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并非沉沦的借口
郝静波 丁一芳
《银行家》(The Banker)是由乔治·诺非执导,好莱坞著名黑人影星塞缪尔·杰克逊和安东尼·麦凯联袂主演,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传记电影。本片于2020年3月6日在美国院线上映,并于2020年7月25至8月2日,在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作为线下影院展映影片,让众多中国影迷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欣赏到了这部好莱坞电影。作为苹果流媒体AppleTV+的首部原创电影,这是一部在种族题材外衣下,包裹着的“美国梦”的故事。本片讲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伯纳德·加勒特(Bernard Garrett)和乔·莫里斯(Joe Morris)这两个非裔美国企业家,为了摆脱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限制,通过雇佣白人扮演他们商业帝国的负责人,在实现他们心中“美国梦”的过程中,演绎出一段非凡人生的经历。“可惜你一出生就是黑人”“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做生意”,在偏见、歧视和刻板印象下,大部分黑人都选择过着沉默绝望和听天由命的生活,而主人公在厄境下对梦想的追求和对不公的抗争中,所展现出的常人不具备的品质,给观众以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也使《银行家》这部传记片,在种族歧视题材下有所创新和突破。与近年来《月光男孩》《绿皮书》以及《皇后与瘦子》等被贴上“政治正确”标签的好莱坞电影有所不同,种族歧视问题只是这部电影故事的引线,而主人公面对不平等社会的挑战,其所展现出的信念、力量和精神,才是本片想要传达的主题内涵所在。
一、一部种族议题包裹下的励志传奇片
传记电影以真实人物为表现对象,将历史发展中有重要影响的某一杰出人物,以其本人和生平业绩作为表现的重点,并通过导演对这一人物和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的加工和润色,使观众能够回顾历史并审视当下,获得不一样的人生启示和感受。传记片不仅因其“真实的维度”而具有史学价值,同时经过对人物真实经历的解构和重构,更能对观众产生深刻的审美内涵和价值。
种族歧视是好莱坞电影永不过时的话题,近几年来涉及种族题材的电影更是屡见不鲜,这类电影甚至已经成为全美各大颁奖典礼上的宠儿。从《月光男孩》(2016)、《逃出绝命镇》(2017)、《绿皮书》(2018)、《正义的慈悲》(2019)到《皇后与瘦子》(2019),种族题材电影似乎成为“政治正确”下获取票房和口碑的最佳捷径。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使得这一题材的局限性,以及对其的过度开发,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难以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期待[1]。对刚刚进军视频服务与内容领域的苹果公司而言,《银行家》是其旗下AppleTV+真正意义上的首部原创电影。因此其在题材的选择上必须慎重稳妥,而“种族歧视+真人传记”的电影类型选择,使影片既包含了对引爆美国社会动荡的“种族歧视、阶级矛盾、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的关注,又宣扬了“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的“美国梦”价值理念,使这部影片在“平权”的外衣下包裹着“励志与传奇”,具有一定的张力和戏剧性,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
传记电影的一大特质,在于它由真实故事改编,通过讲述主人公一段精彩的人生,让观众在历史和现实的穿越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体验,在对影片的审美欣赏中,获得心灵的滋养和成长。《银行家》的故事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种族歧视问题更加严重的得克萨斯州,黑人男孩伯纳德·加勒特一边给白人擦皮鞋,一边偷偷向他们学习经商的技巧。“像白人那样通过做生意获得成功”是这个黑人男孩一直以来追逐的梦想。1954年,赚得第一桶金的加勒特带着妻儿来到洛杉矶继续自己的梦想,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他最终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合伙人——黑人富二代莫里斯。在20世纪50年代,黑人和白人做生意存在着诸多无法逾越的屏障,因此两个黑人企业家通过雇佣白人作为名义上的负责人,在与白人的谈判中收购了大量房地产,他们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为了让更多的黑人能够通过贷款而实现置业和创业,加勒特收购了得克萨斯州家乡小镇上的大陆银行,而正是这个商业行为,触动了白人的经济利益,挑战了他们在种族层级结构中的优势地位。加勒特和莫里斯因此被设计陷害,最终财产充公并被判入狱三年。出狱后的两人仍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他们凭借入狱前偷偷购买的国外房产而东山再起,继续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在本片中,导演乔治·诺非并没有将电影主题指向导入“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他并没有通过刻意描述社会体制对黑人的压迫,利用观众的愤怒和同情心来引发共鸣,而是通过对主人公在逆境下的不屈精神和聪明才智的刻画,来展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某些优秀品质。因此,种族歧视只是作为人生逆境中的一种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对“平等、自由、民主”的美国梦的追寻,才是影片的真正立意所在[2]。导演通过对两个中心人物,非裔企业家加勒特和莫里斯的形象刻画,将某些“理想化”的品质赋予在他们身上,将其想要表达的“逆境并非沉沦的借口,生而为人有责任改造现实”的主题思想,通过一个励志传奇故事,让每一个平凡的观众因此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人生。本片导演乔治·诺非虽然是编剧出身,在2011年才独立执导了自己的首部影片《命运规划局》,但基于好莱坞标准化工业体系,虽然影片在视听方面相对平淡,故事的讲述也过于平铺直叙,但本片在平稳的叙事策略下,所传递出“对公平的不弃、对黑暗的不屈”的精神,使本片不失为一部传统但优秀的蒙太奇电影。
二、《银行家》的人物塑造与叙事模式
导演在影片中所要展现出的主题思想,是一部电影作品的精髓和灵魂,而对人物的刻画和叙事模式的选择,都是紧紧围绕和服务于主题表达。因此,对电影《银行家》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进行剖析,能够更好地揭示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内涵。
传记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好莱坞热衷的类型片之一,在传记片将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无时无刻地反映着美国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也逐渐形成了自身某些固有的叙事策略。作为对真实人物事迹的影像阐释,传记电影不仅要符合时代语境,更要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3]。如何塑造人物,选择什么样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都会对影片的主题表达产生深远影响。传记电影的特点在于以人物为中心,选择优秀的演员,通过他们的表演来更好地展示角色的特征,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前提。本片選择了好莱坞著名黑人影星塞缪尔·杰克逊和安东尼·麦凯担纲主演,也确实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一部优秀的传记片,动作和对话才是实现人物塑造的关键。因此,剧情的设定,不仅要紧紧围绕人物命运的发展,更要将主人公身上所特有的品质,通过某些特定的事件加以彰显和放大,而真实与虚构、情节与细节,以及人性化表现等叙事策略,都在这部传记片中得以体现。
本片从1965年加勒特即将参加听证会的倒叙中开始,在为观众预留悬念的同时,也为人物的不平凡经历做好了铺设。随后影片按时间顺序,开始如实地讲述两位非裔企业家的商业经历以及蒙冤入狱的始末,能够让观众在赞叹他们非凡才能的同时,也感受那个时代社会制度的不公。但真实的故事并不能全面揭示主人公身上特有的品质,因此导演需要通过设计几个虚构的桥段,让观众看到他们与众不同之处。虚构虽然不能还原历史的全貌,但这同样也是一种发现并表达真实的手段。在本片开始,加勒特一边给白人擦皮鞋,一边暗暗记下他们的商业技巧,对于一个孩子,能够听懂如此复杂的金融行业算法和公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这段剧情对展现加勒特执着、勤奋的品质,远胜于更多情节的铺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无法全面地展现人物的一段人生,而做好对细节的把握,才能更好地揭示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和性格特征。在《银行家》中,冷静、自信和隐忍,一直是加勒特始终保持的面部特征。无论是面对父亲的否定、叔叔的质疑、警察的讯问,还是面对白人社会的种族成见,加勒特总是用坚定的目光与平和的心态对待。但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导演通过莫里斯对他的评价,将加勒特的内心世界给予了准确描述。莫里斯说加勒特:“聪明又有野心,心中充满没有表现出来的愤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者”。这些都是导演通过人物对话,对主人公品质进行的高度概括。而如此这般的人物塑造,都是为了传达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人们该用怎样的态度去追求梦想和反抗不公。
三、逆境并非沉沦的借口——《银行家》主题内涵解析
一个人不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获得成功,是美国梦的基本概念。因此,在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中,对关于个人的梦想、意志力、坚韧、颓丧等特质的描述,以及对个人主义的赞美,成为绝大多数电影主题中宣扬美国精神的最坚硬的基石[4]。在《银行家》中,种族歧视只是黑人加勒特人生路上的一块礁石,而如何践行“美国梦”,才是影片主题的真正指向。面对结构化的阶层不平等,面对根植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种族偏见,导演并没有在制度层面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从个人角度出发,通过挖掘在逆境中获得成功的人物所特有的个性与品质,以激发起观众的乐观主义和希望,让人们在困境面前,能够找到可以依靠的信仰,从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对梦想的追逐
在《银行家》中,主人公加勒特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面对人生中的重重障碍,是顺从或抗争、坚持或妥协,他能够作出正确的自我抉择。因此,他具备影片主题表达中几乎所有的理想人格特质,而导演也正是通过不同事件中加勒特所展现出的品质和魅力,试图凭借榜样的力量,为观众提供一盏人生的指路明灯。首先是在物质追求层面,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大多数黑人只能从事繁重和收入微薄的低端工作,而少年加勒特却志存高远,希望自己长大了“要像白人一样做生意”,他一边给白人擦皮鞋,一边学习经商技巧,希望凭借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实现社会等级的纵向流动。当时的黑人族群都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从黑人保安的追赶和父亲在餐桌对他的质疑中能够看出,面对种族主义的藩篱,“美国梦”终归只是美国白人的美国梦。但加勒特身上具备聪明、勤奋与坚韧不拔等一切追寻“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在种族主义的逆境面前,他依然相信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因此,虽然影片并没有表述加勒特是如何通过创业赚到第一桶金的,但他成年之后在洛杉矶的为商之道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则充分诠释了其经济上的成功是通过不断自我奋斗、进取和创新获得的,这更是展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证明。影片也基于此告诉大家,在追寻“美国梦”的过程中,种族问题并不是不可逾越的,个人英雄主义是把梦想付诸现实的有力武器,而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就像剧中的白人马修,在遇到两位非裔企业家之前也只能碌碌无为地活着。其次是在精神追求层面,正如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所说:“美国梦不是汽车或高工资,而是一种社会秩序,在这种秩序下,所有男人和女人都能实现依据自身素质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并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与他(她)的出身、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无关”。因此当加勒特在经济上获得成功之后,他更希望所有和自己一样的黑人能够获得成功,他收购了家乡得克萨斯州小镇上的大陆银行,给更多希望创业的黑人提供贷款。他的种种行为,其实都是对建立一个人人可以追寻的“美国梦”的“一种社会秩序”的渴望,如果只是为了金钱,他大可像合伙人莫瑞斯从前一样,做一个没有身份和尊严的有钱黑人,在自己的小圈子中享受富足带来的乐趣。导演在影片中对加勒特的行为进行正面褒扬,并在听证会上借加勒特所言,对美国的独立宣言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而提出质疑,正是为了应对当下“美国梦的危机”,希望摒弃思想上的社會范畴归类和种族间的偏见,使“美国梦”重新从神话落地到凡间。
(二)对歧视的抗争
为平等和自由发声,也是本片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诉求。“美国文化是意识形态隐藏得最深的文化。就算是想把娱乐坚持到底的好莱坞,其意识形态之浓厚和方法之隐蔽也令人叹为观止。”[5]作为人物传记电影,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捕捉,能够让观众在历史性叙事中与之产生对话,进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平静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愤怒的心,是本片对主人公加勒特着意刻画的形象。在影片中,除了末尾阶段加勒特在听证会上的情感爆发,他在全片自始至终都显得十分平静,甚至这份平静,有时与正在发生的事情或周围的环境相比,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导演如此为之,正是要凸显出在那个“民主、人权、自由”缺失的年代,种族偏见对黑人群体造成的伤害。而与其他黑人角色在影片中表现出的听天由命不同,加勒特的平静则是一种压抑着的愤怒。在人生的逆境面前,他不靠发牢骚和喊口号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步向社会的不公发起挑战。对歧视的无声抗争从加勒特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开启,“可惜你是个黑人,无法像白人一样做生意”,父亲对他梦想追求的否定,加勒特并没有进行言语的反驳,从影片中加勒特穿戴整齐地携妻儿到洛杉矶发展事业能够看出,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来抗争社会的不公,初步打开了阶级纵向流通的通道。在洛杉矶妻子叔叔的家中,在自己房产的白人租户面前,在与警察的对话中,在白人合伙人巴克的遗孀面前,加勒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来自自己族群和白人社会的质疑和刁难。但每一次他都平静以对,他在巧妙化解问题的同时,观众也能透过银幕感受到主人公眼神中的愤怒与隐忍。正如他的黑人合伙人莫里斯所说:“聪明加上野心,心中充满愤怒,对一个黑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导演借用莫里斯的话,点明了应对歧视的方法,就是“愤怒”所产生的力量。加勒特也一直默默地用个人的才智,在“隐忍着的愤怒”的驱使下,与社会的种种不公进行抗争。逆境并非沉沦的借口,用努力抗争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当加勒特在事业巅峰期遭到政治构陷时,他终于在法庭上慷慨激昂地抨击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当个体遭遇社会的不公,虽然因力量薄弱而难以有效对抗,但选择沉默还是抗争,其产生的价值和意义将截然不同。
影片在结尾处,一方面介绍了加勒特和莫里斯利用剩余的财产而东山再起,另一方面也表述了1968年《公平住房法》的颁布,美国社会在消除种族歧视、实现平等人权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其实也正是要指明,个人的勤奋和努力终将获得回报,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正是包括黑人和白人在内全体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逆境并非沉沦的借口,而对梦想的追求和对不公的抗争,是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永顺,张洋.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特点[ J ].外国文艺研究,2015(3):53-56.
[2]姚睿.21世纪以来美国黑人电影的族裔想象[ J ].当代电影,2019(05):81-85.
[3]杜梦萍.美国人物传记电影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4]周文姬.当代美国电影中的美国梦与后种族主义[ J ].电影艺术,2020(02):3-12.
[5]克里斯汀·汤姆森.好莱坞怎样讲故事:新好莱坞叙事技巧探索[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