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考作文素材三部曲
冯海青
素材就是璞玉,只有经过雕琢,才能展现它的魅力。
好的作文必须与好的素材巧妙嫁接,才能生动感人,扣人心弦,彰显中心。而雕琢素材,须得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灵,这样才能捕捉到素材中感人的细节、深刻的内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抗疫”这个重大社会事件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写作,就是要为时代作证,要及时抓住大家关心的话题,抓住触动灵魂的细节,抓住振奋人心的正能量来表达心声。
下面几篇素材及分析,应时而作,值得参考? 借鉴。
“抗疫”素材之亮点人物篇
素材1:“我眼中的钟南山”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钟南山这个名字便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总是被广泛传播。他是谁,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2003年,非典肆虐。这是一种传染性强又尚不明原因的新型疾病,是他领导的专家组第一次将这种不明原因的“怪病”命名为“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称为SARS。事隔17年,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84岁的他又被召回,临危受命,披挂上阵。
他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抗疫过程中,稳定压倒泰山。为了避免民众恐慌,他一次又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科学预测,积极防控,认真开展临床研究,配合各大新闻媒体的及时宣传,使广大民众很快稳定情绪,为疫情的进一步控制做了有力的铺垫。
他有勇挑重担的勇气。抗非典时,他不辞艰辛,带领专家组到一线对病人进行会诊和抢救,在不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的艰难时刻,他提出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他所领导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里集中治疗。他想到的不是高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如何研究和治疗,病人的生命重于泰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第一。
事实上,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作战“新冠”,他都是这样,把危险和风险先留给自己。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亲自登上去武汉的高铁。
他有着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在病毒面前,他想的更多的是找到未知和对策。他组织中青年专家和医护人员进行科学探究,与各大权威医科大学联合攻关,并提出进行国际协作的建议;实事求是,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提出了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三早”观点,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康复率,及时扼制了疫情的发展。
他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他自己的话来总结,有两点:一是要相信大家,敢于把重要的意图透明化,让大家明确为什么这么干,怎么干,这样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就容易被发挥出来;二是身先士卒,干什么事,自己先去干。在抗疫一线,他听取专家组汇报,逐一电话询问治疗情况,并给予临床指导意见,84岁的他还对5例危重症患者首次进行了持续4个多小时的远程会诊……他马不停蹄地工作、赶路、交流,认真记录,研究治疗良方;这就是领导者的民主作风和模范行为,是整个团队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发扬。在抗疫过程中,他24小时开机,时刻关注医护人员和病人,不顾疲惫,连续工作。17年前这样,现在84岁的他还是这样。非典疫情结束后,他把积累的经验起草成文,从诊断、治疗、医护到康复出院的各个环节,都做了清晰的交代,并向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汇报;如今,他仍然认真笔录,积极与专家会诊、研究。爱不分贵贱,医学没有国界,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他是拼命三郎。怪不得他的夫人李少芬(前中国女篮主力)无可奈何,因为她深知,时时呼唤他的不只有她,非常时期能够与他朝夕相对的只能是疫情和病患。
他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他的名字总是与公共卫生事业联系在一起,与广大百姓的生命安危联系在一起,他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这是典型的“一材多用”法。借用“海子专业户”的典故,或许更能说明意图。说北师大一学生,熟知海子的故事,熟记海子的诗歌,因此,每次话题作文他都能以海子为素材,从容应对,且妙笔生花,海子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于是,学生“写作没有好材料”或“写作不会用材料”的苦恼便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你需要青睐一人,吃透一人,“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个人,他的事,你都能如数家珍,在寫作时你就可以信手拈来。一方面,可尝试专题的阅读积淀,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熟读精思;一方面,使用素材时要牢牢贴住中心,尤其不要放过触动思想的细节,达到材料与主旨的高度融合。
素材2:“吹哨人”李文亮
(1)“吹哨人”李文亮的事迹蹿红网络,赞美声此起彼伏,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医生,但他敢说真话、高度警醒的行为值得我们赞扬。
其实,灾难面前,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审时度势、防患未然。
抚今思昔,许多造福一方的官员,他们心系百姓,凡事无不为百姓长远计。宋仁宗年间,海州盐业兴隆,物阜民丰,社会祥和,因此朝廷便准备再建几个大盐场,遭到知府孙冕的坚决反对,因为这样会破坏供给,造成亏损。而朝廷一意孤行,最终自食恶果,虽暂获了眼前利益,但几年后因销售不畅等原因,使很多百姓失去生活来源,世风日下,流寇蜂起。呜呼哀哉!
有人追名逐利,短视成盲;有人苟安一隅,混沌度日;也有人肩扛责任,勇于担当;更有人坚守良知,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者,总无畏无惧;临渴掘井者,常缩手缩脚。
未雨绸缪者,总有条不紊;临渴掘井者,常手忙脚乱。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2)李医生英年早逝,确令人唏嘘悲恸,而长歌当哭,须在痛定之后。
痛思一,逝者长已矣,我们当团结起来,各自坚守岗位: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天职;教师以育人教书为宗旨;工人以生产优质产品为己任;科学家前瞻放胆、继续勇敢探求自然奥秘……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先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痛思二,反思不止,防患未然。前赴者以身试险、无所畏惧、取经传宝;后继者当汲取经验,深思熟虑,防患未然。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
疫情之后,我们确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弥补短板、反思不足,健全治理体系、提升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实事求是地面对社会实际。
我们永远都在路上,而未知总在前面。前行途中,我们确实需要一个个“吹哨人”,一个李医生,便是投石激水;我们更需要科学的“吹哨人”,像钟南山、张继先等;其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吹哨人”,那就是历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如一面镜子,早就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治国的方略。勿忘国史,以史为镜,“哨音”久响,警钟长鸣!
小学阶段,我们要学会写“一件事”的记叙文,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初中阶段,我们还要善于把一件事写深刻、写丰富,丰富者一见细节的描写,一见议论的独到,要能叙议结合;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多件事的写作。到了高中,我们更要善于从多件事中找共性,达到纵横比较,层层递进,把事情分析透彻。
就积累素材来说,不仅要熟悉所积累的“事情”,还要明白所积累的“事理”,更要善于挖掘所积累的“事析”,即对事情进行深入的剖析,多角度的剖析等。中考往往要求文体鲜明,所以须得有大量的积淀和独到的认识? ? ? 才行。
“抗疫”素材之众志成城篇
素材:“抗疫中,那些最美的人”
一场疫情,像一块巨石砸进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沉渣巨浪翻涌,妖魔鬼怪现形;但更多的还是感动和温暖。抗疫中,那些最美的抗疫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最美河南硬核防疫村长。
“你长得可好看,可苗条,待在家里能给你憋死喽?……刀架到脖子上了,还不知道厉害!如果明天再看到你们聚堆儿,我可……”听到这地道的家乡话,说不出的亲切和感动,这个被网友点赞为“河南硬核防疫村长”的小视频,红遍了全国。
为了村民的安全,他糙话连篇,却义正词严;他连讽带刺,却关爱满满;他不怕得罪谁,也不怕谁戳脊梁,就那样坦坦荡荡地从村口那个大喇叭里,喊出了一个村长的责任和担当!
最美武汉菜农秦师傅。
大年初三的下午,正是疫情严重之际,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农民来到一酒店前,他想为这里住着的北京、上海医疗隊送些新鲜蔬菜。这个质朴的农民,骑了40公里电动三轮车,他不会用导航,一路问询找到酒店,脸和手都被风吹得通红。当医护人员给他钱的时候,他说:“我不要钱。我这菜是新鲜的,可是只有这么多了!”朴素的话、简单的事,却让人感动。是的,疫情隔离了病毒,却隔离不了爱。
他就是武汉一位45岁的菜农——秦师傅。
……
这段时间,通过网络,我看到了许多星星般闪亮的人,医生、门卫、交警、环卫工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公益人……我称他们是最美抗疫人。但我更要做最美的自己,我要尽自己的微薄力量,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科学防护,不恐慌;同时,我还制定了计划,按时作息,加强锻炼,静心学习,利用居家的大片时间,充实提高!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逆风奋战,就能护佑祖国平安、康健。我要为你们歌唱,最美抗疫人!
这是典型的“多素材分类使用”。也就是说,围绕中心,横向联系众多素材,从不同角度诠释中心,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上文,围绕“最美抗疫人”,联系不同职业的人,以及他们典型的事迹,多角度地来诠释“最美抗疫人”这一中心。
“抗疫”素材之居家情味篇
素材1:“别来无恙”“繁花与共”
每逢春节,久别重逢的亲友们便会用“别来无恙”来表达亲切的问候,而2020年,“别来无恙”又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你别来,我无恙。”“待春暖花开,我们都走上街头,不用口罩,繁花与共!”这浪漫的句子真的能抚慰人心!是的,一切苦难终将远去。冬已去,春已来,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这则材料表达了广大民众对抗疫的乐观态度和美好祝愿,也为沉重无聊的居家抗疫生活增添了一丝幽默感。可作开头或结尾。
素材2:随笔短文《你安好便好》
“我想见你!”
“等春暖花开、疬邪之气远遁的时候,你我再见吧!”
“你怎样?”
“我还好,终于享受到了猪一样的待遇。”
“驴一样的忙碌,狗一样的勤快,一年到头,是该像猪一样的悠闲了!”
“朋友圈里得知你生病了,好些了吗?我想去看看你,可是全村都给封了,我也快疯了!”
“一切都好,念可,见不可。”
“好吧,你安好,我便好!”
这是通过一组真实的微信对话稍做加工而成的小短文,生动幽默地写出了疫情来临时人们隔离在家靠短信来表达思念、倾诉感情的生活状态。
素材往往是粗糙的,但一个词、一句话,就可以让你的心灵瞬间融化,感慨万千,因为它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激起了你的共鸣。
素材3:一则朋友圈感慨
村上春树说,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柔韧、美丽和清洁。我深以为然。
这个春节,我在家里冥想静坐,用瑜伽来管理身材,用华为手机来分享视频,每天与朋友们线上相聚,这竟然成了我的最爱。
很多事情,我们总是借口无暇,可如果逼你一把,也许会走向另一片奇妙的天地。疫情,就这样把我逼成抖音女主播。
一颗善感的心,就是“一句话可以让我飞入天际,也可以让我遁入地狱”…… 写作的时候,捕捉那个能与你思想碰撞的内容是最要紧的,一个词、一句话就能掀起思潮的就是好素材!
素材4:为女儿出征赋诗以励之的老父亲
年逾七旬的他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女儿是河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元旦时女儿就说2020年春节要回家,陪父母过个团圆年,为此,父亲心里暖和了好多天。岂料,除夕那晚,风尘仆仆的女儿刚进家门,手机就响了,医院发来“急速返院”通知。父亲深知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没有再挽留女儿,临别口占绝句一首以告女儿:疫情防控令如山,全国人民共克难。舍去小家为大众,白衣战士永当先。
女儿走了,父亲伫立在大门口。喜庆的大红灯笼还在夜风中微笑,一桌特别准备的丰盛晚餐还冒着热气,家里的那只小土狗不停地摇着尾巴;站在灯影里的老父亲,脸上满是不舍,目送着女儿渐行渐远。
素材很简单,语言很质朴,就这么简单的一首诗,复杂的一个眼神、真实的一处环境,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帧特殊的图画。这种白描手法较适合记叙文,借助细节,合理想象,从而达到渲染气氛,突出形象,深化中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