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

    潘彩勤

    摘 要:信息协同过滤方式的特点在于技术的应用、功能的丰富和交互的便捷,而在信息协同过滤技术覆盖下,能够全面的将信息服务进行匹配到个性化的需求之中。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信息协同过滤如何应用到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文章从技术、需求和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提出了在服务模式的实施策略上,应当围绕“个性化”来进行设计,从而将信息协同过滤嵌入到完整的服务之中。

    关键词:信息协同过滤;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图书馆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各层读者需求及细分,传统的模式无法实现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完善现有的信息服务模式,在内容和功能上进行整合与再细分,提供更加完善和系统的个性服务。这种背景下,信息协同过滤系统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其能够体现读者的定位和差异化需求,以个性化的推荐优势指导信息服务工作。

    1 信息协同过滤概述

    随着现代信息的多元化和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日益丰富,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然而,馆藏资源的丰富会导致读者在信息检索时检索步骤繁琐,需要输入多个关键词才能确定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更有甚者检索结果并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协同过滤是将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优化,将精准的信息服务匹配到个体需求之中,为读者营造一个有个人特色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1.1 信息协同过滤方式的特点

    信息协同过滤是为了满足差异化读者需求所进行的技术层面的推荐系统,其核心特点在于能够有效的将需求和信息之间搭建互通渠道。这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便利性,增加了读者友好度,不但能够有效的满足读者需求,同时深度挖掘了读者的潜在需求,个性化程度明显,是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发展所趋。

    1.2 信息协同过滤的主要方法

    信息协同过滤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应用主要在于需求满足、信息推荐和服务优化几个层面之上,其主要方法包含了“模版法” 、“分类法”、 “预测法”等几种,以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满足为核心,不单单是在图书馆已有的信息基础上寻找相似读者,更需要以“关键字词”、“搜索习惯”、“结果使用”为蓝本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来完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1.3 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协同过滤”的必要性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提出是为了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将图书馆资源信息匹配到每个读者的需求中,通过分析读者的兴趣、习惯,推荐给读者相关信息的喜好预测。现阶段,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效能不尽如人意,有必要引入协同过滤系统技术,将信息推荐嵌入到读者需求之中,从而提高个性化的综合效能。

    2 基于信息协同过滤的个性化服务的模式分析

    基于信息协同过滤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是指系统在分析读者喜好、职业、兴趣、检索资源类型等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读者需求的信息,将系统中满足该信息的资源向读者进行推荐。而通过信息协同过滤结束,能够有效地针对个体需求进行分类和处理,按照个人的需求来进行匹配和快速处理,具体如下:

    2.1 技术层面下的服务模式

    在信息协同过滤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做到需求分类、分析和整理等,在技术条件不断优化下,将信息服务的自适应性、可调整性、可延展性均做到很好的实现。例如,美国俄列冈州立大学图书馆应用的SERF(The System for Electronic Recom 2mendation Filtering)系统,便做到了将信息进行过滤推荐,匹配读者的现有需求并进行挖掘,预测相关需求和未来需求,分析非结构化的复杂对象,值得借鉴。

    2.2 需求层面下的服务模式

    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变化。因此,需要技术引申到需求层面,利用信息协同过滤技术来优化现有的服务模式,这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发散性功能,避免了单一类别的需求进行重复计算和提取,也能够将更多具有关联性的信息进行推荐,在即有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匹配上有着良好的把控。

    2.3 管理层面下的服务模式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需要良好的环境支撑,而在信息协同过滤技术的应用上,读者可以直接快速的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获得准确的信息,这不但满足了其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图书馆功能的不断完善。现阶段,多数数字化图书馆对于人才和技术上的统筹规划缺乏,这就无法支撑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因此,需要从管理层面入手,将科学管理的要素嵌入到现有的服务模式之中,例如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专用软件嵌入常态化工作、服务信息专人对接等,从而全面的优化管理来保证信息协同过滤的实现,进而打造更为完善的服务模式。

    3 基于信息协同过滤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

    基于信息协同过滤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需要围绕“核心技术”来进行总体规划,进而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环境:从资源整合到终端服务均需要实现和读者的良好沟通和协作,真正的嵌入信息协同过滤的手段和方式,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提供图书资源的高端服务,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3.1 个性化需求模块建立,信息协同过滤内容实现

    在全面应用信息协同过滤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读者的个性需求,从信息协同的技术手段、应用方式、数据流转和信息推送等层面去进行客观评价,这需要分析读者需求的不同权重来进行假设,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总结归纳,透过大部分读者的偏好、习惯、需求分类的权重分析来看,将比较相似的关联性信息进行分类并使之形成数据库,在模块化的工作组中加深读者需求的挖掘和預测。

    3.2 完善科学管理体系,匹配优质服务模式

    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的前提是引入科学的管理体系,将信息协同过滤嵌入到服务流程之中,重组“需求—服务—终端—用户”之间的渠道和网络。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服务的流程管控制度,尽可能的为每个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专属信息共享空间,从而将读者偏好、信息空间、交互过程、需求挖掘等服务内容融入到完善的体系中,而后依照需求的属性来进行分类,同时配备专业的管理员进行优化和数据分析,进而为个性化信息服务做好基础工作。

    3.3 建立有效信息采集机制,创设互动服务内容

    图书馆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就需要广泛获得读者层面的具体需求并将其分析,而利用信息协同过滤能够有效的在读者群中找到特定用户的相似用户,从而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机制,这是从主观转为客观的思维转变,而如何获得更为细化的读者需求并将之进行预测,这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层面很难达到。因此,需要通过交互“信息流”的服务内容来获取用户需求,进而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提供支撑。

    4 基于信息协同过滤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施策略

    现阶段,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和集约化,很难能够有效的满足这种差异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嵌入信息协同过滤的方式来满足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将需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来指导服务的优化,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推动信息协同过滤的应用模式创新,从而保证技术功能匹配下的服务效率重构。

    4.1 资源整合趋势下的个性服务呈现

    图书馆所涉及到的资源项有多种,如社会资源、高校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物力资源等,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实现很好的整合并应用,那么势必能够在整体上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而信息协同过滤的应用也需要大量的资源才能够实现,基础设施、技术人员、数字化资源等是信息协同过滤推荐功能实现的基础,不但要满足读者的基础需求,对于不同的个性化需求需要在发展中获得支撑,不同读者的差异性,如图书偏好、使用习惯、阅读时效等,这些复杂的需求要保证信息协同过滤能够全面覆盖并进行衍生,这个差异化的服务是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撑和整合才能够予以实现。

    4.2 信息协同过滤下的应用模式创新

    信息协同过滤的功能实现一定要关联到具体的读者需求分析之中,因此,数字化图书馆一定要保证针对读者实际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保证推送的信息是安全,然后将信息系统过滤方式转化为符合实际读者需求的应用模式之中来进行使用,而不是只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读者偏好、习惯和类别划分能够更有效地满足读者需求。

    4.3 技术功能匹配下的服务效率重构

    信息协同过滤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较多,但是在学术领域中并不是十分广泛,这就需要数字化图书馆更好地理解其功能的实现模式。例如AMAZON使用推荐软件对读者曾经购买过的书以及该读者对其他书的评价进行分析后,将向读者推荐他可能喜欢的新书,但是在功能使用初期推送了很多垃圾信息并引起了读者的反感,随着算法更新的精准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在大数据环境下AMAZON能对每一位顾客购买过的东西进行精确的分析并找到其高度感兴趣的关联读物,然后因人而异地提出合适的购买建议。而数字化图书馆同样需要精准的对其进行定位,在计算过程中纳入更多的客观数据和分析算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5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协同过滤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效能。透过信息协同过滤的功能性,把读者需求分类到个性化需求中,满足读者的需求和阅读兴趣,使得系统和读者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分析发现,嵌入了信息协同过滤的在服务定位层面能够围绕差异化的读者需求来进行工作,趋向于每一位读者而非某一类需求,这也是未来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图书馆发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左素素.基于智能过滤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6,(3):80-84.

    [2]张颖.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16,(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