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胶的零界点

    陈泫樽

    

    

    摘 要:水彩作为重要的绘画种类,具有自由、丰富、特殊的语言特征,文章主要对水彩画的媒介特性进行应用研究,根据水彩的纸本、颜料的特性以及技法进行细致的探讨,通过实践对绘画媒介的特性进行把握。在水与胶的之间的临界点中力求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水性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水彩画;水性材料;颜料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0_0895)研究成果。

    当纸面绘画的探索进入到一定程度的微观层面,便发现当下的媒介和颜料和载体之间的简单运用手段不足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也很难完全为当代艺术家提供足够契合的绘画语言。这时候就需要相对深入地拆分理解各种媒材之间的互补互斥關系,取长补短,以便建立一个属于自身的独特的绘画语言。

    一、纸本载体为基底的探索

    这里主要针对水彩画种展开研究,因为假设不需要对水彩的流动特性进行表现所以用普通素描纸即可,并不需要特殊纸张或布匹载体。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采用亚麻布经手工制造的纸,纹路细腻且纤维都经过手工漂洗,上下交错的纹路能缓慢引导颜料的横向纵向渗透,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晕染状态,比较容易控制且成品的色相保留持久。经过检验发现不能采用棉花和木质纤维制成的纸,棉纸难以湿润不适合薄涂,水彩颜料在上面显得灰暗和乏味。木浆纸会迅速变脆而且纤维会让颜料变得非常黄,如果短时间内被日光照射过多可能连色相都有偏离,对创作很不利。如果有特殊需求可以使用德国羊皮纸进行创作,虽然色相能持久保留但在着色和罩染方面不如当代手工纸发挥空间大,并且对牛胆汁和阿拉伯树胶等媒介的表现张力有一定限制,不能完全发挥出艺术家的主观创作意图。

    纸本的纹路选择相对灵活多变,主要取决于是否对画面的投射效果有期待,一般粗糙的木纹纸更能让画面表现偏于活泼轻松,中纹细纹的纸张能放大每一笔的细节导致对画面的整体掌控要求很高,需要按具体创作需求灵活选择。最后纸面需要整体上胶,当代的纸经常会用胶不足,厂商无法兼顾所有纸的质量,在作画前可以先将整纸全部打湿并观察,是否有局部区域疏水,记录下具体位置以便接下来补矾,否则会让我们的颜料在晕染过程出现边框。我们可以使用约含3%的明胶溶液涂一遍,再用4%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否则颜料容易过于自由渗开。反之,如果发现画面有油可以用提纯的牛胆汁或者阿摩尼亚水擦洗,但擦洗过后的纸面区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纤维杂乱化,再次上色时会发现该区域的色彩相比新色块更深。

    在多次上色洗色的实验中发现,新颜料无论透明与否或者浓度大小,都不能完全洗去痕迹,原因是纸本的胶矾层能将很少一部分颜料渗透下纤维,而表面的纤维缝隙之间也有色粉沉淀。笔者尝试了温莎牛顿艺术家级和俄罗斯白夜艺术家级颜料均有一定程度沉淀,工艺最好的颜料尚且有研磨不均的颜料颗粒,别的品牌应该更严重。那么这些留在纸面的痕迹要求画家可以选择一次完成上色罩色的直接画法,也可以洗掉色层保留一部分肌理来为后续画面做基础。

    二、水性颜料的利弊选择

    水彩颜料必须用而且只能用极少量的粘结剂进行研磨,同时必须比较持久地保持可溶于水的状态。以1:2的比例在沸水中搅拌的阿拉伯树胶是最常见的媒介剂,让画面产生光泽的同时也容易形成表皮和变得黏稠。以1:15的比例加入甘油调配,或者用于极薄的涂层相对来说是没有负面效果的。在调整色料的时候加入提纯的牛胆汁,有助于避免颜料凝固和流淌,牛胆汁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能阻止水聚成水珠,对大面积薄涂是有利的,还能使粘附力均匀,甚至在有油斑处也能上色。

    由于水彩湿润时候的效果持续很短暂,所以在水彩画中采用非永久性颜料的技法很常见,比如胭脂红沉淀色、洋红沉淀色、桃红沉淀色。黄色系有藤黄、意大利黄,还有各种混合颜料比如荷兰蓝、中性蓝。自从很多煤焦油颜料采用以来,非永久性颜料的数量大大增加。因为煤焦油颜料在水彩画中的持久性比较可靠,其缺点是会渗入纸张中。目前来说最适合的白色颜料是中国白,是一种密度特别大的锌白,不过如今已经很少有精制的锌白,因为锌白在大气的影响下会发黑,变黑的部位会出现于玻璃框边缘处,因为和纸面胶合不牢而被日光漂白褪色。黄色系颜料中,赭石、土黄和柠檬黄虽然可以使用,但是在对光的稳定性方面不太好,拿波里黄是最好的覆盖颜料,虽然很少有纯净的拿波里黄,往往泛灰。红色颜料中,氧化铁可以使用,朱砂耐光性太差,可以使用水固红等代替。蓝色颜料是群青、钴蓝和天蓝以及在水彩颜料中评价甚高的普鲁士蓝,普鲁士蓝和锌白混合时在强光下会变白,在暗处复原。

    在水彩画中水是唯一的调和剂,尽可能少调颜料,这样画面会更鲜明艳丽,大多数色调都可以通过印度黄、大红、普鲁士蓝来获得,几乎不需要别的补充色。其中使用红色最好适当节制,最好最后再加红色,预先涂上1:10的明矾水溶液与微量甘油混合涂层,可以使得运笔和晕染大为流畅。

    三、酒精与丙烯媒介的交互利用

    在纸面的胶矾和水性颜料的组合确定过后,就可以开始考虑更当代的表现手法,笔者通过实验确认了三种材料的多种组合,分别是丙烯、酒精和油性媒介。丙烯这种新型材料在百分百湿润的时候体现出了完美的亲水性和极佳的覆盖力,最特殊且优秀的地方在于当使用半透明类丙烯色彩例如熟褐和橄榄绿等时,稀薄程度达到颜料与水1:1就可以在纸面行成一层可以继续罩水彩颜料的丙烯涂层,不会形成膜类结构导致后续染色失败,当浓度达到1:0.5就会让颜料没法在纸面均匀铺开,适合产生局部的颜料堆积肌理,而浅色区域依然可以进行二次上色,达到的复合效果是纯水彩的无限覆盖所缺乏的。然而如果使用了非透明丙烯颜色例如白色和土黄,则会直接消解掉上色区域的透明度让该区域整体透明度下降且不可逆,无法被洗掉重新上色。

    其次是酒精媒介的特殊运用,酒精的挥发性注定了是和甘油一样只对纸面作用一段时间的中介。目前的实验以酒精和水彩颜料和丙烯颜料为对象,当纸本上存在水彩颜料的时候,取得75%酒精滴入画面可以发现,画面出现颜料圈状散开的现象(图1),原理在于酒精的张力比水大故而推开了周围的颜料。有意思的是圈中间的一部分颜料会聚集一起,形成内部颜料圈外部淡色圈的有趣现象,如果一次加入多一些酒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艺术家自己想要的形状。等酒精挥发画面干透就可以进行下一层颜色和酒精的重复操作,以形成丰富的肌理。

    稀薄丙烯在纸面进行创作后分为干燥和湿润两种情况,在半干燥的丙烯区域滴入酒精会出现明显的水痕,而且颜料并不能完全推开,因为丙烯材料的独特黏稠性导致色层已经趋于稳定。而湿润状态下的丙烯层滴上酒精的时候会出现张力拉扯导致的流淌效果,流动性高的颜料被张力拉扯成一个个的圈(图2)。这里我们已经能很直观地观察到纸面颜料在不同媒介作用下的不同延展性,因为水彩艺术最怕的就是画面表现变得缺乏灵活性变得突兀,避免或解除突兀的药方,就是延展。确保颜料能在艺术家手中相对受控制地延展开,需要对载体、颜料和媒介三者有清晰的全面的了解。随着时代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水性媒材被发明或发现,需要大众投入精力去研究其特性并承接到现有的技术中,让国内水性绘画能诞生出更多从材料到技术都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艺术品。

    四、结语

    纸本水彩从中世纪发明以来就以透明流动性和其无与伦比的淡雅色感让无数艺术家为之探索,笔者以实际研究抛砖引玉,结合了当代的特殊材料特性,配合从中世纪坦培拉技术发源而来的基底处理知识,得出一系列初步结论。笔者同时发现,当维度放开,还能通过改变作画环境温度来让颜料和纸本材料改变性质,出现一些从未出现的肌理。而丙烯和酒精一类的搭配甚至可以依靠重力势能来人为掌控颜料的流淌趋势。将颜料的无意识特性和艺术家的有意识技法结合起来,能帮助更多的艺术创作者打开传统作画思路。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