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课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探索
鲍卫志
摘 要:篮球运动是初中体育课程中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项目。在初中篮球课堂教学中,主要进行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教学与传切、掩护、中锋策应等基本战术的运用。实践证明在篮球课堂教学中从学有乐趣、练有方向、赛有形式、评有依据四个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构建学生活力健身的篮球平台,可以有效提高篮球教学的生产力,实现篮球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篮球课;学、练、赛、评;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2-00-02
终身体育就是要学会自主健身,而自主健身离不开相应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学练与掌握是自主健身的保障。以下将从初中篮球课堂学有乐趣、练有方向、赛有形式、评有依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构建篮球学、练、賽、评一体化课堂,为学生的篮球健身提供有力支撑。
一、学有乐趣
学有乐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需求,体现内容新颖、形式有趣。学有追求,在篮球技能学习时要质疑本源,理解运动技能的动作原理,并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帮助我们对运动技能进行分析研究,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会并尽快掌握运动技能。
(一)内容新颖适切
篮球基本技术运、传、投都有规范的术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编内容的表述形式,如原地运球可以叫“如影相随”,行进间运球外号“凌波微步”,行进间上篮戏称“天马行空”,中锋策应可谓“左右逢源”,称谓不同,实质一样,但给学生的却是新颖有趣的感觉,吸引学生乐于体验,积极参与到技能学习中去。
(二)学习主动有趣
在篮球实践教学中,教师优美的动作示范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在经历动作体验后,发现运动技能并非那么容易掌握,那怎么才能学得更快更好?就需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向教师请教,借助同伴力量,直至学会运动技术。变化运动技能学习形式,如行进间传接球学习,可以采用四角传球、传球接力,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中享受传接球乐趣,不自觉地学会了运动技能。
(三)质疑本源探究
运动技能有其独特的动作结构,运动技能形成有规律可循,在篮球技能学练中,要激发学生质疑动作原理,主动探究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如行进间右手高手投篮,为什么很多学生在练习时步法与手法不协调,导致行进间多走一步违例,少走一步不完整。经过探究得出:在动作的开始时左脚在前迈步的同时,右手将球向前按拍;接着上右脚一大步持球,左脚一小步腾空跃起,右手举球进行高手投篮,整个过程就很流畅,身法自然,兼具美感。
(四)信息技术助力
篮球很多技术动作是连贯的,尽管教师的示范很漂亮,但有时依旧无法观摩清楚,这就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我们学习。在学习传切配合战术时,将完整的视频进行慢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同伴传球的刹那,接应队员在摆脱防守切入的动作是精准匹配、遥相呼应的,为切入上篮进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练有方向
练有方向,是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体现主动锻炼,勤于反思。练有方法,在运动技能巩固阶段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根据练习内容进行有机选择,练无定法,但要得法。
(一)强化运动技能
运、传、投就是篮球的核心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运动技能,可以是单个技术的重复练习,也可以是组合技术的综合练习。如在行进间运球后传球练习,提高技术之间的整合,满足篮球运动的要求;模拟比赛状态下的运动技能强化练习,如在积极防守对抗条件下进行变向运球,既可以提升变向运球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运球难度,促进运球能力的增强。
(二)提高专项体能
体能是参与篮球运动的基本保障,篮球运动特点就是快速多变,有一定的身体对抗,所以要提高速度力量专项体能,以促进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在篮球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趣味性强、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训练,以缓解体能练习带来的身体压力与不适感。如听音乐变速跑、变向追逐跑、变式平板支撑、跳起打板接力等。
(三)学会自主锻炼
学生在篮球课堂上要善于自我管理,主动学习,自主锻炼,以求单位时间内锻炼效果最佳。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情况,是全力以赴,还是敷衍了事,最后导致的学练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致力于培养体育骨干,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实现统一管理与自主锻炼相结合,为课堂的主动运行提供保障。
(四)坚持同伴互助
温故知新,有伴同行,篮球技能练习需要同伴互助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单个运动技术如行进间运球,同伴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学习他人长处补己之短,完善自己的运球技术;战术配合更需要同伴互助来完成,如掩护配合,在同伴的掩护下才能持球突破,摆脱防守开始进攻。
三、赛有形式
赛有形式,是学习内容的运用与拓展,体现机会均等、公平公正。赛有层次,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篮球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比赛,提高每位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一)个体技能展示
学生在学会了篮球技能后都有展示自我的内心驱动,在初中篮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如个人技能挑战赛,直线往返运球比快;定点投篮比准;行进间上篮比动作规范,让每名学生都有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往往每一名学生出彩的瞬间都会让他爱上篮球运动,并给他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自信和勇气。
(二)群体赛中运用
篮球技能学练的目的就是要在篮球比赛中运用,才能发挥运动技能的价值。一个突破防守后行进间运球上篮,完成一定进攻距离的成功得分,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如传切配合战术的熟练运用,在比赛中既能发挥团队作战的作用,又能提高进攻得分的成功率,是学生钟爱有加的战术首选。
(三)赛事组织形式
不让每一名学生只做观众,不参与比赛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场地条件、学生水平进行有机分组,在不同的时段与空间有学生自己参赛的乐园。如传接球比赛,可以是3~4人/组,在半场区域内进行传接球,一组经历同伴6次传接球没被对方断球,便可得1分,如此往复。学生在比赛的情境下提高了传接球能力,为进入正式的半场三对三比赛奠定了坚实的技能基础。赛事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和需求进行男女生投篮对抗赛、半场三对三擂台赛、个人技能挑战赛等,满足学生运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比赛形式才是正确的选择。
(四)赛事条件保障
學生在篮球课堂上进行教学比赛必须有相应的条件保障,才能赛而有序,赛有价值。时间的保障体现在相对固定的分组,在课前就已经完成,尽快进入比赛状态,避免临近比赛再来分组,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场地条件保障体现在场地相对固定,实行区域自治,有时要根据上课班级数灵活变化,可以采用淘汰赛、分组循环赛;安全保障则体现在教师要提醒学生合理运用技术动作,注意自我保护、相互保护、文明参赛。
四、评有依据
评有依据,是学习效果的评估与促进,体现过程参与,纵向进步。评要及时,引导学生向美向善,篮球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运动技能的学练水平、比赛的参与程度、学生运动后的满意表情呈现出来。
(一)知识理解掌握
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有赖于相关知识的铺垫与理解,如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要求第一步大,是增加攻击距离,第二步小,是动能转化为腾空向上的势能,为最后的投篮进攻做好准备,这就需要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空中投篮时,篮球向后旋转可以提高球的稳定性,一定的出手角度可以确保篮球在空中的弧度,是投篮命中的保障。在篮球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来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篮球运动中的问题;通过提问动作要领来知晓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既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理解。
(二)技能熟练运用
篮球运动技能的熟练与否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判断出来,既要看学生单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根据学生在比赛中技能的运用场景,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有一个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在初三体育加试中的往返运球上篮,需要学生在运球、投篮技能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快速完成的能力,充分体现技能的熟练运用。只要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自己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教师就要肯定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
(三)比赛参与程度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参与就是成功的开始。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竞赛时,心情是愉悦的,身体是充满活力的。篮球课堂教学比赛时,既要看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又要看学生在教学比赛中技能的运用,学生脸上的笑容与汗水是学生心甘情愿参与的最好见证。
(四)体能促进增强
体能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同样篮球运动需要体能的支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身体状态进行体能方面的评价,如往返跑速度、耐力、身体柔韧性等。通过个性化评价,挖掘学生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潜能,激发学生专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实现篮球运动助力健身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初中篮球课学、练、赛、评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学是练的基础,练是学的巩固;练是赛的保障,赛是练的检验;学、练、赛是评的内容,评是学、练、赛的促进。学生在学、练、赛、评四个教学过程中,掌握了必备的篮球知识,学会了相关的篮球技能,在比赛中体验篮球的乐趣,从而为篮球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学校的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
[2]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3]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4]董翠香.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