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运动校园化方法探索

    霍笑敏

    

    

    

    摘 要:“冰雪运动进校园”是我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冬季项目之一的冰球运动,其在校园内的开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冰球运动进校园,更多地是要带领学生领悟项目内涵精髓,促进青少年品质完善,人格健全,实现其能够对下一代起到的培育作用。本文结合冰球运动在校园中开展的实际需要,从保留项目内涵精髓、利于项目校园化、便于学校开展的角度进行方法探索,旨在加快冰球运动走入学校的步伐,为校园奥林匹克教育起到参考。

    关键词:冰球运动;项目内涵;校园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2-00-04

    一、认识冰球运动

    冰球(ice hockey),是一种将多变的滑冰技术和敏捷娴熟的曲棍球技巧相结合的一种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起源于19世纪50至60年代的加拿大。那时加拿大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者脚上绑着冰刀,手持曲棍,在冰封的湖面上,追逐打击用圆木片制成的圆球,用两根竖起的木杆作为球门,以把球击进球门为得分方式,这就是现代冰球运动的前身。1857年3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维多利亚冰场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冰球比赛。冰球运动迅速向欧美地区传播开来,当时在新英格兰及北美的其他地方很流行。随着这项运动的受众越来越广泛,竞技水平越来越高,1908年,国际冰球联盟(IIHF)在巴黎成立。1920年第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冰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冬奥会设有男女两块冰球金牌。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不准出现用冰球杆侮辱对方或干扰对方、干扰裁判等不良行为。由于冰球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快,规则允许比赛双方运动员用肩、胸、臂部对控制球的队员进行“合理冲撞”。因为冰球比赛中争夺激烈,体力消耗很大,所以需要一分钟基甚至几十秒就更换一次场上队员。冰球比赛场赛时60分钟,分为三局,每局20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每队上场比赛的队员6名,其中包括1名守门员。运动员用冰球杆把球射入对方球门内为射中一球,得1分。但进攻的一方若将球踢入、扔入,或用冰球杆以外的东西使球进入球门,则不算射中。

    冰球运动技术复杂、运动强度大、速度快、难度高并且身体接触频繁,运动员在同一片比赛场地按照竞赛规则同时出现在场地上进行角逐。具有同场对抗类运动项目集体性、对抗性、转换性等显著特征。从人们在室外结冰的池塘中进行这种自发的、无严格纪律的游戏发展至今天,冰球运动理论与实践活动内容多元,技术、战术多样多变,其最终目的是两队经过攻守对抗将球射入球门。在此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方法,无不给实践者与观赏者带来启示性的个性感受和功效体验。冰球的活动过程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生存活动的形式和现象,通过集体攻守和竞赛过程的激烈拼搏,显示出人类多彩的生活方式和互助合作的生命活力、聪颖的智慧、果断的决策、健壮的体能和高超的技艺。在整个冰球运动过程中能培养并折射出从个体到集体、从民族到国家的一种精神,即社会文化心理与文明进步的层次氛围。

    二、冰球运动的校园化

    (一)冰球运动项目形式的校园化改造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习总书记提出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冰雪运动在我国日趋火热,也走进了更多校园和课堂。冰雪运动进校园,初步实现了从“看得见”到“摸得着”。2019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教体艺

    〔2019〕3号),提出了“冬季奥林匹克教育深入人心,参与冰雪运动的学生显著增多,青少年冰雪运动水平稳步提升……”的工作目标。冰球运动作为冬季奧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竞赛项目之一,以其速度快、竞争激烈受到青少年群体的喜爱,其项目开展也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结合我国地域、气候的差异,为了确保冰雪运动惠及全国,冰雪运动旱地化和本土化成为冰球运动走进校园的重要指导思想。

    冰球运动以其高标准的场地和器材要求,以及超出众多球类项目的危险性,成为该项目“校园化”的主要障碍,让大多数学校难以望其项背。但在“冰雪运动旱地化”的指导下,项目硬件设施得以调整,项目规则得以简化和适龄化,项目开展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显著提高,而危险性则得以大幅降低,提高了冰球运动在学校内的实用性。

    (二)领悟冰球运动项目内涵的精髓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裴东光教授曾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教育要先行”。这里的教育,不是狭义上的校园教育,而是一种对全民进行冰雪文化的普及工作。是要通过对项目的参与,感受奥林匹克精神,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了解体育的思想和冰雪运动的文化,从而促进青少年品质完善,人格健全。冰雪运动进校园,更多地是要带领学生领悟项目文化精髓,实现冰雪项目能够对下一代起到的培育作用。

    冰球运动的项目内涵,是指冰球这一运动项目内部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实质和教育意义,是冰球运动项目本质属性的总和(图1)。人文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看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重要基础;而教育意义则是促进学生在“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按照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健康成长。两者需要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并且相互融汇其中。青少年成长时遇到困难和问题不可避免,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文精神思维,并帮助他们体验这种精神思维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培育和培养的过程,是学生未来成长进步和人格健全不可缺少的根本动力,是排除社会认知障碍的过程,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为冬季冰雪项目大家庭主要成员之一的冰球运动,以其“比赛过程中强烈的竞争性、快速推进过程中突出的集体合作性、精神和身体等多方面都体现出的激烈对抗性以及应对瞬时变化时的快速决策性、比赛不到最后一刻胜负的不确定性”等主要项目内涵,对参与者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在身体和精神全方位对抗的环境中培养坚韧的个性特征,培养快速决策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将参与者的身体机能充分调动起来,有助于参与者形成健全的性格特点,与青少年个人成长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三、校园化方法探索

    冰球运动校园化,既要将“改良”后的项目形式在校园里加以实施,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冰球项目的起源、规则和技战术特点等,同时又要以上述丰富的项目内涵及相关的奥林匹克精神对学生起到培养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作用,在具体的方法手段方面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园内的冰球运动。在引进项目形式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奥林匹克项目的“育人”作用。

    指导思想层面,可以运用游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将冰球运动的内涵融入到教学实践设计中。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从提升“冰球运动旱地化”入手,循序渐进提高冰球运动在校园内的融汇程度——学生可以从穿运动鞋在草坪或较软的场地上体验冰球运动,进一步过渡到穿轮滑鞋在硬地条件下练习和比赛,再到冰面上的练习和比赛。具体操作层面,前文提到的旱地冰球摒弃了冰面场地,使得场地条件不再受到限制,草坪或者地板均可开展;除此之外,球杆以相对简易的形式出现,为了提高项目的适龄性和安全性,也可以选择软式曲棍球所用的球棒;球的使用方面,选用直径较大的球,或以软式排球作为替代,用球的可滚动性弥补了冰球无法在旱地滑动的不足;规则方面,从减少冲撞和改变尺度等角度出发,简化项目规则以适应需要等,都是在冰雪运动进校园过程中可以促进冰球运动在校园内开展的有效举措。外部形式逐步实现“旱转轮、轮转冰”,内部精神则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冰球运动的魅力。本文提供一些在旱地或是冰面均可开展的冰球运动活动案例,以供参考。

    方法一:同心协力

    1.所需器材:空地一块,软式排球2个,球杆(软式球杆)每组一个。标志桶每组3个,粉笔若干。

    2.活动目的:在冰球运动带球射门的情境下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学会克服困难。

    3.活动方法:如图2,将学生分为两组,位于出发线之后,活动开始后,排头两名学生手持球杆,带球前进,绕过标志桶后继续将球带至事先用粉笔画好的直线处,并将球射入球门(球门用标志桶进行设置即可),之后排头两名学生将球捡回递交给每组下一名学生继续出发。依次进行,教师进行得分的累计。

    4.注意事项:

    射门时,每“射中”算得一分,教师可以预设得分目标,由学生共同完成。

    带球绕过标志桶时,两名学生可能会“相遇”,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进行沟通协调,确定好每组学生的路线形式,以免过度碰撞发生。

    射门时两名学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球杆不得抬起过高。

    用球杆“带球”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丢球或路线偏离等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间鼓励克服困难。

    完成递交球的学生,到另一组队尾排球,等候继续进行。

    5.活动拓展:

    教师可以要求两名学生均将球“射中”才能算得一分,如有一人没有射中,则不能得分,以增加活动难度。

    也可以进行限时活动,在规定时间内争取更高的分数。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教师可以扩大或者缩小球门的范围,以降低或增加难度。

    方法二:首尾呼应

    1.所需器材:空地一块,软式排球每组4~5个,球杆(软式球杆)每组两个。标志桶4个,粉笔若干。

    2.活动目的:在冰球运动传球和球射门配合的情境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及坚持到底的精神。

    3.活动方法:如图3,摆放4个标志桶,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位于队伍同侧的两个标志桶之后,每组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球门。活动开始,位于远端的学生先用球杆向球门前的同伴传球,接球者在球碰到球桿的同时,将球反弹进球门,“射中”得一分,未中不得分。

    4.注意事项:

    传球者要遵守冰球相关规则,不要挥杆太高。

    接应者只允许用球杆触碰球,不得以其他方式使球进入球门,且只能射门一次。

    集中注意力将球传出,同伴之间要相互协作,不要互相埋怨,并且要关注对手得分情况,提高活动的竞争性。

    完成射门动作后,接应者将球捡起,和传球者交换位置,到队尾排队等候继续。

    5.活动拓展:

    必要时,可以增加接应者触碰球的次数,以降低活动难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传球距离和球门大小。

    根据情况,也可以由远端的学生带球行进一段距离再将球传给接应者。

    方法三:穿越火线

    1.所需器材:场地一块,标志盘若干,软式排球每组1个,球杆(软式球杆)每组一个,粉笔。

    2.活动目的:在冰球运动带球过人的模拟情境下促进学生了解冰球技术和处罚的相关规定,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以及坚韧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3.活动方法:如图4,将学生按照接力赛的队形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位于场地两端相对站好,在场地中间画一条线,明确各自的活动区域,并且如图所示,在每队的区域内散落摆放同等数量的标志盘。活动开始,由一侧排头手持球杆带球前行,经过标志盘区域后,将球和球杆交给对面排头同学,由他以同样的方式返回,依次接力进行。

    4.注意事项:

    穿越标志盘区域时,球和身体任意部位都不得触碰到标志盘,否则要罚扣除一分。

    先完成位置轮换的一队可以得到奖励5分,但最终累计得分较高的队伍为胜。

    活动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遵守规则,速度较快的一方不一定是最终的获胜者,不到最后胜负不确定。

    球和球杆的递交需要在活动区域外进行,其他学生不得入场。

    5.活动拓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密集(分散)摆放标志盘,以调节活动难度。

    教师可以视情况调整处罚的分数值。

    教师可以将标志盘摆放成其他形式,让学生以“S”形或者是“之”字形等路线形式进行。

    此活动以比赛胜负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坚韧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方法四:各个击破

    1.所需器材:场地一块,标志桶每组5~8个,软式排球每组5~8个,球杆(软式球杆)每组一个,粉笔。

    2.活动目的:在冰球运动射门的情境下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竞争的意识。

    3.活动方法:如图5,将学生分为两队,分别位于粉笔画好的线后,在距离每队8~10米处摆放数个标志桶。活动开始,学生依次用球杆以“射门”的方式将球击出,试图击倒对面的标志桶。每组有三名学生可以比其他人多一次射门击桶的机会。完成规定击球次数后,一轮活动结束。

    4.注意事项:

    只能用球杆将球击出,不得用其他方式击打或触碰球。

    活动完成后,击倒标志桶数量多的一队获胜。

    每队内部要快速决策,选出可以多击一次球的同学。

    每一轮需要调整多一次击球机会的人选,而不是依次輪换。

    学生要在固定的击球点上将球击出,不能来回变换位置。

    沉着冷静,不互相埋怨。

    5.活动拓展:

    教师可以调整标志桶和击球点之间的距离,以适应需求。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击球前完成一定的跑动或是动作要求,以增加运动量。

    此活动以人员调整的方式培养学生快速决策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上一轮的表现情况短时间内决定下一轮多一次击球机会的人选。

    方法五:双龙戏珠

    1.所需器材:场地一块,软式排球每组1个,球杆(软式球杆)每组两个。

    2.活动目的:在冰球运动传球推进的情境下培养学生快速推进能力和相互配合的集体合作意识。

    3.活动方法:如图6,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位于场地两端,两两一组相对站好,一侧排头手持球杆。活动开始,排头两人一起出发,用球杆将球以相互传递的形式向前推进,行进至对面时,将球杆和球递交给对面排头,以相同的方式传递球推进返回,依次进行。

    4.注意事项:

    在行进过程中,球需在两人之间不间断传递,不能停留在一人处。

    出现丢球,需要将球捡回后在失误处继续。

    两人传球推进的过程中,注意保持相互间距尽量不变。

    递交球需在场外完成,完成递交球的学生,到另一组队尾排队等候继续。

    保持行进路线,不要移动至其他组的活动区域。

    注意相互协作,在良好配合的前提下快速推进。

    5.活动拓展:

    教师可以改变传球人之间的距离或是行进的距离,以调整活动难度。

    教师可以规定传球次数,以调整活动难度。

    四、结语

    冰球运动项目校园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学校育人、培养人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连接运动项目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承担着重要的项目转化任务,起着保留项目精髓的作用,既要将运动项目予以转化为学校体育可以采纳的形式,又要保留运动项目的文化要义和内涵精髓,才能将核心的项目体验感受和个体发展养分带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仁周,朱志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3.

    [2]李梦尧.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2016.

    [3]陈玉忠.加拿大体育政策的特点

    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1):

    36-40.

    [4]王安洪,孙玉巍.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9(4):29-31.

    [5]薛文杰.冬奥之魅 冰球项目[J].体育博览, 2020(8):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