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作证
2016年6月的一天,我在四川成都寓所翻阅报社寄给我的《柴达木日报》,偶然看到一篇弘扬柴达木精神的《 柴达木精神在血管里奔流》专访,了解到现年82岁高龄的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同志才是《柴达木报》汉文版的最早创始人之一。
早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当时的柴达木工委计划创办柴达木报汉文版,但一时找不出合适的人员担此任。当时在青海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聂眉初,将这一情况反映到了人民大学。于是学校决定从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中抽调七名实习生,帮助柴达木工作委员会创办报纸。
当时年仅22岁的杨春贵和他的六位同窗,带着别的单位淘汰的排版印刷设备,由北京经兰州、敦煌进入柴达木,辗转到达当时的柴达木工委所在地大柴旦镇,和柴达木工委抽调的八位工作人员于1958年12月1日,创办了柴达木有史以来第一张报纸《柴达木报》汉文版。随着柴达木盆地开发的降温,《柴达木报》汉文版出版40期后,于1961年7月停刊。
1987年11月4日,《柴達木报》蒙古文版创刊,标志着柴达木报社的成立。
光阴荏苒,43年后,山西永济才俊杨东亮同志率领几位年轻人,克服重重困难,于2001年12月5日创办了复刊的《柴达木报》汉文版。
2017 年3月底的一天,《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主编李欣玲同志给我打电话说,今年11月份是柴达木日报社成立30周年,计划出版一本柴达木日报社走过三十年的书,请我写点文字,因为我曾任过报社的领导,又带领报社走向成熟,于是便有了这篇《柴达木作证》。
本文主要记述2007年8月至2015年2月我任柴达木日报总编辑期间的人和事。
2007年6月初,时任格尔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静在她办公室给我说:“要把你调到州上去,你去吗?”“州上啥单位?”我问。“你猜?”她又说。“不敢是柴达木报社吧?”我又问。“就是啊”。“我跑那干什么去,不去。”我说道。“怕不去不行。”她说的十分委婉。我说,“最好还是不去。”
6月底的一天下午,时任青海省新闻出版局张进京局长一行在副市长任宗高等陪同下正在格尔木日报社三楼会议室听取报刊市场治理整顿情况汇报。报社办公室的人给我悄悄说,你办公室来了一个人要找你,我说让他等一会。汇报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我吃了一惊,原来是时任海西州委常委、组织部长文国栋同志在等我。我心里立即明白了七分:是找我谈话的。
谈话很随便,就像拉家常一样。最后我说:“感谢组织的关怀。我今年已经整50周岁,年龄大了,而且身体不好,人所共知。希望组织予以充分考虑,还是留在格尔木工作为好”。他微笑着说:“你的意见我们会认真考虑的,但你也要有思想准备啊。”随后又寒暄一会儿,我把他送到楼下,格尔木市委组织部的车在等他。真是我们党的好干部,轻车简从,一个人来到报社征求一个名不见经转工作人员的意见,实属不易啊!
此后,以年龄大、身体不好为由,多方做工作,不想离开格尔木。甚至我请时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兰英帮我做工作。2007年7月7日,周日。我正在学习驾驶证,行车到昆仑山腹地的西大滩时,接到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罗正刚打来的电话,说州委组织部电话找你。我说我在昆仑山。他把州委组织部的电话号码给了我说:“快回过去。”州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说,已经基本定了,过几天就要来考察。我无语,就是默认。
后来就是组织考察,公示。2007年8月15日州委组织部在《柴达木报》上《海西州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对我的表述是:王浩,男,汉族,1957年8月生,甘肃平凉人,1995年6月入党,1977年12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程度,主任编辑职称。现任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格尔木日报社总编辑。拟提任为副县级干部。
这样,我被奉调到海西州工作就正式定了。
2007年8月25日上午,我在格尔木市委组织部干部科长张菊、格尔木日报副总编辑张彦荣的陪同下,来到了海西州委组织部。下午3点,州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胡开东、州委宣传部杨东亮副部长又把我送到柴达木报社。在柴达木报社全体人员大会上,胡开东科长宣布了州委决定:王浩同志任柴达木报社总编辑(副县级)。
从此,我从前任手里接过《柴达木报》,肩负起了这份报纸的发展任务。
这成为我人生的第三次飞跃!
我上任不久,州委书记罗朝阳同志找我谈话,大意是听说你还不愿意来这里工作,按干部管理规定不服从组织安排的是要就地免职的。你对报纸工作有经验,到任了就大胆工作,有什么问题或困难直接找我。
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兰英同志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此前在格尔木日报社我作她的部下长达5年之久。
我后来才知道,调我到柴达木报社任职是州委主要领导的意思。人都说如今官场浑浊,那只是个别现象。在我看来,公平、公正、正义仍然是社会正能量,我们党仍然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唯才是举的好公仆。况且我已经50周岁,按有关规定已经超过了提拔年龄,你还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倾心倾力做好柴达木报的工作呢?士为知己者死,这句古语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我到柴达木报社,基本沿用了原班人员:副总编辑孟克巴雅尔继续负责蒙古文版工作,编委尉书彬继续负责汉文版工作,编委巴明德继续负责《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工作,编委罗生祥继续负责办公室工作,编委巴音布拉格继续负责印刷厂工作,才仁继续负责广告发行部工作。
同时完善和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实行奖惩机制,不同程度增加了同志们的收入。嗣后对个别部门的个别人员作了适当调整。报社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与其他同志精诚团结,合作共事。有了大家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的高尚情怀,使柴达木报社各项工作得以快速发展。
2007年11月,迎来了《柴达木报》创刊20周年暨第八个记者节。11月7日下午,在海西宾馆宴会厅举行了有州级四大班子领导和州垣新闻单位领导、新闻工作者代表参加的纪念大会。
配合州政府主办了全国蒙古文报纸社长、总编辑年会,全国各地蒙古文报社领导、专家、学者40多人,齐聚德令哈,共话蒙古文化发展。
2007年11月12日,党的十七大代表、时任州委书记罗朝阳,时任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吴海昆,时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兰英,时任州委秘书长王敬斋来到柴达木报社调研,先后了解了印刷设备、采编设备、办公环境、人员情况,并与报社工作人员座谈。
罗朝阳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创新思路,深化改革,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效果;要加强人才培养,创新用人机制,增加人员收入;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从此,柴达木日报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2007年底,为了解决新闻记者下基层采访难和排版系统老化的问题,我向当时主管财政的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王西秦反映了实际情况,同意划拨10万元,通过政府采购中心,购买了排版软件和两辆“五菱”牌面包车,作为新闻采访车,极大地改善了采访条件。2012年冬,通过政府采购中心,购买一辆进口“三菱”帕杰罗越野新闻采访车。
2008年1月1日《柴达木报》从周二刊增加为周三报。
2008年秋,为了尽快实现《柴达木报》汉文版增加刊期的目标, 州委同意给柴达木报社20名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由州就业局和报社分别负担。州委宣传部、州就业局和报社联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先后有马红禄、韩玮玮、李欣玲、阿天梅、许正昭、张晟荣、张福英、苟文娟、熊福英、毛常青、扎西措毛、田格斯、白雪、姜红萍、马春香、谢雅琴、谢拉毛、罗延京、省天顺、李梅英、白发龙、王中杰、梅高增、毛凤英、张世龙、萨仁高娃、哈斯其美格、杨晓霞、朱园园、郭海艳、姚斌等进入报社。这些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在报社锻炼中,有的考取了公务员或别的事业单位,有的考取了报社和其他单位的编制外岗位,有的自愿到别的单位工作,但仍有一部分还继续在报社工作。
2009年1月1日,《柴达木报》在周三刊的基础上增加为周六刊,四开四版,即每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出版,其中周六为《柴达木报》(周末版)。
2008年6月18日下午3点,在德令哈市柴达木东路北侧,州水利局东侧,炮仗齐鸣,柴达木日报社办公楼正式破土动工。
此新址由州委宣传部与上任总编辑基本选定,州建设局已经立项,只是占地面积大小还未确定。大约2008年4月,我向州委主要领导和宣传部汇报后,当即州委副书记杜捷,会同德令哈市长张记元及州建设局领导现场办公,东西宽度无争议,南面以公路红线为界,北面界限报社与建设局有出入,杜捷副书记取了个折中,在报社希望的地方向南后退15米,指着一根电线杆说:就以此为界。当时我与德令哈市长是第一次见面不熟悉,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因此,就形成了建成后报社的院子比较小的局面。为此项目,我多次与州建设局、州发改委交涉,最后确定由州发改委负责筹建,州统建办具体组织建设,报社不参与具体建设事宜。
新建成的报社办公楼,为框架式四层砖混结构,八级防震,总建筑面积3873平方米 ,总投资大约800多万元,由州财政出资,并建有印刷车间、库房。
有了办公楼,可是里面办公设施怎么办?通过州委宣傳部向州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打报告。我多次找州财政局长张敏同志,政府采购中心立项,集中采购了电脑、办公桌椅、书柜、沙发、隔断、会议室圆桌、会议室凳子等办公设施,大约投资200多万元。
2010年5月,《柴达木报》蒙古文编辑部和《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编辑部、办公室、汉文编辑部、新闻部、广告发行部和印刷厂等7个部门70多名工作人员搬入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工作,告别了二十三年简陋的平房工作环境。
各个办公室办公设施摆放整齐划一。新闻部、编辑部的采编人员集中办公。隔段式办公桌把办公室切割成整齐有序的一个整体,象征着团结、协作、和谐、敬业的团队精神。
每当夜暮降临,楼顶青海省书法家林锡纯题写的“柴达木日报”五个霓虹报头字格外耀眼夺目,昭示着大力“宣传柴达木高原精神、关注柴达木民意民生、反映柴达木社会热点、展示柴达木建设风采、交流柴达木发展经验、弘扬柴达木先进典型”的办报宗旨。
投入运营的柴达木报采编系统,采编人员通过电脑、键盘、鼠标,上传稿件、系统编辑、稿件三审、审签大样……柴达木日报采、编、校、审全部告别纸与笔,实现网络数字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全体采编人员人手一台电脑,其中有记者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架专业照相机。现代化的专业设备使采、编、校、审更加快捷。
2010年7月7日《柴达木日报》数字报正式在互联网开通运行,读者上网点击www.cdmrb.com.cn,就可以阅读《柴达木日报》电子版和各条信息,从而使如诗似画的柴达木建设风采走出海西,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2010年7月29日晚22点35分,在兰州三合彩印有限公司唐健鹏和无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伴随着“PSL2606A型”对开六色轮转胶印机启动的铃声,《柴达木报》第一张彩报如绽放的鲜花,从出报口像流水一样哗哗涌出,这时,报人们欢呼雀跃,喜于颜表。
翌日清晨,读者捧读着彩色油墨香味、刊登着《盐湖集团金属镁—体化项目开工》和《2010中国·柴达木茶卡盐湖盐雕暨风光摄影艺术节在茶卡盐湖举行》的大幅彩色照片的报纸,阅读着、欣赏着、评论着、喜悦着……
从此《柴达木报》的视觉效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关于采购印刷机和采编系统,还有一段小插曲。2008年11月,州政府主管财政的领导,已经在州委宣传部打给州政府《关于柴达木报社购置印刷设备和采编系统的报告》上签批给州发改委,投资260万元。其中,塔式轮转印刷机约180万元,采编系统和数字报系统等约80万元。转眼到了2009年10月,没有一点采购的迹象。我通过熟人向州发改委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委婉地说,你们重新向政府打个报告,把这份原件附在后面。后批复的报告总投资变成了160万元。于是,2010年5月,经政府采购中心,原计划的塔式轮转印刷机只好采购80万元的“PSL2606A”型对开六色轮转胶印机。
2010年8月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柴达木报》更名为《柴达木日报》。
2011年1月1日,改为对开4版大报。
2011年10月柴达木日报手机报于与广大移动用户和电信用户见面。
柴达木报社原址坐落在德令哈市通往老火车站的黄河路中段14号,离市区比较远,大约4公里的样子,上班很不方便,特别到了冬天风雪交加的时候,上班更加困难。于是就有了议动搬迁事项,并付诸实施。
旧柴达木报社是创办蒙古文报纸而修建的,修建于1987年左右。办公区总体坐西朝东,中间会议室是仿蒙古包式园形穹顶,紧挨着南北分别四间平房,在南北各接一间较大的形同耳房,十一间房一字摆开。隔一条通往后院的甬道,北边是印刷车间。车间的后面是东西走向的五间库房。从甬道向西大约五十步开外,是东西走向的四排家属住房,每排四家,每家两间平房。整个院子占地面积比较大而显得十分空旷。这些建筑在报社搬迁后德令哈市政府进行了改造,已经修建起了居民住宅楼。
2011年10月7日,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牛军,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东亮到报社检查指导工作,并为柴达木日报社门牌揭牌。
牛军先后考察了柴达木日报社先进的印刷设备、采编设备,查看了办公环境,了解了人员情况,并与报社工作人员座谈。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坚持创新,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效果;要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办报质量。他要求,要精心策划,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宣传报道好即将召开的州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人大、政协会议。
柴达木日报社门牌为照壁型,立在办公楼门口正前方15米处,面南背北,基座上为宽5米、高2米,从上到下大约厚0.2—0.4米的巨块石材砌成。
正面印刻着蒙古文、藏文和汉文三种文字书写的“柴达木日报社”六个大字;
背面印刻着:
柴达木日报社是隶属于州委宣传部的事业单位, 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出版发行“两报一刊”,即《柴达木日报》汉文版,《柴达木报》蒙古文版和《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均为公开发行。下设汉文编辑部、新闻部、蒙古文编辑部、《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办公室、广告发行部和印刷厂7个部门。
《柴达木日报》汉文版创刊于2001年12月5日,每周一期; 2009年1月1日增加为周六刊。
《柴达木报》蒙古文版创刊于1987年11月4日;2009年1月1日增加为周二刊。
《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文化类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
柴达木日报社办公楼于2010年5月落成,并投入使用。
办报宗旨:宣传柴达木高原精神,关注柴达木民意民生,反映柴达木社会热点,展示柴达木建设风采,交流柴达木发展经验,弘扬柴达木先进典型。
采编方针:客观、准确、新颖、精品。
人文精神:求真、创新、和谐、敬业。
2011年10月10日,中共海西州第十一次党代會召开当天,《柴达木日报》出版上午版、下午版,将当天会议盛况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并及时送到代表手中,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011年10月10日至14日,中共海西州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期间,《柴达木日报》共出版32版,开设了十四个栏目,全体采编人员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新闻宣传报道任务。在13日下午州委办公室答谢会议工作人员的宴会上,州委书记辛国斌对报社记者说:“大家团结一心,努力工作,为党代会成功召开做出了成绩,我代表州委表示感谢。”这是对报社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大家辛苦工作的认可啊。
2012年2月,我被任命为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
2012年11月1日,《柴达木日报》出现在德令哈市街头的阅报栏中。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当天,《柴达木日报》出版12版,其中8个版为《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喜迎十八大·柴达木十年大发展》特刊,反映全州八地区的巨大成就。
2012年11月9日,《柴达木日报》出版8版,反映全州各族各界、各行各业收看收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情况,并加印5000份派送到德令哈地区各个商铺,以扩大影响。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实施的“东风”工程,通过我们多方面的努力,争取到200万元的设备。2012年10月,方正雕龙“DL8500紫光”CTP直接制版系统和“PSL2606A型”对开六色报纸轮转机,在柴达木日报社印刷厂正式运用。制版告别了拼版、晒版、冲印等繁杂的工序,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制版质量。新华社卫星接收电讯信息系统设备正式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新华社信息落地时效和质量。
鉴于报社单身职工多,有一部分人员需要加夜班的实际,我向时任州发改委主任陈利云谈了计划修建报社单身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的想法,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发改委立项,投资230万元,于2013年秋在报社大院建成一栋二层楼,并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的孟克巴雅尔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带领《柴达木报》蒙古文版编辑记者,紧紧围绕海西州的社会发展,大力弘扬蒙古文化,为蒙古族群众提供了富丰的精神食粮,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才华、宝力德、那青雄乎尔、东梅、彩丽格尔、乌云嘎、陈永红、文兰等一帮蒙古族同志,以办好《柴达木报》蒙古文版为己任,不搬弄是非,与报社其他同志合作共事,表现出了极好的组织素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他们积极主动要求《柴达木报》(蒙古文版)增加刊期,以促进蒙古文化能更好地适应海西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柴达木报》(蒙古文版)自从1987年创刊,22年来一直是每周一期四开4版。因此,于2009年1月1日增加为周二刊。2010年10月改为对开大报。
《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和《柴达木报》(蒙古文版)一样,创刊于改革开放后的1987年,是州委的理论刊物,由州委主管,州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理论双月刊。2005年在全国整顿报刊工作中,划归柴达木报社主办,州委宣传部主管,并定位为经济文化类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军人出身的巴明德同志,半路改行,悉心钻研,几经磨练,成长为办刊的行家。执掌《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游刃有余,在酒精的微醉中,与马晓莲、苗渭宁、李欣玲等同志一起,将杂志办得风生水起,拥有了全国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专家组成的庞大供稿阵营,使得《柴达木开发研究》在全国期刊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全国知识界了解柴达木的重要窗口。2015年入围全国最美期刊前500名。
每天出版的《柴达木日报》,色彩鲜艳明快,视觉冲击力强。每期头版的图片新闻以独特视觉、鲜艳的色彩,吸引着读者的目光,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每周五第四版的《大美海西》视觉专版,以海西优美旅游风光,吸引着省内外游客脚步。
特别是遇到重要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和设计,以浓眉重题、重图薄文的形式,突现彩色效果。编辑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编辑的稿件精益求精,排出的版面活泼美观。这中间凝聚着编辑马晓莲、刘兰兰、张宁霞、马琴、韩丽、谢雅琴、宋生兰、许正昭、韩玮玮等同志的的辛劳和汗水,报纸版面流露着编报人喜悦的笑脸。
记者罗生祥、王希鹏、邹雄、张永义、孙丹丹、郭曲太、田格斯、马春香、郭海燕、朱园园、张富英等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挖掘新闻源,千方百计采写客观、准确、新颖的作品。深入群众抓“活鱼”,经常赴德令哈市、都兰县、天峻县、乌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冷湖、茫崖等8个地区巡回采访。
北到祁连山腹地的苏里乡,西至阿尔金山下的石棉矿,南达唐古拉山北麓的沱沱河,东涉青海湖畔的大水桥,我和记者的足迹遍及海西州3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国家、省、州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和工矿企业,乡镇社区,农村牧区,农牧民家庭,写出了一批富有海西特色,角度新,内容好,质量高的新闻作品。
以记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深入报道了海西州资源开发、城镇化发展,新农村,新牧民和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的新成就,农牧民生活的新变化,全面反映海西州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绩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了舆论强势,唱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特别是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后,记者苗渭宁随海西州救援队第一时间进入灾区,采访报道。随后王希鹏、邹雄分别奔赴灾区,采写出了大量的救援新闻报道。在灾后重建中,海西州援建治多县的工作中,我先后三次带领采访组远涉海拔4000多米的治多县援建现场,系列宣传报道了援建工作的人和事,极大地彰显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在柴达木日报社中,印刷厂巴音布拉格厂长是爱社如家的人之一。这个蒙古族汉子,早在1987年携妻从内蒙古鄂尔多斯报社印刷厂来到柴达木日报社,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他熟悉机械性能,对于印刷机了如指掌,经常自己动手,加班加点修理印刷设备,一身灰尘,两手污油,硬使将即将瘫痪的印刷机起死回生。
2010年前,是最原始的平板印刷,一期报纸印下来往往需要六七个小时,如果遇到故障,时间就会更长。如此数十年如一日,他带领曲建国、阿力斯腾娃、冬花、查宝音、乌敦花、那尔斯、潘立新、东智吉、马红禄、陈有英等同志,从拼板、晒版、冲印,到备纸、上版、印刷,如期保质保量,使柴达木报呈现在读者面前。
六七十人的柴达木日报社也不算一个小单位,办公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那青雄乎尔、罗生祥、王玉华、薛换英、英红、杨秋霞、姜红萍等同志,同心协力,团结合作。办文办会、管理财物、人员考勤、党的建设、采购物品、管理档案、车辆管理,事无巨细,全力以赴,无怨无悔,为“两报一刊”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成为报社的好后勤。
我在柴达木日报社工作期间,还兼任海西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海西州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青海省报纸行业协会副会长。2013年3月,获得中国报业协会“经营管理先进个人奖”,并出席“中国报协四届四次理事大会暨中国报协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
为了配合州委、州政府慰问浙江省援建海西州工作,我主持柴达木日报策划了大型宣传特刊,2013年10月编辑出版了24版,随慰问团在浙江的杭州、绍兴、温州、舟山等地活动期间发放。同时,我与浙江日报联系,在慰问活动期间,浙江日报同期刊登反映海西州开发建设的宣传专版。使当地领导、金融、工商、企业、科技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当地市民群众通过特刊了解柴达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配合海西州60岁生日宣传中,报社上下齐动员,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组织、策划、实施了《热烈庆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型特刊60版。时间跨度从1954年至2014年60年,内容涵盖了海西州的政治、历史、文化、卫生、农业、牧业、交通、运输、教育、电力、气象、民生、旅游、党的建设、精神文明、资源开发、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民族团结、新型能源、盐湖化工、招商引资、大美海西等诸多方面,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要把60年的历史浓缩在60个版面内,通过图文并貌的形式反映出来,是一項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好在柴达木日报社有一支过得硬的采编队伍,汉文版的编辑记者们,在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每人承担了额外的工作量,毫无怨言,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文字、资料、图片的采写、搜集、整理工作。
版面清样打出来后,又挂在会议室里,召开专题会征求意见,集中采编人员的智慧,逐版、逐文、逐图一一反复推敲,对版面、文字、图片、编排等编辑元素,进行全方位修改、斟酌、完善,进行再优化。又分别呈送相关领导、宣传部长征求意见。经过数十次的反复修改,在汉文版全体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提前高质量完成了特刊的编辑任务。同时,蒙古文版编译、出版了16版特刊。
为了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我们委托兰州三合彩印有限公司印刷 。编辑、出版技术人员巴音布拉格、刘兰兰、阿力腾高娃亲赴印刷现场,保证印刷质量和视觉效果。
2014年8月22日,州慶盛典之日,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各界领导、当地群众,欣赏着印刷精美、版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的《柴达木日报》州庆特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我作为特刊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和报社的采编人员一样感到无比欣慰。
《柴达木日报》州庆特刊的成功出版,有效地考验了采编人员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极大地锤炼了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积累了采编人员驾驭复杂采编业务的经验。州庆特刊的成功出版,成为我新闻工作生涯的得意之作,也成为我新闻编辑工作的收官之作,因为我在次年2月正式退休了。
一个人可以创作出千万言的文学作品,但是一个人要办一份报纸是万万不可能的。回顾我在柴达木日报社工作的八年里,报社各民族、各部门、各岗位的同志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深表感谢。大家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表现出了优良的职业情怀、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优秀的个人素质。基本没有搬是弄非、污陷告状、拉邦结派等不良现象。“两报一刊”和报社工作繁荣发展凝结着大家的心情和汗水,体现出了人和事业兴的精神风貌。倒是我个人毛病很多,喜怒常常露于表,待人处事方式方法简单,工作中不可避免有缺点和不足甚至有错误,不知不觉地伤害了同志们的感情。因为工作,斥责过尉书彬、邹雄、孙丹丹等同志,甚至给大家脸色,弄得同志们很是难堪。借此机会,向多有得罪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柴达木,一个响当当的地域名字,已经成为海西州的代名词。这里隐居着腰缠万贯的富翁或身怀韬略的雅士,更蕴育着平凡人民殷实富足的生活,激发着资源开发的活力,展示着改革开放的成就。
柴达木日报,承载了我太多的光荣与梦想、辛苦与喜悦、奉献与收获。同时与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我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至今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历久弥新,终身难忘。
祝愿柴达木日报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2017年4月急就于四川成都柏树山庄书屋
作者简介:王浩,字汉之,生于1957年8月,甘肃省平凉市人。先后在平凉第三中学、格尔木市人民武装部、格尔木市政协办公室、格尔木市委办公室工作。1997年7月至2007年8月任海西州格尔木市《格尔木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2007年8月调任海西州《柴达木日报社》总编辑、《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主编。新闻专业主任编辑职称。曾任中共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青海省报纸行业协会副会长、海西州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海西州摄影协会副主席、荣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发表大量的文学、新闻及摄影作品,出版个人散文集《昆仑神韵》。平生喜文,擅长摄影,崇尚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