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百年历史,传承近代文化
摘 要:《时报》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三大报之一,对于历史、新闻、文学领域研究具有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但是通过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全面介绍《时报》内容特色的文章较少,《时报》文献资源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宝贵价值尚未完全体现。本文通过对上海图书馆特色馆藏《时报》文献资料的详尽整理与文献研究,揭示了《时报》从创刊到终刊的主要脉络,分析其在历史研究、新闻出版、近代文学等领域的内容价值;并通过对《时报》数字资源的馆藏收录、特色栏目和使用功能特点的分析,让广大研究人员全面了解《时报》数字资源特色,以期推动近代报刊文献的保护及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时报》;内容特色 ;报纸数字化
上海图书馆作为一所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公共图情服务机构,拥有馆藏近代中外文报纸近5000种,其资源的独特性与丰富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本着“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揭示馆藏,保护和抢救历史文献”的责任,上海图书馆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对馆藏珍贵文献进行清点、整理与数字化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在上海出版的地方特色报纸《时报》。
著名报人郑逸梅在对《时报》的评价中这样描述“作为一份大型日报,与《申报》《新闻报》并称为上海旧时的三大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相比较《申报》《新闻报》具备大量的研究资料而言,《时报》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领域往往是通论性的介绍或者专题研究,但是对于《时报》的诞生、发展、停刊的主要脉络、副刊与副报的具体情况、《时报》的主要栏目、广告、图片的实际情况介绍非常之少。本文得益于掌握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料,在文献清点、整理与数字化抢救过程中,对《时报》的总体情况进行把握,分析其历史沿革与内容特色,挖掘其文献价值加以揭示,为广大历史、新闻、文学领域学者提供史料素材,为国内图书馆与档案馆的馆藏数字化制作提供经验指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在《时报》的内容揭示与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对《时报》通论性研究报道。戈公振作为《时报》的主要编辑之一,对《时报》了解度较高,因此在其著作中着重描述了《时报》创立背景,并大篇引用胡适的《十七年回顾》的文章内容来评判《时报》的办报特色,认为《时报》在同期报纸中时评、小说均是其主要特色;方汉奇表达了《时报》创立背景、政治倾向以及产生该政治倾向的原因在于创办人狄楚青的个人社会关系与政治背景;马光仁则提到“在上海新闻界来说,在政府的政治活动中卷得如此之深,《时报》是第一家”;季家珍同样在其论著中表达了《时报》是政治改良和社会转型中的启蒙者和协调者,从微观角度阐述了时报在当时政治、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其次,在新闻出版及传播的研究方面,版面特色是黄伯惠时期《时报》的转型改革之举,这点在多位学者中形成共识。郑逸梅评价“版面的活泼和新颖,要推《时报》首屈一指”。邵绿探讨了《时报》黄伯惠时期的内容特色对都市文化及上海文化的影响。董新英则研究了《时报》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特色之处,并与同时期的《申报》报道相对比。另外尚有对《时报》文学价值及图片价值的列举,在此就不赘述。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来看,《时报》在通论性研究及专题性研究领域文章较多,但缺乏对《时报》文献资源的全面介绍,因此这方面尚可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其学术价值较大。
在报纸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国内外多家图书馆相继投入项目对馆藏报纸数字化。早在2004年,大英图书馆与Findmypast公司合作,陆续将1700年至今的近现代报纸2000余万页数字化;美国国家报纸数字化计划(The National Digital Newspaper Program簡称NDNP)从2004年已经开始建设;澳大利亚报纸数字化项目则收录了1803~1950年左右1000种报纸。国内来看,国家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着手馆藏老报纸的数字化工作,并对国内报刊数字化的标准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上海图书馆则是在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字林西报》《新闻报》等馆藏特色报纸数据库。通过以上种种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报纸的数字资源建设从21世纪初均陆续开展,优先将馆藏特色报纸、重要报纸首先数字化以满足广大人文研究领域的使用需求。具体到《时报》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上海图书馆已于2017年将《时报》从创刊到终刊所有内容进行数字化,在国内首推《时报》数据库,为晚清民国时期的历史学、新闻学、文学领域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二、历史沿革与内容特色
1.历史沿革
《时报》于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前后共计经营36年,一直到1939年8月31日才最终停办,除主报以外,还发行多达数十种副刊与副报。
报纸1904年至1921年由狄楚青创办主持并开展运营,到1921年时因为经营不善,由黄伯惠承办。主笔和重要编辑有陈冷、包天笑、雷奋、罗普、戈公振、冯挺之等,另有黄远生、邵飘萍、徐凌霄等著名记者参与其中。报纸注重时评,刊登文学作品众多,后期更有大量的体育新闻与图片报道,足以让读者穿梭百年时光隧道,共同触摸历史的脉动。
(1)初创
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九(公历1904年6月12日),《时报》在上海福州路工部局附近的一栋老式建筑里诞生。
《时报》命名为“时”,有“与时推移,无有滞留”之意。由梁启超撰写的《时报发刊辞》中,则明确了该报孜孜以求的目标:务先后追随于国家之进步,而与相应焉。
(2)狄楚青主持时期
《时报》初期的主持者为清末举人狄楚青,他的老师则为维新派代表康有为,且狄楚青与梁启超关系也较为密切。因此,《时报》发展早期与康梁为首的保皇派有重要关联,如该报纸中的许多重要文章包括发刊词与刊例,甚至是该报纸的报名等均出自梁启超之笔。
狄楚青善结交名流,得益于此,其掌管《时报》期间,与多位全国闻名的报人关系密切,如陈景韩、雷继兴、包天笑、戈公振等,对《时报》的兴盛功不可没。
狄楚青主持《时报》期间,力主革故鼎新,如创立专电,提高新闻传播速度;建立特约通讯员制度,观察时局,品评人物,也颇受读者欢迎。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报界,该报倡新知,通时务,开民智,“出世之后,不久就成了中国知识阶级的一个宠儿”,与《新闻报》《申报》鼎足而立。
1921年,一栋新屋于福州路山东路转角处落成,这栋中西合并、造型别致的仿中国传统宝塔造型的建筑,即日后在上海报界享誉盛名的《时报》报馆,也成为望平街上一道别致的街景。
(3)黄伯惠主持时期
1921年,对报馆经营渐生倦意的狄楚青将《时报》以8万元的价格交予黄伯惠之手。至此,《时报》进入了“报坛怪杰”黄伯惠主持时期。他对报馆设备、版面编排和报纸内容等多有改动,使得《时报》风格与前期大为不同。
黄伯惠接手《时报》不久,出国考察海外报业盛况,自觉报馆设备陈旧,因此当即从德国购入一架七色套印高速轮转印刷机,每小时可印报12万份;同时,又向日本定制全副字体大小的铜板,以及电动铸字机、制版机等,使得报馆设备得以革新,为《时报》的版面创新和销量攀升奠定了基础。
此时,报馆延聘金剑花、戈公振、毕倚虹、郎静山、滕树谷等人参与《时报》编撰,也为一时之选。在版面编排上,该报采用长短行拼版的模式,新颖别致,一改往日呆板的旧貌;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社会新闻和体育消息,刊载大量图片,图文并茂;遇到重大题材,还采用特大号字体的红绿色标题,引人注目,以提高报纸销量。
因此,在黄伯惠的带领下,《时报》风格大变,实现全面转型:一方面是黄伯惠自身新闻理念的大胆实践;另一方面这种转型也打上了近代上海都市化进程的深深烙印。
(4)停刊
1937年前后,因战时环境的影响,《时报》经营日益艰难。1939年8月31日,《时报》刊行该天四版的报纸后正式停刊。三十六载的风雨历程,镌刻成后人感叹和吟诵的历史诗篇。
2.内容特色
《时报》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指点江山的时事评论,有风格各异的连载小说,有风起云涌的体坛快报,有包罗万象的社会新闻,有灵动鲜活的图片报道……随手翻起,拂去一抹历史的尘埃,揭开一段回味无穷的沉浮往事。
(1)时事批评
时评是《时报》的一大特色,主要由包天笑、陈景韩、雷继兴等人负责,尽显文人论政的传统。该栏目以短小精炼的文字,对海内外的消息时政进行评价剖析,深受读者欢迎。这种“明快冷刻”的短评,让其他报纸纷纷开始模仿,“成了中国报界的公用文体”。
“本報论说以公为主,不偏徇一党之意见;本报论说以要为主,所讨论必一国一群之大问题。”
(2)文学旧梦
自创刊以来,小说即是《时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短篇或长篇,有自撰或翻译,有侦探或言情……众多文人墨客在此激扬文字,滋养了无数读者的文学旧梦。
为了提高其报纸知名度,鼓励广大文学爱好者参与小说写作,报馆于1907年3月开展了悬赏小说活动,其成果在《时报》连载,这在当时被视为独一无二的创举。另外,为了丰富连载小说样式,编辑还为小说配上插图,以吸引读者兴趣,提高报纸销量。
翻译小说也是《时报》一大特色,早期的主要翻译者有包天笑和陈景韩,此外还有李涵秋、杨心一等译者。同时,《时报》的翻译小说还被单独成集进行出售,受到了读者的喜爱,销量甚高。
“本报现在悬赏小说,无论长篇短篇是译是作,苟已当选登载本报者,本报当分三等酬金。第一等每千字十元,第二等每千字七元,第三等每千字五元。”
(3)体坛风云
从1916年起,体育新闻开始出现在《时报》报端,至1926年逐渐形成固定专栏,甚至发展为专版报道,如多次专题关注全运会、远东运动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时报》对体育的关注,提高了报纸销量,对近代中国体育的日常化和大众化也有重要作用。
如1930年4月1日,民国政府的第四届运动会在杭州举办,《时报》连续12天刊行《时报全国运动会特刊》,图文并茂地报道全运会盛况,并策划了“专车发稿”和“专机送报”的经典,创造“天空中分散一部分报纸,开全国报界新纪元”的热闹场景,多姿多彩地呈现体坛风云。
“惟数年来体育界之进步,报纸提倡之力实大,《时报》对体育界独多贡献云。”
(4)社会万象
黄伯惠力主《时报》转型的突出表现之一,即社会新闻的增多。这类报道通常聚焦灾难、犯罪、婚恋、趣闻等猎奇事件,描述得绘声绘色,使呈现于报端的社会万象异彩纷呈。
这种办报理念的实践,一方面使知识分子略感失望,终觉《时报》在时评上不再具有之前的先锋之姿;另一方面却吸引了大量普通读者的兴趣,提高了报纸
销量。
“我经常采访到独有的社会新闻,经常使《新闻报》《申报》等脱漏消息,在社会新闻上往往落后于《时报》。”
(5)读图阅史
图文并茂的报道往往能灵动鲜活地展现新闻对象的风貌,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时报》深谙此道,而多方面了解也发现,黄伯惠自身也是十分喜欢拍照,因此,图片报道便成为该报的重要特色。
报馆不仅有设备齐全的制版部,所辟摄影室在当时也属一流。特别是在黄的罗致下,著名摄影记者郎静山加入《时报》,成为报馆的得力干将,对该报图片新闻的独领风骚颇有助力。因此,蔡元培曾赞许《时报》“照片丰富,注重写实,使人一目了然,有历史价值”。
翻阅这些满载历史气息的摄影作品,一幕幕定格的画面足以让我们触摸历史,走进民国旧时光。
“世界愈进步,事愈繁賾,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必藉图画以明之。”
三、数据库建设特色
1.馆藏完整,收录全面
上海图书馆完成《时报》的数字化14.1万版,不仅完整囊括创刊至停刊的所有报纸,还包括如《图画周刊》《小时报》《图画时报》在内的各种特刊、周刊、号外,将上海图书馆的珍贵馆藏悉数呈现。随着时代发展,《时报》不断开辟多种专栏和副刊。如《时评》《余兴》《北京通讯》等。尤其是“余兴”栏目的设置,影响更大。包天笑根据当时《时报》内容趋向于文学方面的特点,创议别辟一栏,名为《余兴》,专门刊载除新闻和论说以外的杂著,并担任了该栏目的主编。其他报刊也跟风而进,“后来《申报》《新闻报》也便有了副刊了”。《时报》馆还有一特色副刊栏目是包天笑和毕倚虹创办的《小时报》,版面虽小,可具体而微,有小评论、小专电、小新闻等。《时报》副刊诗词并载,庄谐杂陈,可以做到雅俗共赏,为当时读者所欢迎。
《时报》的专刊也很有特色,1919年3月17日,开创了中国报业第一份专刊—《教育周刊》。其他专刊有《妇女周刊》《实业周刊》《医学周刊》《英文周刊》《图画周刊》《汽车周刊》等。专刊发表各类型的文章,为读者提供多领域知识。诸多学界名人参与其中,如《教育专刊》中,有蒋梦麟、廖世承、陈鹤琴、郑宗海等教育大家在此专栏发表文章(相关统计请见表1)。
2.内容广泛,各具特色
《时报》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严肃性的报馆论说、艺术性的文学作品、世俗性的社会新闻、商业性的行业消息等,栏目丰富,各具特色,全面展现历史的不同面向和多彩图景。《时报》主要栏目有:针对当下国内时政的政论文的“本馆论说”;摘取中外各大小报章之上对某一个问题的精彩论说的“报界舆论”(先后转载全国及海外华文报章言论达60余家);对国外政治经济等现状进行论述的“外论撷华”;还有评论之评论、小说、奏折、宫门抄、各省辕抄、上谕、电报、各省新闻、本埠新闻、词林、商务、商情报告表、小说、辞林、漫画、插图、口碑丛述、谈瀛拾零等等诸多栏目。这些栏目基本固定分布在相应版面位置。
至于“奏折”“宫门抄”“各省辕抄”“上谕”四个栏目只存在于中华民国成立前的《时报》之中,乃因袭当时诸多大报的做法,刊载皇帝谕旨、官员奏折、政府公文等内容;“京师新闻”“本埠新闻”“各省新闻”三个栏目分别刊载关于北京、上海和其他省份的近期重大消息;“词林”栏目刊载热心读者来稿,主要为古诗词作品;“商务”栏目主要对近期丝市、茶市、船讯等商业信息进行汇总、布告。
除此之外,在对《时报》文献进行数字化制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揭示资源特色,还对《时报》中除正文以外图片和广告进行了大致分类。目前将广告按照广告内容分为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8大类。图片按照题材分为漫画、版画等7大类。通过事先设定好的类别,在加工制作时对各种广告语图片进行归类,便于读者按照类别浏览和查找资料(相关统计请见表2)。
3.界面简约,方便精准
在《时报》电子资源使用方面,上海图书馆通过《全国报刊索引》这一品牌在其网络版服务平台中推出《时报》的远程服务,让读者无需到馆即可查阅资源,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在服务功能的设计上,根据报纸按年月日进行阅读、每版幅面较大、报纸中有大量图片、广告等特点,通过对跨时期、跨类型的近代报纸内容对比的调研,上海图书馆建立了一套针对中英文近代报纸知识揭示与内容描述的规则体系,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如下图,通过报纸的日历展示,用户可以用报名、时间、版次、副报名等渠道查询到相应天数的报纸,而时间轴的可视化使用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地查询。同时考虑到报纸版面大、难以整版阅读的特殊性,因此在数字资源加工的工程中对报纸的版面进行了切割,配合热区功能,将报纸的文章信息与版面位置对应起来,大大提高了报纸的阅读舒适性,得到了广大使用者一致好评。
在报纸的元数据揭示方面,将广告、图片与正文文章独立出来,方便查询报纸广告与图片。在文章揭示中,考慮到报纸的新闻特色增加了文章栏目、新闻发布地、新闻来源的详细著录,并且可对著录结果进行查询与聚类分析。通过查询结果数据分析与二次筛选,让用户更为精准地获得文献资料,检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结论
本文精准地揭示了《时报》的基本内容,勾画了《时报》的大致脉络,为历史、新闻、文学研究领域提供充实详尽的史料。文章从对《时报》的基本内容揭示开始,详细考证了《时报》在初创、狄楚青主持时期、黄伯惠主持时期、停刊的整个发展脉络,对时间、人物、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考证及后人研究成果考证,描画了《时报》从创刊到停刊的过程。同时,本文还在数字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时报》在上海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进行了揭示,详细描述了《时报》中形式多样的副刊与副报信息、《时报》的主要文章类别、报纸栏目、广告类别的情况,这在《时报》的同类研究中尚属少见。
对《时报》的数字资源特色与功能进行展示,方便业界学者使用数据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如何让广大学者方便、快捷、精准地查询史料,从而揭示历史文献的内容特色,改善传统的到馆查询纸质文献的做法方面,本文也做了翔实的整理。本文让传统人文领域研究者迅速掌握《时报》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为同类图书馆、档案馆在文献数字化加工时提供参考案例。
推动历史文献的保护与文化发展的传承。历史文献作为国家、人民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科技、生活等各领域的基本情况,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我们也看到有很多报道,有的地方的民国文献,已经只能看不能用了。因此作为历史文献的保存机构,各图书馆、档案馆有责任及使命去传承文献、保护文献。本文对《时报》内容揭示是在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作,目的也是为了推动历史文献的保护、传播文化。接下来,我们将借鉴近代报纸文献数字资源整理加工的经验,将上海图书馆的古籍、近代图书、档案等其他资源利用整理起来,使其获得更高价值,更好地助力中国史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编辑:《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人民网, 2019年1月3日,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103/c64094-30502238.html.
[2]郑逸梅:《清末明初文坛轶事》,学林出版社,1987
[3]胡适:《十七年的回顾》,时报新屋落成纪念增刊,1921
[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5]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6]马光仁:《上海新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7]季家珍:《印刷与政治:与晚清改革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8]邵绿:《都市化进程中的转型(1921-1939)》,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9]董新英:《黄伯惠時期特色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 Mark Sweeney: The National Digital Newspaper Program: Building on a Firm Foundation, Serials Review, 2007
[11]陆健:《传承与服务—上海图书馆近代报刊文献的数字资源建设》,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
[12]时报馆编辑:《时报馆新屋落成纪念册》,《时报纪念册序言》,时报,1920
[13]时报馆编辑:《时报发刊例》,时报,1904
[14]时报馆编辑:《小说大悬赏》,时报,1907
[15]时报馆编辑:《本报用飞机运杭》,时报全国运动会特刊,1930
[16]谭熙鸿:《谭熙鸿氏指出时报两大特点》,时报全国运动会特刊,时报,1930
[17]顾执中:《战斗中的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1985
[18]蔡元培:《蔡元培赞美革新精神》,时报全国运动会特刊,1930
[19]戈公振:《图画周刊导言》,时报图画周刊,1920
(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期刊中的数字图像语义描述框架研究与应用研究”(编号:19BTQ04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颜佳(1983—),女,汉族,江苏淮安人,馆员,研究方向:文献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体策划、文献数字资源产品的内容组织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