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理实相融之道,育知行合一新人
李蓉
摘要:如何让思政课既有营养又有滋味,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受到学生欢迎?在小学思政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回归学生生活,创设有效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营造充满生命力的乐园,让课堂在师生情感的交融中“有滋有味”,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关键词:思政课堂? 触动心灵? 有滋有味? 生命活力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开放性使用教材的自主权。而如何追求小学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让生命回归到课堂教育中,让“有滋有味”的课堂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要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让情感体验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得到流淌,让智慧在理实相融中得到燃烧,于润物无声中涵育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一、融入生活,在真实的思政课中成长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句话是对“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的最好诠释。思政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要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这样儿童才能进一步成长。
这种“贴近”不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想当然地“我认为”“我想”来考虑、来了解,而是要想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儿童,真正走进孩子的真实生活。
以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挑战第一次》一课为例,上课伊始,教师从孩子们喜欢的智力小游戏入手,让大家上台挑战移火柴棒,激发同学们的挑战欲望;再以小组的形式一起交流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和感受,唤起孩子的生活体验。在“现场挑战第一次”的活动里,教师设计了和孩子的生活很贴近的“说绕口令”“剥毛豆壳”两个活动,挑战的内容既有学习方面的,也有生活方面的,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争着前往挑战,大胆前去尝试。“挑战结束,你有什么想说的?”挑战后的感知不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主体参与体验获得的。看着他们兴趣盎然地、热情地去练习、去比赛,我毫不犹豫地相信这节课后,那些掌握方法的孩子、还想体验的孩子一定会回去剥毛豆壳。
只有当教師真正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才会更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教学实效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有建立在对儿童生活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上,才能真正激活思政课堂。
二、触碰心灵,在师生情感的共鸣中释放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想师生双方更好地释放生命活力,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碰撞,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挑战第一次》一课中,教师在与孩子聊到挑战时遇到问题怎么办时,没有劝说孩子,也没有直接引导孩子,而是播放了一段比赛前一晚孩子与自己的对话音频:“小姐姐比赛前是怎么想的?”“妈妈对她说了什么?”“看到小姐姐挑战成功,你有什么想说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第一次,有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有第一次失败的烦恼,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的。只要勇于挑战自我,不懈努力,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真实的事例,巧妙的设计,教师用真实体验引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大家都在学》一课导入时,因为授课的刘老师平时课余喜欢英语口语,于是一上课老师就用英语口语开场。“道德与法治课怎么说起英语来了?”孩子们个个睁大了双眼好奇地看着老师。当激发学生的目的达到时,老师告诉孩子们,自己一直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一有空就拿起英语书看一看、读一读,还考过英语的四六级证书,刚才就是想展示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孩子们这才明白过来:哦,原来老师也和自己一样,也在不断学习啊!这时,刘老师紧接着问道:“老师的学习成果已经给大家展示了,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学了些什么知识和本领呀?”……老师从自身入手,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了他们的内心体验。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去畅谈,整节课畅所欲言,教师和学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进行碰撞,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问题,更显亲切,学生们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其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
三、平等对话,在“无声”的春风化雨中细言
作为教师,我们要想使思政教材成功与儿童进行对话,还应以孩子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与儿童平等对话。
在《生活里有规则》一课中,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一起总结玩得不开心的原因,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规则,一起进入设想的没有规则的世界,一起制定“班级宪法”,并一起签名履约、承诺共同遵守它。教师被学生的情绪感染了,融入其中,真正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大家一起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形成了彼此容易接受的观点,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让孩子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去发现、去体验,在活动中触动心灵。真正体现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润物无声之中,促进了其自主感悟,他们自然而然会有收获。平时教学亦如此。实践证明,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参与者,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心灵,也更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四、有滋有味,在潜在的教育资源中笃行
要想思政课上得“有滋有味”,教学不能教条化,更不能讲大道理,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把握潜在的教育资源。学生观点的形成同样要源于生活。
在《伸出爱的手》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知残疾人的艰辛,某教师精心设计了“蒙上眼睛拿书”和“单手系红领巾”的换位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结果台下的学生觉得非常有趣,看着参加活动的同学哈哈大笑,跟教师的设想完全想反。应不应该直接告诉他们呢?该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趣,但大家知道吗?为了适应生活,残疾人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大的努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比登天还难!我们来看一段短片,看看这些残疾人是怎样生活、学习的。”学生被短片的内容深深震撼了,这时教师再让全班同学把一只胳膊背在身后,用另一只手来系红领巾,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系好。在一片沉寂中,学生用心感受到了残疾人的艰辛。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把握课堂生成,把活动中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在活动过程、活动反馈中注意活动的再加工,比直接告知学生“大道理”效果更好。
在二年级上册《生活里有规则》“制定规则”这一环节里,由于分工不明,有的小组为推选由谁提出规则发生争执,有的小组为由谁来执笔发生争执,迟迟制定不出规则。这时,我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而是在小组汇报的时候,有意请完成较快的小组先汇报。等该小组汇报结束后,我问:“我发现你们小组制定得又快又好,有什么窍门吗?”等他们介绍完本组内“经验”后,我适时地评价了一句:“看来按规则办事,效率就是高!”相信不必再多说什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们不用提示,也会自己制定规则来解决问题了。规则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具体化,成为切实指导他们实践行动的一个永恒的航标灯,深深地定格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中。
不断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知、去实践,强化道德认知,促使其转化为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学生经过亲身体验,感悟到的东西才显得真实又有价值,其所受到的教育必将使其终身受益。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应该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用心体验与实践,在师生平等交往中促进生成与感悟,在理实相融中引领学生道德能力的发展,才能真正营造充满生命力的乐园,让思政课在“有滋有味”中具备打动人心、触动灵魂的穿透力,培养更多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魏建周.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N].人民日报,20190408.
[2]高长梅,白昆荣.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上)[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