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优化策略
吕嘉雯
市场经济的逐步好转促进了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坚持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应当对应收账款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因应收账款过多导致资金无法回流到企业。应收账款作为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决定着企业可变现资产的持有比例,当应收账款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变现,企业便拥有较多的可利用资金,通过生产经营的持续性投入,形成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本文首先对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企业赊销活动增加、信用政策宽松、部门交流沟通不及时三方面入手,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一、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一)企业赊销業务活动增加
企业持续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较高的收益和回报,也就是利润最大化,从利润的计算方式来看,当企业收入不断增多时,意味着企业也将获取较高的利润,而销售业务作为产生收入的主要方式,逐步成为了企业经营的重点。在销售业务发生的过程中,伴随着现金交易和非现金交易的发生,而赊销方式作为非现金交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了客户的首选。这是因为对客户公司来说,赊销方式在享有产品使用权的同时,也不会占用企业资金,客户公司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其他支出,而企业为确保当期的收入稳定,对客户采用赊销方式保持支持态度。从另一角度讲,赊销活动的发生不仅占用了企业资金,也占有了企业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对于经营状况存在问题的客户公司来说,赊销方式避免了资金的流出,客户公司自然愿意采用赊销方式购入产品,而企业持有的资产也会相对增加,因此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二)企业信用政策宽松
企业信用政策宽松是应收账款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信用政策实际上是企业根据客户信用所形成的一套业务规范,当客户信用较高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采用赊销方式,当客户信用较低时,将不能采用赊销方式。从广义角度来看,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三点,即信用标准、付款期限以及产品折扣。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企业对于客户的信用标准尚未形成一定的评价模式,对客户能否采用赊销方式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没有过多限制,例如客户采用赊销方式的前提是可以进行持续经营,在一定时期内不存在破产风险或破产风险较低,但企业对客户是否可以持续经营并没有规范的评价标准。对于客户的付款期限来说,企业也尚未形成严格规定,当客户超过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后,企业仍然采用放任政策。产品折扣是指企业给予客户的一种销售折扣,而产品折扣的高低应当与客户购买数量相匹配,购买数量较多时,折扣越高,购买数量较少时,折扣较低或没有折扣,但多数企业为保证销售业绩,对给予客户的折扣尚未形成严格规定。
(三)相关部门交流沟通不及时
与应收账款形成和管理相关的部门主要包括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两部门分别拥有应收账款的不同信息,但由于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交流不及时,便形成了较多的应收账款。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应收账款是否收回、回款期限的长短、客户公司的存在状态等信息未与销售部门进行沟通,导致销售部门在不了解客户公司存在状态的前提下,依然通过赊销方式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最终导致应收账款超期收回或形成坏账无法收回。对于销售部门来说,客户对于相关产品的预期采购数量、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以及预计给予客户的折扣也应当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以便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资金状况确定是否可以采用赊销方式,这是因为赊销业务发生不仅仅意味着资金难以收回,更加意味着企业要垫付资金生产产品。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销售信息没有进行实时传递,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存在一定时间差。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少应收账款管理意识
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主要对客户信用等级的管理、对赊销金额的管理以及对回款期限的管理,但通常情况下,企业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从企业实际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未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管理,且重视程度也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扩大而下降。企业缺少应收账款管理意识,对应收账款认识不足,企业管理者通常会认为应收账款虽然在一定期限内无法转成现金,但依然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不会因为相关原因而流出企业。除此之外,企业为保证客户群体的稳定以及客户的回购率,允许客户采用赊销方式,通常情况下,客户与企业之间、销售人员之间可能存在着过多的人情关系,例如客户是长期购买者,而企业在过多其他原因存在的前提下,对老客户长期采用赊销方式,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的正常管理。通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多数企业缺少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
(二)轻视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企业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意识尚未形成高度重视。应收账款风险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在回款期限外形成的坏账损失、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产生的资金成本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产生的人工成本。当企业赊销活动不断增加,应收账款比例持续上升,因应收账款产生的各项风险也会随之出现,但现代企业对应收账款形成的风险尚未形成控制意识。在企业中,为调动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常会给予销售人员业绩工资,而销售人员为提升销售业绩,通常不会考虑到应收账款的存在风险,大量采用赊销形式,最终导致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由此形成较高的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总体来说,企业管理者和销售人员都未对应收账款形成风险意识,且重视程度较低。
(三)账龄分析不到位
账龄就是指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即自应收账款发生到收回所需要的时间,当回款期限较长时,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风险越高。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局限于简单层面,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每月月末以及年末对应收账款能否按期收回进行分析,当收回可能性较低以及确定难以收回时,要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但企业为节省人工成本、将资产保持在稳定范围内,不会按期计提坏账准备,最终导致账龄分析不到位。通常情况下,企业没有加强对应收账款账龄的管理,而应收账款距离还款到期日的时间越长,进行账龄分析的效果越明显,但多数企业都是在应收账款快要到期时,才进行账龄分析,导致账龄分析的时效性下降。账龄分析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存在错误理解,不能形成准确的管理意识,使应收账款延迟收回。
三、针对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部门
为增强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企业应当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并同时包括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人员。首先,企业应当在应收账款管理部门采用信息管理系统,部门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查看应收账款的相关信息。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各个分公司的應收账款也应当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定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账,并通过应收账款往来对账表核对数据信息,有利于加强双方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其次,企业应将客户平均分给部门人员进行管理,对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定期管理,并及时与客户在期末进行对账,对账方式可以选择电话对账或回函对账。最后,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岗位调换以及人员离职的过程中,做好交接工作,对应收账款的回款期限、客户信用等信息落实到书面中,并由工作交接的双方签字确认。
(二)树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当树立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意识,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的正确管理,尽最大限度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在正常期限内无法收回,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断裂,并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只有当企业可以对应收账款风险形成正确认识时,才能对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提前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风险,将风险稳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企业法务部门也应当提升对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对应收账款回款期限、回款方式做出明确条款说明,参与制定应收账款的收回计划,对于侵犯公司回款权利的客户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并确保应收账款在合理期限内尽快收回。除此之外,客户的信用标准为应当包含在风险防范范围内。当客户信用标准降低或低于企业规定标准时,企业在与其合作时,不应当采用赊销方式,避免因采用赊销方式导致应收账款风险提升。
(三)实行应收账款分期管理政策
应收账款实行分期管理,将应收账款按照回款期限进行划分,划分标准是一年内的应收账款、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以及集团公司间的应收账款。一年期内的应收账款属于正常经营产生的债权,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营状况进行催收,催收方式包括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并定期记录催收次数。在催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客户出现经营困难、诉讼较多的情况,相关人员应当将具体情况上报给相关领导,采取正确措施进行二次催收。对于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应进行重点管理,在基础工作人员进行催收的前提下,由企业管理者或部门领导人进行再次催收,同时成立特殊催收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催收计划,将每笔应收账款进行明确登记,按期进行汇总,逐级汇报清收工作。对于集团公司间的应收账款,也要进行及时收回,虽然对于集团整体来说,应收账款不会影响集团的整体运营,但对于集团内部公司来说,应收账款的回收会对其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四、结语
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状况来看,多数企业虽然提高了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而无论是管理意识、风险意识还是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都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从另一角度讲,应收账款在属于企业资产的同时,也毫无意外的成为了企业的债权,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业务日渐频繁,赊销方式成为首选,虽然赊销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但资金的回流速度却逐渐变慢,因此,为避免过多的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企业应当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方式的多样性。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