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作用

    邬小平 田川

    【摘 要】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应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作用”,即以加强生师互动来突出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创新教学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巩固课堂效果来突出实践教学的延伸作用、以立足综合素质来突出立德树人的主渠作用,彰显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个作用

    【中图分类号】D60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4-0066-02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P.2),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的“主阵地”。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联系新时代民办高校实际,“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2](P.34) ,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步形成了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作用”(以下简称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四个作用”)的特色项目,“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P.1)。

    一、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四个作用”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生师互动,突出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具有实效性,关键在“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需要转变教学和学习观念。一方面,就民办高校教师来说,要努力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姿态,坚持师生平等对话,理性探讨甚至争论。教师要采用形式丰富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书本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使得学生听得进去,入心入行。另一方面,就民办高校学生来说,基础差,学习动机不强,学生要在理念上从中学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大学的主动学习,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善于表露自己观点,甚至与老师争论争锋。

    思政课教师精细组织课堂教学。教学中,把学生进行分组(6-8人一组),把课堂的活动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A组B组两组学生的共同活动,分为两段,第一段由A组学生首先把新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遍;第二段由B组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发问,A组的学生回答,学生互问互答,围绕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第二部分是教师的教学活动[3](P.130)。教师根据学生的疑惑,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学实效性为评价标准,把自己对现实关注的理论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去,使理论教学能贴近时代发展趋势、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引导各种社会思潮,“教育引导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P.19)。

    (二)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首先是针对旧教学理念开展的改革活动。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出发,重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未能激发。另外,教师备课时难以跳出书本,忽略了鲜活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要着眼于发挥师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倡个性化教学。师生教学双边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学的好坏最后依據学生的获得来衡量,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要求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时以培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思考的求异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性为目标。

    创新意味着教师采用多样化的互动式、参与式、实践的教学方法。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思政课教师一直坚持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并已形成一套以互动讨论教学为主,将小品表演、讨论演讲等形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日常修身、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促进了学校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校风。

    (三)巩固课堂效果,突出实践教学的延伸作用

    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验证和外化,需要把思政课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思政课的社会实践采用“主题教育”和“课程教育”两种基本形式。“主题教育”是指按上级要求,围绕某个主题,由学院统一组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是指纳入思政课教学计划,由思政课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安排确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本项目中的“实践”,就是把上述两种基本形式有效结合起来,目的是让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政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1](P.3)。

    学生根据学院社会实践方案,参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去发现、思考甚至尝试解决现实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参加社会实践,鼓励采取小组完成方式为主(6-8人一组,名单与课堂讨论小组相同)。每组至少撰写1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开学之初老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在教学工作安排第7周前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计划书,学期末每组同学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一篇(3000字左右),同时每个小组制作课件,并配以照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在课堂做汇报讲演,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质询。

    (四)立足综合素质,突出立德树人的主渠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思政课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要在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上下足功夫。思政课教师要从自编自导自演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教学和实践活动要按照学生的能力设计,以发掘学生的潜力。

    在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学生自身实际,围绕思政课教学主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交流,乃至思想交锋,注重学生综合各种能力培养:在公众场合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训练语言逻辑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团队课堂活动时养成合作习惯:既要表现自我,又要融入集体,群策群力,以适应未来团体社会生活的氛围。

    二、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四个作用”的实际效果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突出了思政课教学的四个作用初步得以实现,各方面反映效果较好。学生普遍反映,思政课的教学有亲和力了,学生获得感增强了。各用人单位学校的毕业学生评价积极:学生思想觉悟较高,大局意识强,适应单位新岗位快。

    与此同时,在学院党工委领导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党务工作者同向同行,认真履行肩负的“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堅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5](P.688) 。 而且,还把思政课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活动,配合学校学生处,借助学校校报、广播、社团、网络,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大政方针,协助建设教室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美化校园环境,倡导校训、校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

    总之,设计的思政课突出“四个作用”项目,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要精,要管用”的教学思想,做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将成才的学习与长才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三、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四个作用”项目的创新点

    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四个作用”项目的创新,集中体现为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几个关系: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掌握教学理论的主动性,做到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的辩证统一;将领会理论知识与掌握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将学生成才的学习与长才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扬弃,增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思政课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教师既利用现代化手段,又不是单纯的机器操作工,而是教学舞台上的导演,对教学进行精心组织,巧设问题,引而不发,激疑引思。这从与学生的交谈和用人单位反馈可以看出收到了这样的效果。

    (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互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中介—客体”认识论,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关系,掌握教学手段的是人,受益的是教师的知识、方法与学生的见识、能力。

    总之,思政课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课程,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四个作用”,彰显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这在新时代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

    [Z].2018-04-13.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 ? ? ?人民出版社,2017.

    [3]马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J].社科 ? ?纵横,2009,(01).

    [4]冯刚,成黎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 ? 实践与理论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

    [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 ? ? ?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