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策略研究

    徐震虹

    摘 要:教师是高校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力量。在后真相时代背景下,由大众媒介引发的“情绪大于事实、观点大于真相”的现象给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困境入手,结合后真相引发的价值共识反思,探讨高校如何凝聚人心、寻求共识,最后提出高校应通过采取改善沟通方式、突出情感共鸣、加强舆论引导、开展专业培训等策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后真相;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后真相”(post-truth)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意指“情感和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1]“后真相”一词不仅是对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等所展现的政治现象的概念化总结,也可作为时下社会媒介发展与使用状况的警示:当人们对社会的核心价值失去共识,社会观念的传递遭受堵塞,其结果就是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立场有选择地相信“事实”,甚至拒绝相信真相。

    基于后真相时代的媒介环境特点,针对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状况,探讨高校如何更好地凝聚人心、寻求共识,将为打造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校教师队伍,营造更加和谐、文明的校园育人环境提供必要的策略参考。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困境

    当前,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来看,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教师群体在接受主流核心价值影响方面相对存在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网络舆情及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复杂激烈的局面

    当前形势下,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同时,以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简称两微一端)+视频网站+网络广播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也日益成为广大师生获取信息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但也带来低俗、色情等不良信息冲击,甚至引发网络诈骗、网络谣言传播等。人们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可以自由进行意见表达,这给多元意见的交流碰撞创造了条件,但也不可避免出现受众在有关社会事件中的非理性言行。特别是新传播技术赋权新媒体使用者匿名使用权,受众在匿名条件下容易失去道德责任感的心理约束,更容易进行一些非理性的表达,包括散布谣言、人身攻击乃至犯罪等。这些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对育人主体——教师队伍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未形成体系化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越来越重视强调教师队伍立德树人职责的发挥,但总体来看,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在体系化建设中。尤其是在工作体制机制、内容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出台具体举措。比如:有关师德师风建设在制度执行层面仍存在不足;基层教师党组织政治学习及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创新;教师理论学习往往以学习政策、文件为主,缺少网上网下灵活互动的学习方式,学习难以做到入脑入心;面向教师队伍的网络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的培训较少等。另外还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没有和解决教师的切身问题联系起来,缺少对教师工作和生活上的关注,和实际脱节,不太受教师欢迎。

    (三)高校教师群体自身倾向于关注个人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大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进入高校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的思想状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思潮冲击,部分出现功利、利己以及拜金主义的倾向,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而且,教师普遍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对个人的专业发展和现实生存状态关注较多,对国家形势与政策、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等主动关心相对较少。尤其当发生一些关注度较高的公共事件时,教师往往会从个人出发点去评判这些现象或问题,而缺乏对网络舆情敏感性的把握以及正确的预判、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存在薄弱环节,而在后真相时代背景下,由网络媒体引发的校内外舆论事件也可能会在短期内造成一些情绪大于真相的局面。教师群体若陷入非理性情绪之中,以网络、自媒体作为个人发表言论或情绪宣泄窗口,将不良情绪和非准确信息传递给学生,不仅会给学生工作带来问题和难点,更有可能影响校园整体的和谐稳定。

    二、后真相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一方面,共识达成的物质条件首先应有主流的交流平台和机会,以及教师们在这公共平台上有一定的话语权。高校公共决策的有效实施是建立在广大政策相关者的认同和支持的基础上的。而如今现代社会的利益多元性和人们价值观差异性致使教师们对公共决策很难表现出一致的认同,从而考验高校办学决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摆脱那种简单的代言人角色,应该体恤不同教师的处境,让不同教师群体都能“发声”,让多元意见表达都能得到保证,还原高校环境中真实的意见构成:既能听得到掌声和表扬,也能听得到批评和吐槽,为高校知识分子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以及一个更加宽容的话语平台。

    另一方面,达成共识是以个体内心真实意愿表达为基础的,“如果妥协源自对他人需求和道德责任的真正理解,而不是源自被迫妥协的感觉,那么则有可能在节制自身政策需求的同时保持其道德的完整性和信念。”[2]因而立足于谋求共识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赖于教师自愿的合作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认同。要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慎重思考提出看法和意见,进而通过在公开平台内的对话、讨论等方式,在倾听、衡量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由之后,基于所有教师公共利益的考虑,利用理性观念谋划形成对最具合理性的公共政策方向的认同与共识。并且这种通过协商对话所达成的社会共识并不被看作是一个最终的结果,而是要被看作是开放性的、可以修正的。随着人们实践经验的增长、认识水平的提高、利益诉求的变化,可以对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达成认同、但已经不符合现实需要的某些认识提出新的质疑,进而通过与相关各方的对话和讨论谋求修改与完善。[3] 三、后真相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面对后真相这样的媒介环境,根据上述有关价值共识路径的探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在反思中寻求出路和创新,提升教师群体对主流核心價值的认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改进沟通方式,促进沟通信任

    学校需要着力增强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开放性,赋予普通教师以话语权。学校管理部门不仅要切实关注教师实际思想状况和生活,畅通线上线下各种渠道搜集教师们的意见、建议,而且要注重改进沟通的方式、方法。比如:制定与教师学习生活关联度高的管理政策或规定时,应提供不同类别教师代表直接面对管理部门的机会;对于涉及教师利益、关注高的校园事务,学校管理部门要及时、有效地回應师生关切;在学校各类网络服务平台中,管理部门咨询服务应做到及时、周到,沟通语言上突出平等、开放、包容,少指令、少推诿,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二)突出情感共鸣,唤起价值认同

    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可以借助优秀教师事迹创作优秀的文学或公共宣传作品,注重挖掘这些教师在日常教书育人中的细节感人之处,引发共鸣;抓住教师入职、荣休以及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突出“以情感人”;在教师支部党建工作中,注重从教师们共同关注的学习、生活问题入手,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学科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将政策宣讲解读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提升教师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针对教师的日常管理服务中,要真诚地听取并解决教师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从情感上获得教师们的支持,才能从价值观塑造上凝聚共识和认同。

    (三)加强舆论引导,规范网络环境

    主动发声,运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载体加强网上正面主流宣传,尤其是涉及教师们的利益关切问题,更应该倡导公开、透明、主动的沟通;重视对校园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管,建立校园舆情反应机制,定期梳理校园各类新媒体内容发布情况并强化责任管理,及时有效地搜集各类涉及教师的舆情;遇到突发舆情,运用官方媒体进行正面解释回应,对不当言论迅速给予纠正,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猜测;发挥一批学术造诣深且师德高尚的教师在校园媒介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正面舆论引导,尤其是通过他们言传身教引导青年教师保持网络理性。

    (四)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媒介素养

    从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出发,强调教师对网络自媒体的自我管理,引导广大教师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新媒体,将先进性和担当精神延伸到网上,争当“中国好网民”。 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研究生导师等教师群体的网络素养培训,包括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进行信息选择甄别,怎样正确看待社会公共问题,怎样合理合法在网络平台进行发声等。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广大教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认知和敏感度,并提升理性认知、预判能力,使他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林方伟.2016年度词揭示世界进入“后真相”时代[EB/OL].(2016-12-28)http://www.zaobao.com/news/fukan/gen/story20161228-706858

    [2]陈家刚.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转引自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2004:1

    [3]张铁勇.论以谋求共识为核心的德育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3(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