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未来神话: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美学特征研究

    张消 夏金澍

    赛博朋克作为一种科幻题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存在于影视、小说、漫画等作品之中。截至今日,原本作为幻想元素存在的赛博朋克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幻想设定,在美学及哲学层面对广泛意义上的文艺作品起到了重大影响。本文旨在选取经典的赛博朋克科幻电影代表作,研究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嬗变的过程。

    一、赛博朋克的源流

    “赛博朋克的名称(Cyberpunk)由‘Cyber和‘Punk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来自控制论(Cybernetic),后半部分来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朋克(Punk)文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短片科幻小说《赛博朋克》(布鲁斯·贝斯克,1983)里首先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精通并且依赖电脑技术的年青无政府主义者。”[1]“Punk”原义为俚语中的“小流氓”,后作为一种表达叛逆的摇滚音乐流派广为人知,最终跳出音乐范畴,作为反对强权、揭示底层人民愤怒的象征。

    赛博朋克这一定义最初活跃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小说、美术、影视、动漫等作品的共同促进下形成了独特的科幻流派。首先在视觉艺术上,赛博朋克受到了法国漫画家墨比斯系列漫画影响,电影《银翼杀手》(雷德利·斯科特,1982)奠定了赛博朋克题材在影视作品中的视觉基调;在源流上,赛博朋克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承继了六七十年代的“科幻新浪潮”尾声;在主题上,受到菲利普·迪克与罗杰·泽拉兹尼等新科幻作家的影响,在悲观主义的基调上对人性、社会等母题进行探讨,展现了网络黑客和人工智能元素的传统侦探故事。進一步为赛博朋克风格定调的是长篇小说《神经漫游者》(威廉·吉布森,1984),书中主角凯斯是一名高超的黑客,他纵横网络与现实,获得不菲的灰色收入[2],彻底奠定了赛博朋克题材的世界观框架,即在“高科技,低生活”的社会状态下,堆叠义肢改造、仿生人、赛博空间等“近未来”科幻元素,共同构建出一个科技发达、社会内卷、贫富悬殊的反乌托邦世界。正是这些科幻元素的交相辉映组成了赛博朋克的美学大厦,本文将着重分析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基本美学观点。

    二、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基本美学观点

    (一)极致的监控:线缆与显示器

    在赛博朋克的世界观中,杂乱无章的线缆与平列排放的监控显示器随处可见,无论是电影《黑客帝国》(沃卓斯基姐妹,1999)还是《攻壳机动队》(士郎正宗,押井守,1995)都着重描写线缆和监控显示器,形成了统治者对人权施加侵占与迫害的形象,于是一个语汇精准定义了这种表现:控制论。前文中提到“Cyber”一词有控制论的含义,资本巨头通过高科技来实现对于全社会的统治,在榨干底层人民血汗的同时也罔顾人民权益,社会控制论的设定是一个反乌托邦世界观的必然选择。这种视觉表现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无线技术并不发达的20世纪80年代,科幻作家们不愿意着重描写无线技术的未来光景,反而杂乱的线缆与监控器能直观表达出威权主义的控制欲,同时也能表现出个体面对庞大机构的恐惧感;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家用电脑刚刚开始走进民用市场,大多数人对于计算机的印象还停留在庞大的运算机器上,无论是制造计算机的材料还是计算机技术都耗资颇多,设计的各种线缆和巨型显示器显然是奢靡的表现。

    (二)无处不在的绿:绿元素的使用

    在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还会经常看到横竖排列的绿色代码,凌乱的数字几乎不具备任何意义,却依然能带给观众难懂且未知的恐惧。这种绿色概念来自早期的绿色荧光单色监视器,在赛博朋克世界的早期作品中是高科技的体现,随着显像技术的发展这种单色监视器早已被淘汰,却依然留在了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隐喻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条道路,成为了未来世界的底色。

    (三)雨天、蒸汽与霓虹灯:潮湿雨夜的落寞绝望

    雨夜、拥挤的街道及扫过陋巷的射灯光束,这三种视觉要素在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也十分常见,既体现出未来世界阴森晦暗的社会气质,同时也能表达故事主角身处陋巷时的落寞心情。电影《银翼杀手》首创了这种格调,后来成为赛博朋克电影竞相效仿的对象。根据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本人的解释,下雨和灯光奇妙的搭配并非要展现角色有多落魄,而是想要通过灯光来放慢时间。在陋巷中偶尔扫过的光束会给人被监视的感觉,度日如年的煎熬感将原本正常流速的时间变慢,此时雨滴和地表时常渗出的蒸汽会将任何一种情绪放大,演员的表演总会同电影的忧郁氛围相吻合。在这种射灯光束穿过雨滴照射在人脸的氛围下,任何角色之间的交谈都是短暂的、侥幸的,为原本窒息的社会面貌增添了压迫感。

    在电影《银翼杀手》的铁杆粉丝、研究者、媒体人保罗·萨蒙耗费15年所著的《未来黑色电影》一书中,总结了7次对雷德利·斯科特的访谈,雷德利·斯科特回答了雨天和夜景的另一用途:“我们之所以决定将所有的镜头都锁定在夜间的雨天,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掩盖布景。在这一点上我确实有些偏执,我总是害怕观众会看出这部影片是在布景里拍的。”[3]在内容层面上,连绵不断的雨天成为了常规气候,展现出未来世界的工业污染对地球破坏的严重程度。因此在电影《银翼杀手》之后的诸多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会采用这一视觉要素来佐证悲观主义的未来世界。

    (四)巨型奇观与闹市陋巷:奴隶主与穷人的居所

    奴隶时代的巨型陵墓和雕像是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通过建筑物来模仿的对象。无论是电影《银翼杀手》中酷似金字塔的总部大楼,还是电影《攻壳机动队》中出现的摩天大楼,都利用了建筑语言来寻求威压感,强调统治权力的至高无上与不可撼动,并试图将威权主义的视觉冲击贯彻到底。这种建筑语言的选择大多来自于20世纪初欧洲与美国发起的大楼竞赛,二者比赛谁能建造出更高更大的建筑,同时也是当时各国大型企业资本雄厚的体现。现实中出现过的“建筑大赛”启迪了赛博朋克题材作品,通过借鉴或仿制古代巨型奇观的设计,强调现代材质与古代巨型奇观建筑语言的结合。

    另一方面,繁华都市中底层人民居住的陋巷往往是泥泞拥挤且阴森晦暗的,这种自城市中生发出来的野蛮气质正对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反乌托邦精神。高屋陋巷与航班开过街道上空的鲜明比对也就此留在了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成为经典视觉元素。

    (五)恐惧而神秘:亚洲文化与赛博空间的不谋而合

    20世纪80年代亚洲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欧美文艺创作者发出了未来属于亚洲文化的喟叹,同时由于对亚洲文化的一知半解使得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所呈现的亚洲文字常常语义不通,有着强权的压迫感,也是“沉默的螺旋”的体现。“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的传播学者诺依曼在1974年发表的《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来,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更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就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4]亚洲文化的推崇及爱好者的意见如“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到的“少数”意见,被反对亚洲文化的强权主义者所扳倒。另一方面,蕴含东方神秘主义的亚洲文化也经常作为迷幻色彩点缀在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之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社会逐步掀起“新纪元运动”,旨在追求一个摒弃异己的独立空间,这种根植于“嬉皮士文化”的运动往往被形容成“东方神秘主义与秘术的混合体,再添一点西方唯物主义色彩”。“新纪元运动”的信徒们委身于玄之又玄的神秘主义,企图对抗冰冷无情的现实社会。这种玄奥、独立、灵台清明的自我世界所表现出的带有迷幻色彩、非技术性的东方主义间接启发了科学工作者与幻想作家们。在技术高度发达的赛博朋克世界里,东方神秘主义成为了形容未来的一种方式。

    (六)賽博格元素:机械义肢与另类的进化

    赛博格,亦称赛博人、电子人、半机械人,是由英文单词“Cybernetics Organism”,即“赛博学有机体”合成而来。这个术语初用于太空事业的探索,由克莱因斯和克莱恩在1960年发表的《赛博与空间》(CrborgandSpace)一文中首次提出,其意义上是“人体部分的控制原理受药物或控制装置增强以适应非正常环境的人机系统”,后来用于指称依靠人工技术的增强型人类。在这个阶段,赛博格只是一个代指“人-机”复合体的技术概念。[5]在赛博朋克题材的世界观设计中往往会将这一词汇定义为“义体人”。

    赛博格装置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应对人类在未来的太空飞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缺氧、低温、辐射以及新陈代谢异常等等。然而随着该理论的不断深化,广大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会拿来当作机械美与性张力相结合的直观美学元素。同时催生出另一隐喻,随着有机体添加了越来越多的机械与人工装置后,人究竟还有多少能称为人的成分?随着另一种科技——人工智能的日渐成熟,人工制造的无机生命越来越具有人性,是否应该将之定义为某种意义上的人?这种有趣的悖论一直是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经久不衰的讨论内容。因此在特效技术并不发达的早期赛博朋克电影中,精妙的机械结构无法完美体现,更多地强调伦理隐喻,最具特点的便是电影《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是由真人来扮演的,无论从形象还是故事内容都侧重于讨论伦理隐喻。而当日式赛博朋克动漫崛起之后,电影《攻壳机动队》所展现的义体机械美感才让赛博格作为一种纯粹的美学元素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美学元素同时影响着更多非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大量的机械细节,成为当时日本动漫的一大亮点。

    (七)钝角原则:从带宽到衣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赛博朋克题材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动漫,在工业制成品和服饰上的设计往往会遵从现实中的一种工业设计理念——钝角原则。

    在电影《银翼杀手》中主角携带的手枪以及仿生人女主角的服装上都出现了大钝角直线勾勒的花纹。而在电影《攻壳机动队》与《阿基拉》(大友克洋,1988)中,在大型交通工具的Logo和主角们的日常穿着上都注入了钝角花纹的设计元素。

    在工业设计中,这种呈135°钝角的折角线条设计来源于电路设计规则。为了避免尖端电荷积累,在电路需要折线的位置都要进行角度呈135°的钝角设计处理。与其说这是现实美学元素在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的呈现,不如说是美学这一学科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一百多年的洗礼后逐渐认同了实用科学的设计理念。

    在衣着品味和面料材质上,赛博朋克题材作品可谓同样兼具了现实影响与影响现实。人靠衣装马靠鞍,在赛博朋克题材的世界观中也同样适用,不同阶层的人们衣着有着明显的审美区分,这种通过时尚风格来进行的视觉区别也逐渐成为了赛博朋克的美学要素之一。无论是经典电影《银翼杀手》中主角松垮的风衣与工装裤这种原本来源于“黑色电影”时代的侦探衣着,还是与之相对应的劣质皮裤与莫西干头的小流氓装扮,都来源于20世纪60至80年代嬉皮士着装风格的刻板印象。在电影《黑客帝国》中,修身风衣与大号墨镜——具有20世纪90年代质感的制服与冷漠的风格被视为赛博朋克美学在视觉元素上的延伸。随着这些作品的风靡,曾被现实影响的时尚印象又成为了新一波时尚风潮影响着现实。

    能让赛博朋克题材作品在诸多科幻题材中脱颖而出的视觉要素当属PVC材质的透明雨衣。这种塑料材质衣着原本是因为电影《银翼杀手》拍摄时经费不足的无奈之举,在霓虹映照下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远超其他材质的张力,使PVC材质衣着逐渐成为了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标志性衣着,基于这种PVC材质映射光照的色泽感,赛博朋克题材作品进一步将自发光面料、柔性屏幕,甚至荧光纹身通过电脑特效展示出来,为现实世界的时尚理念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赛博朋克美学之于今日的影响

    (一)对于时尚产业的影响

    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时常出现的PVC透明材质衣着已经在今天成为了时尚设计的重要元素。不止在T台,在民间服饰上PVC材质的衣服也被大众所接受。这背后固然有着生产力进步所带来的服饰材质变革,当然也有着赛博朋克题材作品所描绘的未来衣着风格。这种衣着风格已经明确作为富有“未来感”的视觉美学,持续创造着商业价值。反观赛博朋克所要探讨的对个人权益的争取,抵制维权主义的理念也在这种“未来感”风格中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在表达叛逆思想、提高附加价值层面,赛博朋克美学使时尚产业完成了双赢。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核能否依靠庞大的商业体系继续延续,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现实与幻想世界中敲响的警钟

    如赛博朋克衣着风格被纳入现实商业体系成为商品一样,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监控与高科技的生活在当今世界初现端倪,文艺作家们对于高科技生活的隐忧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了现实社会。如今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受众如同四十年前一样都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但这一代年轻人面对20世纪80年代幼稚的科技畅想多半不以为然,真正能让他们热衷于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是一种无奈的参与感和临场感。现实社会中的生活压力给这代观众感同身受的感觉,进而借助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的讨论来剖析当下现实生活所遭遇的困难本质。

    也正是如此,热爱赛博朋克、讨论赛博朋克、试穿赛博朋克衣着本身,也成为了当代年轻观众对于现实生活表达不满、对社会环境提出警告的独特方式。

    (三)复古主义思潮的翻涌

    赛博朋克所展现出的幻想架构与美学诉求在今天看来略显落伍甚至难以被大众接受,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与赛博朋克世界渐行渐远。人们对于现实生活越发迷茫,逐渐失去了对于未来的谈资,于是赛博朋克这一未來幻想题材又成了追思过去的道具,变成了一个“往日神话”,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未来,一个永远无法消失的过去。赛博朋克美学完成了展望未来世界的疏离、经历当下世界的熟悉、缅怀过去世界的颓唐。一个最符合当今文化现状的美学标本就这样形成了,赛博朋克题材作品也从一个曾经的小众科幻寓言变成了凝重的社会寓言,最终回归到当代文艺潮流之中。

    结语

    赛博朋克依然作为科幻题材的重要内容流传至今,成为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赛博朋克美学发展到今日也已成为当代美学的重要篇章,继续指导着影视、文学乃至时尚文化,逐渐适应当今社会认可的美学原理,继续擎造着人类文化的巨塔,展现赛博朋克题材作品独有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林潍克.赛博朋克电影三大母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1.

    [2]王旭东.高科技,低生活“赛博朋克”是世界观,还是美学?[ J ].世界博览,2019(24):41.

    [3]Paul M.Sammon.Future Noir Revised[M].Australia: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Australia Pty. Ltd.2017.

    [4]陈力丹.沉默的螺旋理论简说[ J ].当代传播,1999(4):32.

    [5]郑丹阳.西方赛博格理论与当代艺术中的赛博格[D].杭州:浙江大学,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