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朱艳冬 张睿 陈丽英 张宇 王秀娟 李秋莲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工肝治療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糖皮质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 根据后续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各41例。常规组患者继续实施激素治疗, 研究组患者使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3个月后存活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8%, 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7%,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TBIL、ALT、AST、Alb、PT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存活35例, 存活率为85.4%;常规组患者存活17例, 存活率为41.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实施人工肝治疗, 其临床疗效明显, 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 显著提高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人工肝;激素部分应答;肝衰竭前期;临床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rtificial extracorporeal liver in treatment of pre-hepatic failure patients with partial hormone response. Methods? ?A total of 82 pre-hepatic failure patients with partial hormone response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follow-up treatment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hormone therapy,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rtificial extracorporeal liver support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ment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survival rate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87.8% in the research group, which was 53.7%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BIL, ALT, AST, Alb and P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35 survived cases, accounting for 85.4%, and the research group had 17 survived cases, accounting for 41.5%. The survival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rtificial extracorporeal liver therapy shows obvious clinical efficacy for pre-hepatic failure patients with partial hormone response, and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survival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rtificial extracorporeal liver; Partial hormone response; Pre-hepatic failure; Clinical study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包括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长期饮酒、过度劳累、药物损伤或中毒、自身肝病、遗传等引起的肝细胞出现大面积损伤和不同程度坏死, 导致肝部的合成、排泄、免疫以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受到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出现以黄疸、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严重病症[1]。肝衰竭发病快, 病情进展迅速,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在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主要采用激素治疗和内科综合治疗[2]。经激素治疗的肝衰竭前期患者包括快速应答者、无应答者和部分应答者。对于部分应答者可继续使用激素治疗, 但见效缓慢, 病死率仍较高[3]。临床指出人工肝对于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本次研究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后续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各41例。常规组患者男24例, 女17例;年龄19~64岁, 平均年龄(43.6±6.8)岁。研究组患者男26例, 女15例;年龄20~67岁, 平均年龄(43.8±7.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符合肝衰竭早期界定标准, 患者极度乏力并伴严重消化道疾病、黄疸持续加深、出血倾向, 未并发肝性脑病或其他疾病;②表现乏力、纳差、消化道症状、黄疸、神经精神症状等临床症状患者;③前期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激素部分应答患者;④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患者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①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②合并严重感染、循环障碍以及活动性出血患者;③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患者;④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与人工肝不支持患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综合治疗, 进行护肝、抗病毒、抗感染、保护胃黏膜、营养支持等治疗。常规组患者继续应用激素治疗, 通过建立静脉通道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剂40 mg/d, 疗程为2周。研究组患者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 首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形成体外血液循环系统, 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症将人工肝血液净化设备的各项参数大致设置为:血流速度100~120 ml/min, 血浆分离速度10~30 ml/min, 血浆置换容量1500~2000 ml/次, 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 每次治疗时间约为1.5 h, 置换完成后实施血浆灌流。间隔2 d进行1次治疗, 疗程为2周。注意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全程开展心电图、血压监测。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3个月后存活率。疗效判定标准:参照《肝衰竭诊疗指南》将其拟定为三个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肝功能显著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现有好转迹象, 肝功能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統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显效20例(48.8%), 有效16例(39.0%), 无效5例(12.2%), 治疗总有效率为87.8%;常规组患者显效8例(19.5%), 有效14例(34.1%), 无效19例(46.3%), 治疗总有效率为53.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TBIL、AST、ALT、Alb、PT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TBIL、ALT、AST、Alb、PT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存活率比较 治疗3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存活35例, 存活率为85.4%;常规组患者存活17例, 存活率为41.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我国, 肝衰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受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其主要临床表现以慢性加急性肝衰竭为主, 其次是由药物以及非肝毒性物质引起, 发病人群以男性居多[4]。前期阶段, 肝衰竭患者的肝部会出现免疫过激和持续炎症, 从而造成肝细胞大量受损或坏死。《肝衰竭诊治指南》指出, 大部分肝衰竭前期或早期患者, 若病情进展快但未伴随有无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临床治疗[5]。相关学者也提出, 在肝衰竭前期阶段,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有助于减轻肝脏免疫细胞受损,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人工肝支持系统以非生物型为主, 人工肝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其联合内科综合治疗有效降低了肝衰竭病死率, 目前已被临床确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6]。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利用体外机械、物理化装置, 将肝脏内部因肝细胞短期内大量坏死而造成蓄积的炎症因子、毒性物质予以排除, 进而阻断恶性循环导致的肝脏细胞进一步损伤坏死, 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7]。同时向肝脏内部注入等量的新鲜血浆, 并补充Alb、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 暂时代替肝功能而实现肝细胞的修复或再生。当前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和混合型三种, 其中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集解毒、合成和代谢功能于一体, 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8-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8%, 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7%,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TBIL、ALT、AST、Alb、PT指標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存活35例, 存活率为85.4%;常规组患者存活17例, 存活率为41.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效果良好, 有效改善了患者肝功能, 并大大降低了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临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 针对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实施人工肝治疗, 其临床疗效明显, 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 显著提高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任国.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新策略与新进展.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14):194-196.
[2] Speiser JL, Karvellas CJ, Wolf BJ, et al. Predicting daily outcomes in acetaminophen-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patients with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Comput Methods Programs Biomed, 2019(175):111-120.
[3] 罗森, 孟忠吉, 龚作炯. 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8, 28(2):79-81, 87.
[4] Taniguchi T, Ohtani T, Kioka H, et al. Liver Stiffness Reflecting Right-Sided Filling Pressure Can Predict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19, 12(6):955-964.
[5] 李娜, 顾欢, 朱英, 等. 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 医学与哲学(B), 2018, 39(8):50-54.
[6] 范晶华.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2):147-148.
[7] 马臻, 乌云. 肝衰竭的治疗现状.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9):1668-1672.
[8] 郑欢伟, 李力, 白革兰.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问题.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 31(9):1411-1414.
[9] 李锐锋. 糖皮质激素在阻止急性肝衰竭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 2014.
[10] 王银银, 黄建荣.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研究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 2014, 31(8):509-512.
[收稿日期: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