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端上思考 在泥土里生活

    李雅琼

    乡土,是家乡故土,是地域国土。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追寻它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熟悉的乡土人情,沉淀为一份深入骨髓的热爱,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一、寻源:日暮乡关何处是

    荣格说:“乡土情怀是一种与记忆相关的无意识组合,或者说是一种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冲动,是心理活动聚集而成的一组组心理丛。”可见,乡土情怀可以超越时空,超越个体,上升为一种宏阔徜徉的气度、胸怀和情操,成为一个人魂牵梦绕的灵魂之地,在人生得失时拥有的寄托之处。因此,它展现出文化中最精粹的价值,契合核心的道德规范。

    乡土情怀的三条支脉:一是行至于山水:艾青哭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脚下的土地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山水中行行止止,才能深刻认知文化的命脉,历史的深邃。所以这山水,不仅是自然山水,还指人文山水。中国文化的贮存地不仅是图书馆和大学,还有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二是溯洄于潜流:中国文化背靠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吟唱着《诗经》,汇总成一册册经史子集,成为了它的主脉,可是还有些潜流也不可忽视。三是扎根于土地: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农耕文化”“土地情结”,证明了人与土地的不解之缘。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离开了农村,可惜终究未能成功,被迫回归时,他跪倒在黄土地上,高喊“我的亲人们哪”,这是他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的感恩,是他悲愤倔强挣扎后的妥协。

    “乡井土”的故事,同样体现出地域文化已经渗透在每个人的血脉里,无法割舍。追寻乡土文化的支脉时,我们发现,它的人文性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语文课程理念不谋而合,语文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汲取丰厚的营养,为孩子们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精神家园。

    二、践行: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乡土情怀的有效手段。首先,在课文教学中渗透。以《壶口瀑布》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把“摄影”活动引入课堂,将文本与现实联系起来,以求激活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乡土人文情怀。第一步,大胆设想。假如梁衡在壶口旅游是拿着相机,他会在哪里拍照?根据课文内容,说明理由,并附上文字说明。第二步,教师示范。出示PPT“雨季速拍”,文字说明:涛声隐隐如雷,急流浪沫橫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第三步,学生展示。出示PPT“龙漕照”,文字说明:千军万马一“丁”字,前呼后拥堆白雪。沟底飞转急旋涡,青天白日一寒噤。这一处设计引入“摄影”活动,使教学设计陌生化,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不仅能阅读文本,还能实实在在地感受生活,接触山水意蕴,学习与生活契合起来,鲜活了生命历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其次,以“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为例。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民俗文化的资料:图片、实物、故事、视频等均可,学生把升子、耙、犁、石磨等十几种农具搬进了校园,把博物馆和民俗展览馆的图片做成了PPT,把从爷爷奶奶口里听到的故事编辑成小册子、排练成小话剧,把秧歌、俚曲录成小视频……在热热闹闹的汇报课上让每一位参与者都重新感受一番本土乡情。在写课后感想时孩子们更是清楚地认识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是多么美好,体悟到自己是有根之人,很多同学写到希望看到这片土地能越来越欣欣向荣,繁荣富强。爱国就从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始。

    学完余光中的《乡愁》后,要求学生阅读老舍的《想北平》,来感受浓郁的乡土情怀。老舍写此文是1936年,他已经历多年漂泊,在天津、英国、新加坡等地辗转流离,陷入困境的作者时时能听到故乡北平的无声召唤,所以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的文字。他对北平的爱是“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这乡愁浓郁到语言都承载不了,正如文中所言“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他“把一切好听的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可以说,是北平塑造了老舍的血,也催生了他的泪,所以,北平对于老舍,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老舍的灵魂栖息地。“泉”“海”“茶”“雨”这些自然意象,在老舍的笔下,与他的乡愁交融,与他的心灵黏合,安放了他无以言说的乡土情怀。“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遇乎!”清代黄宗羲如是说。

    乡土情怀是语文教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精神源泉。每一个语文教师即使没有被赋予作家的才华,也该有作家的视野和广博。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应该学习“安得广厦”的忧国忧民;欣赏《岳阳楼记》时,应该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爱之心。教师要让这些情怀融进学生心灵,还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走进日常生活,体验百姓苦乐,如果条件允许,更要参与和引领乡风乡俗的传承和完善,为渐行渐远的乡土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

    三、启示:一枝一叶总关情

    《牡丹亭》中杜丽娘曾慨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教学就是如此,不到生活中,怎知世界如此丰富?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俚语等都凝结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和人文底蕴,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乡土文化的教学,拓宽了语文教育的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是“尚未开发的巨大的课程资源”。所以研究这一课题并践行,层层递进,落实到位,才能真正有所收益。

    一要整合乡土文化资源。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大知识储备,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因地因时制宜,积极开发当地和临近地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与课本教学结合起来,融合贯通,让学生尽情享受教师人文情怀的浸染和熏陶。二要构建语文教学人生。“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语文能力、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正确态度、较高的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较宽的文化视野”,这是钱梦龙对语文素养的理解。由此可见,乡土情怀也是一种语文素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构筑起语文教师教学人生的基座。三要建立民族文化尊严。语文教学终究要“返璞归真”:这个“璞”,就是指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乡土情怀。

    余华说:“一个作家的力量就是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作永远从历史和现实的根部开始。”一个语文教师也该有自己生命的“根”、文化的“根”,就是那不竭的乡土情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智慧地凝练学生们的本土存在感和文化自豪感,让孩子们懂得“在云端上思考,在泥土里生活”。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永昌乡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GS[2019]GHB1664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7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