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者对话

    丁善辉

    能够读到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部智慧经典,源自2018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聆听刘教授的《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讲座。当听说他列举的案例大多出自《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时,我马上在网上淘了一本,慢慢“啃”了起来,而且一读就是两年,连续读了四五遍。书中对66个心理现象及规律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内容涵盖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层面,在结构体例上都是以客观实验、经典故事或问题场景引入,以浅显的文字、精要的阐述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剖析,读起来犹如与一位智者进行交心,一些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应对策略,在简明的表述中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我竭力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推荐给同仁和朋友,我们经常会就其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及其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交流。

    一、似曾相识的场景呈现让人身临其境

    书中列举的66个心理效应主题都不是凭空想象或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根植具体的教学情景、实验现场或工作、生活场景,读者不知不觉中会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自然而然地与作者一起思索、追问、剖析其中隐含的心理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和办法。在首篇文章《U形记忆——系列位置效应》中,语文老师让一个学生背诵前一节课学过的课文《匆匆》。背诵课文对这个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一件事,他刚背了开头几句就忘了,半天挤不出下文来。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又兴奋地、嘴巴像上了膛的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把最后一句给背出来了。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总是数落学生“课前不下功夫”“不努力学习”,学生有时候也抱怨自己“记忆能力差了,费了很多精力却不见效果”。读了这个章节之后我才明白,“学习材料各部分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才明白“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对“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内容”的记忆干扰是一种心理现象,进而懂得“系列位置效应”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在《教育无小事——蝴蝶效应》章节中,作者引用西方的“丢失一个钉子导致亡了一个帝国”的童谣,并列举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的“蝴蝶效应”,揭示了“教育无小事”的深刻道理,让读者油然而生“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的哲思。

    二、睿智贴切的效应诠释让人心领神会

    一般意义上,心理问题的阐释总是比较抽象,有时读者甚至被一些晦涩难懂的心理专业术语搅昏了头。《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涉及的66个心理现象或效应的剖析,摒弃了心理学专业术语的烦琐解读,作者带着读者回顾自己曾经的教育教学场景,引导读者走进平时的学习生活,陪着读者观察身边的事物或现象,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接受了心理效应的抚慰,悄无声息地受到教育和熏陶。书中提到的“马太效应”源自《新约马太福音》中主人给仆人不同银两引发不同的效果,进而产生“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的“马太效应”启示。如何理解“马太效应”与教育教学的内在关联,我一开始很是茫然。作者用漫画《成名以后》、爱因斯坦的名言、某老教授的小孙女在他文章后乱涂引发众人高论以及劳动模范在获得荣誉后外出“传经送宝”等进行例说,睿智地揭示了教育教学中“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马太效应”现象。

    三、润物无声的心灵对话让人恍然大悟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犹如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似乎时刻坐在苏格拉底的“麦田地头”捡拾屬于自己的“那串麦穗”,进而对日常工作中一些挥之不去的教育教学问题产生顿悟和觉醒。作为教师发展中心的研训员,我们经常深入学校、课堂开展教学工作视导,难免会遇到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教学常规执行不力、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纠正是个艺术活,这一直困扰着我。当我读到《拆掉屋顶还是打开天窗——留面子效应》这一章节时立即醒悟。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叙述道: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用“拆屋顶”还是“开天窗”的生活琐事,说明白话文得以通行源自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文字的争论。比较白话文与罗马文的推广与通行,当然白话文要容易得多,白话文才逐步推广使用。作者接着借用查尔迪尼等人研究的“导致顺从互让过程——门面技术”,阐明一般情况下人都有给对方保留面子的心理倾向,这种现象称作“留面子效应”。受此启发,我分析自己严厉斥责那些工作懈怠的教师但效果不佳的原因,似乎就是忽略了教师强烈的自尊心,没能很好地参详“留面子效应”的教育价值。之后,我再到基层学校开展视导工作,总是随身带着身边一些优秀教师的学习笔记、备课教案、作业批改记录等,每当遇到个别不认真的教师,我就把这些资料给展示出来,也不忘叮嘱“不是要你也做到这样,但你可以尽可能做得更好一些”。也许是“留足了面子”或榜样示范,往往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推己及人的反思运用让人如释重负

    刘儒德教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代序》中表示,他的团队试图用最浅显、生动、有趣以及鲜活的案例来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或法则,以此激活教师既有的知识经验,并从心理教育层面完善、建构教师的育人素养,在立德树人工作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人文的教育行动自觉和良好的教育效应。收执这部心理学知识经典,我总是以推己及人的心态品读每一个“效应”,把作者列举的案例、剖析和对策建议与工作中的类似点进行观照,在场景叠加、情境融合、事件类比中力求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我在布置工作或检查工作的时候,借鉴“超限效应”给学校或者同事适度予以“工作留白”;在学科质量监测之后的对策建议中,受“沉锚效应”的启发,把原先的“基于参考数常规三项平均目标”参照变更为“基于课标的常规三项底线目标”参照,提升学科教学目标的底线要求;借鉴“头脑风暴效应”,在一些重要工作方案的研究或者征求意见活动中,不设框框、不评好丑、广开言路。令人难忘的是在一次教学视导中,某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平铺直叙,师生交流顺风顺水,教学过程没有丝毫疙瘩,但课堂教学现场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参与学习活动。课后,这位教师振振有词:“那些学生从来不爱听!”我似乎感觉到这些孩子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遭遇“习得性无助”才形成了“对课堂的绝望”。我围绕这一心理效应与该教师进行了交流,她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根本原因,诚恳地接受了我的意见。

    手头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直置于我的案头,工作中遇到解不开的“结”、迈不过的“坎”,我都会向这本书请教,在阅读中品悟效应,在比照中选择策略,在实践中检验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