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爱刚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教育模式和非专业化的团队。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并依靠及时有效的网络危机干预机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6-0070-03

    一、网络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教育方法创新力度不足

    大学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三观”教育,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即“三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即“三德”教育。它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基础,具备独特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它通过教育者讲授书本知识及自身经验以达到受教育者认知的目的,如上课等方式。如今许多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然滞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未能真正与网络相结合,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然采用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就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滞后和创新不足。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仍过于单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网络宣传教育模式单一、内容单调,忽略学生主体性,宣传效果欠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新時期、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手段的一种创新,目前宣传模式还比较单一。”[1]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仅是将传统教育内容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教育方法从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变成了利用网络媒体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导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部分宣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不相吻合,与学生没有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都不强。

    (三)高校网络舆论机制还不成熟,校园网络安全监督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政治理论以及党和领导人的重要思想为内容,但是在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仅仅以这些内容为宣传教育内容是不够的。当前,互联网技术日益全球化、普及化、便捷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网络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就容易使得部分好奇心强的大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这些不良影响的侵蚀,从而导致大学生缺乏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

    (四)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虚拟化、间接化,缺乏直接的心灵沟通

    网络的出现促使部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甚至在课堂上沉迷于网络之中,浏览网络信息,形成网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淘宝、美团、支付宝、微信等成了今天大学生的日常活动阵地,大学生成天遨游在网络世界中,部分大学生互相见面之后,在现实聊天中不能够产生出在虚拟世界中那种情感,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交流中出现了障碍。例如:在宿舍中,甚至出现了彼此触手可及但依然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来谈论一天发生的事情。由此以来,部分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逐渐淡化,相互之间缺乏心灵沟通。

    (五)部分大学生的个人道德意识与责任感缺失

    由于受到技术方面因素的限制,各大高校无法对网络有害信息进行技术上的甄选和屏蔽,这就使得一些分辨力、自制力不高的大学生可能滋生负面的思想,不能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间接宣传一些不良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个人道德规范意识,降低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感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不符合道德要求或者责任感缺失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而在网络中,一个人的行为很难让别人知道,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背离网络道德要求的趋势,肆意抨击、言语随意放纵,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双重人格。

    二、网络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完善培训机制,建设一批高素质的网络宣传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2]只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过硬,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一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者应认识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3]二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干部及教师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三是各大高校应竭尽全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四是各大高校应不断组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干部及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学习等,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夯实理论基础;五是建立健全教师业绩考核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网络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互联网育人的功能,服务于今天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平台,使网络成为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还应在各自官网增设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红色基因”、时事热点等特色专栏,“打造网站—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互动式网络交流平台。”[4]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注重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所宣传的教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实践。

    (三)加强高校舆论网络危机干预机制,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安全监视力度

    高校应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不断完善网络危机防范与干预机制。一方面“高校需要强化监管机制,建立一整套严格的信息审查与发布程序,并时时跟踪监控,加强对网络信源与信道的监督和管制,防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 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对学生在网络上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应做出有效反馈,针对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予以说明、解释,同时应加强网络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和矛盾进行“疏导”。

    (四)要积极组织各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活动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弱化、情感淡化、人格扭曲、行为失范等。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校园文化建设二者充分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积极举办一些活动如:“品读古代经典、传承红色文化”的朗诵比赛、师生关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交流活动等,这样就能够达到师生间以及学生间沟通互动的目的。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应该在校园信息栏中多张贴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符的宣传内容,这样大学生长期在这种信息的影响下,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素质,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五)加强大学生个人道德意识、责任感和自律意识的培养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大学生个人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更应该加强网络道德与法治教育。一是加强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开设相关课程;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虽然传统道德与网络道德不同,但又有许多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次,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高校应增设与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相关课程,如开设计算机信息伦理课等。” 二是探索开发建立优秀网站;各大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尽快建立一批质量较高的网站来为大学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作用,加强大学生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王国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 ? 对策[J].世纪桥,2011,(12).

    [2]陈艳,徐庆官.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 ? ?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

    [3]王艳.网络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 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3,(2).

    [4]王朝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 ? 策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6).

    [責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