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思维的培养策略
张本秀
摘 要:声乐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越来越丰富,声乐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还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创造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让学生能够将声乐的内外在特性统一融合,由情感出发,让思想创造,表现出声乐的最佳表演形式,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带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思维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49
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更新着教学理念,也在创新教学方法,而教授学生学会运用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学习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办法,歌唱思维是学生对音乐表演的理解和思考,作为人类的一种高阶认知活动,歌唱思维对学生的声乐长远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学会用思想和感情去唱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才能真正发挥出歌唱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通过对音乐的进一步体验分析,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个人特色的音乐作品。在我们的高校声乐教学中,一些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能将自己的演唱技巧有所提升,但还没有达到质的飞跃,在巩固声乐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歌唱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演唱技能,用歌唱思维去引领演唱表演。
1 歌唱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是主要的学习内容,虽然歌唱是以人为发声乐器对音乐的一种表达,但是会说话不代表就会唱歌,会唱歌也不等于能唱好歌,歌唱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为什么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唱会有不同的感觉,不仅仅是技艺上的差距,还有情感的融入,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挖掘,对歌曲内涵的准确的表达,这就是歌唱思维的外在表现,能够提高歌唱的品质,提高歌者的艺术修养,让听众能够产生共鸣,将歌曲诠释地更完美。歌唱思维具有几点特性:首先是其审美性,通过歌唱思维将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表达出来,从而引起听众自身对美的体验和追求;第二是情感性,歌唱艺术能够使听众从作品中体会到感情,歌唱思维主体的理解与认知越深刻,所表达的情感就越浓烈,听者能够产生的情感也会越强;第三是想象性,歌唱思维能够将演唱者带入音乐作品的氛围内,演唱者再将这种氛围通过自己的表演为载体表现出一种意境,这源自于对音乐的想象力,使音乐作品更加丰满;第四是创造性,通过歌者的歌唱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从而呈现出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表演风格,使音乐更加多样化,歌者也能通过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创造力,体现出独特的个性。由此,对学生进行歌唱思维的培养,是激发学生探寻音乐内涵的感知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思维的作用
首先,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歌唱练习,通过歌唱思维对不同的声音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辨别声音产生的动作是否准确,对自我歌唱进行校正,不断积累形成一种正确的歌唱感觉,如果没有歌唱的思维,那么学生唱歌只是简单的重复,甚至是错误的重复;其次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声音技术练习动作的质量,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歌唱技能,如果没有歌唱思维的引导,学生只是单纯地从模仿别人的声音出发,虽然可以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积累,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模仿永远是基于别人的基础而不能使自身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歌唱思维的引导,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歌唱训练,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法,并将方法巩固下来,从而挺高歌唱的水平;第三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能让学生的艺术欣赏、表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歌唱不是机械性的,更不是一板一眼的,艺术的外放与共享需要歌者与听者之间有感情的沟通,需要歌者主动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歌者对歌曲的高水平演绎,当学生具备了歌唱的思维能力,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唱歌就不再是一项负担,一种任务,而成为身体的本能,一种习惯,每当歌唱的时候思维就会同步启动,艺术情感自然流露,学生的声乐水平在实践中也能逐步提升。
3 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思维的培养策略
3.1巩固声乐基础知识,拓展音乐知识层面
思维能力并不是先天拥有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而获得的,思维能力立足于文化知识的层次,学生的知识积累越多、层面越广,对于音乐作品的把握就更加准确深入,其歌唱思维的能力也就越强,表达出的情感也越浓厚,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声乐知识基础,具有专业的声乐理论和歌唱技能,还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古今中外各种乐器以及音乐历史文化,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水平,对发散思维、锻炼思维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3.2 提高对音乐的倾听欣赏能力
要學会唱,首先要学会听。听觉是打开学生歌唱思维能力的钥匙,也是学生对声乐认识的一种基本形式。首先听音乐不是只应用听觉功能,而是要带着思想去听,要能通过听去辨别音高、音准,节奏的变化,这也是声乐学习的基本要求,锻炼听力对学生声乐基础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层次的听是要带着感情去听,体味乐曲中的情感,理解乐曲的表达,可以就同一首歌的不同歌唱家的演绎进行对比聆听,分析他们的表现形式,个人特色,各自演唱对于音乐作品的出彩之处,哪里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再思考自己该如何去表达,用什么方式去演绎,从聆听到思考再到实践,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也是歌唱思维形成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用多方法从多角度去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歌唱锻炼,动耳动脑动口,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3.3 加强歌唱实践,积累歌唱经验
活络的思维也需要实践加以验证,并且实践是思维形成的另一种源泉,如果只想不做,那么思维很可能会脱离实际,声乐学习不仅要善于思考,更要勤于锻炼,通过思考我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并且同时能够积累歌唱的经验,见多识广,行出真知,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越大,思维能力也就越强,歌唱水平进步的越快。在歌唱技巧方面,教师要以形象贴切的语言,让学生准确掌握发音、嘴型等基本歌唱方法,让学生能够通俗理解并想象自身器官的感受,打好歌唱技能基础,达到良好的歌唱学习效果;在歌唱心理方面,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不怕唱错,调动学生的歌唱热情,学生敢开口,教师才能抓取到学生歌唱的不足,进而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歌唱技巧,做到歌唱心理上的收放自如;在歌唱情感方面,旋律和用词都值得学生细细推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上的体会,让学生身临其境般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有代入感,有共鸣,才能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通过作品完成歌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做歌唱的情感示范,学生也会受到深深地触动,在这种联动的关系下,思人及己,学生也更容易掌握情感的表达方法,通过练习深化这种感觉,从而提高歌唱的质量;在歌唱创作方面,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培养歌唱思维的重要渠道,对于音乐作品的阐释,除了精准的表达之外,运用歌者自己的特色去进行再创作,是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提升,当然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必然少不了歌唱思维的运用,能达到艺术的高度,是创作者将事物、环境、心灵、情趣等意境的巧妙融合,通过思维对社会进行感知,与外界进行交流,能将听者带入自己创造的想象空间,进而引人入胜,去更好地领会音乐作品的韵致与内涵。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创造,肯定学生的优势,尊重学生的爱好,引导学生向着适合自己的歌唱方式去努力,并逐渐形成自有的歌唱风格,赋予音乐作品全新的意境和内涵,给听者带来更多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荆晶.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运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