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古诗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刘荣华
【摘? ?要】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高阶思维。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设计了三个具有思维张力的教学问题,安排了三个具有思维价值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古诗阅读中自主选择、探究发现、想象表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古诗教学;问题
当前小学古诗教学注重朗读积累,注重情感体验,注重文化传承,但是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少,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更少。何谓高阶思维?安德森等美国学者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认知过程修订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其中,处于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那么,该如何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给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现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阐释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设计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在古诗阅读选择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古诗。古诗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概括描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充分展现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在学生初读古诗、了解诗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古诗前两句描写了西湖的美景,你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抓住诗中关键字词说理由。”交流时,学生有的说喜欢晴天的西湖,因为“水光潋滟”,阳光照耀下的西湖波光明丽,实在太美了;还因为西湖是“晴方好”,课文注释中的“方”是“正”的意思……有的学生说喜欢雨中的西湖,因为“山色空蒙”,雨幕笼罩下的西湖群山迷蒙,实在美妙;还因为西湖是“雨亦奇”,“奇”是“奇丽”的意思……
提问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迸发思维的火花。在古诗教学中,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小而碎,多指向提取信息、解释信息的层次,课堂上常常是逐字逐句理解,一问一答教学,学生学习被动,严重影响了思维能力发展。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喜欢晴天的西湖,也可以喜欢雨天的西湖;可以选用古诗中不同的字词来说理由,也可以联系生活说理由。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分析、评价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联系课文注释、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理解了字、词、句的意思,渗透了“借助注释、抓住关键字词”等学习方法,强化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还在有理有据的赏析中培养了独立性、逻辑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设计探究性的教学问题,在古诗阅读发现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没有承接前两句来具体描写西湖山水的美景,而是用了一个新鲜别致的妙喻来赞美西湖的神韵,赋予西湖之美以鲜活的生命。
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问题:“苏轼在诗中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和‘西子哪些地方相似?结合课外资料说说这样比好在哪里。”因为学生对“西子”不熟悉,课文对“西子”的注释又较为简单,所以提供背景知识、搭建学习支架显得尤为重要。提供的资料文字宜简洁,信息要实用,如“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今浙江诸暨)人,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列居首位。传说西施在家乡河边洗衣时,鱼儿看到她的容貌都沉到水底不敢出来。西施成为吴王妃子后,吴王被她的美貌吸引,疏于朝政,最后吴国被越国所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资料与古诗的比较阅读,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西子是浙江诸暨人,西湖在浙江杭州,这样比巧在都是江南的美人美景;有的说西子排在四大美女之首,这样比说明西湖是天下最美的景色;有的说西子不论在乡村淡妆还是在朝廷浓妆都是美的,这样比赞美西湖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美的……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理念和方式。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设计上述探究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联想、求同、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表达的效果,培养深刻性、开阔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设计想象性的教学问题,在古诗阅读表达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赞美西湖的古诗有很多: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春题湖上》一诗中写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把美丽的西湖比作一幅画;清代诗人周起渭在《西湖》一诗中写道“天边明月光难并,人世西湖景不同。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把美丽的西湖比作一轮明月……
在学生感受了苏轼、白居易、周起渭詩中精妙的想象之后,教师可以播放西湖的视频或图片,设计一个想象性问题:“在你的眼中,美丽的西湖又像什么?展开想象赞美西湖。”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把西湖比作明珠,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有的把西湖比作碧玉,写出了西湖水之绿、山之青;有的把西湖比作明镜,写出了西湖水之静;有的把西湖比作盆景,赞美了西湖山水的精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层次,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古诗教学的灵魂。《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设计以问促思、以问促想:第一问“你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诱导学生再造想象,学生只有想象出“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美景,才能产生并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第二问“西湖和‘西子哪些地方相似”,继续引导学生再造想象,学生只有想象出西湖和西子“淡妆浓抹”的共通之美,才能体会把西湖比作“西子”的表达效果;第三问“在你的眼中,美丽的西湖又像什么”,指导学生创造想象,学生在观看视频或图片,积累丰富表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自由表达,培养求异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助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一般思维是人与生俱有的,高阶思维则是需要培养的。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高阶思维。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设计了三个具有思维张力的教学问题,安排了三个具有思维价值的教学环节,化繁为简,大气开放,引导学生在古诗阅读中自主选择、探究发现、想象表达,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层次认知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3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