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模式的创新思考
李燕
摘 要: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流通模式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通模式上的创新与优化,加速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转变步伐。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应着眼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圖书馆资源共享水平飞速提升以及馆藏资源价值充分发挥等趋势,定位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时配置适宜的方式解决,加速图书馆流通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模式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形式的信息电子储存模式越来越受到各企业与单位的欢迎,这让信息的储存过程更为高效,同时节约了信息在收集储备过程中的成本。尤其与传统纸质资源相比,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或物力,也不需要占用过多的空间。对于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来说,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让更多的信息设备与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流通服务中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读者的资料获取更为高效,同时可以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利用移动终端对相关资源进行获取与使用。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新趋势
1.资源共享水平飞速提升趋势
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资源的出现与利用,让图书馆的资源价值大幅提升。尤其是各种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让数字资源的流通速度更快,价值发挥水平更高。通常情况下,数字资源会以CAJ、电子文档或PDF等格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直接借助相关阅读软件进行阅读或资源利用。这与传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方式相比更为先进,资源价值挖掘水平更高。与此同时,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资源呈现方式也在发生较大转变,传统的纯文本展示已是最低水平,还出现了更高级的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展现形式,这让信息资源价值展示从二维跃升到了三维,更加直观、有趣,这同样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提供的资源呈现方式。同时,信息技术的加持,还让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水平更高,图书馆资源可直接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进行传递。
2.馆藏资源价值充分发挥趋势
图书馆的最大作用是给读者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与文献资料,满足人们对知识与文化层面的相关需求,而检验图书馆工作是否有效开展的重要指标是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在网络化背景的影响下,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一体化的内部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不仅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流通,还让各种文献资料的共享水平不断攀升。
二、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促使高校图书馆工作重心转移
当然,信息技术的加持也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读者到图书馆借阅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为了满足评估指标,虽然还在进行纸质资源的采购,但是这些书籍或资料入馆后,很难再得到有效利用。尤其是传统的图书馆流通工作,主要包括图书上架、整架借阅等基本服务,流通的程序较为简单,同时不具备技术含量。信息时代背景下,如果不对传统服务方式进行有效革新,那么图书馆的资源流动性将会出现更明显的降低情况。与此同时,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也会出现缺乏亮点的情形,所以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者需要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将管理重心转移到面向读者提供的流通服务层面。保证图书馆在面临信息技术的冲击时,依然可以及时落实服务形式升级、资源提供方法革新工作,保证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落实水平不受影响。但是这也引发了其他问题,就是图书馆管理者过于注重技术升级优化,而忽略了面向读者的流通服务水平提升。所以,这会让读者对图书馆的资源流通产生不良印象,尤其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对相关服务细节进行科学优化与调整,就会难以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图书馆整体工作对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就无法让馆藏的纸质资源价值得到有效调动。
2.各地图书馆资源共享推广力度需要增加
纸质的各类图书与资料,也就是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即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基本无法与外界图书馆建立密切联系。同时,图书馆内部的信息流通同样较受限制,闭塞且单一。图书馆在对图书借阅者进行服务提供时,也会因为技术的限制存在较多局限。主要服务高职院校中的师生群体以及校外的部分学者,这让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无法有效应用与开发。同时,对全校师生以及社会学者提供的图书与资料服务也会受到较大限制,无论是形式还是质量。尤其对于高职院校这类高校来说,我国政府会根据省份、城市、学校等指标将图书馆分为不同等级,但每个地区、每个高校的图书馆仅在本地财政承受范围之内科学配置图书馆中的馆藏资源,馆内的图书与资料种类与数量基本无法得到较大幅度的丰富。地区与地区、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微乎其微。与此同时,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层面存在重复购买图书的情况,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图书购买经费,还会影响图书的使用效率以及价值发挥。所以,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应着眼于实际,结合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保证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源能够得到针对性地充实。同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地区与地区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水平,保证图书馆内的图书与资料价值可以被纵向地挖掘,发挥出更完整的价值。
3.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工作过于被动
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容易给基层图书管理人员养成以被动方式开展图书资源管理服务的习惯,这对于图书馆长远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同时,相对轻松的工作氛围与容易操作的、重复性强的工作职责,也容易让图书管理人员与基层服务人员忘记自我提升。因为传统的图书整理方式以及借阅服务并不需要工作人员拥有多高的综合素质。但是,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先进计算机技术与设备以及管理方式开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方式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图书资源管理系统的检索功能,借阅功能以及数字资源的应运而生,让图书馆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职责也越来越多。所以,如果基层图书馆里服务人员仍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是无法满足图书馆未来的长远发展要求的。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因为服务水平的不达标,致使图书馆的借阅工作运行不畅,降低借阅者对图书馆的良好印象。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对工作方式和理念进行积极转变,在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速信息技术的学习,保证图书资源的管理系统以及设备能够发挥出强大的资源利用价值。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模式的创新路径
1.注重提升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流通服务的落实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满足相应标准,否则很难给高职院校广大师生与校外图书借阅人员提供更为周到的图书借阅信息服务。伴随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也在加速流通服务的创新进程,同时,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培养,并通过多种再教育与培训方式保证图书馆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落实培训工作时,应注意聘请计算机专业人才前来图书馆开展技术交流讲座或是问答会议,这种方法能够让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在会议上提出自己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得到解答。与此同时,为了让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更强,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者还必须注重相关信息设备的完善与管理理念的转变,尽早让图书馆图书借阅功能因信息技术的加持而得到有效扩展与丰富。管理与服务工作人员也必须掌握相应的信息设备操作技术能力,在服务提供过程中,可以给校园师生和校外借阅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及更良好的借阅体验。最后,还必须在培训活动落实完毕后,通过技能考核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例如,其是否能够正确、妥善地对计算机借阅系统进行操纵与管理,通过培训与考核的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在接下来的图书馆服务提供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保证从根本上提升图书管员的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水平。
2.注意扩大资源的使用,并加大资源的共享力度
网络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加速渗透,让各行各业的发展与服务模式也发生了较大转变,所以网络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流通工作人员应加大图书馆与外界之间的资源共享力度,同时对资源进行价值方面的深度挖掘,保证资源的利用价值可以全面发挥。如此不仅可以节约图书馆资金投入成本,还能够让图书馆的管理者对资源共享网络的建立工作进行重视,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情况,保证发挥出较高的资源共享水平、局域网络能够发挥出较强大的协作分工功能。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加大网络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全校师生都可以享受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资源优势。当然,网上数据库建设以及其他服务软件的完善也非常重要,图书馆管理者必须结合图书馆的信息流通模式配合适宜的网上数据库,并将所有可资源化、数据化的资料全部输入到数据库中,保证网上资源的充足以及完善性,让广大高职院校的师生与校外图书借阅人员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对相关资料与书籍进行借阅与使用。
3.“以人为本”,对图书馆服务形式进行丰富与革新
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时代发展趋势对图书馆流通服务进行丰富与升级,非常重要且必要。尤其是传统服务方式的创新与改变,必须得到图书馆管理者与众多基层服务人员的重视。如此,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更加周到,信息化水平更高。但是,此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进行重视。首先,要秉承“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同时将此作为考察流通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保证可以对图书服务提供者履行职责,产生较强的引导性与管制性。其次,承担图书馆服务职责的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信誉,在对院校全体师生与校外图书借阅人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循礼貌待人的原则,保证前来借阅的每一位读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尤其是在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时,应耐心詳细,不可态度粗鲁。防止降低读者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整体印象与好感。再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各项服务信息也应得到有效完善,如此才能保证图书馆的资源价值全校发挥,并在服务提供过程中给读者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让读者的诉求可以被高效质优地满足。最后,要保证读者和图书馆管理员之间建立出较为紧密的联系,用优质的服务获得读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也应注重读者在借阅过程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保证图书馆服务能够在这些指导下获得有效改善与提升。如此,也是增加读者对图书馆信任程度和黏度的重要方法,能够保证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获得针对性提升,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令人满意的服务提升效果,间接缩减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
4.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加强科学管理
注重配合更加科学的方式落实图书馆管理工作,同时明确各项制度与工作人员的权责,配合分类管理的方式,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如此,才能够让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任务目标得到明确,并引导图书馆基层服务人员注重夯实自身的综合素质基础,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流通服务和管理工作落实而言,最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便是校内的广大师生群体,所以管理制度必须结合实际保证配置得更为科学、适宜。能够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上出发,保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在图书馆更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与资料,并发挥出更强大的管理职能,更为迅速地理解师生提出的诉求,促进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整体性提升。图书馆管理设施也需要定期更新,并对那些已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需求的陈旧设备进行升级或淘汰。同时,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与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设备,如计算机设备、声像设备、通讯设备、微缩设备等,应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注重结合实际对相关辅助设备进行完善,保证图书馆服务手段和方式的创新需求能够被及时满足。
5.引入先进信息系统,开展网上咨询
网上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同样影响深远,这也间接制约着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所以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在汇集了读者提出的问题与需求基础上,对流通服务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方向定位。如某高职院校图书馆将 FAQ系统应用到了借阅系统中,这让读者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图书资源的过程中及时反馈自己的需求与建议,保证这些需求与建议可以直接通过FAQ系统收集与整理,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图书信息系统的后台管理者,并针对性地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一一解答,让读者的需求可以被全方位地满足。同时,这也将间接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系统优化升级,一举多得。最为重要的一点是,FAQ系统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系统中的应用,让流通服务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有效缩减了图书馆基层服务人员的任务负担,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项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进行有效处理,提升了流通服务工作的整体落实效率。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FAQ系统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与高校图书馆的整体运作水平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升级,以保证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读者要求被全面满足。
四、结语
就我国高校图书馆而言,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应逐渐加大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力度与扩展普及范围,并以此实现了对流通服务的创新。相比于传统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纸质资源,馆内信息流通也更为便捷,馆际和校际、地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更为频繁,高校图书流通服务质量和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强文娟.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7
[2]刘红冰.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
[3]吴 兢.高职院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创新措施[J].科技资讯,2016
(作者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