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媒体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

    黄楚新 朱常华

    【内容提要】近年来,数字媒体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其研究领域也拓展至信息技术、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等学科,国内学界业界诸多学者在数字媒体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论文,对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目前国内数字媒体研究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思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技术 ?大数据 ?智能媒体 ?媒体融合

    数字媒体是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载体,它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至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①中国数字媒体研究始终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今广泛应用的数字媒体技术大部分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研究早期,2004年冯广超先生的《数字媒体概论》、刘清堂等人主编的《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张文俊的《数字新媒体概论》等论著较为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数字媒体的定义、数字媒体技术的产生、存储与传播特性及未来发展趋势。②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在信息技术革新浪潮下向数字媒体不断升级,衍生出了新媒体、自媒体、智能媒体等新型媒介形式。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其研究领域也拓展至信息技术、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等多种学科,国内学界业界诸多学者在数字媒体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论文,对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目前国内数字媒体研究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思考。

    一、中国数字媒体研究的现状

    (一)数字媒体的定义

    数字媒体作为专业术语,是在数字化技术不断推进与传统媒介研究交叉的学术领域中产生的,其定义不仅受到计算机技术应用型研究者的关注,更影响着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200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期刊文献中对数字媒体的定义进行梳理,发现中国学者对数字媒体概念的探讨主要以本土为导向:有学者曾指出新媒体与数字媒体表述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并将数字媒体的本土产业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勾联在一起,较为本土化、相对局限;③肖永亮教授将“数字媒体”描述为:“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④早在2007年,有学者指出数字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融合,具体表现在媒体融合与行业融合两个方面。在传统报业、广播电视业以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领域所发生的数字化革命,其最终的目标都指向融合。无论未来的整合性媒体采用何种平台,融合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⑤

    (二)数字媒体研究深受信息技术影响

    本文重点对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梳理。通过以“主题=数字媒体”并且“主题=技术”为搜索词与“主题=数字媒体”并且“主题=艺术”,对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分别筛选出3638、3649条文献,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成为数字媒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2005年分别仅有28、17篇,而到了2019年则达到617、685篇。此外,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19年的研究,将检索词设置为“全文=数字媒体”或“全文=中国数字媒体”,共得到13979篇文獻。如果对以上文献进一步进行检索,搜索词设置为“全文=互联网”或者“全文=新媒体”或者“全文=媒体融合”或者“全文=自媒体”或者“全文=智能媒体”,能够检索到10403篇文献,即全年涉及“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媒体融合”“智能媒体”的研究文献占到中国数字媒体研究文献的74.4%。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数字媒体研究,“互联网”“新媒体”“智能媒体”成为数字媒体研究的重要关键词,同时,媒介与技术、艺术的交叉融合成为数字媒体研究的新方向。

    (三)中国数字媒体研究横跨多学科

    从文献的论题来看,目前数字媒体研究选题涵盖的学科领域包括: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高等教育、文艺理论、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等,其涉及的领域横跨文、理工、艺术等学科学系。研究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五个类型: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媒体对新闻生产、分发及互动等传播效果的影响;结合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编辑出版学审视数字媒体在普及应用过程中的社会伦理、出版版权等相关问题;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角度探析数字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化路径;从戏剧影视及美术设计学的纬度分析数字媒体与艺术的联结及具体实践;从专业人才培养及高等教育的视角,聚焦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

    (四)中国数字媒体的主要研究和观点

    1.关于中国数字媒体研究的观点

    数字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息记录、处理、传播、获取的过程,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⑥庞大的网民群体使得数字媒体技术的受众广泛铺开,其传播过程及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都成为了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探讨热点。

    (1)数字媒体新闻生产成为持续关注的焦点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迫使传统媒体在新闻生产理念、流程、编辑方式等方面面临挑战。一方面,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对策入手,有学者基于对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 News和国内搜狐新闻的比较,发现新媒体推出采编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新媒体的成熟,但其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⑦另一方面,从新闻生产的参与和内容生产的具体问题角度进行分析,有学者认为随着数字媒体的逐渐普及,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扩大,“公民新闻”“公民记者”应运而生,自下而上的新闻生产模式得以建立;⑧在此趋势下,公众参与新闻生产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新要求,诸如编辑思想上要形成数据意识,策略上要重视“聚合”与“推广”,形式上要有创新意识,但同时编辑规范也面临了新挑战:如何平衡用户数据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分歧、如何坚持新闻品质维护新闻报到的客观性等问题。

    (2)关于数字媒体传播效果的探讨不断深化

    随着数字媒体的广泛运用,传播信息的媒介形态也更加丰富多样:数字报纸、电子书、博客、在线音乐、短视频等。国内学界业界针对不同数字媒介形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类型数字媒体的传播效果的探讨得以不断完善、深化。有学者发现,数字媒体时代高度专业化、组织化的传播主体,正在向组织化传播与自组织化传播共存转化、单方面的传受关系向交互关系转化、分隔式传播渠道向整合传播转化;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就数字媒体对阅读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究,发现数字媒体的内容具有来源丰富、信息量大、使用方便、与将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等特点,但其可信度有待提高;⑨有学者针对数字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通过意见表达,在网络平台上能够聚合相似意见并形成即时的群体意见,同时还能通过裂变式传播效果快速将网络一致性意见转化为一致化的社会行为,给社会治理带来潜在的巨大挑战。

    (3)数字媒体新闻伦理规范及隐私保护问题受到关注

    近年来数字媒体引发的新闻伦理问题、版权维护纠纷及隐私争议事件屡见不鲜,国内学界业界提高了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度。有学者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数字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伦理体系进行了探索,从道义论、功利主义和美德伦理三个层面提出,将社会责任、人本主义和美德原则作为数字新闻伦理体系的三个核心观念支柱;⑩有学者通过对目前数字媒体新闻伦理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了学科建设较为滞后、研究范式过于单一、基础理论框架不清晰等问题;11有学者以脸书(Facebook)5000万用户数据信息遭窃取事件为切入口,提出社交平台、个体及政府机构三方应共同参与到数字媒体隐私保护的格局构建中。

    (4)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成为研究热点

    庞大的数字媒体应用前景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由于数字媒体交叉学科属性较强,对于人才的专业培养也要求将计算机科学与艺术设计学相融合。因而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几所重点院校的调查后发现,各高校在专业设计和培养定位上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主要可分为偏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及偏向艺术设计方向两大类别;有学者从招生对象与颁发的学位、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等纬度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从2000年起国内百余所高等院校都顺势开设了数字媒体类专业,但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完善,仍缺乏一个将技术和艺术资源相整合的完善体系;为了顺应不断发展的数字信息技术,有学者对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提升专业的交叉与整合。12

    (5)数字媒体研究中心逐渐铺开

    随着中国高等院校不断加强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完善和建设,我国各大高校新闻教育媒介实验室布局已逐渐成形,形成了“新闻实验室+媒体+技术公司”的合作模式;13同时全国各地政府也依托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搭建数字媒体研究中心,全面推进数字化进程。根据目前现有的数字媒体研究中心及机构,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数字媒体融合实验室,第二类是数字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经济、艺术等跨学科实验室,第三类是创新实验室。数字媒体发展初期,1998年组建成立北京交通大學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研究中心,其研究领域定位数字媒体信息处理,主要包括图像或视频编码与传输、数字水印与数字取证、媒体内容分析与理解等多学科领域。发展至2010年后,数字媒体研究中心对于数字媒体与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融合关注度提升。比如,2013年依托于山东大学组建的高校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学科创新平台,教育部批准建设数字媒体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国家数字内容创意产业战略需求,在文化创意与数字内容再现、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媒体内容分析与服务等方向开展先导性创新研究,有助于文化和科技、创意与技术的深入融合。数字媒体研究中心逐渐成熟大大促进了中国新闻教育专业化、新闻传播技术数字化的有机结合。

    2.关于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探讨

    数字媒体作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媒体,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加速迭代。相较于媒介本身理论化的研究,近年来学界业界更集中于数字媒体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1)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研究不断推进

    2020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6年,互联网作为数字媒体得以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成为数字媒体研究绕不开的话题。有学者着眼于数字媒体融合发展与变化,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生态环境变化与演进,强调传统媒体应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来推进融媒工作,以实现各种媒介资源优势互补,14实现功能的相互渗透;但数字媒体发展之快无形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监管制度上的漏洞和滞后性,有学者对当前国内数字媒体内容监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反思,针对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数字媒体内容监管变革的具体策略,特别强调要尊重数字媒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创新数字媒体内容管理的原则;15此外,业界也对数字化浪潮下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进行探讨,提出通过拓展多媒体产品和业务以实现跨媒体扩张,同时积极推进融媒体运营,进行全媒体转型。

    (2)人工智能、5G技术成为数字媒体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数字媒体具有传播者多样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交互化、受传者个性化等传播特点,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及应用的广泛兴起,数字媒体的优势得以发挥并不断发展。有学者结合数字媒体的变革与进化,提出全球新知识模式获取、技术进步产生与生产率的提高将持续深入影响媒体领域的发展,但以人为中心进行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媒体基本逻辑不会改变;16此外,有学者关注“互联网+”“智能+”“5G+”等传媒新业态和新产业,指出基于云计算技术,打造以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为核心的新闻云采编系统,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作品的形态。

    (3)关于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的探讨

    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界业界对于数字媒体技术在设计艺术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持续关注。有学者从数字语境下传受信息方式的变化入手,从视觉形式、视觉思维、视觉媒介等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探究;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高校传媒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带来冲击,有学者基于近年来国内外传媒艺术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传媒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新思路,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传媒艺术范畴下的学科和专业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等建议。17

    二、中国数字媒体研究的问题

    (一)多元学科割裂化,数字媒体研究理论体系不完善

    由于数字媒体研究的学科基础涵盖多学科领域,诸如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媒介形态的不断进化,其研究基础正在不断拓展。信息技术为新闻业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学科交叉的现实需要,也为新闻媒体研究建立了跨学科的问题背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等学科则成为数字媒体研究运用于实践不可忽视的学科领域。但正由于这种多学科学系的理论交叉,使得建构数字媒体研究基础理论框架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在具体研究时学者们往往是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来展开,不同学科的议题类型之间探究相对独立和割裂,而数字媒体研究必须回答的几个核心问题:研究基础理论有哪些,核心议题是什么,核心议题如何展开,研究系统的理论框架应该如何构建,目前学界业界尚没有系统的、公认的回应。

    (二)研究内容个例化,缺少整体性学理建构研究

    数字媒体研究是建立在数字媒体技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具有强应用导向;再加之其自身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导致数字媒体研究陷入只能从实际案例、社会现象中发现个案,再运用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反思和解释,从而总结规律和经验的固定逻辑中,很难从学理的角度对实践进行预判和指导,研究滞后。目前,大部分数字媒体研究都集中在微观层面的案例分析、中观层面的行业规范与人才培养层面的道德研判。这种个案的反思批判如果缺乏代表性、科学性及普遍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层面理论的抽象总结,难以实现学科体系建设的系统整合深化。尤其是数字媒体作为交叉学科,强调媒体融合和开放创新,其研究更应打破以往的隔离和陈规,建立更开放、更广泛、更高效的研究范式和学科体系,为数字媒体新闻实践提供更高效、更智慧的支持。

    (三)数字媒體符号化,对媒介传播属性的研究较少

    数字媒体的内容和形态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下不断扩充,随着自媒体、人工智能、智能媒体等新媒体进入大众视野,数字媒体自身的媒介概念逐渐被淡化,成为了一种媒介更新迭代的时代符号。近年来,大部分学者会选择将研究议题置于数字媒体大环境下,但只是将其作为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简要提及,而真正挖掘数字媒体发展的媒介新特征、新趋势的有价值的研究却不多见。此外,由于数字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属性,数字媒体研究易出现工具化的趋势。尽管数字媒体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若仅沦为一种各行各业实现创新的手段和工具,那么就消解了数字媒体原始的传播属性,也局限了其作为不断发展中的媒介的传播潜力。

    三、中国数字媒体研究的趋势

    (一)泛媒体化媒体形态逐步形成,媒体全面融合将成为数字媒体研究的重点

    5G技术赋能万物互联,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5G时代极大促进了“线下”社会向“线上”转移,尤其在经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转移趋势加速,急需更多的专业人才、更多的资源。这一强需求促使媒体将与大数据、智能化和物联网等技术更加广泛地与产业功能在数字化层面实现结合,数字媒体的“泛媒体化”趋势日益凸显。在此趋势下,单独某一种数字媒体的传播特征或运用场景研究的价值,已无法满足万物互联及“泛媒体化”的媒体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媒体全面融合将成为数字媒体研究的大方向和核心议题: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新媒体与智能媒体如何融合,融合的传播效果如何,如何进行效果最大化,媒体全面融合能适用于哪些媒体场景,如何应用等问题,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应用领域都会有不同的回答。而目前技术发展促使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数字媒体研究着眼于媒体全面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这种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反作用,更多地从媒体融合的自身发展特性及应用需求出发,对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所反思与指导。

    (二)打破跨学科隔阂,数字媒体研究议题更加多元

    数字媒体研究是一门融合工科、文科、艺术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相较于新闻学其他类型研究,其综合性、整体性更加突出,研究要求也更高。因而,数字媒体研究不应只关注局部,纵向挖掘某一学科领域,更应开阔视野,放眼整体,打破跨学科的隔阂,在形成自身完善的理论体系基础上,融合多学科的研究逻辑和基础理论,以多角度、跨学科的视角和思维来审视数字媒体发展现状、分析数字媒体发展的问题、研判数字媒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媒体与媒体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进行新闻生产的媒体实践主题不断泛化、多元,普通用户、新闻从业者、AI机器人都能够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加工与传播过程中,这也给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意味着数字媒体研究的议题会进一步泛化,比如在推进数字化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与城市治理领域的融合程度、效能评估等问题;当人工智能走进普通的家庭场景中,媒体与人的联结和影响会更加紧密而深刻,这会产生何种新的媒体效果等,随着数字媒体研究的深入,未来还会涉及到更多的学科领域,但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国数字媒体研究中仍是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方向。

    (三)搭建完善的理论体系,数字媒体研究更具学理价值

    构建数字媒体研究理论体系,推进数字媒体研究发展,需要兼顾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化研究与适应中国媒体环境的应用化研究。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的科学化研究需要厘清数字媒体研究的学科属性与学科范畴,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传统中融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美术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多元研究范式。另一方面,应用化研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立足于中国媒体环境、新闻事业体制、媒体运作机制等本土情况,结合信息技术与媒体融合的最新发展实践,集合科学化研究和应用化研究的研究需要,搭建完善的数字媒体研究理论体系,为学科的学理研究及应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在此过程中,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态度,也要积极借鉴西方数字媒体研究的科学范式,不断学习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以解决本土的数字媒体发展问题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让中国数字媒体研究更具学理价值。

    注释:

    ①新浪科技.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EB/OL].https://tech.sina.com.cn/it/2005-12-26/1947802987.shtml,2005-12-26.

    ② 刘宇驰.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D].复旦大学,2012.

    ③闵大洪.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J].Internet信息世界,2001(12):78-82.

    ④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05):62-64.

    ⑤彭兰.关于数字媒体内容管理体系建立原则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7(11):12-18.

    ⑥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2020-09-29.

    ⑦常江,杨奇光.新媒体新闻生产的编辑标准与伦理规范——基于对BuzzFeed和搜狐新闻的观察[J].青年记者,2015(19):44-46.

    ⑧朱春陽,黄筱.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媒发展若干核心问题的思考[J].新闻界,2012(24):3-7.

    ⑨黄晓斌,林晓燕,刘子明.数字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02):53-56+119.

    ⑩常江.规范重组: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伦理体系建构[J].新闻记者,2019(08):37-45.

    11季为民.数字媒体新闻伦理研究的新观点、新问题和新趋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4):31-37.

    12马兆峰.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新闻界,2010(03):166-167+170.

    13栾轶玫,何雅妍.融合技能 ?智能素养 ?价值坚守——多元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变革[J].新闻与写作,2019(07):34-42.

    14许志强,李海东.“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融合及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出版,2015(20):47-51.

    15匡文波.论中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体系的创新[J].国际新闻界,2007(11):31-35.

    16许志强,王家福,刘思明.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媒体变革的思考与未来媒体进化[J].电视研究,2017(11):37-40.

    17孙为.“互联网+”环境下传媒艺术教育模式探索——以南京艺术学院省级实验室“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为例[J].传媒,2017(03):79-81.

    作者简介: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常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