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策略
关象麟
摘要
本文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资产管理程序的优化以及加强资产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资产管理策略,为制造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指明了方向,希望能为企业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控意识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企业领导要充分地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整个研发制造相关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推动作用,积极构建和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同时企业员工也要自主地学习和了解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严格遵循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条例及流程程序,培养固定资产管控意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企业要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流转、处置等全过程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制度的内容包括资产预算编制制度、采购流程管理制度、资产配置标准制度、授权审批控制制度、资产归口责任管理制度、资产使用审批流程制度、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资产损坏责任追究制度、资产维修和保养制度、资产内部流转制度以及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制度等。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结构
企业要成立的资产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进行岗位设计,尤其需要注意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分离、资产使用与监管岗位的分离等,从而有效地防止兼职串岗的情况下发生徇私舞弊行为,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企业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资产归口管理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促进资产的高效使用和有序流转,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四)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制造企业首先要结合自身的固定资产特点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尤其是专用的大型设备或者重要的科研仪器,要实行分类登记,界定资产范围和标准。要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定细化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办法与会计核算标准。明确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式,结合相关的会计准则以及税法政策综合考量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科学地分摊折旧费用。另外,对于一些日常的办公用品如桌椅、饮水机等,建议将其作为低值易耗品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再作为专门的固定资产核算,以降低企业的资产管理负担。对于研发类制造企业,还需注意要及时将可资本化的研发部分计入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准确。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包括资产的取得、核算、投保、使用、盘点、维护、流转、处置、考核等多个环节。1)在新增固定资产时,要根据资产新增的类型、增加方式、价值等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对于购置的固定资产,要递交书面的资产购置申请书,一些大额的资产购置项目要经由企业多个部门集体讨论决定。对于企业自建的固定资产,要严格控制资本支出预算,确定投资预算额度,预估可能产生的资产收益。2)在资产核算环节,要严格按照资产的确认、折旧、盈亏处置、减值准备、残值估算等相关的核算标准执行,按照资产核算账目的明细设置相应的表格,月末将表格与总账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3)一些大型的研发类制造企业,考虑到其存在相对较多的研发设备仪器,针对部分资产价值较高的资产设备,要作投保处理,按照资产的性质确定投保范围,以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4)在资产的使用环节,要详细记录资产使用人员、使用时间、用途等信息,同时加强对资产使用的过程监管。5)在进行资产维护和保养时,要针对不同的资产类型定期地进行检修,制定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方案,明确检修人员的责任义务。高级别资产的检修要经企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技术维护部门等多个部门审批后才允许进行,而一般性的固定资产维护与保养要符合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检修并进行费用报销即可。6)在资产的流转环节,要填写专门的资产借用登记表,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并由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后才可进行流转。企业可通过在内部搭建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更新资产信息数据来帮助各部门人员更加全面了解资产使用管理情况,促进固定资产在企业内部的高效、有序流转,从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7)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要将资产处置分为常规到期处置、非正常报废处置、资产出售以及资产的投资转出等多个处置类别,针对不同的类别制定相应的处置程序和处置标准。对于一些大型的设备仪器类资产的处置方式及处置价格,要经由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与企业领导共同评估决定,要尽可能保证评估处置过程的公正、公开、透明,防止不法分子以权谋私,导致企业产生较大的资产损失。
构建固定资产内控机制
(一)优化固定资产配置
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要本着“盘活存量、控制增量、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优化资产配置,相关部门在提交固定资产购置申请时,需要同时附上相关的资产成本效益分析说明等材料,确保资产购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企业要在其内部建立固定资产共享机制,促进资产在企业内部的有序流转,提高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科研类制造企业尤其需要注重加强对大型仪器的管理,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落实资产使用及管理人员责任,以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管理意识。要进一步创新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要全面地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各项参数,以实用为目的,以适用为基础,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更换老化以及破损的零部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是确保其各项资产管理工作高效、有效开展的基础前提。但由于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较为薄弱,日常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没有严格履行相关的调度审批和登记程序,导致使用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资产台账严重不符。一些部门待报废的资产未及时进行处理,存在大量的闲置资产,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资产管理的难度。企业的资产盘点通常是在每半年盘点一次或者仅在年末盘点,且盘点工作多是一财务部门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存在大量的盘盈或者盘亏,严重制约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此,企业要加强资产清查盘点,组织内部资产管理所涉及的各部门人员以及第三方资产清查机构共同编制单位的资产清查制度,将各项资产清查行为常态化、规范化,而且要保证定期开展局部的资产清查活动,至少每半年进行全面的资产清查活动,对清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环节找出问题原因,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强控制管理,明确相关责任人,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树立资产清查的权威性,提升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同时在进行资产处置评定时,要组织专家领导,共同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做好现场查看与技术鉴定的监督管理工作,在资产清查完成后要由外部监督机构和内部管理人員分别出具资产清查报告,只有当二者一致时才能保障清查过程有效,以此加强过程监管。另外,企业还要及时对可能存在的资产减值情况作计提减值准备,制定严格的减值项目审批流程,明确减值金额的计算方法,确保资产价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强化固定资产内控执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稳定运行,企业要在其内部加强资产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其最高层领导机构下设独立的审计监管机构,定期针对企业的资产活动进行日常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同时,建立资产配置效益评价体系,制定专门的大型设备仪器效益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同各个部门以及岗位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充分利用考评结果,将其作为各个部门下一年度资产预算审批以及岗位个人薪资及职位升迁的重要参照依据,以激发企业各部门及员工参与资产管理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善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经营的良好运转,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制度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效规避资产管理风险,全面提升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柏慧彬.浅谈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581(33):54-55.
[2]张兰萍.基于资产清查环节探讨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学习, 2017(7):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