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纺织品贸易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单莉萍

    近年来,中德两国双边贸易总额整体保持增长态势,随着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不断加强,双方在各个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欧债危机和非配额时代的到来,给中德纺织品贸易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阻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德双方纺织品行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应的贸易策略进而推动两国纺织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德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德贸易的不断发展,德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中国也连续4年成为德国最大的出口地区和贸易伙伴。其中,纺织品服装类贸易在两国双边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但是,近几年中德两国纺织品双边贸易呈持续下降趋势,2019年中德两国纺织品类贸易总额较2018年缩减了13.4亿美元,2020年纺织品贸易总额较2019年下降了13.4%。而且2020年在新冠疫情之下中德双边贸易产品结构有了明显调整,中国向德国出口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类产品(海关类目:第11类,HS编码50-63章)贸易额高达114.3亿美元跃居出口商品品类第二位,同比增长52.6%;中国从德国进口的纺织品类产品出现骤减,出口贸易额仅为5.9亿美元,同比下降90.8%。之所以出现中德纺织品类出口额暴涨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的口罩、防护服等的纺织类防护物资产品的大量输出。

    从中德两国生产要素丰裕度来看,中国在劳动力方面相对德国具有明显的要素禀赋优势,中国依靠人口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凸显价格和成本优势,纺织品类产品出口额超过德国并保持多年顺差,2020年中德两国纺织品类目贸易出超达108.4亿美元。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德贸易活动日趋频繁,两国贸易互补性特点尤为突出,中国引进大量外商投资使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廉价劳动力相结合促使中德两国双边贸易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虽然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但是中德两国在竞争中求发展,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交流合作,共同谋求双赢发展之路。

    二、中德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

    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德之间往来密切、国际间交流不断,两国贸易得到进一步深化,但是影响中德两国纺织品类产品双边贸易的因素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

    (一)自身条件优势影响产品成本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纺织品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纺织品的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扩大了中国对德国纺织品贸易的出口规模。同时中国也向德国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本国纺织行业技术体制,促进中德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共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德合作保持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德双边贸易结构从最初的初级产品为主逐渐向工业制成品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工业制成品生产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和跨国公司,我国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本国劳动力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品类产品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我国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还将继续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出口主力军,廉价劳动力带来了中德纺织品贸易的顺差,出口额有所增加,但是我国纺织品行业出口贸易多是以来料加工为主,我国参与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等环节相对较少,然后这些技术环节却是国际贸易中利润最多的环节,中国依靠廉价劳动成本扩大了出口,短期内解决了国内劳动力就业问题,然而却忽视了我国自主品牌的建立、产品含金量的提升、产品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如何实现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等问题。

    从产品自身质量问题方面,我国纺织品行业不管是从原材料还是生产质量方面都落后于德国,如若一味只追求低价格,会造成恶性竞争影响国际市场的良性循环,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產业内贸易影响两国产品结构

    2020年中德两国纺织品类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两国双边贸易总额的6%,位居进出口品类第二位。中德建交以来,两国纺织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贸易依存度随之增加,中德两国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学习德国先进技术,进口国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纺织类产品,同时利用自身资源带动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加工、出口,中德两国产业内贸易不断升级,贸易水平不断加深。

    (三)绿色壁垒和技术性壁垒等贸易摩擦的影响

    2005年1月1日按照乌拉圭回合达成的《ATC协议》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被取消,中国纺织品行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公平的、自由的、全新的贸易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大国面对无配额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相继制定出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政策,例如通过提高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原材料化学成分含量、环保认证等制定出新的绿色壁垒措施以及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条例、制度等方式过分的要求出口国产品的质量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卫生检验检疫标准、环保标准或者更多难以达到的种类繁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我国作为全球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受绿色壁垒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以德国为发起国的纺织品生态标准给中德纺织品交易造成了进一步的阻碍。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非配额限制抑制中德纺织品贸易的扩大,例如反倾销措施、召回产品指令等。通过近几年欧盟反倾销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受立案调查的纺织品品类逐渐从低价格、低档次的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高额的反倾销税率大大削弱了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优势,我国相关企业和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战略方针,以保护我国在德国乃至欧盟纺织品市场的贸易份额。

    (四)欧债危机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纺织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自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中欧贸易受到严重影响,中德两国纺织品贸易也受到巨大冲击。主要原因有:第一,欧债危机导致德国经济下滑,欧元汇率下跌,德国国内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下降,德国对中国纺织品服装以及其他行业产品的需求均出现大幅缩减。其中中国对德国出口的纺织原材料、纤维制品等产品出口环比已出现负增长。第二,欧债危机之后,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出现贬值而且波动频繁,中德贸易中以欧元结算的交易存在汇率风险,即使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也不能完全保证被保值。第三,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纺织品类出现减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浮且波动幅度大等现象,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被削弱,出口企业的利润也在缩小,欧元购买力受欧债危机影响而下降,中国纺织品类产品出口贸易更加步履维艰。从另一方面看,欧债危机也使中国从德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类产品有所增加,德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这不单单影响中国纺织品类产品的出口扩大,整个中国对外出口贸易也因此收到了较大波动。

    (五)国际竞争激烈、缺乏市场预警机制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商品和资本得以自由流动,也给世界各国贸易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与德国相比我国纺织品服装类产品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远不及发达国家、产品品牌专利也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凭借低廉的成本抢夺了中国纺织品贸易大量的订单,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以及人民币升值相比,发达国际更青睐于向具有价格优势的印度、越南、孟加拉国等国家转移进口与投资。

    世界经济一体化给中德两国贸易带来了发展,也使两国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健全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和抗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成为一国出口贸易健康稳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方面中国需要提高对纺织品行业的预警意识,考虑市场风险所在,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充分了解德国纺织品市场的动向,生产符合德国国内需求的产品,按需供应防止生产过剩和商品滞销。

    三、中德纺织品贸易发展策略

    中国作为一个纺织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应积极参与中德双边贸易,利用本国优势提升两国双边贸易额,扩大贸易规模,既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增加本国纺织品行业的贸易收益。

    第一,中德两国应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中国从德国学习先进的工艺、高超的技术、世界前沿的管理营销模式以及进口德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结合本国优势提高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实现中德两国双边贸易互利共赢。

    第二,政府和企业应扩大纺织品服装行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生产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积极争取通过德国乃至全球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国际标准认证,獲得德国市场的通行证。

    第三,提高贸易风险防范意识,熟悉国际规则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深度研究德国国际贸易政策,利用WTO合理规避绿色壁垒等贸易摩擦,全面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综合能力。

    第四,注重成本控制,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缩小贸易成本,建立自主品牌,推出有中国特色的纺织品服装等产品,加强行业间合作交往,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

    第五,加强两国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两国纺织品行业论坛、展览会、企业间对接交流和跨国合作,搭建中德两国经济贸易和技术的合作平台。

    四、中德纺织品前景展望

    总之,我国应加强绿色管理机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原材料及产品的质量控制,开发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健康产品,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引领国际纺织品行业的创新与应用,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实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中德纺织品行业的进一步开放。正视中德贸易中遇到的难题,积极调整贸易策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顺应绿色营销的潮流,在产品的研发、原材料及产品生产、包装、销售、服务等各个关键步骤上实施绿色战略,同时扩大国内需求,降低我国对德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完善自我,积极寻求互利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