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的几点思考

    何玮珂

    摘 要:为响应和落实国务院关于“标准信息公开”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工程建设标准的出版工作,努力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实践,围绕“打造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平台”“标准配套衍生物的整体策划”“提前布局团体标准”三个方面谈了谈新形势下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标准出版 标准信息公开 知识服务 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不论是高速公路、铁路,还是水利、机场、港口、房屋建筑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科技发展,标准先行,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工程建设标准的保驾护航。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经过70余年发展,目前国家、行业、团体和地方标准已达7000余项,形成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它不仅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城乡统筹领域,而且还涉及水利、电力、石油、化工、交通、铁路、航空、民航、机械、林业、纺织、船舶、信息、能源等各個领域中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对于我国4000多万工程建设工作者来说,工程建设标准是他们工作中必须或应该执行的技术法规,也是人手必备的工具书。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综合管理工作,国家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地方政府、行业学协会等负责工程建设标准的具体发布实施工作。[2]全国有数十家专业出版社负责其所在行业的工程建设国家、行业、团体和地方标准的出版工作。

    一、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工程建设标准具有权威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且工程建设的从业人员众多,所以工程建设标准的销量也非常可观。每年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达数千种,出版码洋数十亿元,出版利润达到数千万元。不少专业出版社还专门设置了独立的部门来负责标准及其配套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工程建设标准也已成为一些专业出版社的支柱性板块。目前,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面临如下新形势。

    1.标准盗版的冲击

    图书盗版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既危害了图书市场繁荣,又严重损害了作者、出版社和读者的利益。工程建设标准因其销量大、定价高,一直都是盗版的首选目标。激光照排和扫描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盗版的门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缩短了盗版的传播路径。各种工程建设标准在线上、线下被随意复制和传播,工程建设标准的发行数量受其影响,近年来销量下降明显,已经损害了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发行的正常秩序。

    2.政策调整对标准出版的影响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标准化领域的改革也进入到深水区,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关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标准信息公开要求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部分提到“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授权批准发布。免费向社会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文本”。

    2016年8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意见的通知》(建标[2016]166号)中提到“完善已发布标准的信息公开机制,除公开出版外,要提供网上免费查询。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必须在政府官方网站全文公开。推荐性行业标准逐步实现网上全文公开。团体标准要及时公开相关标准信息”。

    2017年2月3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推进国家标准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到“健全促进国家标准公开的机制和措施,及时向社会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文本,分阶段向社会公开推荐性国家标准文本,进一步增强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确保社会公众能够便捷地获取权威的国家标准信息”。

    2019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令第711号)第二十条中提到“主动公开信息包括: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2020年4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建办[2020]35号)中提到“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信息,由标准定额司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公开”。

    (2)标准信息平台不断涌现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指出“完善标准信息咨询服务,优化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加快标准信息服务研发和平台建设,面向政府和市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目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各种标准信息平台也不断涌现,诸如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开发的“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开发的“中国交通运输标准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网”,石油工业出版社开发的“石油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开发的“建设标准在线服务网”,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国标书库”,等等。

    二、新形势下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标准文本线上线下的无序传播持续冲击着工程建设标准板块的出版发行秩序,工程建设标准相关政策的调整,也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专业出版社既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标准的纸质出版工作,又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思考、积极布局、主动谋变,探索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的新方向。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工程建设标准的出版工作,努力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实践,围绕“打造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平台”“标准配套衍生物的整体策划”“提前布局团体标准”三个方面谈谈新形势下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的思路和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

    1.全力打造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平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鼓励社会力量开发手机客户端软件,整合标准信息资源”;“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标准宣传、培训和推广工作,开展技术服务”;“建立标准综合信息化平台……实现智能化检索、实施案例剖析、关键技术推荐等深度信息化服务;及时公示标准信息”;“要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经常性的标准培训,纳入执业人员继续教育、专业人员岗位教育和工人培训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对传统出版行业的持续冲击,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3]依托行业背景开展专业领域知识服务已成为各专业出版社探索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4]各专业出版社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利用工程建设标准自身特点,以及出版渠道优势、专家优势、知识组织和后期服务优势,全力打造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平台。

    各专业出版社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模式为抓手,以内容资源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打造知识服务生态圈为目标,通过开展知识服务把有价值的标准知识以服务的心态提供给用户,来满足用户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需求,并努力实现从标准的内容提供商向标准的知识服务商转型。各出版单位应充分利用自身專业优势,策划制作多样化的数字产品资源(如标准音视频、标准培训、专家答疑等)来打造内容壁垒,增强用户黏度和忠诚度;应组建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开展运营、推广和销售工作来打造运营壁垒,快速响应并解决用户的各种诉求,提高平台的门槛和竞争力;应完成从“项目”到“平台”、从“平台”到“网站”的转变,开展传统出版与数字平台的内容互相哺育、互引互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

    标准知识服务平台既可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如人民交通出版社开发的交通运输标准平台就成了交通运输部购买服务对象,交通运输部每年拨给平台一定的运营管理资金,平台作为交通部标准信息公开的窗口,宣传、推广标准知识;又可作为开展知识服务的全媒体平台,可以开展诸如:①标准在线阅读,②标准智能检索,③标准版本对比,④标准规范微课堂(标准知识大讲堂),⑤专家答疑(标准咨询服务),⑥标准配套资料下载,⑦标准培训(在线直播录播),⑧标准配套图书推介,⑨标准相关技术、产品服务,⑩知识社区等服务,进而最终发展成为出版社的支柱板块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点,成为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展示窗口。

    2.开展整体策划,大力拓展标准配套衍生物的编辑出版工作

    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GB/T 50844-2013)中明确将“标准衍生物状况(即是否有与标准实施相关的指南、手册、软件、图集等标准衍生物在评价区域内销售)”作为标准实施状况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出版标准衍生物也是促进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以及标准的配套衍生出版物一直都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标准出版组织的重要利润来源点,[5]这也是标准出版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鉴于工程建设标准专业性强,对专业技术和贯彻执行力度要求较高,且标准条文多为原则性规定,内容高度概括,因此有关标准的释义、理解与应用、宣贯实施类的配套衍生物都有较高的出版价值。各出版社通过开展标准单行本的编辑出版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从标准立项编制时即可前期介入)、作者优势(通过标准的编辑出版与作者建立信任基础)、进度优势(第一时间掌控标准的出版进度,有利于标准配套衍生物同步出版)。为避免标准免费公开后,标准出版发行的利润下滑,各出版社应抓紧提前布局,按照“分析特点、深度挖掘、形成合力、打造内在体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整体策划,围绕重点标准打造短期(以标准宣贯培训为主)、中期(以标准应用详解类为主)、长期(以标准为纲的精品工具书为主)的立体出版模式,把打造具有标准规范特色的系列配套图书体系作为标准板块新的增长点,实现标准规范出版工作的全面转型,进而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提前布局,大力开拓团体标准的编辑出版工作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6]。这就意味着团体标准将纳入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我国的标准化体系最终将形成“强制性标准守底线、推荐性标准保基本、行业标准补遗漏、团体标准搞创新、企业标准强质量”的格局。[7]

    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文强调推进政府推荐性标准向团体标准转化,原则上不再组织制定推荐性标准。政府标准批准部门要按照《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全面清理现行标准,向社会公布可转化成团体标准的项目清单,并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主动承接可转化成团体标准的政府标准。

    综上所述,团体标准将是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的重要方向,也是工程建设标准板块未来码洋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方向,是我们可着力拓展的重要业务方向。初始阶段,可能这些团体标准并不会给出版社带来很大的利润,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深信,随着团体标准品种的不断壮大和逐步走向市场,势必将改变原有的工程建设标准的出版和销售格局。因此,各专业出版社更应该尽快提前布局,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努力开源去承接更多的团体标准出版工作,使之成为标准板块新的增长点。

    三、结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新时期的新变化势必对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又给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各专业出版社应紧密结合工程建设标准的特点,一方面积极配合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信息技术实施突破,策划制作多元化、多形态、多介质的数字产品资源,建设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平台,打造工程建设标准板块最重要的壁垒和护城河,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培育团体标准的重要时间窗口,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出版社的资源优势,积极布局各类学协会标准、地方标准和标准定额,扩大团体标准在标准板块中的占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整体策划,打造具有标准规范特色的系列配套图书体系。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相信随着各专业出版社不断转换思路、创新模式,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必将推动工程建设标准的出版工作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2008)[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冯宏声.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入深化阶段的总体思路[J].新阅读,2018(2):18-23.

    [4]贺芳.面向岗位的专业领域知识服务模式探索:专业出版社知识服务转型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8(3):94-98.

    [5]Standards Australia. Annual Review 2011[EB/OL]. http://www.standards.org.au/OurOrganisation/ AboutUs/Documents/Standards%20Aust%20Annual%20Report%202011.pdf.

    [6]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7]王德楼.深化协会标准改革,争做“团体标准”领跑者[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1):18-19.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