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张端
摘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实际,始终坚持人民主体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实践要求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和人民宗旨观为主要内容的人民主体思想,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贯彻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这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也正是由于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才得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历史只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把它作为自己全部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从将为人民服务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到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一、人民动力观——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实践中肯定并发扬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人民主体思想。
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毛泽东同志有深刻的认识。他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针对党内一些人认不清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情况,毛泽东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坚持群众史观对于推进革命工作的重要意义,“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2]790。与那些将少数英雄人物看成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相反,深谙历史的毛泽东将人民群众看成是历史真正的英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贯彻到底,始终坚持人民革命和人民战争的思想。他认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3]1195,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4]。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3]1195的论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仍然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并说道:“我和大家都相信:已经得到解放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5]117正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迅速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服务改革、献身改革的积极性,牢牢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在中华大地上开启了一场新的革命。邓小平鼓励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要大胆地试、勇敢地闯,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6]143-144。正是靠着人民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劲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时,邓小平特别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7]382,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等。正是由于放手让群众去闯、去试、去实践,才推动了中国改革的发展。这充分彰显了邓小平同志坚持实践第一、群众第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扬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思想,充分认识到改革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成功。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指出“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8]132,“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9]248,“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8]270,“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8]281。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9]435,“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尤其是要注重激发和鼓励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人民主体”这一概念,強调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强调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对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新历史伟业”[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战略的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更是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成就的受益者和分享者。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结合国情对其进行创造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动力观。
二、人民利益观——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对利益的追求是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活动的动力。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10]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处在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呈现出时代性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进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党对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利益需求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洞察到合理的物质利益对革命和生产的激励作用。他指出,只有取得群众的拥护,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只有切实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取得群众的拥护;“要保证人们吃饱饭,然后人们才能继续生产,没有这一条是不行的”[11]。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为现实,解决了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由此满足和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经济诉求和梦想,这也成为鼓舞中国农民投身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动力。在考虑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同时,毛泽东还特别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他说,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要“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12]。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同等重要。为了尽快摆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状态,他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起并提,并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人民摆脱愚昧状态、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使人民享有高尚的文明的精神文化生活。他指出,“除了钢,我们还要别的东西,还要办学校,全国人民至少要初中毕业,再过多少年,扫马路的人、大厨师以及所有的人都要能够大学毕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们一切的工作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5]182。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始终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始终把劳动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放在第一位,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其首要任务就是打破思想和体制的禁锢,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数量更多、品种更丰富、品质更优越的物质财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7]6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373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手段和途径,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6]128邓小平多次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6]12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人民群众在利益需求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需求存在着差异,不同地区、不同部分的利益需求存在着多样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提出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要兼顾各方具体利益,同时,进一步将人民利益具体化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是发展的前提、动力和目的,人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入手。胡锦涛指出,以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要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更好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基本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更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对主要矛盾的这一精准把握,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民利益需求的发展变化的深刻洞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将进一步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首先,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更加重视民生建设上面。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水平得到了持续稳步快速的提升,改革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也存在短板和弱项。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目前,我国民生领域最大的短板就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为解决这一民生短板,2015年11月,中央正式宣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其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改革和发展越加注重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持续努力奋斗,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并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人民在利益需求方面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更突出的问题是要生活得更加美好。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利益要求日益增长。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用健全的制度来保障人民各项民主权益,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用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只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才能为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再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上。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优美的环境效益。
总之,人民的利益需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利益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就在于党能够深刻洞察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的利益需求,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三、人民宗旨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群众史观,在实践中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归结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源自于其对人民的热爱。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魂,“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13]。
毛泽东同志1945年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就曾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094这就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100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需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作保障。为此,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一重要的工作方法,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紧密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冷暖,在工作中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虚心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邓小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14]邓小平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失成败最核心的判断标准。邓小平反复告诫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以任何理由搞特殊化。他说:“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6]218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要始终做人民的勤务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党群关系问题。对此,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8]279。他还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8]572他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8]129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新认识。执政党的各项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的使用要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到利为民所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植根人民、心系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人民。胡锦涛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15]。正是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的鱼水深情,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广大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累累硕果。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而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1]正是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人民立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等,这些措施有力地净化了党内政治风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面对腐败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拿出了勇于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智慧,以铁腕治腐的决心,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和零容忍,以壮士断腕的坚强意志,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坚决严肃查处党内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事实证明,习近平同志关于改进党的作风和积极惩治腐败的做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当前,在党内和国内,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得到了巩固与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新气象,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由此可见,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政治本色。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國共产党人始终强调“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在大是大非面前党始终从人民立场出发,敢于同自身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做斗争,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本色和自我革新的勇气和魄力。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人民宗旨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思想。这一思想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可以说,以人民为主体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价值追求。我们坚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内涵会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也将会有新的形式、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7-10-27)[2017-11-12].news.xinhuanet.com/2017-10/27/_1121867529.html.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3.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8.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8.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1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