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不易

    高李瑶 彭绮梦 许雨捷

    

    摘 要:赵孟頫是元代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没有跟随时代书法主流,而是冲破了宋人“尚意”的思想,高举复古的大旗,且崇尚魏晋书风,其“用笔千古不易”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他尊崇古法的书学思想。单从字面意义分析,用笔“不易”的观点似乎站不住脚,通过参考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可知,用笔的笔法等会随着时代背景的迭变而发生变化。从另一角度来看,“不易”与“易”是继承和创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易”正是在“不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得出的,并不是一种把“易”和“不易”单独区分开来、形而上的说法。文章就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用笔千古不易”的“易”与“不易”进行论证和阐述。

    关键词: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易”与“不易”;书学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校级学生科研课题“易中不易——浅谈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书学思想”研究成果。

    一、赵孟頫生平及其书学主张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氏。宋时,赵氏是为皇室宗親,宋亡后,他以“江南遗逸”的身份入元为官,官至刑部主事、翰林学士,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著有《松雪斋集》存世。赵孟頫书画兼善,书法精于楷书、行书,也能对书法做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其论书之语较为分散,诗、序、跋、书信等各种地方均可见其对书法的看法与论述,语句分散,但内容往往精炼确切。①

    在南宋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际,书法艺术陷入了衰微时期,书法家仕途无望,沉浸于吟风弄月,书法风格多偏向妩媚秀巧,无北宋大家意气风发的胸襟。入元后,赵孟頫致力于恢复书法秩序,他主张崇尚魏晋,回归古意,试以一人之力挽救元代书坛低迷的境况。在元代书坛,作为“复古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赵孟頫为元代书法的发展开创了新气象。

    二、“用笔千古不易”的提出及内涵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写道:“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②“用笔”和“结体”便是赵孟頫书学思想的核心所在。赵孟頫认为:“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③他在书论上强调师古,重视“与古为徒”,重视古人运笔之处的正确法则,也不抑制结字在形式美学上的发展,是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并不是片面地强调“不易”。这是后世书家视赵孟頫为复古派的主要原因。

    此观点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字的核心是用笔和字形。二者均需用工,不可偏废。用笔和字形的改变是随时代审美变化和发展的正常现象,也是应书体的演变发展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必然产物,但改变字的字形和“用笔”并非无迹可求,而是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欧阳询曾在《结字三十六法》中归纳过结字的基本特点,这是世代传承不可改变的,是为“相传”。但是书法艺术是具有发展性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应时代而变,亦是必然的。结体在发展过程中顺应时代审美而改进,用笔的基本法则得以保留和传承,即所谓的“千古不易”。第二,结体因时相传,即字的结构体势也与时俱进。齐梁间人把古法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时代审美的进步性,出现了错误的“改变案例”,不被历史所认可;而王羲之正是抓住了书法艺术的核心特点,在古法用笔上进行审美观念的发展,才有了“易结体”的正确示范。这正反两例生动地体现了“因时相传”中的辩证性。第三,强调字体演变过程中不可忽视古法的重要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因时相传”中,要做到“与古为徒”,不可抛开古人传统法则随意变动,舍本逐末。赵孟頫以此借古说今,意在以理论文字贯彻到书写实践上去,用心至诚。

    由此可知,赵孟頫通过此观点借古说今,以探究书法实践中实际问题的具体运用。在此背景下,质朴的“学古热潮”得以丰富发展,由此,赵孟頫提出这一观点亦具有深刻的含义。他强调了笔法的重要性及时代稳定性,对书法的历代发展变化进行了总结归纳,尤其是在古法继承上进行革新,使处于低潮的书法艺术重获生机与活力。

    三、对“用笔千古不易”历来的理解

    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书学思想为后世大多书家所认同接受,被后人称引为“金科玉律”,但也有不少诟病和责难。因此,笔者对这一论断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和分析。赵孟頫在其书论中明确表示,习书最重要的是“悉知其用笔之意”,世人尊崇传统古法,“用笔”世代传承,古人于法帖之中早就存在了“用笔”的规律。这些作品所代表的魏晋风韵是后人无法逾越的。因此,赵孟頫所指“不易”之古法,正是他所跋的以《兰亭序》为代表的古人法帖。他认为书法学习最重要的有两点,笔法和字形。笔法重要之极,学到正统的笔法更是学好书法的重要一步,而赵孟頫所追求与向往的正统笔法,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笔法。学习古法相当于与魏晋风韵连接起一座桥梁,笔法若易,桥梁便会断裂,世代传承的书法古韵也会随之消散。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之《答熙载九问》中记载,吴熙载曾问包世臣:赵孟頫认为用笔千古不易,董其昌则认为章法为一大事,两人谁的说法更好?包世臣认为两种说法均有欠缺,但没有做出确切的评价。直至清人周星莲在其著作《临池管见》中对赵孟頫这一观点进行详细的阐释,在某帖跋尾曾有反驳赵孟頫笔法不易之说,便为其辩驳道“所谓用笔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笔未到气已吞,笔已到气亦不尽……书法要旨不外是矣”。赵孟頫反对宋以来的“尚意”书风,遵从书中有“法”。此间的“法”应当是古法中的笔法。若是行笔过于放纵,全然不顾笔法,便会失去法度,使书法少了本身的神韵。因此他大举复古主义,标榜学书“当则古,无徒取于今人”的书论,要求后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既能做到不为法所束缚,又能坚守“与古为徒”的初心。

    四、探究“用笔千古不易”中“易”与“不易”

    在古文的探究中,有部分学书者会习惯性地把“易”解释为“变”。“用笔的方式千百年没有变化”,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也违背了“事物都处于运动中”的哲学思想。对历代书家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笔法方面的处理并非“千古不易”。对此,不同的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时代的不同其审美趋向亦有差异,笔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易”与“不易”体现在对书法的继承和其创新上,即一方面是对古人的尊崇,另一方面也不能墨守成规。以古为核心,学习古人运笔能力和方式,在技法之上追求精神,“古”是根基,是源泉,是不入俗格的保证。对于在继承法度时的变化,古人也有很多论述,如“凡书通即变”。欧阳询学书于王,柳公权则从欧变法而来,颜真卿、褚遂良等人均是得书中法,后自变其体。“易”是风格的变化,而“不易”则是书法学习中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合理探讨与研究“易”与“不易”,才能更好地认识书法艺术中的智慧,发掘书法艺术的美妙,在以魏晋为宗、崇尚古法的同时,要伴随胸中意气的抒发。书法只有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且符合内心的追求,才是真正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书法的审美风格和用笔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久弥新,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易”与“不易 ”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二者是相辅相成。“易”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形成不同的个性风格和审美特征,而“不易”能在“易”之中突出书法艺术的基本核心。正是在不变原则的驱动下,书法艺术的发展才能走向更成功的阶段。书法艺术的表现不只是在审美意义上的改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内涵式的精神韵味以及书写中的智慧和哲学,以促使我们对书法艺术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让我们在不忘记优秀传统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彰显自己作品的个性,让传统的书法艺术熠熠生辉、生生不息。

    注释:

    ①王世征:《中国书法理论纲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兰亭十三跋》,绍兴书画社2020年版。

    ③曹昭:《新增格古要论》,清惜阴轩业书本,第55页。

    参考文献:

    [1]王世征.中国书法理论纲要[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星莲.临池管见一卷[Z].刻本.1873(清同治十二年).

    [3]包世臣.艺舟双楫[Z].1846(清道光二十六年).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