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杭仁卿
摘要:素质教育提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采取更具新意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批注式阅读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的学习方法,教师可充分借助于批注式阅读的优势,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课文美词佳句、疑惑不解等地方进行批注,进一步感知文本内容,并促进阅读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以主动探究为重点展开的阅读实践、思维运转过程。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在学习中自由阅读、思考与分析。尤其是部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较高,但缺乏做批注的意识,教师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在文本上写下批注,实现高效阅读的学习。
一、在美词佳句处做批注,感受文本魅力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实践性行为,学生在阅读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遨游于文字的海洋中,并感知文本的魅力。此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多为意蕴深刻的经典文章,包含大量的美词佳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累素材,今后用于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文本的内蕴美与形式美,达到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例如,在《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该篇课文语言优美,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在授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标记出其中的美词佳句,在旁边做批注。学生标记的句子主要包括“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泄下来”“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谷回应”等。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在第一句的“悬挂”一词上做批注,向学生解释:“悬挂”是高高挂起的意思,在这里作者用了“悬挂”一词,充分体现出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纷纷行动起来,在其他美词佳句上做批注。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学生切身品味语言,深入感知文本。学生阅读美词佳句时通过批注的方式记录所思、所想,也能够实现阅读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将文本语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赏析做了批注的美词佳句,帮助学生感受文本魅力,获得阅读体验。
二、在疑惑不解处做批注,拓展逻辑思维
质疑是促进学生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拓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提出疑问,便会带着疑问进入深度思考状态。尤其是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他们阅读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疑问,希望教师给予解答,而疑问也能够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可将学生的质疑作为阅读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在产生疑问的文本处做批注,并写下自己的疑惑,先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答案进行验证,从而拓展逻辑思维。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中,该篇课文属于科普小品文,其中介绍了黄牛、鱼与燕子尾巴的作用。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均已见过壁虎,但对壁虎尾巴能再生的特点并不是很了解,导致他们在阅读时会产生很多疑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壁虎”一词做批注,写下问题:“壁虎是动物吗?它有什么特征、特点?”紧接着,在“借尾巴”下画横线,写道:“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壁虎找过谁借尾巴?其结果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对题目提出的问题,针对课文疑惑不解之处,继续做批注,通过质疑式批注拓展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式批注在各类文体阅读中均适用,且有利于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拓宽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及时在疑惑不解之处做批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教师的指导全面掌握课文内容,使逻辑思维得到有效拓宽。
三、在重点难点处做批注,加深文本理解
小学生阅历有限,加之思维与理解能力尚处于发育阶段,在阅读中难以掌握文本的重点、难点,影响到下一步的阅读与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从重点难点入手,指导学生大致阅读文本后找出其中的主旨句或中心句,对句子意思进行揣摩,并于文本旁做批注,写下感想或提出疑问,以便在教师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促进阅读效率与能力的整体提升。例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学过程中,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文章内容与中心思想,并体会主人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本内容,并思考三个问题:(1)什么是“厄运”?(2)谁遭到了厄运?(3)他有着怎么样的厄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与思考状态,让学生思考谈迁具备的精神品质,并画出能够体现他精神品质的句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与寻找,有的学生将“老人”“体弱多病”等词语标记出来后,在一旁写下谈迁具有不怕打击、意志顽强的精神品质;有的学生则是做标记于“坎坷”“崎岖”等词语,并做批注:课文关键词。让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标注,有利于明确与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提升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能够突破课文重点难点,降低学生的理解与认知难度,使课文重点内容变得突出与丰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四、在情感升华处做批注,体会文本情感
阅读是学生思考、审美与情感生成的过程,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会不断了解作者的心理动向,并深入了解、全面掌握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同时,学生只要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必将获得一些感受,在阅读时将情感融入文本中,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理解与分析文本内容,促进情感的升华。此外,小学生普遍具有表现欲强的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想要积极表现自己,引起教师的关注。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创设出表达的平台与机会,让学生在阅读后宣泄内心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高阅读效率与水平。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过程中,该篇课文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亲自带领战士、村民挖了一口井,让村民从此吃上甘甜的井水的故事。对于毛主席的事迹,学生们都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重写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并自由朗读课文,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同时,让学生站在村民的角度上在文中以批注的方式写下想要对毛主席说的话,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批注。A同学写道:“毛主席真是个好人,我们再也不用去挑水就能够喝上甘甜的井水了。”B同学写道:“感谢毛主席与八路军带领我们挖了这口井,解决了我们喝水难的问题。”在做批注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升华,学生对文本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普遍具有情感丰富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一方面能够了解课文的情感走向,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进一步体会文本情感。
总而言之,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圈点、勾画,尤其是在美词佳句、重点难点与疑惑不解之处做批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并拓宽思维逻辑,促进学习主动性与阅读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洪玲,李发明.批注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9).
[2]张春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体会[J].华夏教师,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