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1+6”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及启示

    沈燕萍 程嘉祥 王建还 东珠加

    摘要:“党员1+6”人才培养模式是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一名党员学生为主,带动一个宿舍6名新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以系列活动把学生凝聚在组织周围。发挥学生党员作用,解决教学管理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文章以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分享“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经验。阐述深化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党员1+6”活动品牌,凸显学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理念。达到加强基层党建、和谐稳定校园教学管理目的。

    关键词:“党员1+6”;核心价值;升级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对高校的教育工作要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以此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党员“1+6”活动正是适应这一背景要求,为学生党员提供实践平台,使其成为校园正能量的传播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达到学院基层党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一、学生管理困境

    (一)师生比困境

    师生比大,这是工商管理学院的困境。就财会专业而言,师生比为1∶26 ,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75,专职管理人员与学生有效管理供需矛盾突出。其他专业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于是采取专业教师任务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弥补这一缺口,以便达到或接近标准要求,但是仍然存在校园管理风险。如,学生受教育以课堂为主的内平台和以网络为主的外平台之间,有形和无形的方式之间,良莠不齊的信息与网络文化教育的局限性之间,学生三观的引导和教师资源有限的辐射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的统一问题。让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轴的思想政治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专业教育,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优秀政治思想的学生党员队伍,解决其中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党员与学生之间近距离跟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青海民族大学区位特征决定,需要学生党员队伍发挥自身管理作用,弥补师生比大的缺口,使教师和管理者及时掌握风险点,既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又能实现稳定校园的目的。

    (二)与时俱进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矛盾

    首先,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不一。偶有“经济人”会有自利的行为,在大量的信息量面前难以真正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师生身份差异,专业课课时和内容与生源基础及上大课以及授课形式单一等矛盾,传统的说教式管理面临与时俱进的要求。需要从教育角度提供载体与平台,以便改变这种现状。

    二、学生自我管理基础

    从工商管理长期学生党建工作可知,部分学生为了加入党组织,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能发挥带头作用。数据显示,大二到大四学生中,学生党员与学生比为1∶4。这为解决管理问题,化解校园矛盾,低成本摆脱师生比大的管理困境提供了管理基础。假如校园成为优秀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施展的平台,一方面可及时弥补校园管理中的教师“缺位”,监管“空白点”。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与党性。以党建带学建再促党建,符合青海经济发展,基层社会稳定的需求。

    基于问题解决途径的研讨,在贯彻落实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计划,以及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核心指标》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开展了党员“1+6”活动。该活动以思想动员、培训工作、确定标准、启动仪式、组织考评、持续结果等步骤,打造“党员1+6”培养模式品牌。

    “党员1+6”活动最大化优秀学生党员作用。将学生自我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政治素养培养的学生管理模式,根据时代背景进一步升级“党员1+6”活动品牌。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入党程序和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培训内容体系。开展烈士陵园扫墓、参观原子城等活动引导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在活动中树立榜样,以选聘结合、强化监督等方法,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养,实现环境育人目的。并不断升级,以实现党的先进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为目的,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三、“党员1+6”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党员1+6”活动概念界定

    所谓“党员1+6”活动,是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发起的学生自我管理活动。以大1名学生为活动对象,选拔1名优秀学生党员定期深入新生宿舍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谈心、指导活动。该活动以党员建立党章学习小组为主,以学业、社团活动带动6名新生,以此和分管宿舍成员一起成长、进步的管理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传、帮、带”作用,发现、培养新生中的优秀学生为切入点,培养其承担起校园文化、思想传承责任。通过优秀的生活组织者、宣传者、奉献者而成为新一代校园党建接班人为目的。

    (二)前期准备工作为平台搭建奠定基础

    第一,筹划。2013年初,学院党总支筹划在学生党员中发起“党员1+6”活动。开学后利用每周教工例会和学生班会进行党的知识、党员义务、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前期思想动员。以座谈、培训、谈心、讨论等形式,在学生党员中发起“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谈心、指导”为载体,以“做好一项工作,带动一个宿舍,帮助一名困难新生”为主要内容的“党员1+6”活动。

    第二,选拔。选拔范围为大二到大四年级学生党员,需要政治立场坚定,无违纪现象,个人素质过硬,专业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良好者优先。

    具体条件:担任班级班长或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等职务;担任班级党支部副书记或支部组织委员、支部宣传委员;在学校、学院社团中担任相关职务者等,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党支部活动中表现优良,无违纪,可优先考虑。

    具体做法:明确选拔标准,确保活动有效。确定“四项”选拔标准。学生党员是学习上的标兵,生活上的模范。参选学生党员严于律己,身心健康向上。务实求真,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崇尚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具备健全的人格。具备“做好一项工作,带好一个宿舍,帮助一名困难同学”的服务能力与素质。

    平台搭建。根据标准,从97名报名参加活动的学生党员中,选拔25名参加活动。通过“1”的选拔,支撑起活动平台。起到稳定新生,稳定校园的作用。

    所谓做好一项工作,即根据自身和本班实际情况,发挥特长,在学生党支部和班级从事一项具体的工作。

    所谓带动一个宿舍,即在所负责的宿舍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引导和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宿舍同学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氛围。对于宿舍中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尽力疏导及时化解与上报,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学生党员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要及时帮助做好情绪疏导与说服教育工作。

    所谓帮助一名困难新生,即根据所负责宿舍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积极督促困难新生认真上课,克服惰性,增强自控能力和信心。在生活上主动关心困难学生,及时向学院党组织反映,并帮助采取助困措施。

    第三,要求。首先,面向大一新生每周进宿舍3次以上交谈,以书面记录,作为学生工作档案存档。其次,在谈话中传递正能量。最后,党员需不定期向老师汇报新生情况,对于党员指导的新生,老师进行定期谈话,便于了解和指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

    (三)仪式启动的意义

    财会专业“党员1+6”活动,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活动。2014年10月16日,正式启动“党员1+6”活动。学院领导就开展“党员1+6”活动的目的、意义等进行了部署,并为参加本次活动党员颁发了党徽,提出在新时期要“加强党性修養,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的总体要求。

    四、“党员1+6”活动的成功经验

    (一)践行党员义务,增强学生管理能力

    通过“党员1+6”活动,学生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宿舍文化建设,宿舍卫生创优,有显著改善。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真正让“党的形象树起来,党的旗帜举起来。”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空间,校园基层党建工作为专业职业道德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党建破解了校安工作盲点

    开展学习党章、对照党章找差距、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党员权利义务的认识。培养了一批骨干党员,破解了校安工作盲点。“党员1+6”活动要求学生党员引导新生遵纪守法,增强自律观念,注意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发现有异常情况,班主任、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信息。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好校园稳定工作。

    (三)健康文化建设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党员1+6”活动通过开展团队拓展训练、“读书工程”、核心价值观学习交流等活动,增强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学院学风建设明显好转,学生党员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

    (四)“党员1+6”活动为素材的案例成果

    “党员1+6”活动从内容上明确了 “三个一活动”的具体内容。从范围上涵盖了全体新生,从实践上搭建了学生党员发挥引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平台,从效果上达到了加强基层党建、和谐校园工作的目的。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传承校园文化,成为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组织者、传播者、参与者,打下了坚实的基层党建基础。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超过80%,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风建设明显好转,违纪率显著下降,增强了校园安全稳定。“党员1+6”活动被学校列入《青海民族大学关于“大学生党员发挥引领模范作用的探讨与实践”项目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

    《以“党员1+6”活动为抓手促进良好学风的建立》获得省教育工委优秀案例三等奖。《“党员1+6”活动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入选青海省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选编(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

    五、“党员1+6”品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启示

    (一)多种形式引领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为“党员1+6”活动成效的可持续发展,工商管理学院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党员先进经验事迹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校纪、校风、学风,起到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定期对学生党员培训,检查工作记录,加强管理,及时汇总和解决新问题。通过中期经验交流会、期末总结表彰会、基层党建工作研讨会等形式,起到积极引领的作用,使“党员1+6”升级而成为可持续性发展品牌。

    (二)学生党员延伸党建工作

    学生党员通过深入新生宿舍,以拉家常、聊天等方式,消除其脱离父母的不适应感与孤独感。将校园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宿舍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利弊等内容输送给新生。对各民族风土人情等进行讲解,避免新生之间由于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的摩擦。引导新生处理好学习与实践,学业与社团活动、课堂学习与自习、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党员1+6”进一步升级为新生依赖的品牌。

    (三)“党员1+6”升级品牌模式

    “党员1+6”在财会卓越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进一步从专业角度构建“党员1+6”为核心的财会卓越人才培养的升级品牌。在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党员1+6”升级为职业道德建设的品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无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还是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强化专业品牌特色,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思想基础,增强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四)加强考评,有效运用考评结果

    考评小组根据党员发挥作用情况每学期定期组织一次考评。根据工作计划、总结、日常工作记录等,通过走访、实地征求意见等方式,对其工作考评,目的在于取得成效。如,所负责宿舍整体状况的改善情况,差的要有进步,优秀的要继续保持。所帮助同学学习成绩要有明显进步等。将考评结果直接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和评定学生党员工作、党员民主评议、预备党员转正、年度评优评奖推荐,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学生党员加分项目的重要依据。以此给予财会专业“党员1+6”活动这个品牌不断升级,得到可持续发展。

    青海民族大学2017年基层党建项目深化“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打造财会专业“党员1+6”品牌升级版;2016年卓越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卓越财会人才培养”;2016年-2017年度本科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财会专业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方法探索与实践”(2016-BKJXYB-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