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与经济性评价

    陈文明

    中图分类号:F5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8-031-01

    摘 要 诸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会涉及到货物运输,通过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实现整体经济的更好发展。本文就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与经营性评价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货物运输的更好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货物运输 安全管理 经济评价

    一、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安全管理对于单位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决定着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提到安全管理,人们第一想法便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这其中涉及的一个概念叫作“赔款率”,一般来说,如果赔款率越高就意味着安全管理质量,相应的从中获取的经济效益也就越来越低。随着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大,近年来我们国家各个单位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得到提升,隨之而来因为安全事故发生而产生的赔款率逐年降低,这都让我们认识到通过改进货运安全管理的手段来提高货运安全质量,以保证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对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的认识

    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与单位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极为紧密,是单位经济效益提升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科研单位运输的货物一般具有较高价值,有些科研材料甚至需要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才能够保证其可以正常使用。一旦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货物受损的情况,比如说,发生翻车事故之后造成的货物倾倒,车辆燃烧导致的货物被烧坏,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液体气体的泄漏、溢散,不仅让货物因为受损不能再使用,也导致单位经济效益的丧失。其次,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会拖延科研进度,造成不必要的科研损失[1]。对于科研单位而言,很多的科研项目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科研项目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在运往科研单位或者从科研单位运去其他部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极容易导致科研进度被严重拖延,如果遇见国家重点研究了科研项目,甚至会造成大量的人、财、物力的浪费,对国家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科研单位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单位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

    曾有人就科研单位的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进行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10家科研单位中,仅有3家单位对于货物运输安全有所认识,其中有1家科研单位在货物运输安全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也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在运输安全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而其中7家单位认为科研单位仅需要依照一般的货物运输要求来进行运输即可,并未认识到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与单位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且大多科研单位人员,包括货运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常识的认识不够深刻,发生安全事故时候反应不够迅速,这都给单位经济损失的产生造成隐患[2]。

    (二)科研单位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需要深化。货物运输过程及到达目的地之后,管理意识淡薄,存在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货物存放和堆放的现象发生,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的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甚至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直接上岗,因为缺乏对货物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隐患排查和处置知识。

    2.运输制度亟待建立。对于科研单位来说,很多的货物都涉及科学研究,甚至有一部分货物需要用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对于危险品和化学品还有更高的运输要求。然而,很多的科研单位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货物运输管理制度,抑或者缺乏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而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货物运输管理制度去逐条设计制度内容,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于货物运输安全应急预案,在制定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缺失,不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其真正的效力[3]。

    3.部门合作待于增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就是驾驶员以及押运员相互配合、协同作业,和运输单位以及科研单位之间联系也比较单薄,单位中的很多其他部门并不了解运输的重要作用,与运输部门的合作较少,我们之间的合作性较为松散。

    四、提高运输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增长的方法

    (一)深化安全意识

    科研单位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把安全生产当作工作的重点,加强对货运安全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在演练中发现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培养职工养成安全意识。货物运输的管理人员及车辆驾驶员,也应该定期组织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法规和安全管理技术,确保货物运输安全,保证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二)建立运输制度

    科研单位因为其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的特殊性,更加不能忽视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以及其他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处置预案。从制度上确保运输安全质量,为提高经济效益打好制度基础。

    (三)增强部门合作

    这两年随着国家北斗导航等相关技术的成熟,也为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因此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可以充分依托我国先进便利的导航和监控系统,从源头、过程以及接收方三个方面加强货物运输全过程的安全管控。同时,加强同应急管理部门、交警以及运政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确保货物运输工作安全、合法有序开展。此外,科研单位内部也需要做好部门联合,共同助理货物运输。

    五、结语

    确保货物运输安全不仅仅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负责,也能够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在货运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每一步操作,通过提高货物运输安全水平,让科研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的社会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飞,郝翰.货运车载安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西部学刊,2020(05):113-117.

    [2]刘民.主动安全智能防控技术在货运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03):36-38.

    [3]杨玉龙.“安全”是网络货运核心高频词[N].湖南日报,2019-09-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