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陈晨 陈玲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公路建设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联系和沟通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公路建设在设计期、施工期、营运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子的分析,提出有效预防和治理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7-017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7.103
Impac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Chen Chen1 ,Chen Ling 2
(1.Meteorologic Technology Equip Center of Hunan ,Changsha Hunan 410118, China;2.Hu'nan Weather Service Center,Changsha Hunan 410007,China)
Abstract: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service and strategic industry with basic and leading characteristic. To implement in a well-rounded way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society of moderate prosperit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modern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guid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hance structure reform of supply side,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As one of most essential parts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road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ntacts and communicates various transportation mode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o what extent highway constructionmay eff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pose a prevention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Keyword:Road construc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Influence analyze;Protective measures
公路的建設可有效地改善区域骨架公路网的结构,提高区域干线公路网技术等级,构建区域内快速交通网络,完善区域内公路等级梯次配备,为公众提供更广泛、更快捷的出行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历史性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伴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公路建设设计期,线位布设不当将影响区域路网和城镇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工期边坡的开挖必然会破坏原有的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了动植物的栖息生存条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营运期将公路建设对沿线陆生野生动物的活动区间产生一定的阻隔限制作用。本文通过对公路建设在设计期、施工期、营运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子的分析,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入手,就预防和治理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做如下论述。
1 工程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分析
1.1 设计期
公路的建设过程:线位布设将影响区域路网规划、沿线城镇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线位布设涉及耕地、林地等永久性或临时性占用问题,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林业生产,并可能对区域植被覆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影响;线位布设关系到居民拆迁安置问题,从而影响沿线区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线位布设及设计方案选取会影响河流水文、防洪、水土保持等;线位布设及设计方案选取会影响农田灌溉、水利、电力电信、公路等设施以及路线两侧居民通行交往等;沿线设施及公路绿化的设计涉及与周围环境协调性问题。
1.2 施工期
公路建设的施工期:路基填挖使沿线的山体和植被遭到破坏,农田被侵占,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工程占地将减少当地的耕地、林地等的面积;工程取弃土处理不当会引起水土流失;工程施工对地质的扰动若处理不当将引起泥石流、山体滑坡及山体崩塌等;工程占地、施工噪声、振动、光污染以及临时工程对植被的破坏,使部分林地动物的栖息环境随之受到破坏,影响其栖息、觅食和繁殖,使沿线生物种群数量和密度发生变化;路基、桥涵、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破坏山体绿化植被,地表裸露,对沿线生态景观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1.3 营运期
公路建设的营运期:随着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复垦措施的实施将恢复植被、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公路运营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有轻微的不利影响,通过施工工艺的调整,以及采取适当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不利影响可以降至可接受的程度;公路运营后,将对沿线陆生野生动物的活动区间产生一定的阻隔限制作用。
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 设计期
2.1.1 对耕地的保护
工程設计中必须确保满足工程要求与减少建设用地的合理统一,尽最大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设计阶段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的规定,对路基、桥涵等用地面积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建议采用用地指标的低值设计,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在项目区农田数量较多的地区,在工程的总体规划中必须考虑施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农业损失纳入到工程预算中,通过农业区时,尽量缩小影响范围,减少损失,降低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1.2 对林地生态路段的保护
在永久用地范围内采用乔灌草结合,即选用乔木绿化植物的同时选用部分生长密度较高的常绿阔叶灌木作为林下植物,全面绿化,不留空地。
2.1.3 对大树的保护
⑴优化工程选线绕避大树,对大树实施就地保护;
⑵在大树树冠外缘2m范围内不准堆放物料,不得损害表土层,不得设置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场、取土场和弃渣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大树的伤害。
2.1.4 临时占地选址要求
⑴施工场地尽量选择在公路永久征地范围内,如需另外选址,应尽量选择荒山荒地。施工营地可选择租用沿线村民住房,不再单独设置,尽量减少临时占地。⑵施工临时占地的设置应避免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公益林、保护植物(包括大树)所在地等敏感性区域。⑶临时施工场地尽量远离河流,避免施工生产生活废水污染沿线水体水质。⑷施工场地尽量选用荒地和劣质地,远离居民集中区和村镇等敏感目标,一般要求选在敏感目标下风向300m以外;工程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表清理,清除硬化混凝土并堆放于选定的弃渣场,同时作好水土保持,进行土壤改良后,恢复为原貌。⑸施工营地尽量租赁公路沿线附近民房,不得在耕地或林地内设置施工营地。⑹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县级、乡村道路,结合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现有乡村道路进行改造,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工程结束后,视具体情况,可作为乡村道路,如将来无法使用的,须进行生态恢复,进行植树种草等。
2.1.5 绿化设计
⑴设计原则。①公路绿化应视沿线路基形式、路段所处环境特征、公路路容景观及诱导视线等要求,逐个路段专门设计。②公路两侧绿化除考虑路基防护外,还应考虑公路景观及环保功能,如水土保持、降噪、防治空气污染等;坡脚至排水沟间宜植常绿灌木或显花灌木,排水沟至路界可乔、灌、草结合。③路基边坡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种草、植树;应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护坡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特别是有抗汽车尾气污染能力的灌木树种或草种。公路弯道内侧边坡严禁栽植高大树木,以免阻挡司机的视线,影响交通安全。④绿化工程施工必须保证苗木根系完整、生长健壮、发育良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防暴晒、风干。植树完毕,应加强苗木的管护工作,建立健全不同形式的苗木管护责任制,严防损毁苗木,采取补植、修枝、间伐、更新等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为保证绿化栽植的成活率,对各地区的土壤作详细调查,做到“适地适树”。
⑵树种选择建议。树种的选择尽量以乡土树种和植物为主。
2.2 施工期
2.2.1 植被保护措施
⑴保护好现有农田林地树木。建议临时用地使用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严格保护临时用地内的树木。妥善处置老路利用路段沿线行道树,尽量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可移栽的树木一定要移栽,尽量不砍或少砍,加强管理,不得砍伐征地范围以外的林木,做到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⑵禁止引种有病虫害的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一定要慎重选种,尽量选用乡土植物,少用或不用外来植物。引种外来植物种时,应进行引种风险评价。⑶施工应与绿化、护坡、排水沟修建同时进行,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⑷施工时注意保护桥位下的自然植被,施工后在附近补种一定数量的本地乔木并减少人为活动的痕迹,使杂草、灌木尽早恢复其自然景观,将会更加有利于动物通行。⑸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防止对用地红线以外植被的破坏。⑹施工期对各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定期洒水,最大限度减少起尘量,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⑺对于公路两侧现有的行道树,在施工过程中应加以保护。对于有施工条件的路段,公路扩宽方向尽量避开行道树一侧,对于没有施工条件路段,需将行道树移栽后再进行施工,严禁乱砍乱伐,行道树移植过程中注意保护,尽量避开生长季,减少长距离运输,减少树木的蒸发和伤害,并尽量移植到与原生长地土壤相似地,保证移植存活率。⑻对于公路沿线的果园,施工方应严格落实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减少扬尘和汽车尾气对果园的影响;如果占用果园,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二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建设单位应支付土地补偿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一般按一季农作物的产值计算;能收获的不予补偿。多年生果园,可以移植的,由建设单位付给移植费;不能移植的,由用地单位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收购。
2.2.2 野生动物保护
⑴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在林区内的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爆破作业,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⑵开工前,在工地及周边设立爱护野生动物和自然植被的宣传牌,并对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宣传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普及当地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及保护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严格规范施工人员行为,禁止非法猎捕和破坏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保护野生动物出没,首先以放生为原则,若个人的生命安全受到野兽的威胁时,可以及时通告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早晨、黄昏和晚上是野生动物活动和觅食的高峰时段,应避免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打桩等高噪声作业。⑷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制定奖惩措施,激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自觉参与生态保护。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同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奖励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分子;严禁施工人员采伐国家保护野生植物或捕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处罚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员。
2.2.3 表土堆场恢复措施
⑴为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表土堆场施工前需将堆场内的表土剥离并集中保存;⑵表土堆场周边设置临时挡土设施,边缘部位设置排水沟,表土面上采用防尘网遮蓋,防止表土被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流失,临时挡土设施可利用表土充填编织袋垒砌。⑶对施工临时用地,首先应将原有的可利用腐殖表土堆放在表土堆场,周边采用袋装土垒砌防护及防尘网遮盖。⑷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生态恢复措施。①场地周边及场内应根据用地布置情况布设排水沟及沉砂池。②若有较高填方边坡,下阶段主体工程设计还应考虑在其周边设置挡土墙及采取防护措施。③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表清理,清除硬化混凝土,松土平整,根据原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复垦和绿化还林。④工程结束后,视具体情况,可将施工便道作为乡镇级、村级公路,若将来无法使用,应进行生态恢复,进行复垦和绿化还林。
2.3 营运期
按公路绿化设计要求,继续完成公路边坡等范围内的植树种草工作,以达到恢复植被、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对沿线大树周边设置防护围栏;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防止地表裸露;过水涵洞应及时清淤,以保障灌溉水系的通畅;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各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土地复垦措施,科学合理地实行花草与灌木、乔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格局。特别是对土质边坡,在施工后期及时进行绿化,以保护路基边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加强绿化工程和防护工程的养护;监测施工至营运期间对沿线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以便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 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正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尤其是当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切实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对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意识的基础上,对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影响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5]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
收稿日期:2018-06-05
作者简介:陈晨(1987-),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和环境科学研究。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公路建设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联系和沟通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公路建设在设计期、施工期、营运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子的分析,提出有效预防和治理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7-017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7.103
Impac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Chen Chen1 ,Chen Ling 2
(1.Meteorologic Technology Equip Center of Hunan ,Changsha Hunan 410118, China;2.Hu'nan Weather Service Center,Changsha Hunan 410007,China)
Abstract: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service and strategic industry with basic and leading characteristic. To implement in a well-rounded way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society of moderate prosperit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modern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guid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hance structure reform of supply side,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As one of most essential parts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road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ntacts and communicates various transportation mode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o what extent highway constructionmay eff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pose a prevention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Keyword:Road construc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Influence analyze;Protective measures
公路的建設可有效地改善区域骨架公路网的结构,提高区域干线公路网技术等级,构建区域内快速交通网络,完善区域内公路等级梯次配备,为公众提供更广泛、更快捷的出行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历史性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伴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公路建设设计期,线位布设不当将影响区域路网和城镇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工期边坡的开挖必然会破坏原有的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了动植物的栖息生存条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营运期将公路建设对沿线陆生野生动物的活动区间产生一定的阻隔限制作用。本文通过对公路建设在设计期、施工期、营运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子的分析,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入手,就预防和治理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做如下论述。
1 工程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分析
1.1 设计期
公路的建设过程:线位布设将影响区域路网规划、沿线城镇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线位布设涉及耕地、林地等永久性或临时性占用问题,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林业生产,并可能对区域植被覆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影响;线位布设关系到居民拆迁安置问题,从而影响沿线区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线位布设及设计方案选取会影响河流水文、防洪、水土保持等;线位布设及设计方案选取会影响农田灌溉、水利、电力电信、公路等设施以及路线两侧居民通行交往等;沿线设施及公路绿化的设计涉及与周围环境协调性问题。
1.2 施工期
公路建设的施工期:路基填挖使沿线的山体和植被遭到破坏,农田被侵占,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工程占地将减少当地的耕地、林地等的面积;工程取弃土处理不当会引起水土流失;工程施工对地质的扰动若处理不当将引起泥石流、山体滑坡及山体崩塌等;工程占地、施工噪声、振动、光污染以及临时工程对植被的破坏,使部分林地动物的栖息环境随之受到破坏,影响其栖息、觅食和繁殖,使沿线生物种群数量和密度发生变化;路基、桥涵、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破坏山体绿化植被,地表裸露,对沿线生态景观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1.3 营运期
公路建设的营运期:随着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复垦措施的实施将恢复植被、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公路运营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有轻微的不利影响,通过施工工艺的调整,以及采取适当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不利影响可以降至可接受的程度;公路运营后,将对沿线陆生野生动物的活动区间产生一定的阻隔限制作用。
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 设计期
2.1.1 对耕地的保护
工程設计中必须确保满足工程要求与减少建设用地的合理统一,尽最大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设计阶段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的规定,对路基、桥涵等用地面积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建议采用用地指标的低值设计,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在项目区农田数量较多的地区,在工程的总体规划中必须考虑施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农业损失纳入到工程预算中,通过农业区时,尽量缩小影响范围,减少损失,降低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1.2 对林地生态路段的保护
在永久用地范围内采用乔灌草结合,即选用乔木绿化植物的同时选用部分生长密度较高的常绿阔叶灌木作为林下植物,全面绿化,不留空地。
2.1.3 对大树的保护
⑴优化工程选线绕避大树,对大树实施就地保护;
⑵在大树树冠外缘2m范围内不准堆放物料,不得损害表土层,不得设置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场、取土场和弃渣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大树的伤害。
2.1.4 临时占地选址要求
⑴施工场地尽量选择在公路永久征地范围内,如需另外选址,应尽量选择荒山荒地。施工营地可选择租用沿线村民住房,不再单独设置,尽量减少临时占地。⑵施工临时占地的设置应避免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公益林、保护植物(包括大树)所在地等敏感性区域。⑶临时施工场地尽量远离河流,避免施工生产生活废水污染沿线水体水质。⑷施工场地尽量选用荒地和劣质地,远离居民集中区和村镇等敏感目标,一般要求选在敏感目标下风向300m以外;工程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表清理,清除硬化混凝土并堆放于选定的弃渣场,同时作好水土保持,进行土壤改良后,恢复为原貌。⑸施工营地尽量租赁公路沿线附近民房,不得在耕地或林地内设置施工营地。⑹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县级、乡村道路,结合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现有乡村道路进行改造,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工程结束后,视具体情况,可作为乡村道路,如将来无法使用的,须进行生态恢复,进行植树种草等。
2.1.5 绿化设计
⑴设计原则。①公路绿化应视沿线路基形式、路段所处环境特征、公路路容景观及诱导视线等要求,逐个路段专门设计。②公路两侧绿化除考虑路基防护外,还应考虑公路景观及环保功能,如水土保持、降噪、防治空气污染等;坡脚至排水沟间宜植常绿灌木或显花灌木,排水沟至路界可乔、灌、草结合。③路基边坡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种草、植树;应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护坡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特别是有抗汽车尾气污染能力的灌木树种或草种。公路弯道内侧边坡严禁栽植高大树木,以免阻挡司机的视线,影响交通安全。④绿化工程施工必须保证苗木根系完整、生长健壮、发育良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防暴晒、风干。植树完毕,应加强苗木的管护工作,建立健全不同形式的苗木管护责任制,严防损毁苗木,采取补植、修枝、间伐、更新等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为保证绿化栽植的成活率,对各地区的土壤作详细调查,做到“适地适树”。
⑵树种选择建议。树种的选择尽量以乡土树种和植物为主。
2.2 施工期
2.2.1 植被保护措施
⑴保护好现有农田林地树木。建议临时用地使用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严格保护临时用地内的树木。妥善处置老路利用路段沿线行道树,尽量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可移栽的树木一定要移栽,尽量不砍或少砍,加强管理,不得砍伐征地范围以外的林木,做到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⑵禁止引种有病虫害的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一定要慎重选种,尽量选用乡土植物,少用或不用外来植物。引种外来植物种时,应进行引种风险评价。⑶施工应与绿化、护坡、排水沟修建同时进行,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⑷施工时注意保护桥位下的自然植被,施工后在附近补种一定数量的本地乔木并减少人为活动的痕迹,使杂草、灌木尽早恢复其自然景观,将会更加有利于动物通行。⑸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防止对用地红线以外植被的破坏。⑹施工期对各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定期洒水,最大限度减少起尘量,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⑺对于公路两侧现有的行道树,在施工过程中应加以保护。对于有施工条件的路段,公路扩宽方向尽量避开行道树一侧,对于没有施工条件路段,需将行道树移栽后再进行施工,严禁乱砍乱伐,行道树移植过程中注意保护,尽量避开生长季,减少长距离运输,减少树木的蒸发和伤害,并尽量移植到与原生长地土壤相似地,保证移植存活率。⑻对于公路沿线的果园,施工方应严格落实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减少扬尘和汽车尾气对果园的影响;如果占用果园,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二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建设单位应支付土地补偿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一般按一季农作物的产值计算;能收获的不予补偿。多年生果园,可以移植的,由建设单位付给移植费;不能移植的,由用地单位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收购。
2.2.2 野生动物保护
⑴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在林区内的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爆破作业,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⑵开工前,在工地及周边设立爱护野生动物和自然植被的宣传牌,并对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宣传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普及当地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及保护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严格规范施工人员行为,禁止非法猎捕和破坏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保护野生动物出没,首先以放生为原则,若个人的生命安全受到野兽的威胁时,可以及时通告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早晨、黄昏和晚上是野生动物活动和觅食的高峰时段,应避免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打桩等高噪声作业。⑷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制定奖惩措施,激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自觉参与生态保护。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同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奖励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分子;严禁施工人员采伐国家保护野生植物或捕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处罚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员。
2.2.3 表土堆场恢复措施
⑴为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表土堆场施工前需将堆场内的表土剥离并集中保存;⑵表土堆场周边设置临时挡土设施,边缘部位设置排水沟,表土面上采用防尘网遮蓋,防止表土被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流失,临时挡土设施可利用表土充填编织袋垒砌。⑶对施工临时用地,首先应将原有的可利用腐殖表土堆放在表土堆场,周边采用袋装土垒砌防护及防尘网遮盖。⑷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生态恢复措施。①场地周边及场内应根据用地布置情况布设排水沟及沉砂池。②若有较高填方边坡,下阶段主体工程设计还应考虑在其周边设置挡土墙及采取防护措施。③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表清理,清除硬化混凝土,松土平整,根据原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复垦和绿化还林。④工程结束后,视具体情况,可将施工便道作为乡镇级、村级公路,若将来无法使用,应进行生态恢复,进行复垦和绿化还林。
2.3 营运期
按公路绿化设计要求,继续完成公路边坡等范围内的植树种草工作,以达到恢复植被、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对沿线大树周边设置防护围栏;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防止地表裸露;过水涵洞应及时清淤,以保障灌溉水系的通畅;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各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土地复垦措施,科学合理地实行花草与灌木、乔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格局。特别是对土质边坡,在施工后期及时进行绿化,以保护路基边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加强绿化工程和防护工程的养护;监测施工至营运期间对沿线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以便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 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正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尤其是当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切实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对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意识的基础上,对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影响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5]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
收稿日期:2018-06-05
作者简介:陈晨(1987-),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和环境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