘? ?要】低年级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好些“谜语诗”。它们既有谜语的特点,又有诗歌的美感。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猜射谜语中享受游戏之乐,在猜射比照中感知词语意蕴,在猜射推理中发展思维能力,在猜射意象中领悟美妙诗意,在猜射品味中接受文化熏陶。

    【关键词】谜语诗;统编教材;低年级

    低年级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好些“谜语诗”。当然,谜语诗并非古诗中已有定称的一种类别,在这里只是对类似形式的古诗的一种指称而已。对于这类诗,该如何处理呢?

    一、追根溯源,了解谜语诗

    “谜语诗”,顾名思义,要有“谜语”元素。谜语,古代称隐语。所谓隐语,就是不把本意说出,以隐伏含蓄的手法来表达,借别的词语作多方面、多角度的暗示,叫别人来猜射。这是一种逗趣斗智的游戏。之所以不直截了当地明说,而是隐晦曲折、拐弯抹角地表达,是因为它不只是游戏,同时也是一种语文运用的技艺。早在战国时代,荀子的文章中就有类似的表述:“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这一大段话说的是谁?答案就是“蚕”。当然,这只是夹杂在文章中的一种描述手法,虽然不是专门制作的谜语,但已经有了很浓的谜语味道。之后,“谜语”这种形式逐渐成熟。

    谜语要求含蓄、简练,最好语句整齐、押韵,如此方能朗朗上口,被人记诵。因此,谜语往往被赋予诗的形式,与诗产生了有趣的联系。这是谜语诗存在的一大原因。除此之外,还因为在古诗中有一类诗是接近谜语的。它就是“咏物诗”。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咏物的痕迹。屈原的《橘颂》则拉开了咏物诗创作的序幕。唐代和宋代都是咏物诗创作的黄金时期。此后,咏物诗就十分风行了。具体而言,咏物诗其实是抒情诗的一种,只是托物寄情而已。当然,寄托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但多为对才能和德行的思考与感叹、向往和追求,既有怀才不遇的感慨,也有因才惹祸的感喟,还有希望发挥才能的愿望,以及对高洁情怀的追求,等等。于是,在极其含蓄的托物寄意中,咏物的隐晦,心绪的暗示,都赋予一些咏物诗谜语一般的色彩,使其近乎谜语诗,或者就成了谜语诗。

    二、解析导引,教好谜语诗

    在指导学生诵读谜语诗时,教师应当作怎样的解读和引领呢?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好谜语的猜射技巧。

    (一)在猜射谜语中享受游戲之乐

    既然把谜语诗作为谜语来导读,那就得充分发挥谜语的特点,让学生乐意参与,尽享智力角逐的快乐。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识字加油站”的内容如下:“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诗中的一连串数字提供了识字的好机会。同时,旁边的“泡泡语”中有重要的编者提示:“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可见,让学生好好猜一猜,应当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首诗没有出示诗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大开脑洞,享受猜射的快乐。课堂上,有学生猜是落下的树叶,也有学生猜是花谢了后掉落的花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谜面中被学生忽视的那一句诗“飞入水中都不见”来暗示。“如果是树叶或花瓣,飞入水中怎么会不见呢?”“只有什么东西会无数片落下来,到了水里就都不见了,都化成水了?再看看书上的画面,那白色的一片片又是什么呢?”……在这样一步又一步的观察、思考中,学生体会到了比较、甄别、探究的快乐,也真正感受到了猜谜的情趣。

    (二)在猜射比照中感知词语意蕴

    由于谜语诗的特点是通过隐晦曲折的谜面来隐射谜底的特征和个性,学生会产生一定要把它猜出来的动力,主动分析探求谜面的意蕴,用心推敲作者的意图,从而领悟语言运用的技巧。从这样的角度看,猜射谜语诗确实是一种既有兴味又有实效,有助于学生学语文的好练习。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编排了唐代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学习这首诗时,学生一定要先思考:它能在秋季使树木落叶,又能在二月让鲜花盛开,它是什么呢?它在过江时可以掀起千尺巨浪,到了竹林里又能使许多竹竿都歪斜,它又是什么呢?在思考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文中词语的意思,而且在“落”与“开”、“三秋叶”与“二月花”、“过江”与“入竹”、“千尺浪”与“万竿斜”之间感受到对偶之工整,声韵之上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遣词造句的巧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谜语诗的意蕴,如条件允许,教师不妨出示虞世南(唐代的著名书法家、诗人)的《咏风》:“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这首诗中,作者也写了四种动态事物来隐射风的存在,但与李峤的《风》完全不一样。这样的适度统整能使学生理解,即使描写同一个事物,语言运用的方式也可以完全不同。

    (三)在猜射推理中发展思维能力

    学语习文与发展思维应当是互为表里的,这在谜语诗的教学中尤其重要。这是因为谜语诗必须“采用寓意的描写方法,以诗歌形式,先隐藏想要说的那种事物的本体,运用比喻、拟人和象征等手法,对事物本体的形象、动态、色彩、功能等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征进行描绘,或借用与本体在性质上或现象上有相似之处的喻体加以比喻或隐射,使儿童根据自己的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找到喻体和本体,即谜面与谜底之间的联系,从而猜破它”(《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主编)。须知这样的猜射过程,也是儿童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它促使儿童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在不断的交替运用中获得和谐发展。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一课时,教师就得强化、细化学生的猜射过程,其目的便是要刺激他们的思维。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这四句诗与我们看到的真实景物有哪些不一样?我们看到的真实景物应该是怎样的?”教师逐一圈点不一样之处,再板书看到的实景,然后揭示题目(板书如下图)。这样的课堂,旨在强化言语背后的逻辑推理过程。绝不可将这一过程简单化、扁平化。

    (画)? ? ? ? ? ? ? ? ? ? ? ? (景)

    远看山有色,? ? ? ? ?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 ? ?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 ? ? ?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 ? ? ?人来鸟就惊。

    (四)在猜射意象中领悟美妙诗意

    谜语诗作为“诗”的一种,有着浓郁的诗意。谜底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正因为“常见”,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它的美学价值。而谜面的成功,体现在用隐射的方式揭示了谜底的诸多本质意义,以激起读者猜想的兴趣。所以,说白了,谜语诗是应当作为诗来教学的。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首诗将鸡的全部审美信息集中起来以暗示我们。从白色的羽毛到鲜红的鸡冠,从昂首阔步的姿态到特别嘹亮的嗓门,公鸡简直成了美的化身。除了外形之美,它还有内在之美——公鸡晨啼代表了新的一天开始,它的报时功能为千家万户所器重。《画鸡》作为一首很有特色的“咏物诗”,似乎谜语的作用完全淡化了。

    写小动物,同时又含有浓郁的诗意,这类谜语诗还是颇多的。如唐代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虽然蜜蜂很小,也很常见,但诗人却看到了它为使更多的人能品到香甜的蜂蜜,不辞辛苦采尽百花的高尚品行。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度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在猜射品味中接受文化熏陶

    谜语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当学生接触这些可品可玩的诗句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广阔的中华文化之海中遨游。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猜射谜语诗的同时全方位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在教学《风》时,若条件许可,不妨说个民间故事:相传明朝的唐伯虎与祝枝山结伴渡河赴灯会。艄公知道他们是有名的文人,就出了一个诗谜叫他们猜:“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祝枝山一听,以诗解谜,吟道:“无影无踪过树梢,折断池塘柳枝条。天井院中尘土起,扬子江心卷浪涛。”唐伯虎聽了,不慌不忙,也吟出了一首:“梧桐院里听潇潇,凉尽开轩竹影摇。山径卷来黄叶满,满天撑起白云篙。”艄公听了喜笑颜开,说:“二位确实是大名士,即刻就能吟出一首有关‘风的诗来。佩服!佩服!”之后再也不肯收受他俩的过河费了。

    对于统编教材中的有些课文,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学生喜爱的谜语诗来启发印证,同样会很有文化味道。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时,不妨带着学生读读北宋诗人苏轼的《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若教师先隐去诗题,在读了课文《影子》之后,叫学生来猜一猜,无疑也是极具文化意趣的。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和畅堂校区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