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荣华教授微传
金荣华,出生于1936年,1949年由上海迁居台湾。曾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毕业后曾于美国加州大学和墨西哥学院任教。1972年,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邀请回台北担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先后担任中国文化大学系教授、主任、研究所所长,同时创办台湾中国口传文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并担任理事长。现任中国文化大学董事、中国口传文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代表学术著作包括:《禅宗公案与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与故事分类》,《民间故事论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六朝志怪小说情节单元索引》。
作为一位民间文艺学家,金荣华教授以民间故事研究及故事索引编写为学界所熟知,在他埋首民间文学研究的三十余年中,一直致力于推进台湾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首位在台湾高校中开设民间文学相关课程的学者,并积极为两岸民间文学民俗学交流奔走。为此,金荣华教授的好友应裕康先生贴切地称呼他为“台湾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耕耘者”①。2016年2月,我前往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学习,期间选修金教授的比较文学课程,有幸与这位仰慕已久的学者有了进一步交流。尽管时间尚短,但在课前课后的点滴相处中,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越过书本,变得亲切起来。金荣华教授对学术的专注、对民间文学的赤诚、以及对人生的旷达,都让我记忆深刻,获益良多。
一.学贯中西,奠定比较视域
金荣华教授学贯中西,既有丰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亦受西方文化的浸润。金荣华教授193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49年随外祖母迁居台湾后,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就读,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毕业后,金荣华教授前往法国巴黎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前往美国、墨西哥等地大学任教。1972年,金荣华教授回到台湾,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任教至今。比较文学的基础与游历诸国求学的经历使金荣华教授对文化的交流性与共享性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因而他早年致力于中外交流史、敦煌学、文字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真腊风土记校注》、《中韩交通史事论丛》、《中泰交通史事论丛》、《敦煌学概要》、《敦煌吐鲁番论集》、《敦煌俗字索引》、《韩国俗字谱》、《元杂剧中之异体字整理》等书,金荣华教授学识之广博,志趣之广泛,可见一斑。
贯通中西的专业根基造就了金荣华教授在民间故事研究方面的显著特点,即善于通过故事文本的比较,寻找其中“不合理之处”——也就是故事流传到不同文化背景地域时产生的“瑕疵”,以此追寻故事源头或传播路径。《〈定婚店〉故事探析》一文就是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同一类型故事的对比,依据男主人公想要杀害他命中注定的妻子这一矛盾点,将故事源头追溯至印度,因为只有在古代印度,社会地位的差距才会带来如此大的压力迫使人铤而走险。在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中,金荣华教授强调故事的交流性与变异性,进一步透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流变的线索,其相关论文主要收录在《禅宗公案与民间故事——民间文学论集》及《愚公移山山还在——民间文学论集》两书中。
对金荣华教授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的博学多识,这也是一起上课的同学们的共同感慨。当我们在课堂下讨论时,不少同学总是提起金荣华教授为我们讲授宝卷故事时的清晰生动,连细枝末节都叙述得十分清楚,不需要借助讲义,就将故事鲜活呈现于我们眼前,让人倍感倾佩。确实,课堂上金教授总是引经据典,他强调比较文学的方法重在寻找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用多学科的眼光看待文学,并且以丰富的案例为我们剖析,尤其以民间文学文本为重。无论中西,皆能信手拈来,详细解读,甚至于历史、美术、音乐等其他领域,也同样娓娓道来,指点一二,将文化内部潜在的线索清晰呈现。在我看来,这种“超凡的记忆力”源于金教授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广阔的研究趣向,是他多年苦心钻研的成果。
二.苦心孤诣,专注民间故事
金榮华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期间,一次与丁乃通教授的偶遇,使他与民间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三十余年时间里,他潜心于民间文学领域尤其是民间故事的研究,并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引起两岸学者的广泛关注,推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发展。
在丁教授的鼓励下,金荣华教授开始了对民间故事类型和情节分析的钻研,他继承了丁教授的学术遗产,又对相关概念作了新的阐发。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故事类型中“MOTIF”这一概念,金荣华教授提出用“情节单元”一词替代“母题”,以防止“母题”一词在中文语境下产生的歧义。金荣华教授将情节单元解释为“故事中小到不能再分而又叙事完整的一个单元”,并进一步指出:“所谓情节,是指在生活中罕见的人、物或事;所谓单元,就是扼要而完整地叙述了这不常见的人、物或事。”②,并且对情节单元作了动态与静态的区分。当然,“情节单元”并不能完全涵盖“母题”,但“情节单元”概念的提出是对民俗学界的一大理论贡献,引发了诸位学者对“母题”涵义的讨论与修正。
此外,金荣华教授认为情节单元和故事类型是民间故事的基础,指出情节单元是以事件为主进行内容分析,类型则以故事结构为主,因而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类型的划分就成为比较故事研究的基础,是民间故事的“目录学”。依据AT分类法,金荣华教授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分析,先后编纂了《六朝志怪小说情节单元分类索引》、《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国历代笔记小说故事类型索引》等书,所涉及的内容基本涵盖了自古至今有书面记录的中国民间故事,为中国民间故事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资料,极大地方便了从事民间文学的研究者们,其贡献不言而喻。在此过程中,金荣华教授指出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及叙事方式的差异,以及前辈所涉故事材料的限制,已有的故事类型中难免有不周到之处,因此他在编写时,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合理修订与更改,同时兼顾故事的普遍性,使故事类型索引更符合中文语境,以此提升索引的利用率。
通过故事类型索引的编写,金荣华教授串联起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线索。尽管成就颇丰,但是编写索引的过程枯燥而繁琐,不仅要熟悉浩如烟海的故事类型,还要熟读每一个故事,才能对故事本身做出相应分析。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为主要材料编写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例,此书的最终成书虽然只有四册,却耗费了金荣华教授27年的时光。从1986年开始编写这一索引以来,金荣华教授的床头始终放着一本故事书,那是他每一日需要分析的材料。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才换来金荣华教授著作等身的成就,而他甘守寂寞对学术专注认真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一路向前。
三.躬体力行,注重调查采录
金荣华教授对民间故事的专注还体现在对故事文本的采录上。故事类型的分析重在对资料的掌握,此外,口头性与变异性作为民间文学的突出特征,使得金荣华教授深刻认识到民间文学“没有标准本”,“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再创作”,因此,口头文本的搜集与整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1987年,金教授组织了当时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的学生,对卑南族进行故事采录,成果以《台东卑南族口传文学选》出版,由此开启台湾民间文学专业采录的先河。此后,金荣华教授又多次组织团队,先后前往台湾各地采录当地的故事、歌谣等,出版了《金门民间故事集》、《台北县乌来乡泰雅族民间故事》《澎湖县民间故事》《台湾桃竹苗地区民间故事》《台湾花莲阿美族民间故事》《台湾赛夏族民间故事》《台湾汉族民间故事》《台湾卑南族民间故事》《台湾鲁凯族民间故事》等故事集,开始系统性地对台湾民间故事进行采录。金荣华教授主要从地域和族群两方面入手,进行针对性地采录,希望采录范围能够覆盖整个台湾,以求完整呈现台湾民间文学状况。
资料的占有是研究的前提,因此如何采录和整理所得故事就会极大影响资料的价值。金荣华教授认为“民间故事是流传在民众口耳之间的,文字的写录,只是记下它在某时某地经某人之口出现的内容,并不妨碍故事本身继续在民间的流传和演变。文字记录是有助于民间故事之传播的,但那是传向社会另一环境中以阅读为接收资讯主要方式的群众。所以,由口说耳听的语言转为以眼睛看视之文字,其间差异,在转换过程中,是要有所拿捏的。”③在多年来不间断地采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搜集和整理方法。金荣华教授注重对讲述的“忠实记录”,注重讲述现场的语境问题,以保存讲述者原意和讲述风格为原则,一般在现场有录音,并且逐字逐句翻译和记录。金教授还注意到民间故事作为讲述活动在生活中的立体性,每一则故事之后,都附上故事讲述人的资料,以及采录者和整理者的资料,在《高屏地区鲁凯族民间故事》《乌来乡雅美族民间故事》两个故事集最后,还附上了民俗调查实录,更为完整地呈现采录现场和过程。最为特别的是,金荣华教授还为每一则故事做了情节单元和故事类型的分析,并细心列在末尾,极大方便了研究者的使用,这在国内也是独此一家。
同时,金荣华教授认为讲述者才是文化的主人,而作为采录者的学者只是一个记录者,因此对讲述者抱有极大的尊敬,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们在采录时,一定要以尊重讲述者为原则,讲明来因,取得同意。在书出版后,金榮华教授都会将书和照片寄给讲述者,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金荣华教授说“这个东西我们只负责采录,书是用他们的材料来做的,他讲的东西不是我们的,我们要讲明这些东西是属于他的,所以我们就把谁讲述的、谁采录的,都写清楚,当然时间和地点也要写上去,这是它成为一个学术资料的必要条件”。
四.教学相长,致力两岸交流
金荣华教授对治学与教学都秉持着同样的态度,即开阔的眼界和专注的态度。1986年,金荣华教授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讲授民间文学,这也是台湾各高校中首次开设相关课程。此后三十多年来,金荣华教授致力于民间文学学科的建设,培养了六十多位博士、硕士。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外,金荣华教授还编写了《民间文学概说》、《中国民间故事与故事分类》等教材。金荣华教授认为教学应以引发学生兴趣为主,方能维持后辈对民间文学的喜爱,因此他提倡授课与教材编写都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时常鼓励学生多出门走动,去田野采录故事。此外,金荣华教授致力于推动两岸民间文学的交流,他创立台湾中国口传文学学会,每年举办“海峡两岸民间文学交流会议”,并且时常提携后辈,鼓励年轻学者参加会议、发表文章。如今,台湾各高校中教授民间文学课程的老师,大多出自金荣华教授门下,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的课程体系中,金荣华教授和他的弟子们开设有多门民间文学相关课程,俨然成为了台湾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研究的中心。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与金荣华教授有限的几次接触中,就能感受到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极致的细致与认真。尽管已近八十的高龄,头发全然花白,但只要上课,金教授总是精神矍铄,始终站着为同学们授课。金荣华教授对学生的关怀也体现在课余,无论是否为本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前来交换的陆生都一视同仁。他通过赠送书籍等方式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特别是以多学科、跨文化视角和开放性的思维看待学术研究。与其他老师不同,金荣华教授总是恳切地口吻教导我们不要每天埋头学术,应该多出去走走,开拓自己的视野。2015年金荣华教授来北京参加“亚细亚民间叙事交流会”,给负责的同学寄回机票时,还随信附来一张感谢的短信,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也让人倍感亲切,足见金荣华教授素日对学生的平易近人。
动笔写这篇文章时,我思索再三依然难以下笔,担心我浅薄的笔力无法再现我心目中这位可敬的学者、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前辈。这一篇随笔也许显得过于琐碎,但正是从这些细碎小事中,我更为深刻地体会到金荣华教授待人处事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并为之而深受感动。不用我再做任何注解,金荣华教授自己评价《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工作时所说的话语便是对标题所引用诗句的最好回答:“真的没有什么自豪的感觉,唯有一点得意之处,就是确实看完了这些书。不满意的地方倒是还有许多,最不满意的是看的故事书还不够多,最好再给我更多的时间,在我床头再放一本故事书,再让我看到更多的故事。因为故事是很有趣的,你会发现人类的思想原来这样活泼,天下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讲法,而同样的事在生活中处处如此”。
注 释
①应裕康:《金荣华:台湾民间文学的耕耘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61-63页.
②金荣华:《“情节单元”释义——兼论俄国李福清教授之“母题”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4页.
③《金门民间故事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7年,第4-5页.
杨之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