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张龙 王依凡
[摘要]公益慈善事业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蓬勃发展,组织数量与所运作善款额度不断提高。但因我国公益组织准入门槛过高,注册手续繁杂;组织独立性差,依附性强;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信息透明度不强等原因,导致其发展缓慢,承担社会责任无力,公信力不强。为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积极作用,应降低准入门槛,完善税费制度;转变政府扶持方式,增强公益慈善组织的独立性;加大教育投入,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慈善事业立法工作,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慈善工作透明度。
[关键词]公益慈善组织;发展困境;出路
[作者简介]张龙(1977-),男,辽宁省辽阳县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史专业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王依凡(1992-),女,辽宁省大连人,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常态下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以辽宁省为例”成果(项目编号:L15BKS008)。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7-0016-0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需要跟上社会大发展的脚步,因此我国必须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善来使公益慈善组织适应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更加公平合理的调节分配社会资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现状
相比于一些发达的国家及地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取得的跨越式发展为公益慈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一部分人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个人的努力下,先富裕起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慈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初步形成了多种类型、数量颇多、功能齐全的社会捐赠网络。越来越多的企业、富人、名人、志愿者都参与到公益慈善活动中来。“公益慈善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富裕群体进行公益捐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热心人士实现社会理想、普通百姓奉献爱心、弱势群体寻求帮助、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①
从种类上来看,公益慈善组织的构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包括了政府支持下的慈善机构、宗教团体支持下的慈善机构和其他社会团体支持下的慈善机构等,这些不同种类的组织分工明确,配合较为默契,体现出公益慈善组织良性发展的态势。现阶段,公益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众多民间组织在内的公益慈善组织成为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数量上来看,公益慈善组织的整体规模呈现出蓬勃之势。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60万个,比2013年度增长9.7%,且全国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超过3万个。社会团体30.7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8.9万个,基金会4044个,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6.2%、13.3%和13.9%。作为公益慈善组织的主要代表,这4044个基金会涉及教育、文化、医疗救助、扶贫助困、创业、就业、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接受的捐赠总额预估为420亿元。
从功能上来看,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贡献越来越突出。其服务范围覆盖了教育、社会福利、救灾、卫生健康、环保、法律、学术研讨和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其中,不少公益慈善组织资金规模庞大,受益人群广泛,它们积极吸纳社会资源,自主组织赈灾扶贫、社会救助,并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以独立的身份承担起弥补政府在社会资源分配领域的不足的社会责任。
但在肯定我国公益慈善组织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由于起步晚、兴起时间短、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②,在数量、规模、项目运作能力、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还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并且暴露了一系列发展困境问题。
二、制约我国公益慈善类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准入门槛过高,注册手续繁琐
我国公益慈善组织过高的准入门槛严重地阻碍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我国各省一般都设有慈善总会,这样就使得同性质的组织难以再建立。”③公益慈善组织到民政部门注册时,手续繁琐,相当一批民间的公益慈善组织因无法获得相应的许可而不得不以工商登记的形式寻求合法登记注册,按照企业的标准缴纳工商管理费用和纳税。由于过重的赋税以及免税的资格审查过于严苛,很多民间性质的慈善组织纷纷倒闭。这样的过高的准入门槛一方面加重了这些公益慈善组织的运作成本,另一方面不僅极大地遏制了众多民间公益慈善组织的积极性而且非常不利于培养它们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二)独立性较差,依附性强
在改革开放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应运而生,寄托了我国政府在国民生计方面的某种期许。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公益慈善组织却受到了政府的多种约束,具有典型的“官民二重性”。我国绝大多数公益慈善组织在初始阶段是依托各个级别的民政部门建立起来的,有的甚至直接是由民政部门分化而来。公益慈善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政府部门,因此,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色彩,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弱小的民间公益慈善组织为了避免过早的夭折,都需要借助政府强大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输送。虽然这样可以在短期内顺利的度过艰难的初创期,但只是权宜之举,绝非长久之计。现阶段,公益慈善组织对政府的依附性较强,难以以独立的身份承担起弥补政府在社会资源分配领域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多样性。
(三)教育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
自2008年中国进入“公益元年”以来,基金会、NGO等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由于公益慈善行业从业者的整体能力与行业发展不相匹配、人才流动及流失严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阻碍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在行业整体规模偏小、国际机构陆续撤离中国、社会对公益需求增加的现实压力下,公益界开始意识到专业人才对公益行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