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教育 迈向第二个百年

    朱继文

    在“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中,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目标是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学前教育也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为每一所幼儿园、每个人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前教育新路径指明了方向。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什么是高质量的幼儿园?它有什么要求?需要达到什么水平?怎么量化评价?或许现在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中对高质量的阐释。但我认为的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一定具有以下几个特质。

    第一,符合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育人要求,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教育目标。

    第二,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激发儿童主动学习,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多方互动的过程。儿童、教师、家长、社区乃至社会,形成一个互促共生的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每个人在其中互为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在同一个教育场域中相互影响、互为促进,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只是一个静态的理想目标,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那么,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呢?

    我认为,首先要以发展性的眼光理解学前教育的奠基意义。在全球一体化和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着巨变。因此。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要更具前瞻性,从培养世界公民和面向未来的人出发,着力于培养儿童的国际视野、大格局观、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时刻拥抱变化的能力。这些都是幼儿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的关键素养。

    要实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还必须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教师既要掌握必备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又要有与学前教育相关联的各学科、各领域知识的积淀;既要注重通常意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又要着眼于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个人修养和知识涵养的提升。

    实现高质量是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学前教育工作者要追求高质量,就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在内省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追溯问题的本源,以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改进工作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路径。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因此,要找准问题。以真问题为切入点开展踏实的研究是提高质量的最好途径之一。

    作为一园之长,必须意识到,修炼内功、抓内涵发展是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的当务之急。如果没有构建基于共同愿景下的园所文化,找到文化落地的载体,将文化与行为、文化与生活、文化与教育建立联系;如果没有建立园内教研机制,将基于保教工作真实问题的园本教研作为引领教师队伍深度学习、自主研究、创造性实践的螺旋式发展引擎;如果没有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评价指标,实现评价目标直指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那么当面对现实的困难,如何使园所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如何让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看得见?如何将走向高质量的行动路径变成可见、可闻、可知、可传播、可复制的经验?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共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