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整合与改革探索
翁殊斐 冯志坚 苏志尧
摘要: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校和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们对于植物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需求和看法,并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计划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探索其整合与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显示,园林植物类课程设置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并应与行业相关实践相契合,同时也应兼顾学生升学与多方拓展知识面的需要;其课程负责人应协调解决好前后开设课程的衔接问题,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课程考核应更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能力,增强其自主性和灵活性等。
关键词:园林;本科教育;植物类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04-04
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即以专业课程的形式陆续出现在近代高校中[1]。目前,全国已有220多个院校开设园林、风景园林及相关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各类型各层次风景园林学生超过50 000人,显示着中国风景园林教育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1]。风景园林的目标是“改善自然和人工环境的质量,建立和协调风景与建筑、基础设施的关联以及对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尊重等”[2],因此培养该专业人才的目标是“为人类和其他栖息者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应用生态平衡的方法保证已建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等。当前形势下,探索改革中国现行园林教育体制,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的学科发展需要已刻不容缓,许多学者从课程改革、教学体系构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改革探索[3-6]。
华南农业大学(下简称“华农”)自1985年起开设园林本科专业,是全国较早开设该专业的大学,经过30年的努力,学校园林专业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已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新开设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是体现园林自然性、生命性、地方性最重要的要素之一[7],植物类课程也因此成为园林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及时了解他们对于专业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课题通过对华农在读和毕业的园林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植物类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的态度和看法;尝试结合园林植物的教学特点及园林专业的教学成功经验,对植物类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同时为今后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从而使该类课程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贴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1园林专业学生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1.1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针对华农园林专业在校及毕业的学生2类不同群体,分别设计关于植物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与内容”“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课程安排”“教学成果”5个方面共20条选择题作为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男生171份,女生238份),其中在校生224份(四年级63份,三年级90份,二年级71份,一年级80份),毕业学生105份(分别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类工作60.2%、管理类工作12.5%、施工类工作10.2%、预算与招投标工作17.1%)。
1.2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在目前的《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学》《园林植物概论》5门植物类核心课程中,毕业学生赞成应为核心课程的分别占84%、77%、48%、42%和18%;其中作为双语课的《园林植物概论》所占比例最低,对学生来说可能学习难度较大,实用性不足。另一方面,有高达63%的学生赞成将《植物造景》设置为核心课程,显示其对综合应用植物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较大。大四和大三学生分别有40%、48%满意目前植物类课程的上课顺序。大四到大二的学生中,只有17%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无重复或不知道,显示多数学生认为个别植物类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同时,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有25.4%、21.1%、38.0%认为《园林植物概论》与《植物学》组合是最为突出的“课程内容明显重复”,其次是《园林植物概论》与《园林树木学》组合,分别占19.0%、21.1%和15.5%。
在植物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期望的契合度方面,显示除大四学生有34%外,大三、大二学生中仅有16%和14%认为相契合,契合度偏低。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各年级学生在入学初对专业的定位、开学前对课程内容的猜想以及生活中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不同而造成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期望不符并不能说明课程本身存在问题,但会使其学习热情下降,厌倦、不满甚至排斥课程,滋生敷衍练习、逃课等影响学习效果的行为。
在大四、大三学生中,分别仅有10%、7%没有逃过植物类课程,而有46%、64%逃过1-3次课。在逃课次数最多的课程统计中,《园林植物概论》所占比例最大,大四、大三和大二学生分别为30%、21%和32%;其次是《植物学》,依次为24%、20%和17%。大二和大三学年是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或社会短期实践的黄金时期,因此持“有其他事情要办”为由而逃课的学生比例近半,分别为48%和50%。特别是大三的同学,此时没有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也没有毕业班的就业压力,比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欲望、精力和机会去参与课外实践,获取他们认为的课外知识和经验。同时,对校园生活的了解和熟悉也使大三学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专业教育的敬畏,例如,大二学生有23%“觉得那堂课内容不学也行”、10%认为“内容太无聊不想听”,而大三学生在这两点理由上分别是19%和22%,大二学生在决定是否去上课时还会多考虑判断学习内容,但大三学生逃课更多是出于对课程本身的倦怠。
1.3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
植物类课程中,均按一定比例设置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而从问卷看,大四到大二的同学中仅有11%~16%认为各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合适;高达37%的大二学生认为《园林植物概论》的比例不合适;21%的大四学生和28%的大三同学认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比例不合适。这可能是因为这两门课所教授的知识远离学生日常接触面,除了实习课外,学生无法在生活中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看的实物。
问卷结果显示从大四到大三每个年级都有超过80%的同学认为要增大实践教学。对于如何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方面,大四到大二的同学中有49%~56%赞成在理论教学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有28%~40%认为要减少理论教学学时,这显示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有反向变化的趋势,即理论重要性降低,实践重要性提升。实践及实习的上课环境相对轻松,在实物面前更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比理论课更受学生欢迎。然而,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植物生长季节、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多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把实践活动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校外,提升学习效果。
毕业学生分别有45%和56%认为植物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应根据“植物生长时序与季节”和“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教学实践把植物生长时序与季节考虑在内,可充分把握植物这种活标本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既可在理论教学之前提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对植物有生动形象的初步印象,更容易地理解理论课中的教学内容,最后通过再次实践的检验,让理论内容更好地融合在实践当中。有学生在问卷中提出植物类课程的实践课多集中在期末,使实践课也成为填鸭式教育的问题值得思考。实践环节这样设置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高强度的实践学习,学生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分散实习是否效果更好?可以在日后的教学中尝试。
1.4课程考核与教学效果
植物类课程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课程考核基本都是采用期末闭卷考的形式,考核方式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问卷结果显示,45%的毕业学生认为课程考核应着重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其次才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贯通”。然而,在校学生中仅有19%的同学认为课程总评成绩可以真实反映学习情况,59%的同学觉得总评成绩与自己的预想有差距,但能接受。对于不能真实反映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所占比例太重”,从大四到大二分别占47.6%、61.1%和57.7%。在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设置上,大三和大二学生中分别有29%、23%和27%、21%认为存在“客观题考察的知识点过于细小”和“主观题考察的知识点过泛,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问卷结果显示,四年级到二年级分别有87%、83%和73%的同学认为可以将植物类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但有局限;仅3%、0%和3%认为能得心应手地应用。有些知识无处应用、有些知识不知在哪应用、有些知识不知何时要用、有些知识不知竟然能用、有些知识要用时才发现没学到等都可能是造成局限性的原因。其本质是不知这些在植物类课程中学到的东西该如何与设计联系。
68%的毕业学生认为“对于新招的从事园林植物方面工作的园林应届毕业生,能应付工作所需,但有局限”。“有局限”主要因“对植物生态习性不熟悉”和“对植物人文内涵缺乏了解”等,表明了对于园林工作者来说,扎实的植物基础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对植物更深层的了解和融会贯通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2植物类课程整合与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2.1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设置的思考
教学计划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指向性的作用。在编制教学计划时,要处理好植物类课程与设计类、工程类课程的关系,自然观、生命观的培养熏陶应落实在园林专业整个教育、各门课程的各个环节[7]。在进行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修订时,不宜仅侧重在设计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应该继续保持我校在园林植物方面的传统优势,加强植物类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生在园林中应用植物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社会上形成竞争优势。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环境等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点,客观上就要求与园林植物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都应该与这种动态变化相结合。因此,植物类课程设置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承接、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并主要与园林行业的有关实践相契合,同时兼顾学生升学与多方拓展知识面的需要。植物类课程共11门,其中必修课7门,选修课4门(表1)。植物类课程从第一个学期开始设置,让学生在接触园林专业之初,就认识到植物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植物类课程要贯穿于本科学习的每一个学期;良好的延续性,是学生从“生”到“熟”,再到“巧”所必不可少的环节。课题组认为,由于植物类课程彼此之间联系较多,故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方法、资源等应该统筹处理[7] ,编写相关指引,以解决课程衔接问题,使不同教师在讲授同一门课程时,都可以保证水平较一致,清楚所教授的课程在学生4年学业中的位置,把握讲授的重点,有效避免与其他课程的内容相重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课程考核与学习效果的评价改革实践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通常分别占30%和70%,其中,期末成绩所占比例过大,与现行教学改革所提倡的学习过程评价相矛盾,因此把比例调整为平时成绩50%~60%和期末成绩40%~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习报告、课堂讨论、每周一花或物候观察等等细项,涵盖课程的学习过程。尝试改变期末考试试题的设置,添加一道综合性主观题,以参考与课程相对应的实际工作为主,按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考察学生应用知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大题下以递进串联或平行并联的逻辑关系设若干小问题,每个小问题重点考查针对整个课程中某个重要章节里知识的运用而非罗列。这样的调整可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和收获,避免随机性和投机取巧情况的发生。当然,这种分值比例调整是基于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了解的前提下,否则容易变成不公平不客观。
植物类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还可从以下四个能力指标去验收整体效果:1)识别与鉴定常用园林植物的能力;2)恰当应用植物材料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3)完成园林植物栽植、养护管理实践操作的能力;4)实践调查、撰写报告的能力。根据这些指标对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并推广应用,打破以往农林本科院校园林植物类课程之间自成体系、脱节的关系,使得学生对园林植物类课程融会贯通,活学活用;革新园林植物类学科的综合评定考查方式,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调研,撰写报告,从而使从事园林植物方面工作的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更全面,更适应社会的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对于植物类课程的整合与创新将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古言之“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定法”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其贯穿于课程始终的教学热情和专业素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热爱和自主学习。长期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沟通与授课的技巧、课堂节奏的把握、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深度等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探索的过程永无止境。当然,不同年龄的教师,授课的特点和风格会有所不同,年轻的师者,可能更多以热情打动学生,年长的师者,则更多以睿智和对学科理论的融会贯通和对专业的前瞻性吸引学生。
本文数据采集过程得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师、园林专业在校学生以及毕业校友的支持,谨表谢忱!
参考文献:
[1] 李雄,刘尧.中国风景园林教育3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园林,2015,31(10):20-23.
[2] 高翅译.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教育宪章[J]. 中国园林,2008,24(1):29.
[3] 丁绍刚.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园林,2001,17(4):15-17.
[4] 高琦,杨西阁,王昊,等.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6-48.
[5] 李春梅. 21世纪园林专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园林,2001,17(4):13-14.
[6] 张璐,刘威,陈雅君,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生态学相关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4):62-65.
[7] 刘滨谊.现代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教育导向[J].中国园林,2009,25(2):31-35.
[8] 包志毅,邵锋,宁惠娟.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2):58-60.
摘要: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校和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们对于植物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需求和看法,并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计划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探索其整合与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显示,园林植物类课程设置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并应与行业相关实践相契合,同时也应兼顾学生升学与多方拓展知识面的需要;其课程负责人应协调解决好前后开设课程的衔接问题,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课程考核应更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能力,增强其自主性和灵活性等。
关键词:园林;本科教育;植物类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04-04
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即以专业课程的形式陆续出现在近代高校中[1]。目前,全国已有220多个院校开设园林、风景园林及相关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各类型各层次风景园林学生超过50 000人,显示着中国风景园林教育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1]。风景园林的目标是“改善自然和人工环境的质量,建立和协调风景与建筑、基础设施的关联以及对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尊重等”[2],因此培养该专业人才的目标是“为人类和其他栖息者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应用生态平衡的方法保证已建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等。当前形势下,探索改革中国现行园林教育体制,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的学科发展需要已刻不容缓,许多学者从课程改革、教学体系构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改革探索[3-6]。
华南农业大学(下简称“华农”)自1985年起开设园林本科专业,是全国较早开设该专业的大学,经过30年的努力,学校园林专业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已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新开设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是体现园林自然性、生命性、地方性最重要的要素之一[7],植物类课程也因此成为园林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及时了解他们对于专业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课题通过对华农在读和毕业的园林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植物类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的态度和看法;尝试结合园林植物的教学特点及园林专业的教学成功经验,对植物类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同时为今后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从而使该类课程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贴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1园林专业学生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1.1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针对华农园林专业在校及毕业的学生2类不同群体,分别设计关于植物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与内容”“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课程安排”“教学成果”5个方面共20条选择题作为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男生171份,女生238份),其中在校生224份(四年级63份,三年级90份,二年级71份,一年级80份),毕业学生105份(分别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类工作60.2%、管理类工作12.5%、施工类工作10.2%、预算与招投标工作17.1%)。
1.2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在目前的《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学》《园林植物概论》5门植物类核心课程中,毕业学生赞成应为核心课程的分别占84%、77%、48%、42%和18%;其中作为双语课的《园林植物概论》所占比例最低,对学生来说可能学习难度较大,实用性不足。另一方面,有高达63%的学生赞成将《植物造景》设置为核心课程,显示其对综合应用植物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较大。大四和大三学生分别有40%、48%满意目前植物类课程的上课顺序。大四到大二的学生中,只有17%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无重复或不知道,显示多数学生认为个别植物类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同时,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有25.4%、21.1%、38.0%认为《园林植物概论》与《植物学》组合是最为突出的“课程内容明显重复”,其次是《园林植物概论》与《园林树木学》组合,分别占19.0%、21.1%和15.5%。
在植物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期望的契合度方面,显示除大四学生有34%外,大三、大二学生中仅有16%和14%认为相契合,契合度偏低。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各年级学生在入学初对专业的定位、开学前对课程内容的猜想以及生活中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不同而造成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期望不符并不能说明课程本身存在问题,但会使其学习热情下降,厌倦、不满甚至排斥课程,滋生敷衍练习、逃课等影响学习效果的行为。
在大四、大三学生中,分别仅有10%、7%没有逃过植物类课程,而有46%、64%逃过1-3次课。在逃课次数最多的课程统计中,《园林植物概论》所占比例最大,大四、大三和大二学生分别为30%、21%和32%;其次是《植物学》,依次为24%、20%和17%。大二和大三学年是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或社会短期实践的黄金时期,因此持“有其他事情要办”为由而逃课的学生比例近半,分别为48%和50%。特别是大三的同学,此时没有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也没有毕业班的就业压力,比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欲望、精力和机会去参与课外实践,获取他们认为的课外知识和经验。同时,对校园生活的了解和熟悉也使大三学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专业教育的敬畏,例如,大二学生有23%“觉得那堂课内容不学也行”、10%认为“内容太无聊不想听”,而大三学生在这两点理由上分别是19%和22%,大二学生在决定是否去上课时还会多考虑判断学习内容,但大三学生逃课更多是出于对课程本身的倦怠。
1.3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
植物类课程中,均按一定比例设置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而从问卷看,大四到大二的同学中仅有11%~16%认为各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合适;高达37%的大二学生认为《园林植物概论》的比例不合适;21%的大四学生和28%的大三同学认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比例不合适。这可能是因为这两门课所教授的知识远离学生日常接触面,除了实习课外,学生无法在生活中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看的实物。
问卷结果显示从大四到大三每个年级都有超过80%的同学认为要增大实践教学。对于如何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方面,大四到大二的同学中有49%~56%赞成在理论教学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有28%~40%认为要减少理论教学学时,这显示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有反向变化的趋势,即理论重要性降低,实践重要性提升。实践及实习的上课环境相对轻松,在实物面前更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比理论课更受学生欢迎。然而,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植物生长季节、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多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把实践活动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校外,提升学习效果。
毕业学生分别有45%和56%认为植物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应根据“植物生长时序与季节”和“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教学实践把植物生长时序与季节考虑在内,可充分把握植物这种活标本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既可在理论教学之前提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对植物有生动形象的初步印象,更容易地理解理论课中的教学内容,最后通过再次实践的检验,让理论内容更好地融合在实践当中。有学生在问卷中提出植物类课程的实践课多集中在期末,使实践课也成为填鸭式教育的问题值得思考。实践环节这样设置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高强度的实践学习,学生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分散实习是否效果更好?可以在日后的教学中尝试。
1.4课程考核与教学效果
植物类课程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课程考核基本都是采用期末闭卷考的形式,考核方式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问卷结果显示,45%的毕业学生认为课程考核应着重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其次才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贯通”。然而,在校学生中仅有19%的同学认为课程总评成绩可以真实反映学习情况,59%的同学觉得总评成绩与自己的预想有差距,但能接受。对于不能真实反映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所占比例太重”,从大四到大二分别占47.6%、61.1%和57.7%。在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设置上,大三和大二学生中分别有29%、23%和27%、21%认为存在“客观题考察的知识点过于细小”和“主观题考察的知识点过泛,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问卷结果显示,四年级到二年级分别有87%、83%和73%的同学认为可以将植物类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但有局限;仅3%、0%和3%认为能得心应手地应用。有些知识无处应用、有些知识不知在哪应用、有些知识不知何时要用、有些知识不知竟然能用、有些知识要用时才发现没学到等都可能是造成局限性的原因。其本质是不知这些在植物类课程中学到的东西该如何与设计联系。
68%的毕业学生认为“对于新招的从事园林植物方面工作的园林应届毕业生,能应付工作所需,但有局限”。“有局限”主要因“对植物生态习性不熟悉”和“对植物人文内涵缺乏了解”等,表明了对于园林工作者来说,扎实的植物基础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对植物更深层的了解和融会贯通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2植物类课程整合与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2.1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设置的思考
教学计划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指向性的作用。在编制教学计划时,要处理好植物类课程与设计类、工程类课程的关系,自然观、生命观的培养熏陶应落实在园林专业整个教育、各门课程的各个环节[7]。在进行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修订时,不宜仅侧重在设计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应该继续保持我校在园林植物方面的传统优势,加强植物类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生在园林中应用植物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社会上形成竞争优势。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环境等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点,客观上就要求与园林植物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都应该与这种动态变化相结合。因此,植物类课程设置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承接、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并主要与园林行业的有关实践相契合,同时兼顾学生升学与多方拓展知识面的需要。植物类课程共11门,其中必修课7门,选修课4门(表1)。植物类课程从第一个学期开始设置,让学生在接触园林专业之初,就认识到植物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植物类课程要贯穿于本科学习的每一个学期;良好的延续性,是学生从“生”到“熟”,再到“巧”所必不可少的环节。课题组认为,由于植物类课程彼此之间联系较多,故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方法、资源等应该统筹处理[7] ,编写相关指引,以解决课程衔接问题,使不同教师在讲授同一门课程时,都可以保证水平较一致,清楚所教授的课程在学生4年学业中的位置,把握讲授的重点,有效避免与其他课程的内容相重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课程考核与学习效果的评价改革实践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通常分别占30%和70%,其中,期末成绩所占比例过大,与现行教学改革所提倡的学习过程评价相矛盾,因此把比例调整为平时成绩50%~60%和期末成绩40%~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习报告、课堂讨论、每周一花或物候观察等等细项,涵盖课程的学习过程。尝试改变期末考试试题的设置,添加一道综合性主观题,以参考与课程相对应的实际工作为主,按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考察学生应用知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大题下以递进串联或平行并联的逻辑关系设若干小问题,每个小问题重点考查针对整个课程中某个重要章节里知识的运用而非罗列。这样的调整可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和收获,避免随机性和投机取巧情况的发生。当然,这种分值比例调整是基于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了解的前提下,否则容易变成不公平不客观。
植物类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还可从以下四个能力指标去验收整体效果:1)识别与鉴定常用园林植物的能力;2)恰当应用植物材料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3)完成园林植物栽植、养护管理实践操作的能力;4)实践调查、撰写报告的能力。根据这些指标对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并推广应用,打破以往农林本科院校园林植物类课程之间自成体系、脱节的关系,使得学生对园林植物类课程融会贯通,活学活用;革新园林植物类学科的综合评定考查方式,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调研,撰写报告,从而使从事园林植物方面工作的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更全面,更适应社会的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对于植物类课程的整合与创新将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古言之“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定法”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其贯穿于课程始终的教学热情和专业素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热爱和自主学习。长期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沟通与授课的技巧、课堂节奏的把握、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深度等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探索的过程永无止境。当然,不同年龄的教师,授课的特点和风格会有所不同,年轻的师者,可能更多以热情打动学生,年长的师者,则更多以睿智和对学科理论的融会贯通和对专业的前瞻性吸引学生。
本文数据采集过程得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师、园林专业在校学生以及毕业校友的支持,谨表谢忱!
参考文献:
[1] 李雄,刘尧.中国风景园林教育3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园林,2015,31(10):20-23.
[2] 高翅译.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教育宪章[J]. 中国园林,2008,24(1):29.
[3] 丁绍刚.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园林,2001,17(4):15-17.
[4] 高琦,杨西阁,王昊,等.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6-48.
[5] 李春梅. 21世纪园林专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园林,2001,17(4):13-14.
[6] 张璐,刘威,陈雅君,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生态学相关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4):62-65.
[7] 刘滨谊.现代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教育导向[J].中国园林,2009,25(2):31-35.
[8] 包志毅,邵锋,宁惠娟.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