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中国城市质感
李利芳
2016年,歌手赵雷的一首《成都》风靡中国,以其对成都的深深眷念与热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这也引发社会对人城关系的再思考。2019年5月,央视纪录片《城市24小时》(张旭等,2019)正式上线,正如总导演张旭提示的那样,绘制一本“城市的素颜写真集”。为了最真实地找出城市的“素颜”,制作团队筹备两年,走遍五个城市,记录数十处城市景观、采访数百人,累积了上万小时的素材,最终得以用广度展现城市的点点滴滴,用深度揭示城市的根本质感。本文以为,《城市24小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全方位摄制”的视角,下文围绕这一特点,从视听语言角度、人城关系叙事角度、文化特征角度对纪录片进行解读。
一、全图景的表象空间
质感,原本是对艺术制作的评论术语,泛指艺术创作品在其表现真实质地方面引发的审美感受。[1]例如,毕加索笔下的牛,虽仅有寥寥几笔,但却将整头牛最关键的形态结构呈现了出来,无疑是极具质感的;优秀的艺术家,常能利用光影等创作手法,用单纯的视觉效果带动人们包含触觉甚至味觉的整体感受,人们常说“栩栩如生”就有此意。因此,是否能以视觉的艺术创作引发“通感”,就成為了评价一件作品是否具有质感的有效标准。
根据这样的标准,一部优秀的纪实纪录片必然首先在视听语言上表现出质感。它以视觉与听觉为牵头,带动出其他的感受方式,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当下的场景之中。纪录片《城市24小时》在影像画面上,采用多镜头、全视角的摄制方式,既有对城市整体的鸟瞰俯视,以全景画面先声夺人,又有对城市偏僻一角的微缩观察,由点见面,窥一叶而见全貌;在音声收录上,我们不仅听到贯穿城市的轰鸣火车声,更有夜间波浪泛起的涛涛水声,从喧哗到静谧,应收尽收,包罗万象。对影像与音声素材的多样化收录,使得城市的质感这一抽象的概念被完美地转化为视听语言。借助纪录片,即使从未到过该城市的观众,也会感觉仿佛已然来过。这种来过,不是浮光掠影般的、如旅游团对地标景点的一略而过,只留下“在此一游”的印迹,而是对这座城市有着从细到粗、从微到广的感受与体会。
在《城市24小时》中,不同的城市带有不同的影音风格,给予我们不同的质感。例如,郑州地处中原,中正辽阔,带有北方的厚重与旧时代的浓烈印记,这本应让人觉得有些压抑枯燥,然则贯穿《郑州篇》中的河南豫剧又以其生动活泼、行腔酣畅将这份沉稳变成了陈年的美酒,回味无穷;而《深圳篇》为体现深圳的高、快、猛,画面剪辑速度比起其他分集也显得更快,又常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填充剪辑空档,充当转场,虽说很好地表现出来了深圳的特点,但又少了一点君臣调和的味道,相对于《郑州篇》缺少了一丝平衡。其余三座城市,成都以慢、缓、闲为主,单个镜头偏长,特写居多,多以固定的镜头表现成都的悠哉;《厦门篇》中多广角镜头,以画幅的形式表现厦门各处的美景,充分体现浪漫气息;《武汉篇》则是兼容并蓄,既有对长江的航拍收录,也有对歌舞厅的快速剪切,意在体现其江湖之气。[2]总的来说,不同的分集,画面影音风格多少有些不同,这些不同也充分体现了每个城市的质感所在。
以“素颜写真集”为纲的《城市24小时》对真实更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由对城市游客式的导览,进入内部视角,试图去抓住人与建筑背后不可言说的情绪。根据总导演的说法,素颜是对真实模样的最大接近。作品以纪实的风格,带着善意去看待每一座城市,真实的镜头将人城关系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郑州篇》中对国棉四厂的描述,以下午充满古早味的空境开场,倾斜的阳光,国棉四厂斑驳的外墙,旧时代遗留下的单调色彩,略带惆怅的延绵,对于每个郑州人而言,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应当就是这个情绪。作为武汉人的分集导演看完《武汉篇》后,因影像与他回忆中的武汉重合的瞬间而短暂失神。失神,正是对这部纪录片最好的评价。
城市作为客观的表象空间,纪录片通过对这一表象空间内外部视角的切合,全图景的素材收集,将城市空间的大小内外一网打尽。诚然,50分钟一集远远不足以表现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但通过这一座城市中最具特色的风光地标与街角巷落,我们足以一叶知秋,建立起对这一表象空间最基础的印象。根据这一印象,作品开始寻求客观的表象空间与主观的情绪之间的切合点,寻求郑州人、深圳人、武汉人他们自身对所居住的城市的基本触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观众从游客的外部视角,变成了本地人的内部视角,单纯的视听延伸出了特质的感受。[3]
二、主体视点的叙事空间
一座城市的特质,归根结底是那座城市居民的特质。客观的表象空间,是纪录片《城市24小时》得以建立支撑的骨架,它为作品的叙事空间提供了描述的背景。作为一部观察中国城市的纪录片,《城市24小时》并不满足于对城市表象的质感体现,它还试图探索整座城市的运行机理,触碰到社会脉动的根本动力。因此,作品将人物与城市发展相互关联,叙述了当下人城关系的内涵和变化。让主体进入客观冰冷的表象空间,突出当下中国人的价值选择与主体导向,将城市转变成了人城交互的叙事空间,这也充分说明了城市与人之间互为因果,共同塑造城市的基本逻辑[4]。
叙事空间首先由“24小时”串联起来。作为片名中的关键词,“24小时”在作品中不仅是叙事线上的链接作用,奠定整体结构的基本逻辑,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标识提示作用。总体来说,《城市24小时》的分集结构大同小异,以小时为基本的单元,或长或短,从凌晨到深夜,记录各个时间节点上的素颜生活图景。以《成都篇》为例,24小时大致分成四个大块,每个大块之中有些延伸,大致勾勒出了成都人的不同生活状态。首先是凌晨五点的熊猫饲养员梅燕与熊猫的互动,熊猫具有超高认知度,更是“悠哉”一词的最好体现,也是成都的名片。作品在此也着墨颇多,通过熊猫的介入,自然延伸到城市的人文特点与旅游产业。随后,白天上午的部分,作品通过对老中轻三个年龄层的个例跟拍,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年龄段成都人的生活取向。成都爱“玩”,白天下午的部分,就表现了成都如何“玩”出新花样——游戏测试员张松将玩与工作相结合,这是成都独有的工作方式;明月村的民间艺术家为陶瓷注入现代元素,成都古韵焕然新生。到了夜晚,火锅、龙门阵、川剧、酒吧等元素齐齐登场,多姿多彩、富有个性的成都夜生活是这座城市的名片。通过将特定元素与特定时间的相互组合,纪录片为我们展现了当代成都人如何融汇传统与现代,凸显了成都人的“玩”者本性。成都的地理人文环境为成都人提供了“悠哉”的条件,成都人反过来以其趣味与智慧,将“悠哉”玩出花样,玩出智慧,相互成就。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成都的质感都在“玩”中体现。
正如我们在《成都篇》中看到的那样,通过24小时的叙事结构,作品得以将一座城市的运行过程分作若干等块,再往其中填充特定的人物,多个典型主体的生活轨迹,使我们一探这座城市不同维度的运行过程。在《成都篇》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成都人,是如何在这座城市中以他们的方式生活的,这是更高一层次的全方位摄制。这一层次的全方位摄制,不仅是素材上的收罗,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对人群特征的分类与整理。城市很大,人很复杂,24小时的叙事分割,强调主体的叙事逻辑,使得作品不迷离于细节之中,也不流连于空洞的宏观表达。相反,以主体视点为驱动,融汇多个不同主体的故事,体现其某个共同特征,使得城市由冷漠的表象空间变成了有温度的叙事空间。[5]城市在这一刻,不再是某个居住的场所,或某种情绪的触发之地,而是人们在其中表达自我,寻求自我,交互互动的场所。城市的质感由直观的印象与情绪,进一步变成了日常中的行动逻辑。
这一点在《深圳篇》中最为体现。不同于其他城市,作为移民城市,深圳并没有什么历史,地标景观虽然有,但也只是高楼以及更高的楼。因此,在深圳这座城市上,褪去了景观与历史的外壳,主体的自主与选择占据了更大的舞台。在《深圳篇》中,从清晨金融女高管不到七点半就开始的例会,到三和市场无休止的抢人大战,再到即便是休息时间,也忙碌于工作的科技行业从业人员。触目可见的是,驱动着这座城市日复一日的成长的动力,就是这些不同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最基本,也是最强劲的动力——效益。一方面来说,这无疑令整集都显得节奏有些过快乃至产生压抑感;另一方面而言,这恰恰说明了《深圳篇》在寻求深圳的质感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当然,《深圳篇》中也多少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因此穿插了诸如上下学、24小时夜间书店等调剂内容。尽管如此,影片还是在片尾调剂道:“在深圳,最受欢迎的一是财经类书籍,二是成功学”。从影片的角度来看,《深圳篇》无疑是成功的,它全方位地摄制了深圳人的日常,突出了这座城市中人的共同特质。
不必讳言,中国的现代城市历史还不够长,倘若我们只将目光停留在楼宇之间,城市的样貌多少大同小异,因我们还未能很好地将过去与现在融合在一起;如若寻求各个城市的地标性景观,有历史的城市倒是不惧,但诸如深圳等现代新兴城市又未免有些吃亏。因此,作品将视点下沉到主体与城市的交互之上,不仅能为作品提供更大的叙事空间,也能更好地找寻到城市的特质。
三、包容多面的文化空间
单个城市的特质一旦浮现就结构性地从属于整部纪录片,成为了纪录片所展现的中国城市文化空间的一部分,这是作品全方位摄制更深的一层。在上文中,全方位摄制在视听语言上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在直观上的不同;在24小时结构下,主体视点的叙事让我们看到了各个城市性格与行事逻辑的差异。这都体现出了不同城市的不同质感。因此,将视域放大到整个纪录片时,这五座城市就是理解当代中国人城关系的一个窗口,也是理解中国城市整体特质的一个途径。
一方面来说,纪录片选取的城市较为平均地坐落于我国的四个方向,标志了四种不同的地域文化。郑州人的“中”,武汉人的“江湖”,成都人的“巴适”,厦门人的“浪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对城市特质的塑造就在这对比中显现。[6]当然,深圳较为特殊,尚未有一个具体的定型印象,这或许代表了中国城市在现代同质化中的未知,另一方面,虽然有着具体地域上的差异,但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相对一致的。这一点在24小时的叙事下更能看得清楚,例如就“创业”这一主题来说,《成都篇》与《深圳篇》都选取了一位年轻人作为案例展现,通过他们的创业故事来呈现城市的特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成都的创业氛围虽然紧张,但多少带着些趣味性存在,而深圳的创业项目是高精尖的、更是涉及大量金融操作的。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城市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形态。又例如,《郑州篇》与《厦门篇》都对当地的音乐艺术投入了大量的描写,前者以一个小女生的豫剧大师梦为线索,详细讲述了小女孩学艺与一次重要选拔的经历;后者则是集中展示了鼓浪屿这座音乐小岛,在无限悠扬的钢琴声中插叙了一对老夫妻的百年爱情故事。前者厚重沉稳,带着中原人的中正之气;后者浪漫奔放,带着南方沿海地区的外向与不羁。当然,还有《武汉篇》中的古典复刻编钟,声声荡漾着从古至今的楚之美。在种种的相同主题的不同演绎的对比中,城市的特质被更为凸显。相对于视听与叙事上的特质,这一系列对比而出的特质不仅凸显的是某个具体城市的性格气度,更凸显的是整个地区的文化类型。
另一方面而言,贯穿整部纪录片,中国城市的质感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朝气,作品体现了当下中国城市精神面貌。每座城市都在致力于使得自己更现代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聚集大量年轻人的创业园,努力工作的人们都是最有力的表现。深圳自不必说,郑州、武汉、厦门、成都,数十个主体故事呈现出来的,是社会整体的对于当下的把握,对于过去的肯定,对于未来的强烈自信。如果与国外的城市纪录片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城市的这种朝气是相對罕见的。因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事实上大部分都维持着二三十年以来的样貌。但《城市24小时》中的城市,虽然选择了很多的地点,也选择了很多的人,看起来部分章节有点杂乱无章,但杂乱而不失章法。从城市布局的一面看,从郑州到深圳,都因地制宜,不断地尝试着将自身的特点与现代化高度结合,创造出崭新的城市面貌;从人的一面看,从最普通的工人到高端的金融高管,都坚信自己的努力会创造更好的未来。
求同存异、和光同尘这本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纪录片《城市24小时》作为整体来看,恰恰表现出了这种包容多面的文化特点,这也使得作品记录的城市群从叙事空间更变成了文化空间。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人是文化行动的主体,特质的文化常需要他种文化的对照才得以彰显。纪录片中选取的城市在时空跨度上都有相当的距离,各自发展出了不同质感的文化特征。纪录片对城市的全方位摄制在展示了不同城市文化的异质性的同时,又精准地捕捉到了它们作为中国城市而言的同质性,异与同的高度混合统一,就是当下中国城市的特质,也是当下中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最后,正如總导演所说,纪录片《城市24小时》在制作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展现给全国观众以及当地居民的两面,事实上这就是同与异的一面。就全国观众的层面而言,如何让一个未到过那座城市的人也能充分领略城市的质感,这就要求必须要找一个切合点,这个切合点必然是符合全体中国人的文化背景的;同时,不同的分集也要经过当地观众的严苛审核,真正地表现出本地人的味道。这种对观众群体的分化考量,无疑也是全方位摄制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之所以能在纪录片中既看到某个城市的独特性,又看到整体中国城市的质感就毫不意外了。这一切综合起来,我们便深深地感到了中国城市包容多面的文化质感。
结语
在每一分集中,全方位的摄制视角都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这表现为分集开头的提示语,例如《郑州篇》中说“或许你从未来过,但明天也许会来”,这隐喻了铁路火车与郑州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深圳篇》中说“有什么比跑得快飞得高更刺激的嘛?有,跑得更快,飞得更高”,这无疑是对深圳城市特质的最佳概括。但可惜的是,作品并未给整体中国城市一个简要有力的标签,也许最接近的就是《成都篇》中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正如这句所说,《城市24小时》以素颜为指引,刻画出不同空间维度下的城市风貌,细致呈现了当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文化图景,具有相当的现实价值。
白璧微瑕,全方位的摄制角度虽然对城市的不同维度表现得淋漓尽致,24小时的叙事结构也尽可能地便于安排各种不同的主体叙事。但除去《郑州篇》中以铁路火车为意象贯连整集以外,其他的分集都缺乏一个具体的、落地的现实意象作为各个分段的衔接,这多少使得作品偶有断续之感。瑕不掩瑜,《城市24小时》毕竟在这一波“以人为本”的叙事纪录片浪潮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较好地解读了当代中国城市的特质。
参考文献:
[1]马君.视觉质感在包装设计中的建构方法及拓展价值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15.
[2]刘洁.航拍记录:放眼看见的意味[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1):115.
[3]段文钰.颠覆与重构:《城市24小时》中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J ].当代电视,2019(09):61-64.
[4]黄晓菲.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纪录片《城市24小时》的影响叙事[ J ].传播力研究,2019(31):76.
[5]李慧敏,景秀明.城市气质的多向呈现——论《城市24小时》的叙事策略[ J ].电视研究,2019(11):76.
[6]张悦晨.城市纪录片中“第三空间”的建构——透视《城市24小时》的空间再生产[ J ].当代电视,2019(09):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