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在哪里
朱玉华
新学期报到那天,孩子们对新班级的位置产生了兴趣:“大一班就在我们以前的中一班上面呀。”“以前的中一班楼下是小一班。”于是,新学期的第一个谈话从“学校大门到我们的教室可以怎么走”展开。“先走到小一班,然后到中一班,再上楼就是大一班了。”“我拿好晨检牌然后上楼,走到三楼,经过一个走廊,也能到达大一班。”“大四班边上也有楼梯,也能上来。”孩子们的回答表明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空间方位描述与推理能力,同时,热烈的谈话氛围也是孩子们对空间方位萌发探索兴趣的“信号”。于是,结合孩子的已有经验和能力,我将“空间方位探究”这个“球”抛向孩子。
“你们都知道了自己的班级在哪里,那你们知道大班有几个班?它们分别在哪里吗?”“6个。”“8个。”……到底是几个?孩子们想去数一数。幼儿园有3幢楼,大班的教室分布在两幢楼里,考虑到此次讨论时间有限,我建议:“不如大家先数一数我们这幢楼有几个大班吧!”孩子们表示,大班都在三楼,只要数一数三楼有几个班级就可以了。于是孩子们自由选择好小伙伴出发了。不一会儿,他们就回来了,也带回来两个答案:“我们这层有4个班。”“我们这层有8个班。”为什么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呢?
从孩子们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一个班的范围还不清楚。于是我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班级的?”“我们数了门,有8个门,所以我们认为有8个班。”马上有孩子反驳:“可是我们班就有两个门,我们是一个班啊。”孩子们抬头看向自己班级的两个门(活动室、午睡室各一个门)若有所思……“我们是数午睡房的,我们一个班就有一个午睡房,一个午睡房就是一个班!”“我们是数了电视机,一个班有一个电视机,我们数了有4个电视机。”“我和瑞瑞数了班牌,上面有写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和大四班,我们这层楼只有到大四班。所以是4个大班。”不同的答案让我看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孩子们能有自己的思考,结果是否正确并不是最重要的。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看班级牌是最清楚的,而且还能够按照班级牌记录每层有哪几个班。
孩子们沉浸在幼儿园到底有多少个班级的探索中,接下来,他们用了3天的时间,通过小组调查的方式,清点并记录了幼儿园每幢楼每一层各有多少个班级。一个小组提出,应该绘制幼儿园的班级地图,这样就能帮助其他人更了解幼儿园,更快找到自己要去的班级。达成共识后,经历了反复绘制、核对的过程,孩子们终于完成了幼儿园班级地图的绘制工作。
在小组分享各自的成果后,我提出问题:“我们把幼儿园每幢楼每层的班级都画清楚了,那么请大家统计一下,我们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各有几个班?幼儿园里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呢?”孩子们在图纸上数起来。有的孩子先數出每幢楼有几个班,相加得出结果;有的孩子先数出各个年龄班的数量,再加起来,最后得出结果:小班有10个班,中班有10个班,大班有8个班,幼儿园一共有28个班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幼儿园,了解了自己在幼儿园的位置。
在探索“我的班级在哪里”的每一次活动中,幼儿园的建筑物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和挑战、想象和专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与幼儿共同生活的人、幼儿接触到的物,等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让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在一次一次的探索中收获更大的乐趣,不断建构自己的多维经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