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享烹饪坊的可行性分析

    彭彩 何炜健 黄美仪 敖卓俊 曹靖雯 麦泳愉

    摘 要:“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近年来,高校逐渐出现了以“共享理念”为依托的烹饪坊。提供便捷的共享服务,最大限度地节省校园资源,有效应对井喷式的外卖市场需求,是共享厨房的意义所在。然而,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时代背景下,餐饮服务领域出现了新兴的业态,推动烹饪坊的优化升级是高校创建烹饪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共享烹饪坊,大学校园,创新性发展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65

    基金项目:该项目为广州工商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j202013714104)。

    1 共享烹饪坊的提出

    何为高校共享烹饪坊。高校共享烹饪坊是在高校建立的集创新、分享、娱乐一体化的烹饪社区。高校共享烹饪坊基于丰富在校师生的校园生活,为大学的在校师生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烹饪厨房的理念,师生们可以享受在此与朋友们烹饪午餐、晚餐,享受烹饪带来的快乐。早在2017年8月湖北大学的食堂开设了共享厨房,受到了当地学生的好评。由此看来,高校共享烹饪坊的兴起并非偶然[1]。它是结合了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诞生的新型产物。它的使用价值跟利益价值植根于高校又不仅仅在于高校。

    2 高校共享烹饪坊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2.1 高校共享烹饪坊是打造平安校园的新支撑

    当下,高校宿舍的小电器随处可见,网购潮下,学生们购买的电器五花八门,其中不少属于高校宿舍违禁电器,特别是“三无”电器对高校宿舍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我国高校宿舍因用火用电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靠学校常规排查收效甚微。基于现实,高校共享烹饪坊一方面可以将没收的小电器进行集中检测,符合标准的排上用场,另一方面可以为住校师生提供一个“大展身手”的平台,师生们可以自己烹饪喜爱的食物,一举两得。减少宿舍内违规电器的使用,为平安校园建设保驾护航。

    2.2 高校共享烹饪坊是创新校园文化的新途径

    高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大都习惯于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社交,这种社交方式的局限性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显现。线上社交的便利性让我们减少了肢体语言的表达,甚至减少了很多日常行动。而且,虚拟世界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很容易让刚接触社会的年轻人迷失方向,这对高校文化建设是极为不利的。高校共享烹饪坊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僵局,因其促使社团活动以及班级聚会等校园活动从常规的模式中突破出来,通过个体之间的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譬如,学生在聚会中共同的完成一顿属于集团的晚餐,不再低头沉浸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這一活动过程给予大学生更多机会去提高自己,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更好的相处。除此之外,高校可以把校规校训融入高校共享烹饪坊的建设当中,通过实践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且颇具创新性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2.3 高校共享烹饪坊是助力学生成才的新舞台

    有别于课堂教学的传统育人模式,高校烹饪坊既有家的味道,又能提供很多学习的素材。从课堂的被动吸收转移到烹饪坊的自主发挥,从教室的有限空间转移到烹饪坊的无限欢乐,开启了快乐大学的新篇章。将高校共享烹饪坊的概念引入校园的另一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前沿发展的产物和新时代下社会发展运行的机制。这种模式有以下两个优点。其一,学生在使用共享烹饪坊时给予的反馈实际上对企业管理运行模式所作出的思考。与此同时,负责此项目的学生团体通过收集和分析高校学生对共享烹饪坊的评价,摸索出企业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基本模式,培养商业思维。其二,高校共享烹饪坊是共享经济和“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将高校共享烹饪坊引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新业态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出现的新鲜事物,感受其运营模式和管理策略,培养创新思维,争取在“挑战杯”和“互联网+”等大赛中取得佳绩。共享烹饪坊作为学生的生活园区、创业平台和学习乐园,是助力学生成才的新舞台。

    3 高校环境中对共享烹饪坊的需求

    3.1 年轻的学生团体是强大的流量基础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团体,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对新鲜事物都乐于尝试,出于对烹饪的猎奇心理[1],大学生团体便成为高校共享烹饪坊强大的流量基础。大学生能够通过共享烹饪坊分享自己制作的食物,从烹饪当中寻找乐趣。另外,大学生生活丰富,聚会多,高校共享烹饪坊能成为大学生聚会的绝佳场所,场地租赁费用合理,借此项目能够增进同学间的感情,满足学生的情怀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能力。

    3.2 高校管理间接地促进学生对烹饪坊的需求

    据调研前问卷调查显示,63.5%的同学非常愿意尝试高校共享烹饪坊,30.66%的同学表示如果情况允许,其他同学都去了的话,也会愿意尝试自主烹饪,5.84%的同学不愿意尝试自主烹饪。由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共享烹饪坊的出现都抱有期待并愿意支持与尝试,在共享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万物皆可共享,共享经济用于高校烹饪坊中,满足了学生个性化与情怀需求,提高高校的运营效率,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间的联系,高校共享烹饪坊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共享经济模式以及模板,学生在体验自主烹饪的同时,也能感受高校共享烹饪坊的运营模式,学习并探究,深入了解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给大学生培养创业创新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及经验。

    大学生的课余需求以及学校对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限制,催生了共享烹饪坊的产生。共享烹饪坊提供安全的场所,普及安全意识,提供干净实惠的食材以及齐全的厨具,满足学生想要自主烹饪的欲望,同时解决了另各高校头疼的安全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共享烹饪坊的前景广阔。

    4 高校共享烹饪坊的新构思

    4.1 平台搭建

    为了项目的顺利运作,以广州工商学院花都校区(简称“广工商”)为试点,设立了具有工商学子校园文化特色的“好家味”共享烹饪坊。其微信公众号“GGS共享烹饪坊”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让在校师生无忧预约使用共享烹饪坊,不受时空限制,从而提升师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感。“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

    微信公众号“GGS共享烹饪坊”采用简洁的功能设计,首页仅设置了左右两个主按钮的布局,分别为“线上预约”和“评价及建议”。当客户点击首页左按钮的“线上预约”时,公众号后台将跳转至已设置发放的问卷平台,有预约需求的客户可随时通过问卷设置的内容,实名制填写并上传相关信息即可,如班级、姓名、学(工)号、联系电话、预约时间段等。如对烹饪坊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者,可点击首页右按钮的“评价及建议”,于跳转的问卷网页问题填写框处提供宝贵的想法。以上所有数据的收集,均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即时推送至负责人手机上,届时审核确认后将以短信的形式通知预约申请人。

    鉴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此平台的搭建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具有沟通成本低、操作障碍几乎为零的特点。

    4.2 运营模式

    “好家味”高校共享烹饪坊项目的设立,旨在服务于该试点的师生群体。项目的初期拟在试点内进行实践,后期将根据市场需要,把“好家味”共享厨房的理念拓展到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及其他高校,进一步解决高校用电安全与师生自主烹饪需求之间的矛盾。

    此外,所有收费项目包括食材费、租用场地费等,均由合作伙伴(校内饭堂)进行定价和收取,项目组仅对其行为拥有监督权和最终解释权。

    4.3 管理模式

    “好家味”高校共享烹饪坊,以广工商校内授权管理的饭堂为支撑平台,并与之共同管理。项目组方负责客户线上预约的接受与安排等一系列事宜,饭堂方则负责食材与场地的提供与管理。两者互相协调,共同合作,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日常的琐碎开销,也能进一步保障食材源的新鲜度和安全度等问题。

    此外,为了提升顾客的体验感,烹饪坊仅接受已通过公众号预约申请的师生客户,并在同一时间内限制最多两批顾客使用,每批顾客约4~8人。顾客在烹饪的全过程中,还可享受工作人员提供的诸如安全保障等优质服务。

    当顾客在烹饪区完成烹饪、品尝区用餐结束后,还需履行对相关区域环境进行必要清洁的义务。若经前台区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不符合或无清理,将要求其重新进行清洁,否则将限制其日后的预约服务。如有损坏厨具、恶意破坏用餐环境的顾客,将按照相关物价与学校相关规定对其提出赔偿或处罚。

    4.4 营销策略

    “好家味”充分利用大学的地理位置、客源定向、竞争对手少的优势,始终坚持更为优质的服务。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为预约提供便利,并定期进行公众号运营更新,如发布高质量推文。在维系原有顾客的基础的同时,發展潜在客户群体,并结合每个时间节点(节假日等)进行宣传。此外,通过问卷系统的后台,定期对顾客的预约时间需求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不断调整服务策略,并开设积分优惠系统,VIP月卡、年卡等服务,以维系顾客和回笼资金。

    随着直播经济的兴起,主播也成为正式的职业,“好家味”可依托网络自媒体等直播平台,和校园自媒体者合作,在共享烹饪坊举行校园美食博主等自媒体宣传活动,扩大网络影响力,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在节假日举办相关活动,邀请体验者参加共享烹饪坊举办的寻味家乡、大胃王、班级团建、生日DIY等系列体验活动,并设置抽奖,以扩大曝光度,吸引潜在消费者。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和品质生活。未来,将基于无人化这一卖点,主推个性化和健康化的生活品质,避免快餐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动手创新能力。另外,可打造深夜食堂等模式,吸引学生于晚间时分边制作食物边畅聊,创造一个释放压力及情感的场所,于营销策略方面做到创意创新。

    4.5 功能设计

    为了找到产品的定位,以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功能成本规划为依据,设计共享烹饪坊的创新性功能[3]。“共享”是共同分享,“烹饪坊”是煮食的场所,它不专属于个人,而是所有人在预约成功后均可使用的地方。因此,与传统的餐饮业相比,高校共享烹饪坊有着以下全新的功能:

    4.5.1 自由选择烹饪工具

    共享烹饪坊内配备有灶台、微波炉、电磁炉、洗菜池、碗筷等各种厨具应有尽有,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烹饪需求,饭堂菜品有限,长期使用一样的饭菜,学生容易产生厌食;若自己动手,可满足个性化需求,且更安全卫生,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4.5.2 提供烹饪聚会、娱乐功能、思念乡味的场所

    一方面,学生长期在外求学,可能会思念家乡的菜肴,有时还会因思乡心切而郁郁寡欢。共享烹饪坊则提供了如家一般的厨房环境的同时,也“间接”提供了中国各大菜系的食谱书籍,为满足学生寄托对家的思念之情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共享烹饪坊还是休闲娱乐聚餐的自助场所,学生会,社团,班级,宿舍聚餐等都可以在这里增进友谊。

    4.5.3 发展扬烹饪文化

    烹饪坊给高校带来了烹饪文化。师生通过实践,加强了厨房烹饪的体验,促进其对烹饪艺术的创新。烹饪坊将在特殊的节假日举办家乡菜烹饪大赛等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弘扬家乡饮食文化,创新家乡美食。未来,也极有可能在高校内设立相关烹饪专业。

    5 结语

    总之,高校共享烹饪坊是基于高校的校情和新时代的需求所诞生出的产物,它符合学生们的基本需求与利益,为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贡献出一股新的力量,并且它还拥有着无限的市场潜力等待着更多企业来发掘。在互联网+的经济模式影响下,高校共享烹饪坊的影响力和品牌营销都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它极有可能成为共享经济下的一支突飞猛进的奇兵。互联网+高校共享烹饪坊是共享经济进步与发展的一个代表

    高校共享烹饪坊的存在不仅减少了学生在宿舍用电的安全隐患,还满足了学生对于家乡味道的怀念,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生活技能跟动手能力。高校共享烹饪坊将会开创出崭新的食堂模式,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共享经济下的高校烹饪坊在未来会成为高校的主流文化之一。

    参考文献

    [1]裴潇雨.共享厨房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2]吴双.互联网+餐饮的模式衍化研究报告[D].浙江工业大学,2017.

    [3]孟宏宇.“创新扩散”视域下中国林改信息传播研究[R].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