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共存与共生:《花木兰》形象建构与内涵阐释
郭姗姗
花木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美国迪士尼对“花木兰”故事进行挖掘,通过艺术化处理,制作动画版、真人版《花木兰》影片,塑造了花木兰不同文化场景、不同时代环境下的人物形象。研究者选择《花木兰》作为研究多元文化语境下同一文化符号的话语共存状况与文化认同的素材,对当前探寻传统文化“传播开、走出去”的发展路径有重要启示。本文以多元文化语境为研究背景,对《花木兰》呈现的话语共存与文化认同进行内涵式解读。《花木兰》系列影片先后于1998年、2006年和2020年三次上映,其中2020版《花木兰》为“真人版”剧情电影。
一、文化认同:多元文化语境下叙事逻辑与细节选择的基础“建构”
1998年上映的动画版《花木兰》,影片中使用了大量传统中国服饰、亚裔人物特征等视觉元素,人物角色“花木兰”也成为迪士尼塑造的首位“平民亚裔公主”。[1]花木兰的原型是传统中华文学作品《木兰辞》的核心人物,数百字的木兰辞淋漓尽致地展現了身负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家国情怀的巾帼英雄形象,间接反映了儒家文化氛围中的女性形象。
(一)叙事逻辑框架的基础保留
花木兰是中华历史文化中有着独特身份象征的人物,在封建男权社会氛围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通过民歌、戏曲和影视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加工、渲染,人物形象不断丰富。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在北朝民歌《木兰辞》的基础上,以影视化手段对其故事进行改编,注重影片叙事的价值传递与精神承载,保留原有故事框架,同时融入西方价值观、时代价值观和女性主义等内容,增加了更能衬托花木兰形象的故事细节和人物,并赋予花木兰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叛逆和极具主见等人物性格。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时代重现
凭借独特的创作定位,细腻的拍摄手法,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1998年上映的《花木兰》,收获了3.04亿美元的票房,使影片成为传统文化与时代环境生动融合的成功典范。事实证明,电影作品想要获得全球多元文化的认可,必需精准把握原有故事情节的灵魂,通过找寻原有故事情节与时代文化语境的“衔接点”,实现影片文化元素的时代重构与高质量传播。[2]虽然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但迪士尼在影片创制过程中,为了能使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观众群体有效理解影片故事背景,在情节设定和元素使用时,汲取了我国明清时期的相关元素。
(三)人物形象的广泛认同
作为歌颂、礼赞英雄人物的影片,动画电影《花木兰》选择“以智取胜”的人性化描述表现花木兰从军后的英雄壮举,既符合动画电影的受众定位,也突出表达了影片独有的女性主义色彩。[3]1998年迪士尼首次选择“花木兰”人物形象进行动画创作时,正是看中了花木兰呈现的英雄主义情怀,对展示和传播女性独立的女性主义有重要影响。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创制过程中,实时调整叙述重点和人物形象,在超越原有影视风格的基础上,塑造了善于决断、勇敢自信、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赋予了“花木兰”冲破自我的时代生命力,使不同文化下的受众群体对“花木兰”传递的美好品质、自主性格等精神理念形成了广泛的文化认同。
二、话语共存:多元文化语境下叙事重点与人物形象的重新“编码”
(一)叙事重点形与神的“融合依存”
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实质性差别,但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总能寻找到文化共存与文化认同的符号。迪士尼在对中华文化故事及人物“花木兰”进行改编时,力求寻找到适应于多元文化的场景符号,通过尽可能采用东方服饰文化、音乐和审美风格,搭建了基于特定文化场景下的叙事氛围。影片坚持“迪士尼特色与中国风”并存的创作理念,通过聘用我国文学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影片的故事情境、人物造型进行反复研究,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原著精神与文化的“留存”。[4]在融入中华传统水墨画风格特色的前提下,创制者采用迪士尼独有的加工手法对故事素材进行处理,并且加入了“木须龙”“李将军”等新的人物,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同时,在音乐选择上,影片采用了大量中国特色的乐器与旋律,尽可能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框架。
(二)人物形象表与里的“多元并存”
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始终怀有“英雄情结”,倡导个人英雄主义。而中华文化则以家国为大,中华文化中的“花木兰”人物形象始终将“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的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即使花木兰立下的显赫战功,也是在集体配合下所取得的成就。[5]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氛围以及对女性身份的不同认知,使影片《花木兰》塑造的“花木兰”人物形象与《木兰辞》呈现的人物形象有实质性差异。迪士尼在制作电影《花木兰》时,将“个人英雄主义”融入其中,通过塑造以一人之力击溃对方军队的“女性英雄”,形成了新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花木兰”形象,仍然是西方文化熏陶下的人物,这是影片创制者无法超越的认知观。总之,电影《花木兰》是在《木兰辞》叙事原型的基础上,对花木兰的人物形象进行改编,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人物身份的“表”,融入美国文化和现代价值观的“里”,将原型人物与女性主义相融合,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好莱坞电影商业模式下的话语共存。
(三)价值形态的“话语共存”
作为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从《花木兰》1998版、2006版到2020“真人版”,其始终体现了自我觉醒和女性主义,展现了迪士尼风格的电影叙事风格与独特美学。1998年动画电影《花木兰》的成功之处,并非视觉效果或创作技巧,而是结合西方受众对中国元素的接受心理和认同心态进行创作,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以及强调的女性主义,都超越了电影制作技术或原本叙事思考,通过选择西方人偏爱的音乐电影,满足了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受众需求。[6]在2020年上映的真人版《花木兰》影片中,从影片的动作场景、音乐选择、视觉效果到演员的艺术表演都超越了动画版,通过将动画电影的经典场景与女性力量主题进行融合和改编,既塑造了致敬“勇敢女性”的人物形象,又添加了现代魔幻元素,生动呈现了多元文化语境下中西方的话语共存与文化认同。
(四)文化元素异与同的“依赖共生”
好莱坞电影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挖掘创作基因,创新创作题材,丰富了影片的艺术表现效果,并以全新的电影叙事方式和文化风格来满足全新文化语境下受众的观影需求。2020真人版《花木兰》电影凸显了动画电影改编的新意与张力,深挖原有动画电影未能挖掘的故事细节,以中华文化题材、华人主演阵容、福建土楼建筑等中国元素进行影视创造,最大程度留存了中国元素,消除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影片本身并没有简单地站在某一文化立场上进行故事叙述,而是通过尊重各种文化的独特优势和精神内涵,在相互理解、借鉴性吸收的基础上,以“文化和合”的创作取向进行情节设置、形象塑造,为影片取得艺术创作与口碑的“双重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共生:多元文化语境下叙事内容与价值观念的融合“采纳”
在全球化语境下,人类文化相互渗透,为有效适应电影市场的观赏需求,西方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多地将镜头对准中国元素。电影《花木兰》将故事情节与多元文化互相映照,辩证反映了创制者对同一文化故事在多元文化语境、不同价值观场景下的话语共存与文化认同再定位思考,为探寻不同文化下的故事传播方式提供了全新视角。
(一)记忆保留与时代风格重构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基于时代框架下的艺术形式,关注新的文化环境、聚焦新的时代特色,是保障影片市场认可度的关键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氛围下,“花木兰”人物故事的叙事风格、叙述基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认知。《花木兰》系列电影在保留故事情节的基础框架下,融入西方价值观,尤其是突出女性主义,对“花木兰”的人物形象进行时代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形象。在2020真人版《花木兰》电影制作过程中,创制者通过融入时代文化和传播特征,将女性力量与动画版电影场景进行时代改造,以更加宏观的叙述视角,更加细腻的语言方式讲述了“女性觉醒”的故事,呈现出全新影视形态。比如,在真人版《花木兰》中,为了“反职场性骚扰”,删除了花木兰的恋人“李将军”这一角色,贴近当前社会倡导的“女权主义”。
(二)场景再绘与叙事风格重建
在新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迪士尼开始尝试将经典动画电影翻拍为“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从1998年的动画版电影到2020年的真人版电影,其中所呈现的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和主旨表达都有明显变化。第一版《花木兰》上映时,将重点放在了欧美电影市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电影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花木兰》又取材于中华传统文化,因此,着眼文化视角,积极对标中华传统文化,成为2020真人版《花木兰》创作的重要理念。在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中,主创团队通过深度了解中华文化,选择使用了大量中国元素。比如,片中摈弃了传统武器“剑”的固化理念,使用了“环首刀”;通过使用术士、凤凰、神兽等创作元素,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魔幻主义的生动融合,为“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增加了历史厚重感和神秘感。
(三)時代融入与人物形象再造
迪士尼在1998版、2006版《花木兰》影片的原有形象基础上,秉承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创作理念,以全新的创作手法和创意理念,融入多元文化认同,探寻全新文化语境下的创作策略,实现了真人版《花木兰》从人物形象、展示方式到价值理念的全面升级。在真人版《花木兰》中,不仅讲述了女性冲破封建世俗观念,代父从军、为国抗敌的巾帼英雄故事,还从现代年轻女性视角使用大量镜头塑造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提出了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创作内核,这符合当前倡导的“女性主义”生活态度。因此,作为一部以时代女性视角进行创作的电影作品,借助家国情怀和个人逐梦等叙述脉络,真人版《花木兰》呈现的女性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也塑造了新的“女性银幕形象”。
(四)文化交融与价值观念重塑
电影艺术为迎合大众需要而兴起,在大众“个性化需求”中发展、繁荣,其中所表达的艺术特征、精神审美与大众审美观相匹配,成为推动电影艺术不断发展的深层动力。迪士尼创作的《花木兰》系列影片生动见证了多元文化语境下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通过对中国元素进行艺术化留存,将其融入影片故事情节叙述、逻辑表达等视角,尽可能寻找话语共存点以缩小中西方文化的差距,使观众更形象、立体地认识中华文化魅力。电影《花木兰》在故事选材、镜头语言和精神传递等视角的创作经验,既为我国“文化出海”传递文化自信提供了全新思考,也以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鲜活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为多元文化语境下文化共存与认同营造了良好空间。
参考文献:
[1]黄羽欢.多元文化何去何从——谈近十年德国多元文化及移民电影展现的文化接触和冲突[ J ].当代电影,2016(07):117-121.
[2]李朝.文化重构视域下的动画电影研究——以中国风《大鱼海棠》与迪士尼的《海洋奇缘》比较研究为例[ J ].中华文化论坛,2017(04):160-166.
[3]李刚.新世纪以来美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认同策略及其文化图式建构回溯[ J ].民族艺术研究,2017(05):64-71.
[4]邓笑然.“中国形象”在纪录电影中实现视域融合的效度——基于阐释学的共同体精神建构[ J ].当代电影,2018(12):152-155.
[5]薄莎.战前狂欢组曲(1932—1937)——电影文化多元性与中国近现代大众文化之滥觞[ J ].新闻爱好者,2018(01):50-54.
[6]朱慧.叙事伦理、社会镜像与生态摹拟:电影中动物形象的多元文化意蕴[ J ].电影评介,2020(1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