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研究
王琳
摘 要:美术鉴赏课是高校课程中的一部分,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美术鉴赏除了是一种高雅的精神行为,还是深层次的认知活动,美育有利于对人的思维进行拓展。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落实美育。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意义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就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美术鉴赏教学是落实美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教学效果受限,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美术鉴赏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美,提升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就长期而言,美术鉴赏课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精神层面的审美性,就深层次而言,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的本心,避免让审美变得低俗。
(二)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其创造力
艺术创作中具备想象思维,艺术鉴赏就是赏析艺术作品,基于作品对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进行体验以及认知。一直以来,很多中学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美术鉴赏知识较为匮乏,这就使得刚进入高校的新生在思维模式上较为保守,在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方面存在不足。美术鉴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不断欣赏传世名作中,激发他们的感性思维,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1],打破时空的束缚,连接过去以及未来,沟通现实及幻想,进而让观者能够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鉴赏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作品的背景,了解相应的艺术家,学习分析作品中运用的技法方式,从意境上体会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这样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艺术沉淀,促进他们艺术鉴赏力的提升。另外,学生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相应的熏陶,逐渐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加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二、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现阶段一些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对于课程教学以及创新的意识不足,这就使得教师正确地把握鉴赏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难度,在教学中会出现抓不住重点的问题。甚至还有的教师对待教学不认真,不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当前部分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赏析一两幅作品,带领学生对作品的绘画技巧、创作意图、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2]。
(三)教育信息化融合不足,教学资源有限
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然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足,即便是运用了信息技术,也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操作上。部分教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运用有限,比如,翻转课堂、微课等,对于课件制作、信息化资源建立较为随意,这就让课程教学的资源不够丰富,优质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
三、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运用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进行运用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运用该技术,可以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融入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家所生活的年代,了解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感受艺术家的生活环境,走进他们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的审美心理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的氛围,将意境、音乐、动态和艺术美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鉴赏积极性[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作品的选择,选择的艺术作品要有代表性,要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色彩上要高度还原。《创造亚当》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壁画,主题是宗教题材,来自《圣经》,描述的是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的故事。教师要运用相关的软件剪辑一些有关的视频,带领学生走入艺术家的生活,进入其心灵深处,感受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境,更好地了解其对于艺术的执着和追求,以及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促进学生艺术涵养的提升,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形式的素材进行结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快速地进入作品的氛围中,提升教学的视听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对比教学法
在鉴赏教学中运用该方法,主要就是以流派、作品或时间作为分类依据,将不同的作品放到一起对比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鉴赏作品。首先,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内容主要就是阐述中西方古今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的内容很多,有不同的风格流派,但是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全面兼顧,只能选择一个至两个作品鉴赏[4]。例如,横向对比就是对相同风格、同时代的画家进行比较,对比各画家及其作品的异同点。纵向对比即对相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实施比较。通过对比教学,学生可以快速地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课后主动搜集和鉴赏画家的不同作品,丰富他们的知识,慢慢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次,相关作品的比较。画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画风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同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例如,毕加索的绘画就经历了多个时期,教师可以从各个时期中选择一两幅典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为何不同时期作品会不一样。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和画家的生平事迹,利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进入画家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其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状态。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相同题材的作品。例如,《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和《蒙娜丽莎》,对比作品间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还有不同画家的艺术主张,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进行对比分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三)互动式教学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之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对作品进行分析以及评论,让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了解和评价作品,真正理解其内涵。这样的教学能够转变教师的角色,使其从主导者变成组织者以及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该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和学生间、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让他们在思维碰撞中,领悟作品的意义。比如,教师可以拓展课堂,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让学生在组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交流中可以增加对作品的了解。学生在参观讨论中应该做好记录,把相关的内容都清楚地记录下来,为之后的鉴赏提供依据。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把握作品的细节,掌握其含义,还可以在讨论沟通中促进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美术素养的提升。
(四)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提升课程信息化水平
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积极地融入信息化,高校要组织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智能课堂平台操作水平。在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对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打造进行优化,从不同的方面加强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如课后作业提交、教师课上教学操作、课堂扫码签到、课程资源建设等,教师要灵活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将线上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5]。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微课加编辑软件培训,让教师灵活掌握视频编辑运用能力,如加入背景音乐、剪切、合并、添加水印、缩小和放大、加入图片等,为教师编辑处理视频提供保障。让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教学运用能力培训,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制作交互式课件,提升其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力,使其将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五)体验式教学
在当前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给学生展示图片进行讲解,并未让学生动手操作,这就使得学生对于美的感受以及体验还停留在表面上,对于深层次的美感无法深入理解,例如,油画的笔触美、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等,这些学生都不能深入体会。因此,教师要提升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加入一些实践环节,加强他们的体验感受。
在书法鉴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碑帖进行临摹,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是教师在教学中现场给学生展示怎样书写,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在鉴赏民间工艺美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彩纸以及剪刀,让他们欣赏传统民间艺术,结合教师播放的视频讲解,自己实际操作,拉近学生和艺术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艺术就在身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选用的方法和策略,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应提升对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促进美育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毛鸿达.美育普及背景下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8):161-162.
[2]程振誠.浅析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J].美与时代(下),2018(12):135-136.
[3]张楠.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8(12):108-109.
[4]邓娜.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高校美术鉴赏课方法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7(11):216.
[5]孙晓航.浅析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123.
作者单位:
郑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