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改革探索:问题与路径

    陈潘 陈士良

    摘 ? ?要:“三全育人”改革是践行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高校在“三全育人”改革实践中存在协同育人不够、教育的宽广度窄、育人内涵需进一步挖掘等问题。高校要在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主体、建设全方位协同的教育内容、打造全过程衔接的教育链条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三全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2-0006-03

    “三全育人”改革是践行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党和国家对此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深入阐释了“三全育人”改革的重大意义、时代内涵和“十大育人”体系构建的内容;2018年—2019年,教育部先后两次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并制定了试点建设标准,明确了高校“三全育人”改革的方法、举措与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推动,为高校推进“三全育人”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方法路径。为此,在全国各高校稳步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形势下,进一步透视目前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实践的路径,对提升改革成效、提高育人水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透析,明确“三全育人”改革需破解的痛点

    截至目前,教育部先后推进了二批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设,共计建设了8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25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92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梳理、总结各高校改革实践的举措和方法可以发现,高校在推进“三全育人”改革中仍存在协调难、有缺位、存空白等共性问题。

    (一)协同育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涉及到学校的体制机制及教学、管理、科研、后勤等各个部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要“全”、要“综合”,就要构建协同推进的育人体制机制,实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但是,目前高校在“三全育人”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单兵作战”现象,工作任务集中在教务、学工部门,机关各职能部门常态协作和分工负责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高校各领域、各环节、各岗位的育人资源、育人力量尚未完全聚焦人才培养;课堂内外资源的整合还不够,“第一课堂”的主渠道教学、“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活动、“第三课堂”的网络育人等教育环节之间的融合仍存在壁垒。

    (二)教育的宽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全育人”的重点在“全”,在于全校各教育岗位、教育资源、教育链条、教育环境等的教育效能的整体发挥。但是,目前高校在推进“三全育人”改革中, “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尚有短板,未整体协调发展,特别是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几个环节的教育内涵还有待挖掘,改革措施需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全员”有空位,机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岗位人员作为主体参与育人工作的意识不强;领导干部、专家教授等“關键少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作用表现还不明显。“全方位”有空白,家庭在学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缺位,家校协同育人的机制尚未完整形成;“五育”并举未完全落地,尤其是美育、劳动教育存在探索的“盲区”,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还有待健全。

    (三)育人的内涵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全育人”的中心在“育”,关键在“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的关注度需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对学生思想状况、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的“孤岛”困境需要进一步破局,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还不十分突出,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挖掘梳理得较浅。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品牌性、特色性的教育项目需进一步优化,教育活动同质化、低效化现象明显。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建设等活动较少,利用这些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路径构建,探索“三全育人”改革的实践方向

    “三全育人”改革包括“三全”“育人”和“改革”三个基本要点。“育人”是根本,重点是要明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旗帜、是方向;“三全”即全员全程全方位,主要关注“怎样培养人”,这是工作的任务和路径;“改革”是工作的关键,要突出对现有体制机制的优化创新、障碍的破解和路径的重构。为此,高校在推进“三全育人”改革时,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改革主体上聚焦“谁在培养人”,在改革路径上关注“如何培养人”,在改革任务上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协同推进、合力育人的 “大思政”工作体系。

    (一)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主体

    全员育人关注“谁在培养人”的问题, 重点要探索在高校教育场域内 “人人育人”的实现路径。

    1.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回归本科教学,回归到教学和科研相互平衡的状态中,高校要引导和督促专业课教师热爱教学、潜心教学。另一方面要平衡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长期以来,课程教学偏重于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人格培育。新时期,高校要健全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专业课教师要在讲好、讲深、讲透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于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同向同行。

    2.深入挖掘学校各岗位的育人元素。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要探索 “人人育人”的实现路径。在学校教育场域内,所有的岗位都应具有育人功能,所有的教职人员都应具有育人意识、都要有主动参与育人的自觉性。高校要系统梳理学校各个岗位的育人职责,找准每位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的育人职责;抓住领导干部、专家教授等“关键少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选聘一批优秀的离退休干部、教师担任学生的成长导师,发挥退休干部的“余热”,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3.有效整合家庭、社会的育人力量。在学生的成长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作用的三个教育系统。作为家庭,要发挥好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独特优势,培育良好家风,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和文明素养。作为高校,要搭好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家校合作平台、暑期家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调动家长参与学生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构筑家校育人共同体。高校同时要充分挖掘和整合优秀校友、合作企业等的教育力量,有效挖掘社会红色教育资源、文化场馆基地的育人功能,推动社会资源支持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建设全方位协同的教育内容

    “全方位”育人所要关注的是高校育人内容的空间覆盖和协同效应,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体系构建拓展育人工作的“广度”和“宽度”。

    1.统筹 “十大育人”,完善育人体系。“十大育人”体系是一个整体,是推进“全方位”育人的核心。高校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要补齐短板,整体推动“十大育人”体系的协同发展;要根据教育的特殊性,着重发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作用,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注重在本科生低年级段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尽早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2.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提升人文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思想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集中体现在文化的教化作用上,文化的潜移默化、濡化、浸染是文化育人的生动写照[3]。高校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积极构建人文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课程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设计,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环境的熏陶和医学生自身的学习实践,促使人文素养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格、气质。

    3.以体强人、以劳塑人,提高实践能力。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同样显示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4]。目前高校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较大和可支配的体育锻炼时间较少,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为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政策宣传,提高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要构建完善的体育教育课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真正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020年3月国家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5]。高校要坚持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科学设计与专业教育课程相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如“劳动教育理论”“劳动伦理”“劳动法

    律”“劳动关系”等课程;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实践课程,深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内容,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氛围。

    (三)打造全过程衔接的教育链条

    “全过程”育人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的时间序列,强调教育活动连续性,要求建立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教育“闭环”。

    1.完善从入校到离校全过程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统一的连续过程。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阶段,是基本的价值观、知识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包含了从入校到离校整体衔接的全过程。高校首先就要一体化构建全学段的学生教育体系,系统建设从入学到毕业每一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进行持续性、贯穿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入学到毕业思政教育的全程引导。

    2.构建有针对性的分段式教育课程。大学生的成长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特征、学习特征、行为特征。高校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推进分类分阶段教育引导,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要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要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爱国奉献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针对大五的学生,要注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实习、岗位培训中。

    3.注重教育活动育人元素的挖掘。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的所有工作都应该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组织促进“人”的成长,回归于

    “人”的本身。学校要注重挖掘某一单纯教育活动中的育人元素,发挥其育人功能。如新时期大学生资助工作,在正确落实精准扶贫的要求下,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注重培育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不僅体现在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上,同时要注重学生理性平和心态的培育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培养,要辩证地理解“心理”既是工作的内容,也是育人的途径。学校在组织开展此类教育活动时,就要注重把思想教育工作融于学生知识增长、行为养成、意志培育的全程之中,推动单纯活动、短期效应向思想育人、长期培育的转变。

    三、结语

    积极探索高校“三全育人”实践路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诉求。高校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拓展育人路径,着力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为实现 “教育强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郭望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文”与“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

    [4]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年轻人该动起来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0-2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2020-03-26.

    编辑∕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