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处理好中小学校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

    陈庆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5-068-01

    摘要 中小学青少年业余训练已经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体育人才。但是,从目前中小学的业余体育训练情况来看,学校青少年课余训练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过分片面追求取得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忽视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教育,造成了青少年发展不够全面的现状。对怎样才能使学校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持续有效地开展,本文对这些内在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理论的探讨,以寻找解决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 业余体育 学校素质教育

    一、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涵义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体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

    素质教育是指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让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使之适应社会。具体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二、中小学青少年业余体育的涵义

    中小学青少年业余训练具有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功能,同时也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余训练的正常开展能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三、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教育素质关系

    (一)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

    从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外延,是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体育是教育的一环,体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是身体机能的发展与保健,它是实施教育目标的课程。它将综合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之中,并将素质教育落实于运动场上。

    (二)身体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从素质教育结构看,身体素质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只是一小部分,体育是与身体素质紧密联系的,体育对促进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中小学业余体育训练的目标也具有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和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学校素质教育对中小学青少年业余训练的要求

    (一)时代和社会对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我国在全面深入理解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持续发展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二)学校素质教育要求对体育老师的要求

    1.体育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师的道德、品性、人格、教学能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者应把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放在首位,加强政治学习,敬业爱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体育教师要提高知识素质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的品格素质是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印象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产生积极的模仿效应。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学、训练、开展群体活动等方面,教师的这种特殊能力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磁力,引起敬佩感,从而主动接受教师的影响。知识素质表现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赢得学生信赖。要做到这一点,体育教师要积极适应素质教育

    五、处理好中小学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学校素质教育关系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以体育锻炼促进中小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教育过程中过度注重单纯思想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体育、美育的培养及健康生活的养成有一定的关系。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魄,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缓解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健康良好的心态、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应积极提倡将素质教育延伸至户外和体育运动之中,将素质教育和体育锻炼两者紧密结合,培养受教育者全面素质。

    (二)深刻理解,业余体育训练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间的密切关系

    积极参与、出色完成体育竞技活动,对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积极参加体育竞技活动,对培养和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良好的效果。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对养成中小学生的坚韌性格和健康心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科学发展,探析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

    1.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寓教于体落到实处。学校营造重体育和美育、全面培养、协调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2.重视和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以全面提高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3.加大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仅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还要注重将培养国家接班人的政治责任融于教育教学之中,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意识和习惯的养成,让体育锻炼成为深入扎实最有效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

    4.要重视和有计划地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建立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教育教学考评机制,加强科学、全面、有效评估和监督。

    5.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创新运动会各项目形式,适当增加拓展训练内容。正确指导其科学健康发展。

    6.加强对问题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因人而异地为其设计体育项目,关心帮助引导这些学生们主动敞开心怀,积极勇敢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